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適用于發(fā)動機缸體上曲軸箱腔體的試漏密封方法和裝置。本發(fā)明專利技術采用金屬板補償工件密封面上密封輪廓線斷開的部分,然后采用密封裝置將閉環(huán)的仿形密封圈與補償后的工件密封面緊密貼合。本發(fā)明專利技術采用的密封裝置中上板上安裝有油缸,導向柱固定于上板和下板之間,中板上固定有導向套,導向套與導向柱間隙配合,油缸與中板通過連接座連接,中板上安裝有底面封堵機構、前端面封堵機構及后端面封堵機構,下板上安裝有輥道支撐座、頂面封堵機構及工件定位機構,輸送輥道裝置位于中板和下板之間,固定于中板上的輥道拉桿與輸送輥道裝置連接,下板的下方設置有支腿,支腿與底座固定連接。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方法簡單新穎、結構成熟可靠,實用性強。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適用于發(fā)動機缸體上曲軸箱腔體的試漏密封方法和裝置。
技術介紹
根據(jù)發(fā)動機的工作原理和結構可知,發(fā)動機內(nèi)部的某些孔系和腔體是獨立密閉的,如果泄露,發(fā)動機將無法工作或直接報廢。而相關孔系和腔體的泄露大多發(fā)生在發(fā)動機的鑄造和加工過程中,因此,在發(fā)動機生產(chǎn)線中,對工件進行試漏是必不可少的。常見的工件試漏部分有油道試漏、水套試漏等。以油道孔試漏為例,首先要找出油道孔系中與外界相通的孔,然后用密封用橡膠將孔堵住,這樣油道孔系形成一個獨立密閉的腔體,再由試漏裝置上的試漏儀對油道孔系進行試漏檢測。現(xiàn)發(fā)動機的結構形式多樣,需要試漏腔體也不盡相同,其中一種形式的缸體曲軸箱腔體,其試漏檢測時,對腔體的密封提出了難題。圖1的(a)~(d)所示一種缸體曲軸箱腔體,缸體四個面上的粗黑線部分(以下稱密封輪廓錢)內(nèi)的空間即是曲軸箱腔體與外界連通部分,一般的試漏方法是按照圖1中缸體四個面上的密封輪廓線仿形制作密封圈,然后通過試漏機構將仿形密封圈壓緊在密封輪廓線上即可,但此方法在圖1的情況下卻達不到密封效果,因為圖1中的密封輪廓線是開環(huán)的、不連續(xù)的,即使仿形密封圈做成連續(xù)的,也有一部分密封圈因工件上無接觸面而懸空,達不到密封效果。因此,如何對圖1情況下的腔體進行有效的密封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密封方法及密封裝置,有效的密封缸體曲軸箱腔體,進而曲軸箱試漏檢測,本專利技術的密封方法結構簡單、穩(wěn)定、密封可靠。本專利技術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出了一種曲軸箱試漏密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曲軸箱頂面、底面、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密封輪廓線;2)將各端面的開環(huán)密封輪廓線采用補償板進行補償,形成閉環(huán)密封輪廓線;3)按照各端面閉環(huán)輪廓線的形狀制作相應的仿形密封圈,并通過密封裝置將頂面、底面、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仿形密封圈與分別與各端面的閉環(huán)密封輪廓線對應緊密貼合,完成曲軸箱各端面試漏前的密封操作。所述補償板為金屬板,金屬板與曲軸箱之間鑲嵌有密封條,密封條與仿形密封圈垂直對接。曲軸箱試漏密封方法中采用的密封裝置,包括上板、中板、下板、導向柱及輸送輥道裝置,上板上安裝有油缸,導向柱固定于上板和下板之間,中板上固定有導向套,導向套與導向柱間隙配合,油缸與中板通過連接座連接,中板上安裝有底面封堵機構、前端面封堵機構及后端面封堵機構,下板上安裝有輥道支撐座、頂面封堵機構及工件定位機構,輸送輥道裝置位于中板和下板之間,固定于中板上的輥道拉桿與輸送輥道裝置連接,下板的下方設置有支腿,支腿與底座固定連接。所述輸送輥道裝置包括兩組墻板、兩條直線滑軌及兩組氣缸,兩組墻板組成用于輸送工件的輥道,兩條直線導軌設置于輥道的下方且與墻板垂直,每組墻板連接一個氣缸,氣缸用于驅(qū)動墻板沿直線導軌移動。所述底面封堵機構、前端面封堵機構及后端面封堵機構均采用氣缸或油缸驅(qū)動。本專利技術采用金屬片補償工件密封面上密封輪廓線斷開的部分,使閉環(huán)的仿形密封圈與補償后的工件密封面緊密貼合,以達到密封效果。本專利技術的密封裝置在油缸在縮回狀態(tài)時,輸送輥道將工件輸送到裝置內(nèi)指定位置,工件定位機構將工件定位并抬起與輸送輥道脫離,隨后輸送輥道的墻板在氣缸和直線滑軌的作用下向兩側(cè)張開,此時油缸伸出,中板下降,通過輥道拉桿與中板關聯(lián)的輸送輥道下降,輸送輥道落座到輥道支撐座上,中板繼續(xù)下降,中板下降到位后,工件隨著工件定位機構下落到頂面封堵機構上,此時底面封堵機構、后端面封堵機構、前端面封堵機構動作,與頂面封堵機構將曲軸箱腔體密封,試漏檢測結束后,底面封堵機構、后端面封堵機構和前端面封堵機構回原位,工件定位機構將工件抬起,油缸縮回,中板升起,輸送輥道隨之升起,油缸縮回到位后,輸送輥道墻板合并回原位,工件定位機構回原位并將工件落座到輸送輥道上,輸送輥道運行將工件送出裝置。本專利技術通過一種新型的曲軸箱密封方式和密封裝置解決了曲軸箱試漏困難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密封方法簡單新穎、密封裝置成熟可靠,實用性強。附圖說明圖1為缸體曲軸箱腔體密封輪廓線示意圖,其中(a)為前端面,(b)為后端面,(c)為底面,(d)為頂面;圖2為補償后的缸體曲軸箱腔體密封輪廓線示意圖,其中(a)為前端面,(b)為后端面,(c)為底面,(d)為頂面;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補償板與密封圈的連接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密封裝置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A-A向視圖;圖6為圖4的左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曲軸箱試漏密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曲軸箱頂面、底面、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密封輪廓線20,見圖1中(a)~(d)中的粗黑線條;2)將各端面的開環(huán)密封輪廓線采用金屬板21進行補償,金屬板21與曲軸箱之間鑲嵌有密封條23,見形成閉環(huán)密封輪廓線,見圖2中(a)~(d)中的粗黑線條;3)按照各端面閉環(huán)輪廓線的形狀制作相應的仿形密封圈22,密封條23與仿形密封圈22垂直對接,保證無泄漏,見圖3,采用密封裝置將頂面、底面、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仿形密封圈與分別與各端面的閉環(huán)密封輪廓線對應緊密貼合,完成曲軸箱各端面試漏前的密封操作。曲軸箱試漏密封方法中采用的密封裝置如圖4-6所示,包括上板2、中板7、下板11、導向柱3及輸送輥道裝置9,上板2上安裝有油缸1,導向柱3固定于上板2和下板11之間,三者組成密封裝置的整體框架。中板7上固定有導向套18,導向套18與導向柱3間隙配合,中板7可沿導向柱3在上板2和下板11之間移動。油缸1與中板7通過連接座4連接,中板7上安裝有底面封堵機構6、前端面封堵機構12及后端面封堵機構8,下板11上安裝有輥道支撐座17、頂面封堵機構15及工件定位機構10,輸送輥道裝置9位于中板7和下板11之間,固定于中板上的輥道拉桿5與輸送輥道裝置9連接,輥道拉桿5將輸送輥道裝置9吊在中板7上隨其移動,下板11的下方設置有支腿19,支腿19與底座固定連接,用于支撐裝置主體。輸送輥道裝置9包括兩組墻板、兩條直線滑軌16及兩組氣缸13、14,兩組墻板組成用于輸送工件的輥道,兩條直線導軌16設置于輥道的下方且與墻板垂直,每組墻板連接一個氣缸,氣缸用于驅(qū)動墻板沿直線導軌移動。其中底面封堵機構6、前端面封堵機構12及后端面封堵機構8采用氣缸或油缸驅(qū)動。曲軸箱密封裝置的工作描述:油缸1在縮回狀態(tài)時,輸送輥道9將工件輸送到裝置內(nèi)指定位置,工件定位機構10由氣缸驅(qū)動將工件定位并抬起與輸送輥道9脫離,隨后輸送輥道9的兩組墻板在氣缸13、14和直線滑軌16的作用下向兩側(cè)張開,此時油缸1伸出,中板7下降,通過輥道拉桿5與中板7關聯(lián)的輸送輥道裝置9下降,輸送輥道裝置9落座到輥道支撐座17上,中板7繼續(xù)下降,中板7下降到位后,工件隨著工件定位機構10下落到頂面封堵機構15上,此時底面封堵機構6、后端面封堵機構8、前端面封堵機構12動作,與頂面封堵機構15將曲軸箱腔體密封,試漏檢測結束后,底面封堵機構6、后端面封堵機構8和前端面封堵機構12回原位,工件定位機構10將工件抬起,油缸1縮回,中板7升起,輸送輥道裝置9隨之升起,油缸1縮回到位后,輸送輥道裝置9墻板合并回原位,工件定位機構10回原位并將工件落座到輸送輥道裝置9上,輸送輥道裝置9運行將工件送出裝置。本專利技術通過一種新型的曲軸箱密封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曲軸箱試漏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曲軸箱頂面、底面、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密封輪廓線;2)將各端面的開環(huán)密封輪廓線采用補償板進行補償,形成閉環(huán)密封輪廓線;3)按照各端面閉環(huán)輪廓線的形狀制作相應的仿形密封圈,并通過密封裝置將頂面、底面、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仿形密封圈與分別與各端面的閉環(huán)密封輪廓線對應緊密貼合,完成曲軸箱各端面試漏前的密封操作。
【技術特征摘要】
1.曲軸箱試漏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確定曲軸箱頂面、底面、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密封輪廓線;2)將各端面的開環(huán)密封輪廓線采用補償板進行補償,形成閉環(huán)密封輪廓線;3)按照各端面閉環(huán)輪廓線的形狀制作相應的仿形密封圈,并通過密封裝置將頂面、底面、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仿形密封圈與分別與各端面的閉環(huán)密封輪廓線對應緊密貼合,完成曲軸箱各端面試漏前的密封操作。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曲軸箱試漏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償板為金屬板,金屬板與曲軸箱之間鑲嵌有密封條,密封條與仿形密封圈垂直對接。3.用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曲軸箱試漏密封方法中采用的密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中板、下板、導向柱及輸送輥道裝置,上板上安裝有油缸,導向柱固定于上板和下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海洋,袁義勇,孫伏龍,徐子峰,
申請(專利權)人:大連現(xiàn)代輔機開發(fā)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