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醫用雙管硅膠喉罩,包括罩囊、通氣管和引流管,所述罩囊尾部設有通氣管和引流管,通氣管右端設有氣源接頭,引流管和通氣管平行設置,與引流管和通氣管相接的罩囊尾部設有連接塊,通氣管側面設有連接管,連接管通過導氣管連接氣壓表,連接管右側的通氣管表面嵌設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電性連接溫度顯示屏,溫度傳感器右側的通氣管表面繞設有電磁加熱線圈,電磁加熱線圈電性連接位于氣源接頭外側的控制面板,電磁加熱線圈外側設有加熱罩,加熱罩和氣源接頭之間的通氣管上設有混合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合理,具有預熱,加濕、測速的功能,提高了患者治療時的舒適度,實用性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喉罩,具體是一種醫用雙管硅膠喉罩。
技術介紹
喉罩是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并用于臨床,國內90年代引入。目前對喉罩的使用已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但是傳統的一二代喉罩與呼吸道密封不完全,口腔分泌物增加,易移位,無法有效隔離呼吸道和消化道,可引起胃脹氣,嚴重時并發返流或誤吸,限制了其在臨床麻醉中的應用。臨床研究表明,臨床手術中使用第三代喉罩具有操作簡單、置管成功率高、血流動力學穩定、誘導期用藥少、和發生并發癥少的優點,有效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易于在臨床麻醉中推廣應用,現有的喉罩功能較簡單,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用雙管硅膠喉罩,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醫用雙管硅膠喉罩,包括罩囊、通氣管和引流管,所述罩囊尾部設有通氣管和引流管,通氣管右端設有氣源接頭,引流管和通氣管平行設置,與引流管和通氣管相接的罩囊尾部設有連接塊,通氣管側面設有連接管,連接管通過導氣管連接氣壓表,連接管右側的通氣管表面嵌設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電性連接溫度顯示屏,溫度傳感器右側的通氣管表面繞設有電磁加熱線圈,電磁加熱線圈電性連接位于氣源接頭外側的控制面板,電磁加熱線圈外側設有加熱罩,加熱罩和氣源接頭之間的通氣管上設有混合腔,混合腔的進氣口連接加濕器的出氣端,混合腔中還設有混合葉片。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通氣管和引流管通過錐形螺紋與連接塊連接。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加熱罩的材料為隔熱絕緣材料。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腔中還設有混合葉片。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罩囊上端面設有硅膠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通過在連接管通過導氣管連接氣壓表,氣壓表的作用是檢測供氣管的供氣速度,連接管右側的通氣管表面嵌設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電性連接溫度顯示屏,溫度傳感器的作用是檢測通氣管的供氣溫度,溫度傳感器8右側的通氣管表面繞設有電磁加熱線圈,電磁加熱線圈的作用是對進入通氣管的氣體進行加熱,進而避免患者受涼,電磁加熱線圈外側設有加熱罩,加熱罩為隔熱絕緣材料,加熱罩和氣源接頭之間的通氣管上設有混合腔,混合腔的進氣口連接加濕器的出氣端,加熱器的作用是提高供氣的濕度,進而避免患者的吸氣口干燥,混合腔中還設有混合葉片,混合葉片的作用是使濕氣和氧氣均勻混合,本技術結構簡單、合理,具有預熱,加濕、測速的功能,提高了患者治療時的舒適度,實用性強。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其中:罩囊1、連接塊2、通氣管3、引流管4、連接管5、導氣管6、氣壓表7、溫度傳感器8、溫度顯示屏9、加熱罩10、加濕器11、控制面板12、氣源接頭13、混合葉片14、混合腔15、電磁加熱線圈16。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醫用雙管硅膠喉罩,包括罩囊1、通氣管3和引流管4,所述罩囊1尾部設有通氣管3和引流管4,通氣管3右端設有氣源接頭13,引流管4和通氣管3平行設置,與引流管4和通氣管3相接的罩囊1尾部設有連接塊2,通氣管3和引流管4通過錐形螺紋與連接塊2連接,通氣管3側面設有連接管5,連接管5通過導氣管6連接氣壓表7,氣壓表7的作用是檢測供氣管3的供氣速度,連接管5右側的通氣管3表面嵌設有溫度傳感器8,溫度傳感器8電性連接溫度顯示屏9,溫度傳感器8的作用是檢測通氣管3的供氣溫度,溫度傳感器8右側的通氣管3表面繞設有電磁加熱線圈16,電磁加熱線圈16電性連接位于氣源接頭13外側的控制面板12,電磁加熱線圈16的作用是對進入通氣管3的氣體進行加熱,進而避免患者受涼,電磁加熱線圈16外側設有加熱罩10,加熱罩10的材料為隔熱絕緣材料,加熱罩10和氣源接頭13之間的通氣管3上設有混合腔15,混合腔15的進氣口連接加濕器11的出氣端,加熱器11的作用是提高供氣的濕度,進而避免患者的吸氣口干燥,混合葉片14的作用是使濕氣和氧氣均勻混合。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本技術通過在連接管通過導氣管連接氣壓表,氣壓表的作用是檢測供氣管的供氣速度,連接管右側的通氣管表面嵌設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電性連接溫度顯示屏,溫度傳感器的作用是檢測通氣管的供氣溫度,溫度傳感器8右側的通氣管表面繞設有電磁加熱線圈,電磁加熱線圈的作用是對進入通氣管的氣體進行加熱,進而避免患者受涼,電磁加熱線圈外側設有加熱罩,加熱罩為隔熱絕緣材料,加熱罩和氣源接頭之間的通氣管上設有混合腔,混合腔的進氣口連接加濕器的出氣端,加熱器的作用是提高供氣的濕度,進而避免患者的吸氣口干燥,混合腔中還設有混合葉片,混合葉片的作用是使濕氣和氧氣均勻混合。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技術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技術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技術。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技術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醫用雙管硅膠喉罩,包括罩囊、通氣管和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囊尾部設有通氣管和引流管,通氣管右端設有氣源接頭,引流管和通氣管平行設置,與引流管和通氣管相接的罩囊尾部設有連接塊,通氣管側面設有連接管,連接管通過導氣管連接氣壓表,連接管右側的通氣管表面嵌設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電性連接溫度顯示屏,溫度傳感器右側的通氣管表面繞設有電磁加熱線圈,電磁加熱線圈電性連接位于氣源接頭外側的控制面板,電磁加熱線圈外側設有加熱罩,加熱罩和氣源接頭之間的通氣管上設有混合腔,混合腔的進氣口連接加濕器的出氣端,混合腔中還設有混合葉片。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醫用雙管硅膠喉罩,包括罩囊、通氣管和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囊尾部設有通氣管和引流管,通氣管右端設有氣源接頭,引流管和通氣管平行設置,與引流管和通氣管相接的罩囊尾部設有連接塊,通氣管側面設有連接管,連接管通過導氣管連接氣壓表,連接管右側的通氣管表面嵌設有溫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電性連接溫度顯示屏,溫度傳感器右側的通氣管表面繞設有電磁加熱線圈,電磁加熱線圈電性連接位于氣源接頭外側的控制面板,電磁加熱線圈外側設有加熱罩,加熱罩和氣源接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志軍,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格蘭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西;3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