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掃描淬火感應器,包括串聯連接并沿工件的軸向排列的環形上匝感應器、中匝感應器和下匝感應器,所述上匝感應器上設有用于加熱圓角處的凸臺,所述凸臺上設有向所述圓角處傾斜的尖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提供的掃描淬火感應器相比于現有技術增設了所述凸臺,所述凸臺與所述圓角處位置對應,當所述工件位于初始位置時,所述粗軸頸和所述圓角處同時進行感應加熱,由于所述凸臺的尖端結構可以均衡端面與所述圓角處的加熱效率,在端面未達到熔點之前,所述圓角處已形成一定深度的淬硬層,從而保證淬硬層的連續性,從而提高具有突變軸頸的工件的耐磨性和疲勞強度,避免軸頸產生早期失效或疲勞斷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熱處理設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掃描淬火感應器。
技術介紹
在摩托車的制作過程中,發動機曲軸連桿總成的曲柄一般采用中碳合金鋼先進行調質預處理,以獲得優良的綜合力學性能,然后對軸頸部位進行感應淬火,以使軸頸獲得較高的耐磨性和疲勞強度。然而,對于某些特殊的摩托車曲柄,其軸頸結構復雜,外圓尺寸突變,同時為了滿足裝配可靠性,突變軸頸處的外圓尺寸突變處圓角和倒角尺寸都偏小,給感應淬火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另外,為了提高軸頸的疲勞強度,防止從軸頸中間某部位發生斷裂,要求軸頸整體進行感應淬火?,F有技術中,通常采用掃描淬火的方法對軸頸進行淬火。如圖2所示,現有技術中,掃描淬火感應器包括感應圈200,工件100放置在感應圈200內部,在掃描淬火的過程中,感應圈200位置不動,工件100在初始位置先停留一段時間,然后工件100自上向下運動一直到達終止位置,從而完成掃描淬火。然而,現有技術中,由于感應圈200與端面103間隙小,與軸頸突變處圓角(即圓角處)的間隙大,再加上端面103尖角效應和圓角處104磁場受端面103屏蔽影響,導致軸頸突變處圓角的加熱效率遠低于端面103的加熱效率,所以在圓角達到淬火溫度之前端面103已達到熔化溫度,為了防止端面103熔化,只能使端面103的加熱溫度低于端面103的熔化溫度,從而圓角處104的加熱溫度低于淬火溫度,導致該處無法形成淬硬層。另外,如圖3所示,圖3為現有技術中淬火實施效果圖。由于圓角處104淬硬層具有斷開部分,導致該部位耐磨性和疲勞強度低,從而引起早期失效或疲勞斷裂。因此,如何保證工件軸頸淬硬層深度的連續性,提高軸頸的耐磨性和疲勞強度,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掃描淬火感應器,該掃描淬火感應器能夠有效的解決結構復雜、外圓尺寸突變軸頸的掃描感應淬火問題,保證了淬硬層深度的連續性,從而提高了軸頸的耐磨性和疲勞強度,避免軸頸產生早期失效或疲勞斷裂。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掃描淬火感應器,用于具有突變軸頸的工件的掃描淬火,包括串聯連接并沿所述工件的軸向排列的環形上匝感應器、中匝感應器和下匝感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匝感應器上設有用于加熱所述突變軸頸的圓角處的凸臺,所述凸臺上設有向所述圓角處傾斜的尖端。優選的,所述上匝感應器的內圈尺寸與所述工件的細軸頸尺寸以及所述圓角處尺寸相配合,所述中匝感應器和所述下匝感應器的內圈尺寸與所述工件的粗軸頸尺寸相配合。優選的,所述上匝感應器與所述中匝感應器之間的距離隨所述工件的粗軸頸和細軸頸之間的截面尺寸差的增大而增大。優選的,所述上匝感應器、所述中匝感應器和所述下匝感應器均呈圓環狀,所述工件位于圓環內部。優選的,所述中匝感應器與所述下匝感應器為一體成型結構。優選的,所述下匝感應器的下端沿周向設有多個噴水孔,所述噴水孔的開口朝向所述工件,并且所述噴水孔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工件的軸向具有夾角。優選的,所述噴水孔的延伸方向與所述工件的軸向夾角為30°至60°。優選的,所述凸臺為車削加工而成的凸臺。優選的,所述凸臺的橫截面形狀為三角形。優選的,所述上匝感應器、所述中匝感應器和所述下匝感應器均為銅棒感應器并且呈環狀,內部均設有供冷卻水流通的環形通道,其中所述上匝感應器和所述中匝感應器的冷卻水用于冷卻自身,所述下匝感應器的冷卻水即用于冷卻工件,同時也用于自身冷卻。本技術所提供的掃描淬火感應器,包括串聯連接并沿工件的軸向排列的環形上匝感應器、中匝感應器和下匝感應器,所述上匝感應器上設有用于加熱圓角處的凸臺,所述凸臺上設有向所述圓角處傾斜的尖端。該掃描淬火感應器相比于現有技術增設了所述凸臺,所述凸臺與所述圓角處位置對應,當所述工件位于初始位置時,所述粗軸頸和所述圓角處同時進行感應加熱,由于所述凸臺的尖端結構可以均衡端面與所述圓角處的加熱效率,在端面未達到熔點之前,所述圓角處已形成一定深度的淬硬層,從而保證淬硬層的連續性,從而提高具有突變軸頸的工件的耐磨性和疲勞強度,避免軸頸產生早期失效或疲勞斷裂。在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上匝感應器、所述中匝感應器和所述下匝感應器均為銅棒感應器并且呈環狀,內部均設有供冷卻水流通的環形通道,其中所述上匝感應器和所述中匝感應器的冷卻水用于冷卻感應器本身,所述下匝感應器的冷卻水即用于冷卻工件,同時也用于自身冷卻。銅棒具有較高的導電性,因此選用銅棒作為感應器的材料效果較好,但是,由于銅棒的強度較低,受熱后容易變形,因此通過在所述感應器的內部設置供冷卻水流通的環形孔,有利于降低銅棒感應器的溫度,避免在使用過程中變形,影響工件的淬火效果。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工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中掃描淬火感應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現有技術中掃描淬火感應器的實施效果圖;圖4為本技術所提供的掃描淬火感應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所示掃描淬火感應器的開始位置的實施示意圖;圖6為圖4所示掃描淬火感應器的結束位置的實施示意圖;圖7為圖4所示掃描淬火感應器的實施效果圖;其中:工件-100、粗軸頸-101、細軸頸-102、端面-103、圓角處-104、花鍵-105、感應圈-200、上匝感應器-201、中匝感應器-202、下匝感應器-203、凸臺-204、噴水孔-205。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核心是提供一種掃描淬火感應器,該掃描淬火感應器能夠顯著的提高工件淬硬層深度的連續性,從而提高了軸頸的耐磨性和疲勞強度,避免軸頸產生早期失效或疲勞斷裂。為了使本
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4至圖7,圖4為本技術所提供的掃描淬火感應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5和圖6分別為圖4所示掃描淬火感應器開始位置和結束位置的實施示意圖,圖7為圖4所示掃描淬火感應器的實施效果圖。在該實施方式中,掃描淬火感應器包括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掃描淬火感應器,用于具有突變軸頸的工件(100)的掃描淬火,包括串聯連接并沿所述工件(100)的軸向排列的環形上匝感應器(201)、中匝感應器(202)和下匝感應器(20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匝感應器(201)上設有用于加熱所述突變軸頸的圓角處(104)的凸臺(204),所述凸臺(204)上設有向所述圓角處(104)傾斜的尖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掃描淬火感應器,用于具有突變軸頸的工件(100)的掃描淬火,包括串聯連接并沿所述工件(100)的軸向排列的環形上匝感應器(201)、中匝感應器(202)和下匝感應器(20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匝感應器(201)上設有用于加熱所述突變軸頸的圓角處(104)的凸臺(204),所述凸臺(204)上設有向所述圓角處(104)傾斜的尖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掃描淬火感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匝感應器(201)的內圈尺寸與所述工件(100)的細軸頸(102)尺寸以及所述圓角處(104)尺寸相配合,所述中匝感應器(202)和所述下匝感應器(203)的內圈尺寸與所述工件(100)的粗軸頸(101)尺寸相配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掃描淬火感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匝感應器(201)與所述中匝感應器(202)之間的距離隨所述工件(100)的粗軸頸(101)和細軸頸(102)之間的截面尺寸差的增大而增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掃描淬火感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匝感應器(201)、所述中匝感應器(202)和所述下匝感應器(203)均呈圓環狀,所述工件(100)位于圓環內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掃描淬火...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道江,張永強,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德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