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處理含次氯酸根廢水的方法,屬于廢水處理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將酸洗廢液和含次氯酸根廢水混合后制得聚合鐵鹽溶液。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一種利用酸洗廢液處理含次氯酸根廢水的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將酸洗廢液處理和含次氯酸根廢水處理結合起來,反應生成聚合鐵鹽溶液,反應生成的氯氣經過尾氣吸收生成次氯酸鈣或次氯酸鈉后回收使用,或者氯氣也可以經過氣體凈化裝置處理后收集起來回收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處理含次氯酸根廢水的方法,屬于廢水處理方法
技術介紹
次氯酸鈣,即俗稱的漂白精,常用于化工生產中的漂白過程,以其快速的起效和漂白的效果突出而在工業生產中占據重要作用。漂粉精是作為漂白粉的替代產品而開發的以次氯酸鈣為主要成分的高效漂白消毒劑,其中有效氯含量達到55%-70%(質量分數),而漂白粉的有效氯含量只能達到28%-32%。漂粉精具有有效氯含量高、穩定性好、溶解速度快及運輸貯存使用方便等一系列優點,廣泛用于織物和紙漿等的漂白及游泳池、餐具、飲用水、公共場所等的消毒,還用于對污水的處理。目前生產漂粉精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以石灰和氯氣為原料的石灰法;二是以石灰、燒堿和氯氣為原料的燒堿法,分別簡稱為鈣法和鈉法。用鈣法生產的漂粉精的有效氯含量最高可達到65%,這種漂粉精產品因含CaCl2和Ca(OH)2較多,如果用于游泳池和飲用水的消毒,會影響水質的透明度。并且鈣法漂粉精產品中CaCl2具有較強的吸濕性,會導致產品的穩定性變差,不能夠長期儲存。而用鈉法生產的漂粉精的有效氯含量可以達到70%以上,CaCl2雜質含量較少,尤其是用于游泳池的消毒,具有無可替代的優越性。鈉法漂粉精具有廣泛的適用性,是國內外市場上的暢銷商品。鈉法漂粉精生產是以批次間歇生產方式進行,主要化學原料是NaOH、Ca(OH)2及Cl2。其主反應器是由鈦材料制造的帶冷卻裝置的一個推進式攪拌器,由于該反應過程既有氣液反應,又有晶體的結晶、成長等過程。采用這種反應器既能保證較高的轉化率,又解決了熱量需要盡快移出和避免晶體破碎的弊端。在主反應器中,由于NaOH化學性質比Ca(OH)2活潑,Cl2首先與它反應,生成NaOCl,當全部NaOH反應完以后,氯氣開始與Ca(OH)2反應,生成Ca(OCl)2和CaCl2,CaCl2被漿料中的NaOCl轉化為Ca(OCl)2,同時生成NaCl。隨著氯化反應進行,Ca(OCl)2濃度越來越高,當質量分數達到4.0%-5.5%時,Ca(OCl)2開始與Ca(OH)2反應生成Ca(OCl)2·2Ca(OH)2沉淀。當全部活性Ca(OH)2消耗完后,Ca(OCl)2·2Ca(OH)2晶體開始溶解,并與氯氣反應,此時Ca(OCl)2濃度迅速增高。當Ca(OCl)2濃度達到9.5%左右時,Ca(OCl)2·nH2O(n=2或3)沉淀開始出現。最終Ca(OCl)2·2Ca(OH)2全部轉化為Ca(OCl)2·nH2O結晶。其化學反應式如下:2NaOH+Cl2==NaOCl+NaCl+H2O2Ca(OH)2+2Cl2==Ca(OCl)2+CaCl2+2H2OCaCl2+2NaOCl==Ca(OCl)2+2NaCl總反應方程式為:Ca(OH)2+2NaOH+2Cl2==Ca(OCl)2+2NaCl+2H2O最終產品是Ca(OCl)2·nH2O結晶。通過離心分離,固相經干燥造粒后得到漂粉精產品。液相是含有效氯10.0%的一次母液。為了回收一次母液中的有效氯成分,將一次母液加入二次反應器。同時加入石灰漿與一次母液發生沉淀反應。其反應式如下:Ca(OH)2+Ca(OCl)2=Ca(OCl)2·2Ca(OH)2生成的二堿式次氯酸鈣Ca(OCl)2·2Ca(OH)2為結晶物,經離心分離后固相投入一次反應器以回收有效氯成分。液相為二次母液。二次母液主要成分:Ca(ClO)23.0%(質量分數,下同);NaCl21.5%;H2O73.5%;其它2.0%經離心分離后的二次母液,其有效氯成分降至3.0%左右,不宜長距離運輸,如果不能將其消化,需對外排放,這將會造成含次氯酸根廢水對環境的污染。二次母液的用途:二次母液去石灰消化裝置,作石灰消化用水并回收有效氯。漂粉精裝置一般采用熟石灰作為原料,如果有條件能采用生石灰做原料,則可使每噸漂粉精產品多消耗0.3m3二次母液。二次母液去石灰消化裝置后,剩余排放量約為2.5m3/t漂粉精產品。二次母液與其他含有機物廢水混合,利用有效氯成分氧化分解有機物,以降低廢水中的COD含量,但此種方法對廢水排放量卻沒有減少,并對二次母液中的氯化鈉成分也沒有予以回收。2013年到2015年,中國石化江漢油田鹽化總廠研究了漂粉精二次母液綜合利用技術,開發了二次母液中懸浮固體氫氧化鈣分離以及脫出氯氣回收技術、含鈣高鹽脫氯清液深井回注脫除鹵水中硫酸根采鹵工藝、氯氣回收管式反應器等關鍵設備和DCS自動控制系統,建成了15萬立方米/年漂粉精二次母液綜合利用裝置。該成果應用于漂粉精裝置二次母液處理,徹底解決了漂粉精生產過程中富余二次母液回收、利用的難題,二次母液有效成分全部得到回收和循環利用,實現了零排放,年節水、減排1.62×104立方米,按8000小時生產能力計算,年可節支創效一千多萬元,為鹽化工總廠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然而該綜合利用技術工藝復雜,設備投資成本高,且含鈣高鹽脫氯清液深井回注脫除鹵水中硫酸根,生成的硫酸鈣難溶于水,是一種固體廢棄物。二次母液中的有效氯如果不能得到完全利用,只能通過添加亞硫酸鈉或硫代硫酸鈉借以消除游離氯后才能達到排放標準。這將增加物料消耗。目前在海綿鈦生產、氯化鈉熔鹽電解、氯化鋰熔鹽電解、氯化鈣熔鹽電解和氯化鈉電解制堿等工業生產中,氯氣尾氣的吸收處理一般都是采用石灰乳懸浮液吸收生成次氯酸鈣,或是采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生成次氯酸鈉,極個別企業采用氯化亞鐵溶液吸收生產三氯化鐵。采用石灰乳懸浮液吸收氯氣尾氣生產次氯酸鈣,由于吸收生產的次氯酸鈣有效氯含量不高和雜質含量高,當地市場需求不足,外售運輸和儲存成本高,就會對企業造成很大的生產壓力和環保壓力。在熱浸鍍鋅行業,大多數企業采用鹽酸作為酸洗介質,少數企業采用硫酸或硫酸和鹽酸的混合液作為酸洗介質,在酸洗過程中,當酸洗液中的鐵離子達到飽和時,這時酸洗液就成為酸洗廢液。目前中國有上千家熱浸鍍鋅企業,涉及行業有鋼結構、建筑、薄板、汽車零部件、五金工具,緊固件等幾十種。如一年按1千萬噸需鍍鋅的產品計算,它將消耗50萬噸鹽酸用于酸洗,酸洗后形成的廢酸,大約在70萬噸到90萬噸之間,對于這些廢酸,國家環境保護法明文規定,屬化學危險廢物,重大污染源,必須處置。現在的熱浸鍍鋅企業處置廢酸通常采取以下六種方式進行處置:一、自行生產鐵鹽絮凝劑及副產品;二、無償或有償提供給鐵鹽絮凝劑及副產品生產廠家;三、無償或有償提供給印染廠家用作印染廢水的中和處置;四、合同約定由鹽酸供應商拉回處置;五、付費交有處置資質企業進行處置;六、自行中和處置達標排放。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處理含次氯酸根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酸洗廢液和含次氯酸根廢水混合后制得聚合鐵鹽溶液。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處理含次氯酸根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酸洗廢液和含次氯酸根廢水混合后
制得聚合鐵鹽溶液。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含次氯酸根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洗廢
液是指為了清除金屬表面氧化物,采用硫酸、硝酸、鹽酸、氫氟酸及磷酸中的任意一種或幾
種混合酸進行酸洗法處理時而產生的廢液。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含次氯酸根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含次氯酸根廢水是次氯酸鈣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液;
或者,所述的含次氯酸根廢水是鈉法生產漂粉精產生的二次母液;
或者,所述的含次氯酸根廢水是用石灰乳懸浮液吸收氯氣尾氣生成的含次氯酸鈣的溶
液;
或者,所述的含次氯酸根廢水是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氯氣尾氣生成的含次氯酸鈉的溶
液。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處理含次氯酸根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氯氣尾氣是海綿鈦生產、氯化鈉熔鹽電解、氯化鋰熔鹽電解、氯化鈣熔鹽電解和
氯化鈉電解制堿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氯氣尾氣。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含次氯酸根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是
指將酸洗廢液加入含次氯酸根廢水中;
或者,所述的混合是指將含次氯酸根廢水加入酸洗廢液中。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含次氯酸根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洗廢
液和含次氯酸根廢水按照質量比為m:n的比例混合,其中1≤m≤10,1≤n≤10。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處理含次氯酸根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酸洗廢液和含次氯酸根廢水混合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宏偉,
申請(專利權)人:鄭宏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