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水塔濾水裝置,包括過濾器和積污槽。過濾器包括基座和濾心體,基座設進、出水口;濾心體包括一呈中空狀的殼體,殼體底端設一出水口,內部設一內管,內管下半部填濾材,內環壁為階梯狀,分設多層濾網。積污槽包括接合座和容置槽,過濾器設有另一出水口經管路與積污槽連通,接合座下方螺合容置槽,積污槽可設置于水塔內或外壁面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將水中雜質過濾并積存于積污槽內,清潔、更換簡便,可防止過濾器阻塞,提高其壽命。(*該技術在200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Water filter for water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ater filter for a water tower, comprising a filter and a sump. The filter comprises a base and a filter body base is provided with inlet and outlet; the filter body includes a hollow shell,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outlet, located within the inner tube, the inner tube lower half fill filter, the inner wall is terraced, divided into multi filter. The dirt collecting tank comprises an engagement seat and a containing groove, wherein the filter is provided with another water outlet, communicated with the sump trough through the pipeline, and a spiral containing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joint seat, and the dirt collecting groove can be arranged on the inside of the water tower or the outer wall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filter impurities in water and accumulate in an accumulation sump, so that the cleaning and the replacement are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the filter obstruction can be prevented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filter is improve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水質過濾裝置。濾水器作為一種改善水質的裝置,已得到廣泛的應用,但現有的濾水器在使用一段時間后,往往因雜質積存而造成阻塞,降低過濾效果;同時相對地影響補充用水的過濾量,進而縮短了濾水器的使用壽命。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將水中雜質過濾并分儲,以確實防止濾水器阻塞的水塔濾水裝置。本技術包括過濾器和積污器。過濾器的進水口與水塔進水管相連通,另設一出水口通水塔。此外,過濾器還設有與進水口相連通的另一出水口,且經管路與一積污器連通。積污器可采用積污槽,積污槽包括接合座和螺合于接合座下方的容置槽,接合座由一管路與過濾器側緣的出水口連通;容置槽的壁面上開設滲水口,滲水口處設有過濾材料。所說的容置槽最好呈透明狀,便于觀察槽內所積污物的情況,以便及時清理。積污器(槽)的裝設位置低于過濾器,且兩側最好設一對凸耳,以便裝設在水塔內或外壁上。過濾器可采用如下結構它包括基座和濾心體,基座的頂緣開設一進水口,而其側緣開設一出水口,并與進水口相互連通;濾心體包括一呈中空狀的殼體,殼體的底端開設一出水口,殼體的內部置設一下半部開設有數個條狀缺口的內管,該內管與殼體的接合采用高頻熱封合的處理方式,以達到防止滲漏的目的;內管的內環壁為一階梯狀,內管的下半部填塞長條狀的濾材;在內管的階梯處,分設多層濾網,濾網孔徑可由大到小,且在濾網之間可放置濾材。濾網與內管壁面的接合也采用高頻熱封合技術,以達到緊密接合并防止滲漏。另外,濾網的周緣與內管階梯狀平面接合處,設置相對交錯的凸伸狀齒環,使濾網與內管能相互咬合并夾緊其間的濾材。殼體與內管相接合處加置一墊圈。本技術因可將過濾器過濾后所殘余的雜質,利用下一次補充進水的沖激而流入積污槽內積存,因此不會有因雜質囤積且阻塞過濾器的現象,增加了過濾水的流暢性,改善了水質。此外,由于本技術可將雜質積存于積污槽內,且可經常清洗、更換,從而提高了過濾器的使用壽命;同時,如積污槽設置于水塔外部,再搭配透明的容置槽,則可隨時觀察雜質積存數量,及時清理,且拆裝方便。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使用狀態圖。圖2為本技術的過濾器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本技術的過濾器的剖視圖。圖4為本技術的積污槽的剖視圖。圖5為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圖。實施例1如圖1至圖4所示,本技術包括過濾器(2)和積污槽(3),過濾器(2)由可螺合于水塔(1)上的基座(21)以及可與基座螺合的濾心體(22)組成;其中,基座(21)的頂緣開設進水口(212),而其側緣開設有一出水口(211),使其能與進水口(212)相互形成一連通狀;濾心體(22)包括呈中空狀的殼體(221),其底端開設有一出水口(213),并于殼體的內部置設一下半部開設有數個條狀缺口(2222)的內管(222),該內管與殼體的接合采用高頻熱封合的處理方式,確實達到防止滲漏的目的。同時在內管與殼體套合后,可于殼體的下半部處形成一通道(226),藉以使過濾后的用水可經由內管的缺口(2222)流出,并循著圖3箭頭所示的方向,從通道(226)經出水口(213)流出。內管的內環壁為一階梯狀,內管的下半部處填塞長條狀濾材(224),且于該濾材的中央形成一中空狀孔道(2241),并于該內管所成型的階梯處分設為四層濾網(2231)、(2232)、(2233)、(2234)(該濾網可依實際需求而呈多層設置,且孔徑的設計可由最上層的最大,而往下漸漸縮小),而在第一與第二濾網(2231,2232)及第二與第三濾網(2232,2233)之間可夾置濾材(228),且在第三與第四濾網(2233,2234)之間可放置活性碳(225)。同時該濾網(2231)、(2232)、(2233)、(2234)與內管壁面的接合,也可藉高頻熱封合技術,而達到緊密接合并防止滲漏的效果。另外,為更加確保密合的防漏性,在第二與第三濾網(2232,2233)、以及第四濾網(2234)與內管(222)之間,可分別形成凸伸狀齒環(2235)與(2226),且該兩相對的齒環交錯設置,使其能相互咬合并夾緊其間的濾材(228)或(224)。此外,為更加增進殼體(221)與內管(222)封合固接上的緊密性,而于殼體與內管相接合的適當處可加置一墊圈(227)。由圖4可知,積污槽(3)具有一接合座(33),該接合座由一管路(4)而與過濾器(2)的第二出水口(211)連通,接合座的下方螺合一容置槽(34),接合座的兩側延伸一對凸耳(32)。在容置槽(34)的適當高度壁面上開設有一滲水口(341),且于該滲水口(341)處可加裝一厚度較厚的濾材(342)。過濾器(2)連通進水管(11)并螺設于水塔(1)的內部,積污槽(3)的兩側以掛鉤(31)一端勾掛水塔(1)封蓋處的凸緣(12)上,另一端勾掛于積污槽的凸耳(32)上,使積污槽固定于水塔的內部。積污槽的裝設位置以低于過濾器為佳,除具有增加水沖激雜質而順暢流入積污槽外,還可防止當積污槽在充滿水時倒流回過濾器的現象發生。由于水塔(1)的進水系呈間續性補充,因此當水位低于一定限度之下時,由進水管(11)進入過濾器(2)的補充用水,會因濾心體(22)內的第一濾材(228)在尚未完全浸濕的狀態下,會阻擋進入的補充用水,而使大部分的補充用水由第二出水口(211)經管路(4)而流入積污槽(3)內,待積污槽形成滿溢狀態時,該持續的進水即會造成一較大的水壓,使用水依序經由第一濾網(2231)、濾材(228)、第二濾網(2232)、濾材(228)、第三濾網(2233)、活性碳(225)、第四濾網(2234)及濾材(224)、而從內管(222)的缺口(2222)流出,再經通道(226)而從殼體(22)的出水口(213)進入水塔內部,致使進入水塔的補充用水呈一清凈且不易滋生病媒的儲水。另外,過濾器在過濾用水的同時,積污槽內的用水會藉滲水口(341)的濾材(342)過濾,而使積污槽內的用水緩慢回流入水塔內。當水塔內的儲存水位提高至設定位置時,進水管(11)即會停止補充用水的供應,而積污槽內的用水,可因滲水口的滲漏,致使積污槽內的水位低于滲水口之下。然而,該用水在經第一濾網(2231)與濾材(228)時,會將較大顆粒的雜質(7)隔絕于第一濾網的表面上,而進入第一濾網以下的雜質呈較小者,因此可減少雜質的阻塞,而增加濾水的順暢性和使用壽命。當水塔的儲存水位再次低于一定限度而需補充進水時,由進水管(11)進入過濾器的補充用水,也會因濾材(228)在尚未完全浸濕的狀態下,促使由進水管進入的補充用水會沖激第一濾網(2231)與濾材(228)表面上的雜質(7),而使雜質隨著水流入積污槽內(如箭頭所指),直至積污槽呈滿溢狀態后,該用水方可有較大的水壓,而使用水過濾。至于積污槽內的用水,其內部所含的比重大于水的雜質,會因此而沉淀積存于積污槽底部,同時積污槽內的積存水量依然會在于滲水口(341)的緩慢滲漏下,而低于滲水口以下。如上所述,對于每次過濾后所殘留的大部分雜質(7),可藉下一次的補充進水沖激,使雜質積存于積污槽內。同時過濾水的順暢性不會因雜質積存的影響,導致過濾器的過濾功效受到阻塞,而可增加過濾器的使用壽命。此外,過濾器及積污槽可定時拆下清洗,使其過濾效果維持在最佳狀態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塔濾水裝置,包括過濾器,過濾器的進水口與水塔進水管相連通,另設一出水口通水塔,其特征在于過濾器設有與進水口相連通的另一出水口,且經管路與積污器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輝能,
申請(專利權)人:張輝能,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35[中國|福建]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