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自動發電控制
,特別是一種可調速率的風電場AGC控制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風電并網容量的不斷增長,將風電納入AGC系統已成為保證風電消納和電網安全兩方面的必須。風電場AGC功能的實現方式和調節性能都與傳統AGC機組有較大區別。這為風電場AGC調控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風電場的AGC功能一般通過在風電場內建立AGC子站實現。風電場AGC子站一方面建立了風電場與調度AGC主站的通信通道,使風電場具備與主站信息交換的功能,另一方面根據AGC指令計算并下發場內實際有功指令,自動調節全場有功,使其按一定速率跟隨主站AGC指令穩定變化,從而實現風電場的AGC功能。目前,風電AGC子站采用的控制方法一般直接跟蹤調度機構下發的AGC指令,不對調節速率加以限制。國標GB/T19963中對風電場運行中的有功變化限值作出了規定。在風電場參與AGC輔助服務的過程中,如果不限制全場有功的變化速率,將有可能使得一段時間內的有功變化超出國標所規定的限值。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可調速率的風電AGC控制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出一種可調速率的風電場AGC控制方法。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可調速率的風電場AGC控制方法,包括步驟如下:(1)讀取風電場所有在運風機的實時有功出力,計算風電場總有功P;(2)讀取電網調度機構下發的AGC有功指令PAGC、設定風電場總有功速率變化值為r設定,風電場AGC子站下發指令時間間隔為T場內;(3)計算風電場實時總有功與AGC指令的差值ΔP=|P-PAGC|;(4)判斷差值ΔP是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調速率的風電場AG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如下:(1)讀取風電場所有在運風機的實時有功出力,計算風電場總有功P;(2)讀取電網調度機構下發的AGC有功指令PAGC、設定風電場總有功速率變化值為r設定,風電場AGC子站下發指令時間間隔為T場內;(3)計算風電場實時總有功與AGC指令的差值ΔP=|P?PAGC|;(4)判斷差值ΔP是否超過死區設定值P死區:如果|P?PAGC|≤P死區,則返回步驟1,如果P?PAGC>P死區,則轉入步驟(5)的降功率控制的①步,如果PAGC?P>P死區,則轉入步驟(6)升功率控制的①步;(5)降功率控制,具體步驟包括:①如果ΔP<T場內·r設定,則AGC子站下發的場內總有功指令P場內=P?ΔP,進入步驟(7);②如果ΔP≥T場內·r設定,則AGC子站下發的場內總有功指令P場內=P?T場內·r設定,進入步驟(7);(6)升功率控制,包括如下具體步驟:①如果ΔP<T場內·r設定,則AGC子站下發的場內總有功指令P場內=P+ΔP,進入步驟(7);②如果ΔP≥T場內·r設定,則AGC子站下發的場內總有功指令P場內=P+T場內·r設定,進入步驟(7);(7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調速率的風電場AGC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如下:(1)讀取風電場所有在運風機的實時有功出力,計算風電場總有功P;(2)讀取電網調度機構下發的AGC有功指令PAGC、設定風電場總有功速率變化值為r設定,風電場AGC子站下發指令時間間隔為T場內;(3)計算風電場實時總有功與AGC指令的差值ΔP=|P-PAGC|;(4)判斷差值ΔP是否超過死區設定值P死區:如果|P-PAGC|≤P死區,則返回步驟1,如果P-PAGC>P死區,則轉入步驟(5)的降功率控制的①步,如果PAGC-P>P死區,則轉入步驟(6)升功...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浩然,張長志,張應田,皮琳琳,周連升,張宇,劉婧,王建軍,倪瑋晨,曹曉男,林琳,洪誠,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電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