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茶葉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茶葉的加工方法。
技術介紹
綠茶是未經發酵制成的茶,因此較多的保留了鮮葉的天然物質,含有的茶多酚,兒茶素,葉綠素,咖啡堿,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也較多。綠茶中的這些天然營養成份,對防衰老、防癌、抗癌、殺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為其他茶類所不及。綠茶是以適宜茶樹新梢為原料,經殺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藝過程制成的茶葉。其干茶色澤和沖泡后的茶湯、葉底以綠色為主調,故名綠茶。綠茶是將采摘來的鮮葉先經高溫殺青,殺滅了各種氧化酶,保持了茶葉綠色,然后經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湯綠葉是綠茶品質的共同特點。綠茶是未經發酵的,中國產量最多,飲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茶。它的特點是湯清葉綠,營養豐富,可以防止疾病。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茶葉的加工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中茶葉加工方法工藝復雜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茶葉的加工方法,包括:采摘后的綠茶在通風處室內晾干至含水量60-65%;滅酶定香:將葉直接送入190-220℃烘箱內,鼓熱風翻吹茶葉5-10分鐘,出葉;燙青:將采摘的鮮葉放入100℃開水中燙青2-4分鐘,撈出;晾干;殺青:將葉放入殺青鍋內進行鍋炒殺青,鍋底溫度160-180℃,翻葉5-8分鐘;鍋底溫度降為110-120℃,不斷翻葉10-15分鐘,至葉面失去光澤,葉質變柔軟,清香透露;揉捻:殺青后茶葉降溫至加熱鍋60-70℃,熱揉10-15min;再加熱至130-140℃,空揉7—15min,再貼葉揉8-15分鐘;理條:將茶葉送入理條機理條,槽鍋內加上理條棒,理條棒采用茶樹棒;烘干:將 ...
【技術保護點】
一種茶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摘后的綠茶在通風處室內晾干至含水量60?65%;滅酶定香:將葉直接送入190?220℃烘箱內,鼓熱風翻吹茶葉5?10分鐘,出葉;燙青:將采摘的鮮葉放入100℃開水中燙青2?4分鐘,撈出;晾干;殺青:將葉放入殺青鍋內進行鍋炒殺青,鍋底溫度160?180℃,翻葉5?8分鐘;鍋底溫度降為110?120℃,不斷翻葉10?15分鐘,至葉面失去光澤,葉質變柔軟,清香透露;揉捻:殺青后茶葉降溫至加熱鍋60?70℃,熱揉10?15min;再加熱至130?140℃,空揉7—15min,再貼葉揉8?15分鐘;理條:將茶葉送入理條機理條,槽鍋內加上理條棒,理條棒采用茶樹棒;烘干:將理條后的茶葉在50?70℃鍋內,翻炒抖開烘至含水率18?22%;再升溫至110?130℃,翻炒烘至含水率5—6%即得。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茶葉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摘后的綠茶在通風處室內晾干至含水量60-65%;滅酶定香:將葉直接送入190-220℃烘箱內,鼓熱風翻吹茶葉5-10分鐘,出葉;燙青:將采摘的鮮葉放入100℃開水中燙青2-4分鐘,撈出;晾干;殺青:將葉放入殺青鍋內進行鍋炒殺青,鍋底溫度160-180℃,翻葉5-8分鐘;鍋底溫度降為110-120℃,不斷翻葉10-15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先平,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市硒浦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重慶;50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