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測量棱形導軌與燕尾導軌之間位置精度的橋板,包括主板,以及安裝在主板上的測量組件和基準面組件;所述測量組件包括一杠桿結構和千分表,杠桿結構的支點活動安裝在主板上,所述杠桿結構的下端連接有用于與燕尾導軌面接觸的球形結構,所述杠桿結構的上端與千分表表頭接觸;所述基準面組件卡接在棱形導軌面處,并與棱形導軌面相接觸。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以棱形導軌面為基準面,將基準面組件的兩個圓柱芯棒分別抵接在棱形導軌的兩個側面上,將杠桿結構下端的球形結構與燕尾導軌面接觸,拉動本橋板結構,杠桿結構以支點為中心推動千分表,觀察杠桿結構上端所連接的千分表的動態變化情況來檢測所測燕尾導軌面與基準面是否平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測量棱形導軌與燕尾導軌之間位置精度的橋板,屬于機床導軌幾何精度測量
技術介紹
橋板是帶有兩個支承面的金屬板,橋板直接影響平直度測量數據的取得和誤差值的評定,檢測橋板配合水平儀、光學平直儀、電子水平儀用來檢測平板、機床工作臺、導軌和精密工件的平面度、平直度。棱形導軌和燕尾型導軌組合在一起的機床導軌比較少見,一般沒有專門的檢測橋板,我們提供一種測量棱形導軌和燕尾導軌位置精度的檢驗橋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測量棱形導軌與燕尾導軌之間位置精度的橋板,以解決棱形導軌和燕尾導軌平行度誤差的測量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測量棱形導軌與燕尾導軌之間位置精度的橋板,包括主板,以及安裝在主板上的測量組件和基準面組件;所述測量組件包括一杠桿結構和千分表,杠桿結構的支點活動安裝在主板上,所述杠桿結構的下端連接有用于與燕尾導軌面接觸的球形結構,所述杠桿結構的上端與千分表表頭接觸;所述基準面組件卡接在棱形導軌面處,并與棱形導軌面相接觸。進一步提供一種杠桿結構與主板的連接結構,所述主板上開有一安裝通孔,所述的杠桿結構的支點的相對的兩側面各設有一頂針孔,安裝通孔的內側設有與上述頂針孔相配合的頂針,杠桿結構通過頂針孔與頂針的配合安裝在主板的安裝通孔處,以使杠桿結構的上端在下端球形結構的作用下擠壓千分表表頭,以使千分表做相應變化。進一步為了更準確地與千分表接觸,所述的杠桿結構的上端安裝有一定位銷,定位銷靠近千分表的一側面為豎直的平面,所述千分表表頭抵在定位銷的上述豎直平面上。進一步,所述的杠桿結構的杠桿比例為1:1。進一步提供一種基準面組件的具體結構,所述的基準面組件包括連接桿和固定在連接桿上的兩個圓柱芯棒,所述兩個圓柱芯棒分別抵接在棱形導軌的兩個側面上。進一步對于有平面導軌的情況,本技術還配備了平面導軌定位結構,燕尾導軌的另一側還包括一平面導軌,所述基準面組件還包括安裝在平面導軌上的平板組件與球頭螺桿,平板組件用于與平面導軌接觸,所述平板組件上開有與球頭螺桿的球頭端配合的卡孔,所述球頭螺桿的上端貫穿主板并通過一螺母安裝在主板上。進一步,所述的卡孔的內側面為正立的圓錐面,以便卡住球頭螺桿的球頭端。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術以棱形導軌面為基準面,將基準面組件的兩個圓柱芯棒分別抵接在棱形導軌的兩個側面上,將杠桿結構下端的球形結構與燕尾導軌面接觸,拉動本橋板結構,杠桿結構以支點為中心推動千分表,觀察杠桿結構上端所連接的千分表的動態變化情況來檢測所測燕尾導軌面與基準面是否平行;2)本技術的基準組件還包括平板組件與球頭螺桿,以適應基準面含有平面導軌時,將平面導軌面與棱形導軌面作為聯合基準,拉動本橋板結構,觀察杠桿結構上端所連接的千分表的動態變化情況來檢測所測燕尾導軌面與基準面是否平行;3)本技術能夠保證測量組件和基準面組件分別與被檢表面和定位表面之間有最佳的接觸,從千分表的動態變化能夠明顯地反映出產生誤差的部位,當被檢表面有變化時,能靈敏地、如實地反映出來。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使用裝置圖;圖2為圖1的A-A剖視放大圖;圖3為棱形燕尾導軌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圓柱芯棒,2、連接桿,3、主板,4、千分表,5、杠桿結構,6、支點,7、球形結構,8、螺母,9、球頭螺桿,10、平板組件,11、定位銷。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測量棱形導軌與燕尾導軌之間位置精度的橋板,包括主板3,以及安裝在主板3上的測量組件和基準面組件;所述測量組件包括一杠桿結構5和千分表4,杠桿結構5的支點6活動安裝在主板3上,所述杠桿結構5的下端連接有用于與燕尾導軌面接觸的球形結構7,所述杠桿結構5的上端與千分表4表頭接觸;所述基準面組件卡接在棱形導軌面處,并與棱形導軌面相接觸。優選地,如圖1、圖2所示,所述主板3上開有一安裝通孔,所述的杠桿結構5的支點6的相對的兩側面各設有一頂針孔,安裝通孔的內側設有與上述頂針孔相配合的頂針,杠桿結構5通過頂針孔與頂針的配合安裝在主板3的安裝通孔處,以使杠桿結構5的上端在下端球形結構7的作用下擠壓千分表4表頭,以使千分表4做相應變化。可選地,如圖1所示,所述的杠桿結構5的上端安裝有一定位銷11,定位銷11靠近千分表4的一側面為豎直的平面,所述千分表4表頭抵在定位銷11的上述豎直平面上。優選地,如圖1所示,所述的杠桿結構5的杠桿比例為1:1。優選地,如圖1所示,為了更好的與燕尾導軌面相貼合,所述的杠桿結構5的下端具有一彎曲段,該彎曲段伸入燕尾導軌內部與燕尾導軌面相貼合;杠桿比例為1:1已經包含了下端的彎曲段在內??蛇x地,如圖1、圖3所示,所述的基準面組件包括連接桿2和固定在連接桿2上的兩個圓柱芯棒1,兩個圓柱芯棒1均通過螺釘安裝在連接桿2上,所述兩個圓柱芯棒1分別抵接在棱形導軌的兩個側面上,棱形導軌的兩個側面分別為面Ⅰ和面Ⅱ;實際使用中,可根據棱形導軌兩個側面的不同傾斜角度,調整兩個圓柱芯棒1的相對位置,始終保證兩個圓柱芯棒1與棱形導軌的兩個側面相抵接定位。進一步,當燕尾導軌的另一側還包括一平面導軌時,平面導軌面為面Ⅳ,為了增加適應性,所述基準面組件還包括安裝在平面導軌上的平板組件10與球頭螺桿9,平板組件10用于與平面導軌面接觸,所述平板組件10上開有與球頭螺桿9的球頭端配合的卡孔,所述球頭螺桿9的上端貫穿主板3并通過一螺母8安裝在主板3上。優選地,如圖1、圖2所示,所述的卡孔的內側面為正立的圓錐面,以便卡住球頭螺桿9的球頭端。本技術還能滿足測量平面導軌與棱形導軌相對位置精度的要求,此時,以棱形導軌面為基準,以平面導軌面為測量表面,將兩個圓柱芯棒1分別抵接在棱形導軌的兩個側面上,將平板組件10與平面導軌面接觸,再使用一百分表,將其觸頭接觸在平面導軌面上,并拖動橋板,百分表的指針的波動值反映了平面導軌面對棱形導軌面的平行度誤差。本技術以棱形導軌面為基準面,將基準面組件的兩個圓柱芯棒1分別抵接在棱形導軌的兩個側面上,將杠桿結構5下端的球形結構7與燕尾導軌面接觸,拉動本橋板結構,杠桿結構5以支點6為中心推動千分表4,觀察杠桿結構5上端所連接的千分表4的動態變化情況來檢測所測燕尾導軌面與基準面是否平行。本技術的基準組件還包括平板組件10與球頭螺桿9,以適應基準面含有平面導軌時,將平面導軌面與棱形導軌面作為聯合基準,拉動本橋板結構,觀察杠桿結構上端所連接的千分表的動態變化情況來檢測所測燕尾導軌面與基準面是否平行。本技術能夠保證測量組件和基準面組件分別與被檢表面和定位表面之間有最佳的接觸,從千分表4的動態變化能夠明顯地反映出產生誤差的部位,當被檢表面有變化時,能靈敏地、如實地反映出來。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測量棱形導軌與燕尾導軌之間位置精度的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3),以及安裝在主板(3)上的測量組件和基準面組件;所述測量組件包括一杠桿結構(5)和千分表(4),杠桿結構(5)的支點(6)活動安裝在主板(3)上,所述杠桿結構(5)的下端連接有用于與燕尾導軌面接觸的球形結構(7),所述杠桿結構(5)的上端與千分表(4)表頭接觸;所述基準面組件卡接在棱形導軌面處,并與棱形導軌面相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測量棱形導軌與燕尾導軌之間位置精度的橋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3),以及安裝在主板(3)上的測量組件和基準面組件;所述測量組件包括一杠桿結構(5)和千分表(4),杠桿結構(5)的支點(6)活動安裝在主板(3)上,所述杠桿結構(5)的下端連接有用于與燕尾導軌面接觸的球形結構(7),所述杠桿結構(5)的上端與千分表(4)表頭接觸;所述基準面組件卡接在棱形導軌面處,并與棱形導軌面相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測量棱形導軌與燕尾導軌之間位置精度的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3)上開有一安裝通孔,所述的杠桿結構(5)的支點(6)的相對的兩側面各設有一頂針孔,安裝通孔的內側設有與上述頂針孔相配合的頂針,杠桿結構(5)通過頂針孔與頂針的配合安裝在主板(3)的安裝通孔處,以使杠桿結構(5)的上端在下端球形結構(7)的作用下擠壓千分表(4)表頭,以使千分表(4)做相應變化。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測量棱形導軌與燕尾導軌之間位置精度的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杠桿結構(5)的上端安裝有一定位銷(11),定位銷(1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俞浩榮,姚素芹,徐嘉樂,韓義,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