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及方法,所述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包括測溫單元(1)、測溫通訊線圈(2)、局放檢測單元(3)、表面測溫裝置(4)、高頻電流互感器(5)、取電環(6)和綜合控制單元(7),測溫單元(1)、測溫通訊線圈(2)、局放檢測單元(3)、表面測溫裝置(4)、高頻電流互感器(5)、取電環(6)分別與綜合控制單元(7)相連接,取電局放測溫裝置為密封一體結構。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將取電系統、測溫系統和局放檢測系統融合在一起,優化了目前的高壓電纜檢測技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高壓電
,具體涉及一種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及方法。
技術介紹
高壓電纜作為城市的血脈,提供著城市生活所需的能量。一旦電纜出現故障,對城市生活造成的影響不可估量。高壓電路主要故障位置為高壓電纜接頭,做好高壓電纜接頭檢測,是確保高壓電纜穩定工作的要點。高壓電纜檢測技術包含溫度檢測和局放檢測,溫度檢查包含光釬檢測和內置溫度檢測,其中以內置溫度檢測技術最好。高壓電纜局放檢測包含超聲波檢測和電纜鎧裝接地鞭高頻信號檢測,如公開號為CN203479963U的中國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電纜局部放電檢測裝置,它包括用于獲取超聲波的超聲波信息的超聲波檢測儀和用于發送超聲波信息的無線發送單元,還包括控制部及用于接收超聲波信息的無線接收部,該裝置基于由電纜所釋放出的超聲波進行電纜局部放電檢測;但現有的檢測技術都有不能排除背景噪聲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如何將電纜接頭檢測做到極致。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及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的高壓電纜檢測存在的技術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及方法,所述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包括測溫單元、測溫通訊線圈、局放檢測單元、表面測溫裝置、高頻電流互感器、取電環和綜合控制單元,所述測溫單元、測溫通訊線圈、局放檢測單元、表面測溫裝置、高頻電流互感器、取電環分別與綜合控制單元相連接,所述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為密封一體結構。優選的是,所述測溫單元、測溫通訊線圈、局放檢測單元均為內置置放結構。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表面測溫裝置、高頻電流互感器、取電環、綜合控制單元均為外置置放結構。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取電環連接綜合控制單元組成取電系統。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內置測溫單元與內置測溫通訊線圈、外置表面測溫裝置連接綜合控制單元組成測溫系統。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內置局放檢測單元與外置高頻電流互感器連接綜合控制單元組成局放檢測系統。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取電環和綜合控制單元為整個系統供電,并提供電纜電流大小為測溫系統溫度是否過高作出準確判斷。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取電環和綜合控制單元提供電纜電壓相位,為局放檢測系統提供相位信息以判斷出準確的局放類型。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內置測溫單元置放于電纜芯線接頭處。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內置測溫單元采用無源設計結構,使用無線模式通訊,支持無線充電。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測溫通訊線圈安裝在橡膠絕緣層外、電纜鎧裝內部。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測溫通訊線圈采用無線通訊模式,支持無線充電。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外置表面測溫裝置采用防水設計結構。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內置局放檢測單元安裝在橡膠絕緣層外、電纜鎧裝內部。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外置高頻電流互感器安裝在高壓電纜接地鞭上面。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外置高頻電流互感器的頻率帶寬為20M。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取電環采用哈弗結構安裝。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取電環帶有氣隙,為開環結構。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取電環具有防震動緩沖結構,不對電纜有破壞。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綜合控制單元具有電源管理模塊,支持取電電源管理。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綜合控制單元通過取電環測量出電流和電壓相位。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綜合控制單元具有通訊模塊,支持無線充電和無線通訊讀取內置測溫單元溫度信息。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綜合控制單元具有處理傳輸模塊,支持外置表皮測溫裝置信息讀取。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綜合控制單元具有高速AD芯片,支持高頻AD轉換,其典型轉換速度為62.5M。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綜合控制單元具有傅立葉變換處理模塊,支持傅立葉變換,支持局放量計算。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綜合控制單元讀取內置局放檢測單元的數據,以判斷真實局放時間。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綜合控制單元的殼體采用一體澆筑技術,具有較高防水等級和絕緣耐壓等級。在上述任一技術方案中優選的是,所述綜合控制單元的數據處理模塊支持紅外數據輸出、無線數據輸出和隔離信號輸出。基于上述的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提供一種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的監測方法:所述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將取電系統、測溫系統和局放檢測系統融合在一起;其內置局放檢測單元判斷是否發生局放,其外置高頻電流互感器檢測放電量;其綜合控制單元將電纜電流數據、內置溫度數據、外置表皮溫度數據進行整合,判斷出電流對溫升的影響,對電纜載荷量做出準確的評估,對電纜接頭電阻質量做出評估;其綜合控制單元將內置局放檢測單元的數據與外置高頻電流互感器的環局數據,以及取電環取得的電纜電壓相位數據進行整合,準確判斷出電纜局放量以及局放類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融合了當前溫度檢測和局放檢測技術,并利用高壓電纜本地取電技術,再將取電技術繼續優化,取得電纜電流和高壓電壓相位。(2)整合內置測溫數據、外置表皮測溫數據和電纜電流數據。利用綜合控制單元,判斷電纜接頭溫升,計算出電纜阻抗,為電纜故障提出可靠的依據。(3)整合內置局放檢測和外置電流互感器局放檢測,配合取電環給出的電壓相位,將外置電流互感器檢測的局放背景信號全部排除,得出正真的局放信號,為電纜故障提出可靠的依據。(4)綜合控制單元采用密封一體結構,使用無線或者紅外對外傳輸數據,做到了電氣隔離。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按照本專利技術的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及方法的一優選實施例的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測溫單元,2、測溫通訊線圈,3、局放檢測單元,4、表面測溫裝置,5、高頻電流互感器,6、取電環,7、綜合控制單元。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詳細說明,以下描述僅作為示范和解釋,并不對本專利技術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為了克服高壓電纜檢測在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出一種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及方法。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包括測溫單元、測溫通訊線圈、局放檢測單元、表面測溫裝置、高頻電流互感器、取電環和綜合控制單元;如圖1所示,測溫單元1、測溫通訊線圈2、局放檢測單元3、表面測溫裝置4、高頻電流互感器5、取電環6分別與綜合控制單元7相連接;該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為密封一體結構。該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測溫單元、測溫通訊線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包括測溫單元(1)、測溫通訊線圈(2)、局放檢測單元(3)、表面測溫裝置(4)、高頻電流互感器(5)、取電環(6)和綜合控制單元(7),所述測溫單元(1)、測溫通訊線圈(2)、局放檢測單元(3)、表面測溫裝置(4)、高頻電流互感器(5)、取電環(6)分別與綜合控制單元(7)相連接,所述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為密封一體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包括測溫單元(1)、測溫通訊線圈(2)、局放檢測單元(3)、表面測溫裝置(4)、高頻電流互感器(5)、取電環(6)和綜合控制單元(7),所述測溫單元(1)、測溫通訊線圈(2)、局放檢測單元(3)、表面測溫裝置(4)、高頻電流互感器(5)、取電環(6)分別與綜合控制單元(7)相連接,所述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為密封一體結構。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測溫單元(1)、測溫通訊線圈(2)、局放檢測單元(3)均為內置置放結構。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測溫裝置(4)、高頻電流互感器(5)、取電環(6)、綜合控制單元(7)均為外置置放結構。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電環(6)連接綜合控制單元(7)組成取電系統。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置測溫單元(1)與內置測溫通訊線圈(2)、外置表面測溫裝置(4)連接綜合控制單元(7)組成測溫系統。6.如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電纜電流、導體溫度、內置局放一體化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世元,吳成才,黃強,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圖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