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內開窗,尤其涉及一種具有保溫、防滲漏需求的內開窗結構。
技術介紹
如圖1所示,為目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內開窗結構,其包括外框1、位于外框1上的排水孔2、橡膠擋水條3、外框密封條4以及內扇5。內開窗結構的使用使得建筑物的整體效果賞心悅目,但門窗的保溫節能、防滲漏等問題也引起廣大設計師與用戶的關注。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許多門窗工程師簡單參照國外早期的門窗結構。在內開窗的框與扇中間增加橡膠擋水條3,目的是將外框1內的積水由橡膠擋水條3擋住,積水由排水孔2流出。上述結構存在的問題是:橡膠擋水條3的成本高,故一般將擋水條截面設計成較小,擋水條易變形,故極易產生漏水及氣密性能差,當然保溫性也就很難保證。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變形、多腔體、成本低的用于內開窗結構的擋水結構。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內開窗擋水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外框兩端的外框密封條4-1及外框密封條4-2,外框與內扇間通過外框密封條4-1及內扇密封條4-2密封,在由外框、內扇、外框密封條4-1及外框密封條4-2形成的密封空間內設有擋水條6及擋水密封條7,擋水條6與擋水密封條7相互壓緊從而將密封空間分隔為兩個密封腔室,其中一個密封腔室與位于外框上的排水孔相通。優選地,所述擋水條固定在所述外框上;所述擋水密封條固定在所述內扇上。優選地,所述外框密封條4-1固定在所述外框上;所述外框密封條4-2固定在所述內扇上。優選地,所述擋水條采用PVC擋水條。優選地,所述擋水條采用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內開窗擋水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外框(1)兩端的外框密封條(4?1)及內扇密封條(4?2),外框(1)與內扇(5)間通過外框密封條(4?1)及內扇密封條(4?2)密封,在由外框(1)、內扇(5)、外框密封條(4?1)及內扇密封條(4?2)形成的密封空間內設有擋水條(6)及擋水密封條(7),擋水條(6)與擋水密封條(7)相互壓緊從而將密封空間分隔為兩個密封腔室,其中一個密封腔室與位于外框(1)上的排水孔(2)相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內開窗擋水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外框(1)兩端的外框密封
條(4-1)及內扇密封條(4-2),外框(1)與內扇(5)間通過外框密封條(4-1)
及內扇密封條(4-2)密封,在由外框(1)、內扇(5)、外框密封條(4-1)及內
扇密封條(4-2)形成的密封空間內設有擋水條(6)及擋水密封條(7),擋水條
(6)與擋水密封條(7)相互壓緊從而將密封空間分隔為兩個密封腔室,其中一
個密封腔室與位于外框(1)上的排水孔(2)相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開窗...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桂權,孫生根,夏東彬,吳英英,歸敏,夏艷賓,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克絡蒂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上海克絡蒂材料科技發展宿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