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貼片自動分離設備,包括底座、固定板、紙卷盤、傳送導輥、固定夾件、剝離板、貼片放置板、光纖傳感器、步進電機,導向輥輪組、斜板完成貼片自動分離,通過傳送導輥、固定夾件等部件撫平料帶,使料帶與料帶回收卷在設備的運作過程中始終保持平整,避免出現料帶與料帶回收卷扭轉反向,貼片無法剝離的情況,通過光纖傳感器與步進電機之間的配合工作,有序進行貼片的分離取走工序,通過安裝可移動線位件調整剝離板與料帶回收卷之間的角度使貼片分離得更加完整,避免出現沒有分離的現象,該貼片分離設備,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貼片分離完整且速度較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包裝貼標設備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貼片自動分離機。
技術介紹
貼標機是將標簽或者貼片從卷筒標帶上剝離下來并將其貼服與被包裝物表面的設備,其廣泛用于各種包裝場合。貼片與料帶之間的剝離速度及效果直接決定了貼標機的貼標效率及質量,因此貼片的分離設備是整個機器的核心部分。目前,現有的貼標機各式各樣,但這些貼標機往往結構復雜,操作不便,制作成本高,自動化程度不高,對于貼片與標帶之間的剝離往往需要人工干預,從而導致剝離效率不高,增加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貼標機的結構復雜,操作不便,制作成本高,自動化程度不高,對于貼片與標帶之間的剝離往往需要人工干預,從而導致剝離效率不高,增加生產成本等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貼片自動分離設備,包括底座,立于所述底座一側的固定板、固定板一邊延伸的紙卷盤、料帶和料帶回收卷,固定板上方的一端設置兩個線位導輥并相隔一定距離,固定板上方的另一端依次設置固定夾件、剝離板和貼片放置板,剝離板與貼片放置板緊緊相挨,剝離板與固定夾件之間的正下方設置一可移動線位件;固定板中央固定的是光纖傳感器和步進電機;固定板的下方設置線位導輥與導向輥輪組并相隔一定距離,導向輥輪組的支架包括豎向支架與斜向支架,支架上支撐傳送導輥,固定板尾端設置一斜板與斜向支架相平行。進一步的,固定夾件的底板與傳送導輥的兩端均通過連接件連接,連接件上有兩個連接軸分別連接底板與傳送導輥,連接件與底板之間有一彈簧。進一步的,可移動線位件由L型支架與傳送導輥通過長螺絲連接,L型支架有一拋光孔,傳送導輥的凸起部分放置在拋光孔內,長螺絲同時穿過拋光孔與傳送導輥的凸起部分上的小孔,并在支架上以螺釘擰緊固定長螺絲。進一步的,貼片放置板上靠近剝離板處設置兩個小孔,光纖傳感器的兩個探頭放置在貼片放置板的小孔內,光纖傳感器與步進電機并聯于一個接電頭。進一步的,斜向支架上設置一圓柱體,圓柱體與斜向支架的傳送導輥等長,圓柱體與斜板的距離小于料帶回收卷的寬度。進一步的,線位導輥上均利用螺絲固定鐵環,鐵環與固定板的距離等于料帶的寬度。進一步的,固定板上有多條凹槽放置光纖傳感器與步進電機的導線,并且利用螺絲與鐵片加以固定。進一步的,貼片放置板與固定板之間使用三角架與螺絲釘固定,固定板與底座之間使用多個三角架與螺絲釘固定。進一步的,固定板的頂部設置一手柄。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傳送導輥、固定夾件等部件撫平料帶,使料帶與料帶回收卷在設備的運作過程中始終保持平整,避免出現料帶與料帶回收卷扭轉反向,貼片無法剝離的情況,通過光纖傳感器與步進電機之間的配合工作,有序進行分離取走的操作,通過安裝可移動線位件調整剝離板與料帶回收卷之間的角度使貼片分離得更加完整,避免出現沒有分離的現象,因此該貼片分離設備,操作簡單,自動化程度高,貼片分離完整且速度較快,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局部俯視圖。附圖中,1為底座,2為固定板,3為紙卷盤,4為料帶,5為料帶回收卷,6為線位導輥,7為固定夾件,8為底板,9為剝離板,10為貼片放置板,11為可移動線位件,12為光纖傳感器,13為步進電機,14為導向輥輪組,15為豎向支架,16為斜向支架,17為圓柱體,18為斜板,101為連接件,102為彈簧,103為鐵環,104為手柄,105為接線頭,106為拋光孔,107為長螺絲,108為三角架,109為貼片,110為鐵片,111為傳動導輥。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貼片自動分離設備,包括底座1,立于所述底座1一側的固定板2、固定板一邊延伸的紙卷盤3,固定板1上方的一端設置兩個線位導輥6并相隔一定距離,固定板2上方的另一端依次設置固定夾件7、剝離板8和貼片放置板10,剝離板9與貼片放置板10緊緊相挨,剝離板9與固定夾件7之間的正下方設置一可移動線位件11;可移動線位件11由L型支架(圖中未顯示)與傳送導輥111通過長螺絲107連接,L型支架有一拋光孔106,傳送導輥111的凸起部分放置在拋光孔106內,長螺絲107同時穿過拋光孔106與傳送導輥111的凸起部分上的小孔,并在支架上以螺釘擰緊固定長螺絲107。固定板2中央固定的是光纖傳感器12和步進電機13。固定板2的下方設置線位導輥6與導向輥輪組14并相隔一定距離,導向輥輪組14的支架包括豎向支架15與斜向支架16,支架上支撐傳送導輥111,固定板1尾端設置一斜板18與斜向支架16相平行。固定夾件7的底板8與傳送導輥111的兩端均通過連接件101連接,連接件101上有兩個連接軸分別連接底板8與傳送導輥111,連接件101與底板8之間有一彈簧102。貼片放置板10上靠近剝離板9處設置兩個小孔,光纖傳感器12的兩個探頭放置在貼片放置板10的小孔內,光纖傳感器12與步進電機13并聯于一個接電頭105,斜向支架16上設置一圓柱體17,圓柱體17與斜向支架16的傳送導輥111等長,圓柱體17與斜板18的距離小于料帶回收卷5的寬度,使料帶回收卷5在進入間縫時保持平整。線位導輥6上均利用螺絲固定鐵環103,鐵環103與固定板1的距離等于料帶4的寬度,使料帶4在進入間縫時保持平整,避免發生料帶扭轉的情況。固定板2上有多條凹槽(圖中未顯示)放置光纖傳感器13與步進電機14的導線,并且利用螺絲與鐵片110加以固定,防止因為導線過多而阻礙料帶4的運行軌道。貼片放置板10與固定板2之間使用三角架108與螺絲釘固定,固定板108與底座1之間使用多個三角架108與螺絲釘固定;固定板2的頂部設置一手柄104,方便貼片分離設備的搬遷;另所有部件均垂直于固定板2。將料帶4放置在紙卷盤3中,料帶的貼片朝上,然后料帶4一上一下地繞過兩個線位導輥6,如圖2所示,料帶進入固定夾件7,進入固定夾件7時,將固定夾件7的彈簧102按住使傳送導輥111與底板8相隔一定距離,然后將料帶4放入夾緊,再進入剝標板9,經過剝標板9時,貼片109會脫落在貼片放置板10的小孔上,然后料帶回收卷5經過可移動線位件11的上方,安裝可移動線位件11的目的在于可以根據貼片109的類型,去調整剝離板10與料帶回收卷5之間的角度使貼片109分離得更加完整,避免出現沒有分離的現象;料帶回收卷5經過光線傳感器12下方線位導輥6,隨后進入步進電機13,再接著繞進導向輥輪組14和圓柱體17與斜板18之間的間縫,其中當貼片109放置在小孔上,而光纖傳感器12又與步進電機13是并聯在同一接電頭105,接電頭105連接其他設備,由于小孔內安裝有光纖傳感器12的探頭,探頭感應到貼片109的存在,其他設備的機械手就會取走貼片109,在此過程中,步進電機13使料帶回收卷5停止運動,等待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貼片自動分離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于所述底座一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邊延伸的紙卷盤、料帶和料帶回收卷,所述固定板上方的一端設置兩個線位導輥并相隔一定距離;所述固定板上方的另一端依次設置固定夾件、剝離板和貼片放置板,所述剝離板與所述貼片放置板緊緊相挨,所述剝離板與所述固定夾件之間的正下方設置一可移動線位件;所述固定板中央固定的是光纖傳感器和步進電機;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設置所述線位導輥與導向輥輪組并相隔一定距離,所述導向輥輪組的支架包括豎向支架與斜向支架,所述支架上支撐傳送導輥,所述固定板尾端設置一斜板與所述斜向支架相平行。
【技術特征摘要】
1.貼片自動分離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于所述底座一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邊延伸的紙卷盤、料帶和料帶回收卷,所述固定板上方的一端設置兩個線位導輥并相隔一定距離;
所述固定板上方的另一端依次設置固定夾件、剝離板和貼片放置板,所述剝離板與所述貼片放置板緊緊相挨,所述剝離板與所述固定夾件之間的正下方設置一可移動線位件;
所述固定板中央固定的是光纖傳感器和步進電機;
所述固定板的下方設置所述線位導輥與導向輥輪組并相隔一定距離,所述導向輥輪組的支架包括豎向支架與斜向支架,所述支架上支撐傳送導輥,所述固定板尾端設置一斜板與所述斜向支架相平行。
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貼片自動分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夾件的底板與所述傳送導輥之間通過連接件連接,所述連接件上有兩個連接軸分別連接所述底板與所述傳送導輥,所述連接件與所述底板之間有一彈簧。
3.根據權利要求1中的所述的貼片自動分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動線位件由L型支架與所述傳送導輥通過長螺絲連接,所述L型支架有一拋光孔,所述傳送導輥的凸起部分放置在所述拋光孔內,所述長螺絲同時穿過所述拋光孔與所述傳送導輥的凸起部分上的小孔,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耀青,吳寶玉,譚炳元,
申請(專利權)人:格林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