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高層商業建筑垂直綠化裝置,包含種植花盆、種植槽以及PVC橫管,在建筑物墻體外側間隔固定有金屬構架,金屬構架上設有半圓形鋼托,PVC橫管固定于半圓形鋼托上,PVC橫管上間隔分布有多個用于放置花盆的種植槽,種植槽包括底托和擋板,底托水平置于PVC橫管中,底托通過擋板與PVC橫管的內壁連接固定,與底托相對的PVC橫管上部區域設有開口,每一種植槽中安放一花盆;建筑物底層和頂層墻體外側分別設置一根PVC橫管,同時依據建筑物特點每間隔2~3層布置有PVC橫管,并在相應樓層處設置金屬構架,相鄰PVC橫管之間分布有爬藤網。適用于商業高層建筑攀爬式垂直綠化,增加城市的綠化率,方便水肥管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高層商業建筑垂直綠化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高樓林立,寸土寸金,可利用土地面積不斷減少,商業樓、住宅樓也一步步蠶食著植物所應占據的土地空間,樓層越高,土地利用率越高,因此高樓不僅越建越多,也越建越高。在時代發展趨勢之下,傳統的城市綠化方式已然無法滿足城市綠色發展的需求,在對綠色健康生活的追求之下,人們開始有意識地去嘗試一些新的綠化方式。其中,垂直綠化便成為一種能夠解決用地緊缺和保證城市綠化率矛盾的一種創新方式。垂直綠化創造出了一種豎向藝術形式,將二維景觀延伸至三維景觀,除了營造出良好的藝術景觀之外,還能有效地改善氣候問題(如凈化空氣、調節溫濕度等)、保護墻體(保證墻體不受到酸雨的侵蝕,從而延長樓體的壽命)。隨著垂直綠化形式不斷發展和擴大,如今常見的有攀爬式、模塊式和水培介質型等綠化形式。賀曉波在《垂直綠化技術演變研究及植物幕墻設計實踐》論文中通過比較這三種垂直綠化的形式,發現攀爬式垂直綠化技術植物具有成活率高、水土流失少等優點;模塊式綠化技術雖然能夠創造出別致的景觀效果,但存在施工難度大,灌溉不均勻,植物死亡率高等問題;水培介質型由于拋棄了土壤基質,常常存在防水層破損、墻面滲漏、植物死亡率高等問題。模塊式和水培介質型垂直綠化形式由于存在施工難度大、植物死亡率高、養護管理要求高等問題,多用于展覽中使用,因此攀爬式垂直綠化形式依舊是一種最為普遍且容易實施的垂直綠化技術。然而現有的攀爬式垂直綠化無法達到高層建筑的高度要求,且過多依賴植物自身的攀爬特性,對植物的生長形態以及景觀效果也難以控制。迄今為止,中國專利文獻中已公開了垂直綠化裝置,針對攀爬式垂直綠化形式的多集中于養護措施和植物基質方面,對于如何解決高層墻面垂直綠化的問題還鮮少涉及。由于商業建筑的墻體表面過于單調,因此,設計一種既能夠方便水肥管理、控制植物攀爬路徑、又能夠美化商業高層建筑的垂直綠化裝置顯得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高層商業建筑垂直綠化裝置。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高層商業建筑垂直綠化裝置,特點是:包含種植花盆、種植槽以及PVC橫管,在建筑物墻體外側間隔固定有金屬構架,金屬構架上設有半圓形鋼托,PVC橫管固定于半圓形鋼托上,PVC橫管上間隔分布有多個用于放置花盆的種植槽,所述種植槽包括底托和擋板,底托水平置于PVC橫管中,底托通過擋板與PVC橫管的內壁連接固定,與底托相對的PVC橫管上部區域設有開口,每一種植槽中安放一花盆;建筑物底層和頂層墻體外側分別設置一根PVC橫管,每間隔2~3層布置有PVC橫管,相鄰PVC橫管之間分布有爬藤網。進一步地,上述的高層商業建筑垂直綠化裝置,其中,所述底層的PVC橫管的一側連接一三通,三通的豎管口連接垂直布置的進水管。更進一步地,上述的高層商業建筑垂直綠化裝置,其中,所述進水管的進水口延伸至窗口處,進水口上蓋有管蓋。更進一步地,上述的高層商業建筑垂直綠化裝置,其中,所述底托上開有多個排水孔。再進一步地,上述的高層商業建筑垂直綠化裝置,其中,所述底托上鋪置一層無紡布。再進一步地,上述的高層商業建筑垂直綠化裝置,其中,所述底托通過四個間隔分布的擋板與PVC橫管的開口部位相連接。本技術技術方案的實質性特點和進步主要體現在:結構簡潔,成本低廉;適用于商業高層建筑攀爬式垂直綠化,增加城市的綠化率,不僅方便水肥管理,還能控制攀爬路徑。解決了目前攀爬式垂直綠化成景速度慢,水肥條件不易管理,景觀效果難以控制,無法適用于高層商業建筑的問題。附圖說明圖1:本技術的主視示意圖;圖2:本技術的側視示意圖;圖3:種植槽的立體示意圖;圖4:種植槽的俯視示意圖;圖5: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5所示,高層商業建筑垂直綠化裝置,包含種植花盆1、種植槽2以及PVC橫管3,在建筑物墻體外側固定有金屬構架5,金屬構架5通過螺栓6與墻體有效固定,金屬構架上設有半圓形鋼托4,PVC橫管3擱置于半圓形鋼托4上,起到支撐PVC橫管的作用,PVC橫管距墻體10.5cm,外徑為12cm,厚度為0.2cm,兩端封閉,PVC橫管上每隔80cm分布1個用于放置花盆的種植槽3,種植槽3包括底托8和擋板9,底托8水平置于PVC橫管3中,底托8通過四個間隔分布的擋板與PVC橫管的開口部位連接固定,種植槽底部寬7cm,高度為9cm,底托8上開有多個直徑為1cm排水孔7,底托8上鋪置一層無紡布,無紡布和底托的設計可以減少基質流失,防止PVC管的堵塞,與底托8相對的PVC橫管上部區域設有開口,每一種植槽2中安放一花盆1,花盆上口徑10cm,下口徑6cm,盆高9.5cm,花盆內采用輕基質,減輕花盆對PVC管的負擔,春季時將常春藤的植入基質中即可。在建筑物每層墻體外側的上部均布置有PVC橫管,相鄰PVC橫管之間分布有粗0.1cm的爬藤網10,用來控制常春藤的攀爬路徑,屋頂處設置一根空PVC橫管11用來固定爬藤網。為解決水肥澆灌的問題,底層的PVC橫管的一側連接一三通,三通的豎管口連接垂直布置的進水管12,進水管12的直徑為4cm,進水管12的進水口延伸至窗口處,進水口上蓋有管蓋13。考慮到進水管12較長,因而需要在進水管的中段使用螺栓14與墻面相固定。每次給植物補給水肥時,只需站于窗口擰開管蓋13,將水肥通過進水口澆灌給植物即可,且進水管的高度不會影響到屋內的視線。由于一層PVC管被建筑大門隔開,因此大門兩側均需設置一根供水管。綜上所述,本技術結構簡潔,成本低廉;適用于商業高層建筑攀爬式垂直綠化,增加城市的綠化率,不僅方便水肥管理,還能控制攀爬路徑。解決了目前攀爬式垂直綠化成景速度慢,水肥條件不易管理,景觀效果難以控制,無法適用于高層商業建筑的問題。需要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的權利范圍;同時以上的描述,對于相關
的專門人士應可明了及實施,因此其它未脫離本技術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在申請專利范圍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高層商業建筑垂直綠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種植花盆、種植槽以及PVC橫管,在建筑物墻體外側間隔固定有金屬構架,金屬構架上設有半圓形鋼托,PVC橫管固定于半圓形鋼托上,PVC橫管上間隔分布有多個用于放置花盆的種植槽,所述種植槽包括底托和擋板,底托水平置于PVC橫管中,底托通過擋板與PVC橫管的內壁連接固定,與底托相對的PVC橫管上部區域設有開口,每一種植槽中安放一花盆;建筑物底層和頂層墻體外側分別設置一根PVC橫管,每間隔2~3層布置有PVC橫管,相鄰PVC橫管之間分布有爬藤網。
【技術特征摘要】
1.高層商業建筑垂直綠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種植花盆、種植槽以及PVC橫管,在建筑物墻體外側間隔固定有金屬構架,金屬構架上設有半圓形鋼托,PVC橫管固定于半圓形鋼托上,PVC橫管上間隔分布有多個用于放置花盆的種植槽,所述種植槽包括底托和擋板,底托水平置于PVC橫管中,底托通過擋板與PVC橫管的內壁連接固定,與底托相對的PVC橫管上部區域設有開口,每一種植槽中安放一花盆;建筑物底層和頂層墻體外側分別設置一根PVC橫管,每間隔2~3層布置有PVC橫管,相鄰PVC橫管之間分布有爬藤網。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層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陶俊,祝燕,王榮,史旻,常玲玲,趙大球,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園林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