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的管件加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管件切水口設備。一種管件切水口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00)、驅動裝置(200)、切割裝置、放置臺(400),所述驅動裝置(200)穿設于所述框架頂部用于驅動所述切割裝置做往復運動以切割水口;所述放置臺(400)位于框架內用于放置待切產品。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實現了切水口設備對產品的機械化加工,相對于傳統使用手工剪切水口而言,不但提高效率,而且更加安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管件加工
,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管件切水口設備。
技術介紹
現有的一模多穴的塑料管件注塑模具在注塑成型產品后,其產品表面會殘留有水口,因此在注塑完成后需要將水口剪除。傳統的剪切水口的方法是手工借助刀具逐個剪切水口,這種方法工作效率非常低,勞動強度大,很容易產生疲勞,同時還會因剪水口不完全或者剪切位置不精準而返工,造成人力浪費。另外,工作人員手工剪切水口容易剪傷手指,操作不安全?,F在也出現一些切水口設備,但是其結構復雜,而且切刀位置不能調整,無法針對不同型號的產品剪切不同位置的水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所述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管件切水口設備。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管件切水口設備,包括框架,驅動裝置,切割裝置,放置臺,所述框架包括面板和底板和用于支撐所述面板的支撐件,所述面板和底板通過支撐件固定連接形成所述框架;;所述放置臺位于框架內,用于放置待切產品。本方案利用驅動裝置驅動切割裝置切割水口,實現機械化的生產,避免了工作人員手工剪切水口剪傷手指。進一步的,所述驅動裝置為設置在所述面板上的氣缸,所述面板設置有定位孔,所述氣缸包括穿過所述定位孔作往復運動的活塞桿,所述活塞桿用于帶動切割裝置切割水口。所述定位孔用于限制活塞桿以避免其運動時產生晃動,避免切割裝置因為活塞桿晃動無法準確剪切水口。進一步的,所述切割裝置包括切刀和用于調節切刀的位置的調節連接機構,所述調節連接機構固定于所述活塞桿下端,所述切刀通過調節機構與活塞桿連接。當需要切割處于不同位置的水口時,可以針對水口的位置通過調節連接機構調節切刀的位置以精準的切割水口,避免因為切刀位置不能調整而無法針對不同型號的產品剪切不同位置的水口。進一步的,所述調節連接機構包括連接部和安裝部和緊固件,所述安裝部用于安裝切刀,所述連接部固定在活塞桿下端,所述連接部上設有用長孔,所述安裝板設有第一銷軸,所述第一銷軸穿過第一長孔沿其長徑方向移動到合適位置通過緊固件固定。具體的,所述連接部可以是固定于活塞桿下端的平板,該連接平板可根據需要設置一個或多個第一長孔,所述安裝部可以是一個或多個豎板。具體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第一長孔和豎板的數目,每個豎板可以安裝一個或多個切刀。切刀安裝在豎板上,安裝豎板時,豎板跟隨第一銷軸沿第一長孔的長徑方向移動到合適位置用螺絲或者其他緊固件固定。當需要移動切刀的位置時,松開緊固件,豎板可以跟隨第一銷軸沿長孔長徑方向移動到合適位置再次用緊固件固定。進一步的,所述切水口設備還包括用于固定待切口產品的壓緊件,所述切水口設備還包括用于固定待切產品的壓緊件,所述壓緊件通過彈性連接機構與切割裝置連接。驅動切割裝置切割水口時,壓緊件壓緊待切口產品防止其移動確保切刀準確切割水口而不損壞待切產品。同時,為了防止壓緊件壓壞產品,壓緊件與切割裝置彈性連接。進一步的,所述壓緊件包括第一部分和固定于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彈性機構包括與第一部分滑動連接的滑動組件和與第二部分彈性連接的彈性組件。進一步的,所述彈性組件包括設置固定部內的盲孔,安裝在盲孔內的彈簧,所述第二部分對應盲孔的位置設置有導桿,所述彈簧套接于所述導桿。所述滑動組件包括設置在第一部分側面的第二長孔,和貫穿第二長孔并插入安裝部的第二銷軸,所述第一部分沿長孔在豎直方向上與第二銷軸滑動連接。所述壓緊件受到豎直方向的力沿長孔在豎直方向上滑動。驅動切割裝置切割產品時,壓緊件跟隨切割裝置移動并接觸產品,當切割裝置繼續移動時,壓緊件收到產品的反作用力沿著安裝部側面的長孔在豎直方向上與安裝部相對移動,同時彈簧收縮產生彈力,使壓緊件在切割裝置切割水口的過程中始終壓緊待切產品。進一步的,所述放置臺對應壓板的位置開設有定位槽,用于定位待切產品。該定位槽的寬度可等于或略大于待切產品的寬度,該定位槽以剛好容置產品為宜以限制待產品的移動。進一步的,所述放置臺設置有調節機構,用于調節放置臺的位置。通過調整放置臺的位置可以調整待切產品的位置,使待切產品的水口與切刀對準。該調節機構包括設置于底板的第三長孔和設置于放置臺底部對應所述第三長孔的第三銷軸和用于固定第三銷軸的緊固件。調節放置臺位置時,松開緊固件,沿第三長孔長徑方向移動放置臺,移動到合適位置時用緊固件固定。進一步的,所述支撐件包括4根支柱,分別位于固定于底板的四角用以支撐面板,所述框架兩側還設置有安全防護網,防止工作人員的手從側面伸入框架被切傷。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通過框架,驅動裝置、切割裝置和放置臺的配合設置實現切水口設備對產品的機械化加工,本專利技術可安裝多個切刀,同時切刀多個水口,相對于傳統使用手工剪切水口而言,不但提高效率,而且更加安全。另外,通過設置調節連接機構實現切刀位置的調節,以剪切不同位置的水口,可應用于不同型號不同尺寸的產品。同時,壓緊件和彈性連接機構的配合可以固定產品使其被切割使不會偏移,確保水口剪切位置準確,同時用于彈性連接機構提供緩沖作用,避免了壓緊件壓壞產品。附圖說明圖1是實施例1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實施例1的未安裝防護網和感應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實施例1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附圖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為了更好說明本實施例,附圖某些部件會有省略、放大或縮小,并不代表實際產品的尺寸;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附圖中某些公知結構及其說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圖中描述位置關系僅用于示例性說明,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的限制。如圖1至圖3所示的一種管件切水口設備,包括框架100、驅動裝置200、切割裝置、放置臺400,所述框架100包括面板110和底板120和用于支撐所述面板的支撐件130,所述面板110和底板120通過支撐件130固定連接形成所述框架100。支撐件130包括4根支柱,分別位于固定于底板120的四角連接底板110和面板120。所述驅動裝置200穿設于所述面板110用于驅動所述切割裝置做切割水口;所述放置臺400位于切割裝置下側的底板120上,用于放置待切產品。結合圖1和圖2所述驅動裝置為穿設于所述面板310的氣缸,本方案中,氣缸有兩個,分別位于所述面板310的前部和后部,面板310設置有定位孔,所述氣缸包括穿過所述定位孔作往復運動的活塞桿210,所述活塞桿210與切割裝置固定連接用于帶動切割裝置切割水口。所述定位孔用于限制活塞桿210以避免其運動時產生晃動,避免切割裝置因為活塞桿210晃動無法準確剪切水口。所述切割裝置包括切刀310和用于調節切刀310的位置的調節連接機構,所述調節連接機構固定于所述活塞桿210,所述切刀310通過調節機構與活塞桿210連接。結合圖1至圖3所述調節連接機構包括連接部321和安裝部322和緊固件,本實施例中,所述安裝部322為2個豎板322,其中兩個豎板322對稱的設置在連接部321上,該2個豎板前部和后部各安裝有2個分別安切刀310,所述連接部321固定在活塞桿下端,所述連接部321設有第一長孔333,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管件切水口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00)、驅動裝置(200)、切割裝置、放置臺(400),所述驅動裝置(200)穿設于所述框架頂部用于驅動所述切割裝置做往復運動以切割水口;所述放置臺(400)位于框架內用于放置待切產品。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管件切水口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00)、驅動裝置(200)、切割裝置、放置臺(400),所述驅動裝置(200)穿設于所述框架頂部用于驅動所述切割裝置做往復運動以切割水口;所述放置臺(400)位于框架內用于放置待切產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件切水口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裝置包括切刀(310)和用于調節切刀(310)的位置的調節連接機構,所述調節連接機構固定于驅動裝置(200),所述切刀(310)通過調節機構與驅動裝置(200)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管件切水口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裝置(200)為穿設于所述框架(100)頂部上的氣缸,所述框架(100)頂部設置有定位孔,所述氣缸包括穿過所述定位孔作往復運動的活塞桿(210),所述調節連接機構固定于活塞桿(210)下端,所述切刀(310)通過調節機構與活塞桿(210)下端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管件切水口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水口設備還包括用于固定待切產品的壓緊件(500),所述壓緊件(500)通過彈性連接機構與切割裝置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管件切水口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連接機構包括連接部(321)和安裝部(322)和緊固件,所述安裝部(322)用于安裝切刀,所述連接部(321)固定在活塞桿(210)下端,所述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秀波,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聯塑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