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陳冬林專利>正文

    一種穩糧增漁黃鱔稻田綜合種養方法技術

    技術編號:14645413 閱讀: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6 02:00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穩糧增漁黃鱔稻田綜合種養方法,包括步驟:選擇稻田:以土質pH值為4?7的田塊作為稻田;稻田建設:將稻田的田埂加高、加寬、加固,并在排水口處加設防逃設施;平整稻田,開挖排水溝;將稻田翻耕、曝曬、粉碎泥土后,施基肥;3月下旬?4月上旬,在排水溝中施發酵雞糞,并注水;水稻種植;黃鱔種苗選擇;黃鱔放養:將選好的黃鱔種苗消毒后放入稻田中;餌料投喂:黃鱔放養后1?2周內,每日投喂餌料1次,日投量為黃鱔體重的4?8wt%;之后每日投喂3次,投喂量為黃鱔體重的2?5%;水質管理:盛夏每2?3天換水1次,其余時間每7?10天換水1次;其中,每次換水量為稻田內水量的1/3以上;病害防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混合種養
    ,尤其涉及一種穩糧增漁黃鱔稻田綜合種養方法
    技術介紹
    低洼低產稻田由于冬春季容易積水,在稻田空閑季節不適合種植油菜和小麥,只能種植一季水稻,并且種植方式均是單一,即:“種管種、養管養”?!爸环N不養”,種田用的肥料只能靠化肥,而化肥施用后,只有35%部分有效,剩下的65%都變為污染物留在環境中。這種單一的作業方式不僅造成環境污染,而且經濟效益低下。稻田只種植水稻,效益也只有200-300元/畝,這還不包括田租,如果再除去田租,實際水稻單作的效益是負的。以2007年和2008年為時間節點,單種一季水稻平均畝產452.37千克/畝,平均產值1266.36元/畝,平均成本為990元/畝,平均利潤276.36元/畝。投入產出比為1︰1.3;稻米質量安全水平不高,經濟和生態效益差。黃鱔在我國分布較廣,其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很高。繼對蝦、鰻魚、河蟹、甲魚之后,黃鱔正日益受到消費者歡迎。然而,隨著鉤捕、籠捕、電捕等捕鱔方式的使用,造成黃鱔野生資源日益匱乏,規格越來越小,而市場對黃鱔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價格也居高不下。為了走出困境,提出綜合種養的方法,所謂綜合種養是指充分利用動植物的生活習性和生長規律之間的相互關系,將水稻、黃鱔、鱉、克氏原螯蝦等動物放到同一塊稻田里,充分利用其生物鏈和食物鏈關系,達到互利共生、高產、高效、生態健康的種養結合模式。但是現有的種養模式仍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投資高、回報率低,技術難度大,養殖風險高等。
    技術實現思路
    基于
    技術介紹
    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穩糧增漁黃鱔稻田綜合種養方法,其實現了稻鱔共生,技術難度小,投資小,養殖風險低,回報率高。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穩糧增漁黃鱔稻田綜合種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選擇稻田:以土質pH值為4-7的田塊作為稻田;B、稻田建設:將稻田的田埂加高、加寬、加固,使田埂夯實不漏水,并在排水口處加設防逃設施;平整稻田,并在稻田內開挖排水溝,使排水溝的面積占稻田總面積的8-10%;將稻田翻耕、曝曬、粉碎泥土后,每畝施800-1200kg基肥;3月下旬-4月上旬,在每畝排水溝中施50-100kg發酵雞糞,并注水深0.25-0.35m;C、水稻種植:在稻田中種植水稻,行距為20-30cm,株距為15-25cm;D、黃鱔種苗選擇:黃鱔種苗為收購的天然種苗或人工自繁種苗;E、黃鱔放養:將選好的黃鱔種苗用質量分數為5-10%的食鹽水消毒8-15min,放入稻田中,其中,每畝稻田放養規格為20-30尾/kg的黃鱔800-1000尾;F:餌料投喂:黃鱔放養后1-2周內,每日18:00投喂餌料1次,日投量為黃鱔體重的4-8wt%;之后每日投喂3次,投喂量為黃鱔體重的2-5wt%,投喂的時間分別為9:00、14:00和18:00;G:水質管理:盛夏每2-3天換水1次,其余時間每7-10天換水1次;其中,每次換水量為稻田內水量的1/3以上;H:病害防治。優選地,在B中,加高、加寬、加固后的田埂寬為0.35-0.45m,高出田面0.4-0.6m。優選地,在B中,在稻田中開挖排水溝的具體過程為:在稻田四周開挖寬度為0.4-0.5m的排水溝,稻田內開挖多條寬度為0.3-0.4m的縱橫溝,做到溝溝相通,形成“井”字狀。優選地,在B中,所述基肥其原料按質量份包括:雞糞30-50份、鴨糞10-35份、海藻殘余物20-50份、甘蔗渣5-20份、桉樹葉10-35份、搖蚊幼蟲20-35份、河蚌肉30-50份、蚯蚓10-30份、烏柏葉5-20份、白菜葉20-35份、南瓜粉4-20份、向日葵花盤10-35份、核桃殼粉20-50份、復合菌劑0.5-2份。優選地,所述的復合菌劑為光合細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線菌、青霉、木霉、根霉中的兩種或者多種的混合物。優選地,在D中,在收購天然苗種時,采用鹽水浸選的方法進行選擇;具體方法為:按重量份將0.3-0.6份食鹽加入10份水中得到鹽水,將黃鱔與鹽水按重量比為1:1的比例加入容器中,選擇對鹽水毫無反應,在容器內自由游動的黃鱔作為種苗;人工自繁苗種的具體過程為:選擇黃色的種鱔,將其放入水溝中讓其自然繁殖,其中密度為6-10尾/平方米,待鱔苗孵化10天后,移入專用池進行培育。優選地,在E中,黃鱔放養后的7-8天,每隔1天用高錳酸鉀溶液全池潑灑,直至水面顯粉紅色,潑灑2-3h后將水換掉。優選地,在E中,還包括在稻田中放養泥鰍,其中泥鰍的放養密度為40-100尾/畝;黃鱔放養后在稻田中懸掛一只燈泡誘集昆蟲,其中燈泡離水面40cm。優選地,在F中,所述餌料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蠅蛆30-50份、黃粉蟲10-35份、飛蛾3-10份、蚌肉5-20份、螺螄4-20份、菜餅20-50份、米糠20-50份、浮萍10-35份。優選地,在G中,在水質管理過程中,還包括保持水質清新、溶氧豐富;夏季要檢查食場,撈掉剩餌,剔除病鱔;高溫季節加深水位,利于黃鱔生長,暴雨及時排水,以防池水外溢鱔苗逃跑。優選地,在H中,在病害防治過程中,早、晚巡池及時撈出病弱鱔;利用藥物毒殺或者人工捕捉敵害;并用大蒜汁液和蚯蚓混合投喂黃鱔。本專利技術將水稻、黃鱔放到同一塊稻田里,充分利用其生物鏈和食物鏈關系,建立了新的生態系統,一方面,黃鱔能清除田中的雜草,防治土壤板結、促進水稻根系發育和分蘗,保持水質清新,防止因施肥等原因造成水質變壞為害蟲提供生長繁殖的場所和環境,具有清除大部分害蟲如消滅稻葉蟬、螟蟲、稻飛虱等功能,特別是水稻蟲害較重時,可將稻田水位加高,讓黃鱔能攝食稻桿和稻葉上的害蟲而不需要使用藥物殺蟲;另一方面,黃鱔的排泄物可供水稻吸收,促進水稻生長,同時,水稻為黃鱔的生長提供豐富的天然餌料和良好的棲息環境,互惠互利,相互依存,形成人為創造的生態小環境,達到互利共生、高產、高效、生態健康的種養結合模式。稻田內種稻、養黃鱔、能節約養殖空間,凈化水質,清除害蟲雜草、減少污染、提供天然餌料,建立良好的生態環境、提升產品質量,促進養殖戶增收、提高經濟效益;所述基肥中以雞糞、鴨糞、海藻殘余物、甘蔗渣、桉樹葉、搖蚊幼蟲、河蚌肉、蚯蚓、烏柏葉、白菜葉、南瓜粉、向日葵花盤、核桃殼粉、復合菌劑為原料,一方面為水稻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物質,且肥力持久、肥效釋放均勻,同時具有抗菌除草的作用,抑制了稻田中雜草的生長,提高了水稻的產量,同時其原料均為有機物質,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防止了水質惡化,降低了污染;嚴格控制了黃鱔的投放時間,并控制了其最佳種養密度及其規格、比例等要素,使兩者在整個生長、繁殖過程中科學調配飼料或肥料、病蟲防治與共存條件之間的關系。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1本專利技術提出的一種穩糧增漁黃鱔稻田綜合種養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選擇稻田:以土質pH值為4的田塊作為稻田;B、稻田建設:將稻田的田埂加高、加寬、加固,使田埂夯實不漏水,并在排水口處加設防逃設施;平整稻田,并在稻田內開挖排水溝,使排水溝的面積占稻田總面積的10%;將稻田翻耕、曝曬、粉碎泥土后,每畝施1200kg基肥;3月下旬,在每畝排水溝中施100kg發酵雞糞,并注水深0.25m;C、水稻種植:在稻田中種植水稻,行距為30cm,株距為15cm;D、黃鱔種苗選擇:黃鱔種苗為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穩糧增漁黃鱔稻田綜合種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選擇稻田:以土質pH值為4?7的田塊作為稻田;B、稻田建設:將稻田的田埂加高、加寬、加固,使田埂夯實不漏水,并在排水口處加設防逃設施;平整稻田,并在稻田內開挖排水溝,使排水溝的面積占稻田總面積的8?10%;將稻田翻耕、曝曬、粉碎泥土后,每畝施800?1200kg基肥;3月下旬?4月上旬,在每畝排水溝中施50?100kg發酵雞糞,并注水深0.25?0.35m;C、水稻種植:在稻田中種植水稻,行距為20?30cm,株距為15?25cm;D、黃鱔種苗選擇:黃鱔種苗為收購的天然種苗或人工自繁種苗;E、黃鱔放養:將選好的黃鱔種苗用質量分數為5?10%的食鹽水消毒8?15min,放入稻田中,其中,每畝稻田放養規格為20?30尾/kg的黃鱔800?1000尾;F:餌料投喂:黃鱔放養后1?2周內,每日18:00投喂餌料1次,日投量為黃鱔體重的4?8wt%;之后每日投喂3次,投喂量為黃鱔體重的2?5wt%,投喂的時間分別為9:00、14:00和18:00;G:水質管理:盛夏每2?3天換水1次,其余時間每7?10天換水1次;其中,每次換水量為稻田內水量的1/3以上;H:病害防治。...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穩糧增漁黃鱔稻田綜合種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A、選擇稻田:以土質pH值為4-7的田塊作為稻田;B、稻田建設:將稻田的田埂加高、加寬、加固,使田埂夯實不漏水,并在排水口處加設防逃設施;平整稻田,并在稻田內開挖排水溝,使排水溝的面積占稻田總面積的8-10%;將稻田翻耕、曝曬、粉碎泥土后,每畝施800-1200kg基肥;3月下旬-4月上旬,在每畝排水溝中施50-100kg發酵雞糞,并注水深0.25-0.35m;C、水稻種植:在稻田中種植水稻,行距為20-30cm,株距為15-25cm;D、黃鱔種苗選擇:黃鱔種苗為收購的天然種苗或人工自繁種苗;E、黃鱔放養:將選好的黃鱔種苗用質量分數為5-10%的食鹽水消毒8-15min,放入稻田中,其中,每畝稻田放養規格為20-30尾/kg的黃鱔800-1000尾;F:餌料投喂:黃鱔放養后1-2周內,每日18:00投喂餌料1次,日投量為黃鱔體重的4-8wt%;之后每日投喂3次,投喂量為黃鱔體重的2-5wt%,投喂的時間分別為9:00、14:00和18:00;G:水質管理:盛夏每2-3天換水1次,其余時間每7-10天換水1次;其中,每次換水量為稻田內水量的1/3以上;H:病害防治。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穩糧增漁黃鱔稻田綜合種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在B中,加高、加寬、加固后的田埂寬為0.35-0.45m,高出田面0.4-0.6m。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穩糧增漁黃鱔稻田綜合種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在B中,在稻田中開挖排水溝的具體過程為:在稻田四周開挖寬度為0.4-0.5m的排水溝,稻田內開挖多條寬度為0.3-0.4m的縱橫溝,做到溝溝相通,形成“井”字狀。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穩糧增漁黃鱔稻田綜合種養方法,其特征在于,在B中,所述基肥其原料按質量份包括:雞糞30-50份、鴨糞10-35份、海藻殘余物20-50份、甘蔗渣5-20份、桉樹葉10-35份、搖蚊幼蟲20-35份、河蚌肉30-50份、蚯蚓10-30份、烏柏葉5-20份、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冬林,周洵沈蓓杰,楊麗麗謝滿華柴繼芳,俞愛萍,章星明龐紅金奚業文,
    申請(專利權)人:陳冬林,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国产色欲XXXX视频| 97在线视频人妻无码|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久久无码国产专区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亚洲av无码片在线播放|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日韩无码系列综合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百度 |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在线观看免费无码视频|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18禁成年无码免费网站无遮挡| 亚洲国产成AV人天堂无码|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n鬼沢|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子无码午夜伦不 |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东京热|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网站|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波多野结AV衣东京热无码专区|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