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畜牧養殖裝置,特別是一種母牛尿液收集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在進行飼料營養價值評定、動物營養物質代謝和平衡試驗時,我們有時必須分開收集動物排泄的全部尿液和糞便。為了在尿液的收集過程中避免糞便的污染,人們一般選用公畜來作為試驗動物。但是涉及到奶牛的試驗時,必須使用母畜而不能用公畜來代替。一頭母牛一天24小時的排尿量可達20-30公斤,且在生理結構上陰戶與肛門非常近,如果要全部收集未被糞便污染的尿液,難度非常大。以往人們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漏縫地板法。該方法是將母牛排泄的尿液通過帶漏縫的地板,匯集在一個容器中進行收集。該法需要固定的試驗地點,修建此套實驗設施投資較大。最大的問題是,這種方法不能有效地將糞尿分開,從而造成尿液被糞便污染,且收集過程中氨氮的揮發嚴重,最終造成試驗誤差。導尿管法。該方法是通過向膀胱插入導尿管,將尿液通過導尿管排泄,從而進行收集。該法雖然能收集全部尿液,且能避免糞便的污染,但插入導尿管的過程難度較大,且試驗過程中容易脫落。最主要的缺點是由于母牛存在尿道憩室,插入導尿管極易對牛造成損傷,且長時間留置導尿管,易引發母牛泌尿系統感染,張力性尿潴留等病癥。永久性尿道出口易位手術法。該方法主要是通過手術,改變尿液的排泄出口,從而利于尿液的收集。該法手術操作復雜,而且對母牛損傷非常大,易造成產奶量下降、流產、不孕甚至死亡等嚴重現象。集尿袋法。該方法主要是通過安裝于母牛后軀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母牛尿液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護墊(1)、導尿墊(2)、輸尿管道(3)和集尿桶(4);所述的收集護墊(1)為橢圓形,其中間設有橢圓形的護墊中間孔(11),上部設有兩個用于和牛臀部皮膚粘接的護墊耳(12),護墊中間孔(11)上方設有護墊蓋(13);護墊中間孔(11)的四周設有尼龍鉤帶(14);所述的導尿墊(2)包括有與護墊中間孔(11)相匹配的橢圓形的導尿墊中間孔(21)和尿液導流口(22),導尿墊中間孔(21)的四周設有尼龍絨帶(23),導尿墊中間孔(21)與尿液導流口(22)相連接;尿液導流口(22)連接輸尿管道(3)的一端,輸尿管道(3)的另一端連接集尿桶(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母牛尿液收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護墊(1)、導尿墊(2)、輸
尿管道(3)和集尿桶(4);所述的收集護墊(1)為橢圓形,其中間設有橢
圓形的護墊中間孔(11),上部設有兩個用于和牛臀部皮膚粘接的護墊耳
(12),護墊中間孔(11)上方設有護墊蓋(13);護墊中間孔(11)的四周
設有尼龍鉤帶(14);所述的導尿墊(2)包括有與護墊中間孔(11)相匹配
的橢圓形的導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立志,彭全輝,王祿祿,劉凱珍,周美麗,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農業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