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酸性桐油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將桐油籽進行清理、剝殼;2)將桐油仁和籽殼分開并分別洗凈、烘干;3)分別將桐油仁和籽殼放入粉碎機內粉碎并過篩;4)將桐油仁粉進行微波加熱;5)對微波加熱后的桐油仁粉放入壓榨機內進行壓榨,油水分離,沉淀;6)將步驟5)桐油仁壓榨后得到的桐油餅渣搗碎并與籽殼粉攪拌均勻得到油渣胚料;7)在油渣胚料中加入碳酸鈣或碳酸氫鈣或碳酸鈣與碳酸氫鈣的混合物,并混合均勻并加熱;8)將油渣胚料放入壓榨機壓榨;9)收集步驟8中的桐油并加入檸檬酸;10)將步驟9)中的桐油進行過濾;11)將過濾后的桐油靜置。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桐油榨取工藝,桐油籽的出油率高,操作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酸性桐油的生產工藝。
技術介紹
桐油是一種優良的帶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輕、光澤度好、附著力強、耐熱、耐酸、耐堿、防腐、防銹、不導電等特性,用途廣泛。它是制造油漆、油墨的主要原料,大量用作建筑、機械、兵器、車船、漁具、電器的防水、防腐、防銹涂料,并可制作油布、油紙、肥皂、農藥和醫藥用嘔吐劑、殺蟲劑等。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對能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能源供需矛盾日益顯現,以油桐為主要的生物質能源作為替代能源將是我國的必然選擇,加之我國工農業、漁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國內桐油需求量將會大大增加。但是目前酸性桐油的生產工藝中,桐油的獲取率低,榨取后的桐油餅渣中還含有一定濃度的桐油沒有榨取出來造成資源的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榨油率高、操作方便的酸性桐油的生產工藝。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酸性桐油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將桐油籽進行清理、剝殼處理得到桐油仁和籽殼;2)將桐油仁和籽殼分開并分別洗凈、烘干備用;3)分別將桐油仁和籽殼放入粉碎機內粉碎并通過篩網進行篩選得到桐油仁粉和籽殼粉,篩網設置為25到30目;4)將得到的桐油仁粉進行微波加熱0.5-1h;5)對微波加熱后的桐油仁粉放入壓榨機內進行壓榨,通過真空抽吸進行雜質抽取,油水分離;將得到的桐油進行沉淀得到精制桐油;6)將步驟5)桐油仁壓榨后得到的桐油餅渣搗碎并與籽殼粉攪拌均勻得到油渣胚料;7)在油渣胚料中加入碳酸鈣或碳酸氫鈣或碳酸鈣與碳酸氫鈣的混合物,并混合均勻,混合均勻后放入蒸汽爐內加熱20-30分鐘;8)將在蒸汽爐內加熱后的油渣胚料放入壓榨機內,啟動壓榨機施壓緩緩加壓上升至高壓400-450公斤壓力,使油渣胚料中的桐油完全流出;9)收集步驟8中的桐油進行離心脫水后加入檸檬酸將桐油的PH值調到5-6;10)將步驟9)中的桐油進行過濾,將桐油中的固體雜質去除;11)將過濾后的桐油放入靜置裝置中靜置。上述的酸性桐油的生產工藝,優選的,所述籽殼粉和桐油餅渣的重量比例為4:6.上述的酸性桐油的生產工藝,優選的,所述油渣胚料中的碳酸鈣或碳酸氫鈣的重量為油渣胚料重量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上述的酸性桐油的生產工藝,優選的,所述步驟11)中的靜置時間為,夏天3-4天,冬天為6-8天。上述的酸性桐油的生產工藝,優選的,所述碳酸鈣或碳酸氫鈣的比例為2:1。上述的酸性桐油的生產工藝,優選的,對桐油仁進行壓榨的壓力為300-400公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本專利技術中首先將桐油仁進行壓榨,獲取原生態的無任何添加劑的桐油,由于桐油仁壓榨后的形成的桐油餅渣內還有一部分桐油沒有榨取出來,所以和籽殼粉混合后加入膨化催油劑(碳酸鈣或碳酸氫鈣或碳酸鈣與碳酸氫鈣的混合物)放在壓榨機內進行榨取以獲得更多的桐油,因為本專利技術中的膨化催油劑是堿性的故加入檸檬酸進行中和。本專利技術的酸性桐油的生產工藝通過兩次榨取使得桐油籽的出油率高,并且操作簡單。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便于理解本專利技術,下文將結合較佳的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更全面、細致地描述,但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以下具體的實施例。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當某一元件被描述為“固定于、固接于、連接于或連通于”另一元件上時,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接、連接或連通在另一元件上,也可以是通過其他中間連接件間接固定、固接、連接或連通在另一元件上。除非另有定義,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專業術語與本領域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專業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實施例1本實施例的一種酸性桐油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將桐油籽進行清理、剝殼處理得到桐油仁和籽殼;2)將桐油仁和籽殼分開并分別洗凈、烘干備用;3)分別將桐油仁和籽殼放入粉碎機內粉碎并通過篩網進行篩選得到桐油仁粉和籽殼粉,篩網設置為25目;4)將得到的桐油仁粉進行微波加熱1h;5)對微波加熱后的桐油仁粉放入壓榨機內進行壓榨,通過真空抽吸進行雜質抽取,油水分離;將得到的桐油進行沉淀得到精制桐油;6)將步驟5)桐油仁壓榨后得到的桐油餅渣搗碎并與籽殼粉攪拌均勻得到油渣胚料;7)在油渣胚料中加入碳酸鈣或碳酸氫鈣或碳酸鈣與碳酸氫鈣的混合物,并混合均勻,混合均勻后放入蒸汽爐內加熱30分鐘;8)將在蒸汽爐內加熱后的油渣胚料放入壓榨機內,啟動壓榨機施壓緩緩加壓上升至高壓400-450公斤壓力,使油渣胚料中的桐油完全流出;9)收集步驟8中的桐油進行離心脫水后加入檸檬酸將桐油的PH值調到5;10)將步驟9)中的桐油進行過濾,將桐油中的固體雜質去除;11)將過濾后的桐油放入靜置裝置中靜置。本實施例中,籽殼粉和桐油餅渣的重量比例為4:6。油渣胚料中的碳酸鈣或碳酸氫鈣的重量為油渣胚料重量的百分之一。步驟11)中的靜置時間為,夏天3天,冬天為6天。碳酸鈣或碳酸氫鈣的比例為2:1。本實施例中對桐油仁進行壓榨的壓力為300-400公斤。實施例2本實施例的一種酸性桐油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將桐油籽進行清理、剝殼處理得到桐油仁和籽殼;2)將桐油仁和籽殼分開并分別洗凈、烘干備用;3)分別將桐油仁和籽殼放入粉碎機內粉碎并通過篩網進行篩選得到桐油仁粉和籽殼粉,篩網設置為30目;4)將得到的桐油仁粉進行微波加熱0.5h;5)對微波加熱后的桐油仁粉放入壓榨機內進行壓榨,通過真空抽吸進行雜質抽取,油水分離;將得到的桐油進行沉淀得到精制桐油;6)將步驟5)桐油仁壓榨后得到的桐油餅渣搗碎并與籽殼粉攪拌均勻得到油渣胚料;7)在油渣胚料中加入碳酸鈣或碳酸氫鈣或碳酸鈣與碳酸氫鈣的混合物,并混合均勻,混合均勻后放入蒸汽爐內加熱20分鐘;8)將在蒸汽爐內加熱后的油渣胚料放入壓榨機內,啟動壓榨機施壓緩緩加壓上升至高壓400-450公斤壓力,使油渣胚料中的桐油完全流出;9)收集步驟8中的桐油進行離心脫水后加入檸檬酸將桐油的PH值調到6;10)將步驟9)中的桐油進行過濾,將桐油中的固體雜質去除;11)將過濾后的桐油放入靜置裝置中靜置。本實施例中,籽殼粉和桐油餅渣的重量比例為4:6。油渣胚料中的碳酸鈣或碳酸氫鈣的重量為油渣胚料重量的百分之五。步驟11)中的靜置時間為,夏天4天,冬天為8天。本實施例中,碳酸鈣或碳酸氫鈣的比例為2:1。本實施例中,對桐油仁進行壓榨的壓力為300-400公斤。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酸性桐油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桐油籽進行清理、剝殼處理得到桐油仁和籽殼;2)將桐油仁和籽殼分開并分別洗凈、烘干備用;3)分別將桐油仁和籽殼放入粉碎機內粉碎并通過篩網進行篩選得到桐油仁粉和籽殼粉,篩網設置為25到30目;4)將得到的桐油仁粉進行微波加熱0.5?1h;5)對微波加熱后的桐油仁粉放入壓榨機內進行壓榨,通過真空抽吸進行雜質抽取,油水分離;將得到的桐油進行沉淀得到精制桐油;6)將步驟5)桐油仁壓榨后得到的桐油餅渣搗碎并與籽殼粉攪拌均勻得到油渣胚料;7)在油渣胚料中加入碳酸鈣或碳酸氫鈣或碳酸鈣與碳酸氫鈣的混合物,并混合均勻,混合均勻后放入蒸汽爐內加熱20?30分鐘;8)將在蒸汽爐內加熱后的油渣胚料放入壓榨機內,啟動壓榨機施壓緩緩加壓上升至高壓400?450公斤壓力,使油渣胚料中的桐油完全流出;9)收集步驟8中的桐油進行離心脫水后加入檸檬酸將桐油的PH值調到5?6;10)將步驟9)中的桐油進行過濾,將桐油中的固體雜質去除;11)將過濾后的桐油放入靜置裝置中靜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酸性桐油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桐油籽進行清理、剝殼
處理得到桐油仁和籽殼;
2)將桐油仁和籽殼分開并分別洗凈、烘干備用;
3)分別將桐油仁和籽殼放入粉碎機內粉碎并通過篩網進行篩選得到桐油仁粉和籽殼
粉,篩網設置為25到30目;
4)將得到的桐油仁粉進行微波加熱0.5-1h;
5)對微波加熱后的桐油仁粉放入壓榨機內進行壓榨,通過真空抽吸進行雜質抽取,油
水分離;將得到的桐油進行沉淀得到精制桐油;
6)將步驟5)桐油仁壓榨后得到的桐油餅渣搗碎并與籽殼粉攪拌均勻得到油渣胚料;
7)在油渣胚料中加入碳酸鈣或碳酸氫鈣或碳酸鈣與碳酸氫鈣的混合物,并混合均勻,
混合均勻后放入蒸汽爐內加熱20-30分鐘;
8)將在蒸汽爐內加熱后的油渣胚料放入壓榨機內,啟動壓榨機施壓緩緩加壓上升至高
壓400-450公斤壓力,使油渣胚料中的桐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國將,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林邑新能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