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土壤環境監測領域,具體涉及土壤中水流采樣裝置。
技術介紹
土壤溶液在土壤養分和水分研究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一方面能使土壤和植物根系之間直接接觸,另一方面又在土壤物質的遷移和淋洗中起重要作用。土壤溶液的獲取有多種方法,但可歸為破壞性采樣、非破壞性采樣。一般說來,破壞性采樣需要將土壤樣品從原位取出(有時還需進行風干和再濕潤),土壤溶液的化學組成和平衡易發生變化,且無法進行長期定位研究,這種采樣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非破壞性采樣是通過埋設陶瓷管等設備,在原位長期定位取樣,可以研究在一定時期內土壤溶液的動態變化。為使取樣更具有整體代表性,往往需要選取垂直方向上不同斷面的土壤溶液。現有的采樣裝置,都需要預埋,操作復雜,不能大批量、自動化采集。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可以大批量補點的土壤水樣采集裝置,并且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換點,安裝方便,不需要預埋,隨時可以方便的取出采集裝置。具體的技術方案為:土壤中水流采樣裝置,包括圓筒形狀的外筒和橫截面為多變形的內筒,所述的內筒下端鉸接有鉆頭,所述的鉆頭由多片三角形鋼片組成,三角形鋼片的底邊鉸接在內筒的下端,鉸鏈帶有彈簧,彈簧力使得相鄰的三角形鋼片的側邊相互靠攏,形成一個多邊形的椎體,三角形鋼片的頂角合攏成鉆頭的頂尖;內筒外側壁上有活塞環,活塞環的外周側面為圓柱面,活塞環的外周側面與外筒內壁密封接觸;活塞壞下方,內筒外壁與外筒內壁之間形成環形的空腔;所述的外筒的頂部有限位塊,限位塊限制活塞環上行位置;所述的內筒內腔還安裝有取樣管,所述的取樣管的上端通過軟管與抽水泵和取樣瓶連接;所述的取樣管 ...
【技術保護點】
土壤中水流采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圓筒形狀的外筒(1)和橫截面為多變形的內筒(7),所述的內筒(7)下端鉸接有鉆頭(9),所述的鉆頭(9)由多片三角形鋼片組成,三角形鋼片的底邊鉸接在內筒(7)的下端,鉸鏈帶有彈簧,彈簧力使得相鄰的三角形鋼片的側邊相互靠攏,形成一個多邊形的椎體,三角形鋼片的頂角合攏成鉆頭的頂尖;內筒(7)外側壁上有活塞環(4),活塞環(4)的外周側面為圓柱面,活塞環(4)的外周側面與外筒(1)內壁密封接觸;活塞壞4下方,內筒(7)外壁與外筒(1)內壁之間形成環形的空腔;所述的外筒(1)的頂部有限位塊(5),限位塊(5)限制活塞環(4)上行位置;所述的內筒(7)內腔還安裝有取樣管(8),所述的取樣管(8)的上端通過軟管與抽水泵和取樣瓶連接;所述的取樣管(8)的下端安裝有硬質材料制成的頂塊(10),取樣管(8)下行用頂塊(10)將多片三角形鋼片組成的鉆頭(9)張開;取樣管(8)下端的外壁還安裝有多個探頭(3);探頭(3)通過線纜與信號采集裝置連接,所述的取樣管(8)外壁上有長度刻度。
【技術特征摘要】
1.土壤中水流采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圓筒形狀的外筒(1)和橫截面為多變形的內筒(7),所述的內筒(7)下端鉸接有鉆頭(9),所述的鉆頭(9)由多片三角形鋼片組成,三角形鋼片的底邊鉸接在內筒(7)的下端,鉸鏈帶有彈簧,彈簧力使得相鄰的三角形鋼片的側邊相互靠攏,形成一個多邊形的椎體,三角形鋼片的頂角合攏成鉆頭的頂尖;內筒(7)外側壁上有活塞環(4),活塞環(4)的外周側面為圓柱面,活塞環(4)的外周側面與外筒(1)內壁密封接觸;活塞壞4下方,內筒(7)外壁與外筒(1)內壁之間形成環形的空腔;所述的外筒(1)的頂部有限位塊(5),限位塊(5)限制活塞環(4)上行位置;所述的內筒(7)內腔還安裝有取樣管(8),所述的取樣管(8)的上端通過軟管與抽水泵和取樣瓶連接;所述的取樣管(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斐,高吉喜,莊巍,解宇峰,劉愛萍,王文林,唐曉燕,杭小帥,晁建穎,李文靜,
申請(專利權)人: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