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多功能指壓式手機充電殼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4616083 閱讀: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0 04:06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多功能指壓式手機充電殼,包括上殼體、下殼體,所述上殼體、下殼體均開設有手機容納腔,所述上殼體設有可按壓實現發電的壓力發電模塊,所述下殼體設有控制電路模塊,所述壓力發電模塊包括若干發電組件,每組組件均包括嵌設于上殼體的壓電基片、均布于所述壓電基片上表面的壓電材料及設于上殼體端部的電荷輸出端,該壓電材料通過連接電路實現與壓電基片的電連接;所述控制電路模塊包括整流電路、DC/DC轉換電路及穩壓電路,所述整流電路端部設有電流輸入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保護手機,擁有防摔、增加美觀等作用;不必拆卸下手機殼即可連接數據線手機充電,操作方便;并可通過按壓發電為手機充電,實用性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技術屬于手機
    ,尤其是涉及一種多功能指壓式手機充電殼
    技術介紹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手機作為大眾消費品早已進入了千家萬戶。隨著智能手機功能的擴展,手機的耗電量也漸漸增多,經常需要一天進行多次的充電才能滿足手機對于電量的需求。而對于業務人員或者是經常出差的差旅人士來說,因為經常需要打電話,手機的耗電量會更大。而在日常或是出差時,常常會出現手機的電量不足,但是身邊卻沒有充電設備的情況,手機因為電量不足而自動關機,對他們的工作進度造成很大的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集手機保護、直充、按壓充電于一體、充電便捷、實用性高的多功能指壓式手機充電殼。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指壓式手機充電殼,包括上殼體、下殼體,所述上殼體、下殼體均開設有手機容納腔,所述上殼體設有可按壓實現發電的壓力發電模塊,所述下殼體設有控制電路模塊,所述壓力發電模塊包括若干發電組件,每組組件均包括嵌設于上殼體的壓電基片、均布于所述壓電基片上表面的壓電材料及設于上殼體端部的電荷輸出端,該壓電材料通過連接電路實現與壓電基片的電連接;所述控制電路模塊包括整流電路、DC/DC轉換電路及穩壓電路,所述整流電路端部設有電流輸入端,電流輸入端設置于下殼體端部,所述穩壓電路端部設有電壓輸出端,所述電路之間均為電連接;所述下殼體側壁開設有USB充電接口,該充電接口端部向空腔延伸形成可插入手機充電接口端的充電柱,所述電壓輸出端與該充電柱電連接;所述上殼體與下殼體之間設置有拼合機構,使上殼體與下殼體可拆卸連接;所述拼合機構包括設于上殼體端部的連接柱和開設于下殼體端部的卡合槽。進一步的,所述連接柱形成有用于防止連接柱與卡合槽脫離的倒扣,所述卡合槽內壁開設有配合與該倒扣的凹槽,當上殼體與下殼體需要連接時,連接柱插入卡合槽內,此時倒扣剛好置于凹槽內,可防止連接柱與卡合槽脫離開來,增加安裝的可靠性。進一步的,所述壓電基片為彈簧片,所述壓電材料為壓電陶瓷,所述壓電材料合于壓電材料上表面。進一步的,所述連接電路為串、并聯組合形式設置。進一步的,所述上殼體及下殼體預留有手機按鍵、攝像頭、麥克風、揚聲器等鏤空位置,使得手機在裝設了手機充電殼后不影響手機的原始使用功能。更進一步的,所述上殼體外表面設有便于按壓發電的壓電引導槽,引導槽的位置對應于發電組件進行開設,從而在該位置進行指壓或指彈時,壓電基片能得到最大的拉伸,手機充電效率最高。綜上所述,本技術可以起到保護手機、防摔、增加美觀等作用;該手機充電殼可通過USB充電接口與充電柱的配合,直接連接數據線為手機充電,無需對殼體進行拆卸;當未攜帶充電設備時,可以通過指壓、指彈按壓壓力發電模塊發電來給手機充電,為業務員、差旅等人士提供極大的便利;手機充電殼可隨時充電,方便快捷,使用性能好,使用壽命長。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下殼體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上殼體的俯視圖。圖4為圖1中B處的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
    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圖1-3所示,一種多功能指壓式手機充電殼,包括上殼體1、下殼體2,兩殼體之間為可拆卸連接。具體的,所述上殼體1與下殼體2之間設置有拼合機構,使上殼體1與下殼體2可拆卸連接;所述拼合機構包括設于上殼體1端部的連接柱81和開設于下殼體2端部的卡合槽82,所述卡合槽的形狀、大小均與連接柱81相等。上殼體1和下殼體2均開設有配適于手機形狀的手機容納腔3,從而上殼體和下殼體都可以套設在手機外部,將手機包覆起來,起到保護手機、防摔、增加美觀等作用。所述上殼體1設置有壓力發電模塊,該通過按壓該壓力發電模塊可以實現發電,從而對手機進行充電。具體的,所述壓力發電模塊是由若干組的發電組件4相互電連接構成的,每組組件均包括壓電基片41、壓電材料42以及電荷輸出端43;所述壓電材料42均勻的分布于所述壓電基片41的上表面,該壓電材料42的下表面與壓電基片41的上表面相粘合;壓電基片41嵌入在上殼體手機容納腔內,具體的,所述壓電基片41為彈簧片,所述壓電材料42為壓電陶瓷;該壓電材料42通過連接電路實現與壓電基片41的電連接,作為優選,所述上殼體1外表面設有便于按壓發電的壓電引導槽12,引導槽12的位置對應于發電組件進行開設,當身邊沒有數據線,不方便用傳統方式充電時,可以在壓電引導槽12處,進行指壓或是指彈,從而壓電基片41會被拉伸或壓縮,粘貼在基片上的壓電材料42就會輸出電荷,通過電荷輸出端43向控制電路模塊傳輸。由于引導槽12的位置對應于發電組件進行開設,當在該位置進行指壓或指彈時,壓電基片41能得到最大的拉伸,手機充電效率最高。與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電路為串、并聯組合形式設置。所述電荷輸出端43設置在上殼體的端部。所述下殼體2設有控制電路模塊,所述控制電路模塊包括整流電路、DC/DC轉換電路及穩壓電路,所述電路之間均為電連接。所述整流電路端部設有電流輸入端51,電流輸入端51設置于下殼體2端部。上殼體1與下殼體2拼合時,電流輸入端51與電荷輸出端43相接觸,從而電荷輸出端輸出的電流可通過電路輸出端51進入到控制電路模塊中。所述整流電路用于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所述DC/DC轉換電路用于將整流電路輸出的直流電轉換為手機充電適用的電壓,所述穩壓電路用于輸出穩定的電壓。所述穩壓電路的端部連接有電壓輸出端,該電壓輸出端連接與充電柱7,從而將壓力發電模塊發出的電充入手機內。具體的,所述下殼體側壁的開設有USB充電接口6,該充電柱7由充電接口的端部向空腔延伸形成,充電柱7的形狀、大小均與手機充電口的形狀、大小相等,可插入手機充電接口端為手機充電。所述上殼體1及下殼體2預留有手機按鍵9、攝像頭10、麥克風、揚聲器11等鏤空位置,使得手機在裝設了手機充電殼后不影響手機的原始使用功能。如圖4所示,所述連接柱81上形成有倒扣811,相應的所述卡合槽82內壁開設有配合與該倒扣811的凹槽,當上殼體1與下殼體2需要連接時,連接柱81插入卡合槽82內,此時倒扣811剛好置于凹槽內,可防止連接柱81與卡合槽82脫離開來,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指壓式手機充電殼,包括上殼體(1)、下殼體(2),所述上殼體(1)、下殼體(2)均開設有手機容納腔(3),所述上殼體(1)設有可按壓實現發電的壓力發電模塊,所述下殼體(2)設有控制電路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發電模塊包括若干發電組件(4),每組組件均包括嵌設于上殼體的壓電基片(41)、均布于所述壓電基片(41)上表面的壓電材料(42)及設于上殼體端部的電荷輸出端(43),該壓電材料(42)通過連接電路實現與壓電基片(41)的電連接;所述控制電路模塊包括整流電路、DC/DC轉換電路及穩壓電路,所述整流電路端部設有電流輸入端(51),電流輸入端(51)設置于下殼體(2)端部,所述穩壓電路端部設有電壓輸出端,所述電路之間均為電連接;所述下殼體側壁開設有USB充電接口(6),該充電接口端部延伸形成可插入手機充電接口端的充電柱(7),所述電壓輸出端與該充電柱(7)電連接;所述上殼體(1)與下殼體(2)之間設置有拼合機構,使上殼體(1)與下殼體(2)可拆卸連接;所述拼合機構包括設于上殼體(1)端部的連接柱(81)和開設于下殼體(2)端部的卡合槽(8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功能指壓式手機充電殼,包括上殼體(1)、下殼體(2),
    所述上殼體(1)、下殼體(2)均開設有手機容納腔(3),所述
    上殼體(1)設有可按壓實現發電的壓力發電模塊,所述下殼體
    (2)設有控制電路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發電模塊包括
    若干發電組件(4),每組組件均包括嵌設于上殼體的壓電基片
    (41)、均布于所述壓電基片(41)上表面的壓電材料(42)及
    設于上殼體端部的電荷輸出端(43),該壓電材料(42)通過連
    接電路實現與壓電基片(41)的電連接;所述控制電路模塊包括
    整流電路、DC/DC轉換電路及穩壓電路,所述整流電路端部設有
    電流輸入端(51),電流輸入端(51)設置于下殼體(2)端部,
    所述穩壓電路端部設有電壓輸出端,所述電路之間均為電連接;
    所述下殼體側壁開設有USB充電接口(6),該充電接口端部延伸
    形成可插入手機充電接口端的充電柱(7),所述電壓輸出端與該
    充電柱(7)電連接;所述上殼體(1)與下殼體(2)之間設置
    有拼合機構,使上殼體(1)與下殼體(2)可拆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葛東東祝良榮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精品乱码一区内射人妻无码|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中日韩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午夜无码A级毛片免费视频|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99久久无码一区人妻a黑|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少妇无码AV无码一区| 特级毛片内射www无码| 无码中文人妻视频2019|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免费l|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日日摸夜夜添无码AVA片|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 777爽死你无码免费看一二区|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AV无码男人的天堂|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亚洲综合一区无码精品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在线播放无码高潮的视频| 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