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沖壓模具技術領域,涉及蹺蹺板式上翻邊沖壓模具及其沖壓方法,上翻邊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上固定有壓料芯及壓料芯鑲塊,下模座上設置有下模芯、下模芯鑲塊及可上下移動的上翻邊沖頭,下模芯上鉸接有蹺蹺板,蹺蹺板的一個力臂外端受上模座的驅動可繞鉸接軸轉動,蹺蹺板的另一個力臂外端與所述的上翻邊沖頭頂接,上翻邊沖頭與下模芯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沖壓方法包括上翻邊沖頭及蹺蹺板及配件的組裝,上模頂塊由動力驅動向下移動進而帶動蹺蹺板旋轉,蹺蹺板旋轉驅動翻邊沖頭向上移動,開模等。優點是:上翻邊在不拆下模壓料芯的情況下增加了沖孔修邊的工藝,解決了由于下模拆壓料芯帶來的增加工序數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沖壓模具
,特指一種上翻邊的沖壓模具及其沖壓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經濟的發展,由于需要考慮模具工序數的減少,因此一套模具內可能會有沖孔修邊和上翻邊的工藝同時出現。采用傳統的模具沖壓因為下模芯要鎖死在下模座上,所以會產生模具既要開沖孔修邊模又要開上翻邊模現象。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沖壓模具結構的研究,在同一模具內對不同工藝內容進行獨立沖壓,解決由于下模拆壓料芯帶來的增加工序數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蹺蹺板式上翻邊的沖壓模具及其沖壓方法。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蹺蹺板式上翻邊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的下表面固定有壓料芯及固定在壓料芯上的壓料芯鑲塊,下模座的上表面設置有下模芯,下模芯的上表面設置有下模芯鑲塊及可上下移動的上翻邊沖頭,所述下模芯上通過鉸接軸鉸接有蹺蹺板,蹺蹺板的一個力臂外端受上模座的驅動可繞鉸接軸轉動,蹺蹺板的另一個力臂外端與所述的上翻邊沖頭頂接,上翻邊沖頭與下模芯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上述壓料芯與壓料芯鑲塊組配形成上模,下模芯、下模芯鑲塊、上翻邊沖頭組配形成下模。上述壓料芯通過螺栓安裝在上模座上,壓料芯鑲塊通過螺栓安裝在壓料芯上,下模芯鑲塊通過螺栓安裝在下模芯上,下模芯通過螺栓安裝在下模座上,壓料芯鑲塊上設置有供上翻邊沖頭上下移動的翻邊槽,上模座的上下移動與復位彈簧配合驅動蹺蹺板的轉動,進而驅動上翻邊沖頭的上下移動。上述蹺蹺板的一個力臂外端的上側鑲嵌有外頂塊,蹺蹺板的另一個力臂外端的上側鑲嵌有內頂塊,上模座向下伸出的驅動臂的下端螺接有與外頂塊配合頂接的上模頂塊,上翻邊沖頭的下端螺接有與內頂塊配合頂接的上翻邊沖頭頂塊,所述的復位彈簧頂接在上翻邊沖頭頂塊與下模座之間,上翻邊沖頭的上側套裝有上翻邊沖頭蓋板。上述上翻邊沖頭的上側設置有限位塊,上翻邊沖頭蓋板與下模芯形成的上翻邊沖頭通過孔上設置有擴孔形成的限位塊容納腔,限位塊容納腔具有限位塊的上下移動空間。上述限位塊容納腔形成的上翻邊沖頭的行程大于制品翻邊的長度。上述上翻邊沖頭的行程為23mm,蹺蹺板的旋轉角度為10.4度。上述外頂塊相對的蹺蹺板下側的下模座上固定有墊塊,內頂塊一側的蹺蹺板下側的下模座上固定有蹺蹺板限位塊。上述的蹺蹺板式上翻邊沖壓模具的沖壓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上翻邊沖頭和復位彈簧裝在下模芯上,并將下模芯鑲塊正鎖至下模芯內,上翻邊沖頭蓋板從上側鎖住上翻邊沖頭;(2)將蹺蹺板及配件裝入下模座,將上模頂塊裝入上模座,蹺蹺板旋轉的初始位置由限位塊限位;(3)將待沖壓件放在上下模芯之間后合模,由動力驅動的上模座向下移動帶動上模頂塊向下移動,進而帶動蹺蹺板繞鉸接軸旋轉,上翻邊沖頭由蹺蹺板32的旋轉驅動進而帶動上翻邊沖頭向上移動沖壓待沖件形成上翻邊;(4)開模,由動力驅動上模座向上移動,由復位彈簧驅動上翻邊沖頭向下移動,蹺蹺板隨之反方向旋轉至限位塊被限位至初始位置;(5)取下步驟(4)沖壓好的沖壓件。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模具閉合剖視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模具打開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圖2:蹺蹺板32式上翻邊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座10和下模座29,上模座10的下表面固定有壓料芯11及固定在壓料芯11上的壓料芯鑲塊12,下模座29的上表面設置有下模芯25,下模芯25的上表面設置有下模芯鑲塊26及可上下移動的上翻邊沖頭20,所述下模芯25上通過鉸接軸34鉸接有蹺蹺板32,蹺蹺板32的一個力臂外端受上模座10的側柱101的驅動可繞鉸接軸34轉動,蹺蹺板32的另一個力臂外端與所述的上翻邊沖頭20頂接,上翻邊沖頭20與下模芯25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27。上述壓料芯11與壓料芯鑲塊12組配形成上模,下模芯25、下模芯鑲塊26、上翻邊沖頭20組配形成下模。上述壓料芯11通過螺栓安裝在上模座10上,壓料芯鑲塊12通過螺栓安裝在壓料芯11上,下模芯鑲塊26通過螺栓安裝在下模芯25上,下模芯25通過螺栓安裝在下模座29上,壓料芯鑲塊12上設置有供上翻邊沖頭20上下移動的翻邊槽13,上模座10的上下移動與復位彈簧27配合驅動蹺蹺板32的轉動,進而驅動上翻邊沖頭20的上下移動。上述蹺蹺板32的一個力臂外端的上側鑲嵌有外頂塊31,蹺蹺板32的另一個力臂外端的上側鑲嵌有內頂塊36,上模座10向下伸出的驅動臂101的下端螺接有與外頂塊31配合頂接的上模頂塊30,上翻邊沖頭20的下端螺接有與內頂塊36配合頂接的上翻邊沖頭頂塊28,所述的復位彈簧27頂接在上翻邊沖頭頂塊28與下模座29之間,上翻邊沖頭20的上側套裝有上翻邊沖頭蓋板22。上述上翻邊沖頭20的上側設置有限位塊21,上翻邊沖頭蓋板22與下模芯25形成的上翻邊沖頭通過孔上設置有擴孔形成的限位塊容納腔23,限位塊容納腔23具有限位塊21的上下移動空間。上述限位塊容納腔23形成的上翻邊沖頭20的行程大于制品翻邊的長度。上述上翻邊沖頭20的行程為23mm,蹺蹺板32的旋轉角度為10.4度。上述外頂塊相對的蹺蹺板32下側的下模座29上固定有墊塊33,內頂塊一側的蹺蹺板32下側的下模座29上固定有蹺蹺板限位塊35。上述的蹺蹺板32式上翻邊沖壓模具的沖壓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上翻邊沖頭20和復位彈簧27裝在下模芯25上,并將下模芯鑲塊26正鎖至下模芯25內,上翻邊沖頭蓋板22從上側鎖住上翻邊沖頭20;(2)將蹺蹺板32及配件裝入下模座29,將上模頂塊30裝入上模座10,蹺蹺板32旋轉的初始位置由限位塊21限位;所述的配件包括外頂塊31、內頂塊36、蹺蹺板限位塊35、墊塊33、鉸接軸34。(3)將待沖壓件放在上下模芯11、25之間后合模,由動力驅動的上模座10向下移動帶動上模頂塊30向下移動,進而帶動蹺蹺板32繞鉸接軸34旋轉,上翻邊沖頭20由蹺蹺板32的旋轉驅動進而帶動上翻邊沖頭20向上移動沖壓待沖件形成上翻邊;(4)開模,由動力驅動上模座10向上移動,由復位彈簧27驅動上翻邊沖頭20向下移動,蹺蹺板32隨之反方向旋轉至限位塊21被限位至初始位置;(5)取下步驟(4)沖壓好的沖壓件。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及突出的技術效果概述:由于傳統上翻邊的沖壓模具下模需要拆壓料芯,通過在同一模具型腔內針對還有例如沖孔修邊進行獨立沖壓,使得在下模不拆壓料芯的情況下,由翻邊沖頭上下活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蹺蹺板式上翻邊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的下表面固定有壓料芯及固定在壓料芯上的壓料芯鑲塊,下模座的上表面設置有下模芯,下模芯的上表面設置有下模芯鑲塊及可上下移動的上翻邊沖頭,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芯上通過鉸接軸鉸接有蹺蹺板,蹺蹺板的一個力臂外端受上模座的驅動可繞鉸接軸轉動,蹺蹺板的另一個力臂外端與所述的上翻邊沖頭頂接,上翻邊沖頭與下模芯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
【技術特征摘要】
1.蹺蹺板式上翻邊沖壓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上模座的下表面固
定有壓料芯及固定在壓料芯上的壓料芯鑲塊,下模座的上表面設置有下模芯,
下模芯的上表面設置有下模芯鑲塊及可上下移動的上翻邊沖頭,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芯上通過鉸接軸鉸接有蹺蹺板,蹺蹺板的一個力臂外端受上模座的驅
動可繞鉸接軸轉動,蹺蹺板的另一個力臂外端與所述的上翻邊沖頭頂接,上翻
邊沖頭與下模芯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蹺蹺板式上翻邊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壓
料芯與壓料芯鑲塊組配形成上模,下模芯、下模芯鑲塊、上翻邊沖頭組配形成
下模。
3.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蹺蹺板式上翻邊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壓
料芯通過螺栓安裝在上模座上,壓料芯鑲塊通過螺栓安裝在壓料芯上,下模芯
鑲塊通過螺栓安裝在下模芯上,下模芯通過螺栓安裝在下模座上,壓料芯鑲塊
上設置有供上翻邊沖頭上下移動的翻邊槽,上模座的上下移動與復位彈簧配合
驅動蹺蹺板的轉動,進而驅動上翻邊沖頭的上下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蹺蹺板式上翻邊沖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蹺
蹺板的一個力臂外端的上側鑲嵌有外頂塊,蹺蹺板的另一個力臂外端的上側鑲
嵌有內頂塊,上模座向下伸出的驅動臂的下端螺接有與外頂塊配合頂接的上模
頂塊,上翻邊沖頭的下端螺接有與內頂塊配合頂接的上翻邊沖頭頂塊,所述的
復位彈簧頂接在上翻邊沖頭頂塊與下模座之間,上翻邊沖頭的上側套裝有上翻
邊沖頭蓋板。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蹺蹺板式上翻邊沖壓模具,其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梁平,吳劍,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黃巖沖模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