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漏電保護的即熱式水龍頭,其包括水龍頭殼體、進水管、出水管,水龍頭殼體內部成型殼體容置腔,進水管上端部穿過水龍頭殼體的下端安裝孔并延伸至殼體容置腔內,出水管下端部穿過水龍頭殼體的上端安裝孔并延伸至殼體容置腔內;殼體容置腔內嵌裝從下至上依次連接的進水端防電墻、電發熱管、出水端防電墻,進水端防電墻下端部與進水管上端部連接,出水端防電墻上端部與出水管下端部連接;水龍頭殼體的殼體容置腔內還嵌裝控制線路板,控制線路板配裝控制按鍵,出水端防電墻裝設漏電探測頭。通過上述結構設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設計新穎、智能化程度高的優點,且能夠徹底解決即熱式水龍頭漏電觸電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水龍頭
,尤其涉及一種防漏電保護的即熱式水龍頭。
技術介紹
作為廚房、衛生間、食堂等需水量大的場所,一般通過水龍頭進行直接供水。對于現有的水龍頭而言,為保證熱水供應,水龍頭一般與電熱水器配合使用,當使用者需要熱水時,電熱水器加熱后的水流入至水龍頭,以方便使用者取用。然而,對于上述通過電熱水器供給熱水的水龍頭而言,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普遍存在加熱效率低、使用不方便的缺陷。為避免上述通過電熱水器供給熱水的水龍頭所存在的缺陷,即熱式水龍頭應運而生。其中,對于現有的即熱式水龍頭,沒有防漏電保護功能,一般是通過家用漏電開關進行保護,高端的也只是在進、出水端增加防電墻,使其電壓通過防電墻降低電壓,使人不能感覺到觸電,但是一旦碰觸到金屬帶電外壁,一樣會產生觸電并傷及人生安全。另外,家用漏電開關由于監控的設備多,往往不能及時起到保護作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防漏電保護的即熱式水龍頭,該防漏電保護的即熱式水龍頭結構設計新穎、智能化程度高且能夠徹底解決即熱式水龍頭漏電觸電的安全隱患。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防漏電保護的即熱式水龍頭,包括有水龍頭殼體,水龍頭殼體的內部成型有殼體容置腔,水龍頭殼體的上端部開設有朝上開口且與殼體容置腔連通的上端安裝孔,水龍頭殼體的下端部開設有朝下開口且與殼體容置腔連通的下端安裝孔,水龍頭殼體配裝有進水管、出水管,進水管的上端部嵌插于水龍頭殼體的下端安裝孔內,進水管的下端部延伸至水龍頭殼體的下端側,出水管的下端部嵌插于水龍頭殼體的上端安裝孔內,出水管的上端部延伸至水龍頭殼體的上端側;水龍頭殼體的殼體容置腔內嵌裝有從下至上依次連接的進水端防電墻、電發熱管、出水端防電墻,進水端防電墻的下端部與進水管的上端部連接,出水端防電墻的上端部與出水管的下端部連接;水龍頭殼體的殼體容置腔內還嵌裝有與外部電源電連接的控制線路板,控制線路板配裝有外露于水龍頭殼體外表面的控制按鍵,出水端防電墻裝設有漏電探測頭,電發熱管、控制按鍵、漏電探測頭分別與控制線路板電連接。其中,所述進水管與所述進水端防電墻之間裝設有水閥開關,進水管、水閥開關、進水端防電墻依次連接。其中,所述水龍頭殼體包括有第一殼體、與第一殼體螺接的第二殼體,第一殼體、第二殼體共同圍裝成殼體容置腔,所述控制按鍵裝設于第一殼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所述的一種防漏電保護的即熱式水龍頭,其包括水龍頭殼體、進水管、出水管,水龍頭殼體內部成型殼體容置腔,進水管上端部穿過水龍頭殼體的下端安裝孔并延伸至殼體容置腔內,出水管下端部穿過水龍頭殼體的上端安裝孔并延伸至殼體容置腔內;殼體容置腔內嵌裝從下至上依次連接的進水端防電墻、電發熱管、出水端防電墻,進水端防電墻下端部與進水管上端部連接,出水端防電墻上端部與出水管下端部連接;水龍頭殼體的殼體容置腔內還嵌裝控制線路板,控制線路板配裝控制按鍵,出水端防電墻裝設漏電探測頭,電發熱管、控制按鍵、漏電探測頭分別與控制線路板電連接。通過上述結構設計,本技術具有結構設計新穎、智能化程度高的優點,且能夠徹底解決即熱式水龍頭漏電觸電的安全隱患。附圖說明下面利用附圖來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的說明,但是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任何限制。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剖面示意圖。在圖1和圖2中包括有:1——水龍頭殼體11——殼體容置腔12——第一殼體13——第二殼體2——進水管3——出水管4——進水端防電墻5——電發熱管6——出水端防電墻7——控制線路板71——控制按鍵8——漏電探測頭9——水閥開關。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來對本技術進行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防漏電保護的即熱式水龍頭,包括有水龍頭殼體1,水龍頭殼體1的內部成型有殼體容置腔11,水龍頭殼體1的上端部開設有朝上開口且與殼體容置腔11連通的上端安裝孔,水龍頭殼體1的下端部開設有朝下開口且與殼體容置腔11連通的下端安裝孔,水龍頭殼體1配裝有進水管2、出水管3,進水管2的上端部嵌插于水龍頭殼體1的下端安裝孔內,進水管2的下端部延伸至水龍頭殼體1的下端側,出水管3的下端部嵌插于水龍頭殼體1的上端安裝孔內,出水管3的上端部延伸至水龍頭殼體1的上端側。進一步的,水龍頭殼體1的殼體容置腔11內嵌裝有從下至上依次連接的進水端防電墻4、電發熱管5、出水端防電墻6,進水端防電墻4的下端部與進水管2的上端部連接,出水端防電墻6的上端部與出水管3的下端部連接。更進一步的,水龍頭殼體1的殼體容置腔11內還嵌裝有與外部電源電連接的控制線路板7,控制線路板7配裝有外露于水龍頭殼體1外表面的控制按鍵71,出水端防電墻6裝設有漏電探測頭8,電發熱管5、控制按鍵71、漏電探測頭8分別與控制線路板7電連接。需進一步指出,進水管2與進水端防電墻4之間裝設有水閥開關9,進水管2、水閥開關9、進水端防電墻4依次連接。另外,本技術的水龍頭殼體1可以采用分體式結構設計,具體為:水龍頭殼體1包括有第一殼體12、與第一殼體12螺接的第二殼體13,第一殼體12、第二殼體13共同圍裝成殼體容置腔11,控制按鍵71裝設于第一殼體12。在本技術工作過程中,當打開水閥開關9時,水流依次流經進水管2、水閥開關9、進水端防電墻4、電發熱管5、出水端放電器并最終經由出水管3流出;在需要對水流進行加熱時,使用者通過控制按鍵71啟動加熱功能,此時,控制線路板7為電發熱管5供電,電發熱管5通電后產生熱量并對流經電發熱管5的水流進行即熱式加熱處理。需進一步解釋,當電發熱管5出現漏電時,進水端防電墻4、出水端防電墻6進行消耗漏電電壓和電流。當漏電探測頭8檢測到水中有電壓產生時,漏電探測頭8將漏電信號發送至控制線路板7,控制線路板7停止為電發熱管5供電,從而起到漏電保護作用。綜合上述情況可知,通過上述結構設計,本技術在防電墻的基礎上增加漏電探測控制結構,以徹底解決漏電觸電的安全隱患;故而,本技術具有結構設計新穎、智能化程度高且安全性高的優點。以上內容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技術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漏電保護的即熱式水龍頭,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水龍頭殼體(1),水龍頭殼體(1)的內部成型有殼體容置腔(11),水龍頭殼體(1)的上端部開設有朝上開口且與殼體容置腔(11)連通的上端安裝孔,水龍頭殼體(1)的下端部開設有朝下開口且與殼體容置腔(11)連通的下端安裝孔,水龍頭殼體(1)配裝有進水管(2)、出水管(3),進水管(2)的上端部嵌插于水龍頭殼體(1)的下端安裝孔內,進水管(2)的下端部延伸至水龍頭殼體(1)的下端側,出水管(3)的下端部嵌插于水龍頭殼體(1)的上端安裝孔內,出水管(3)的上端部延伸至水龍頭殼體(1)的上端側;水龍頭殼體(1)的殼體容置腔(11)內嵌裝有從下至上依次連接的進水端防電墻(4)、電發熱管(5)、出水端防電墻(6),進水端防電墻(4)的下端部與進水管(2)的上端部連接,出水端防電墻(6)的上端部與出水管(3)的下端部連接;水龍頭殼體(1)的殼體容置腔(11)內還嵌裝有與外部電源電連接的控制線路板(7),控制線路板(7)配裝有外露于水龍頭殼體(1)外表面的控制按鍵(71),出水端防電墻(6)裝設有漏電探測頭(8),電發熱管(5)、控制按鍵(71)、漏電探測頭(8)分別與控制線路板(7)電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漏電保護的即熱式水龍頭,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水龍頭殼體(1),水龍頭殼體(1)的內部成型有殼體容置腔(11),水龍頭殼體(1)的上端部開設有朝上開口且與殼體容置腔(11)連通的上端安裝孔,水龍頭殼體(1)的下端部開設有朝下開口且與殼體容置腔(11)連通的下端安裝孔,水龍頭殼體(1)配裝有進水管(2)、出水管(3),進水管(2)的上端部嵌插于水龍頭殼體(1)的下端安裝孔內,進水管(2)的下端部延伸至水龍頭殼體(1)的下端側,出水管(3)的下端部嵌插于水龍頭殼體(1)的上端安裝孔內,出水管(3)的上端部延伸至水龍頭殼體(1)的上端側;水龍頭殼體(1)的殼體容置腔(11)內嵌裝有從下至上依次連接的進水端防電墻(4)、電發熱管(5)、出水端防電墻(6),進水端防電墻(4)的下端部與進水管(2)的上端部連接,出水端防電墻(6)的上端部與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項立顯,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佐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