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甩干機,更確切的說是一種螺旋藻甩干機。
技術介紹
螺旋藻(學名:Spirulina)是一類低等生物,原核生物,由單細胞或多細胞組成的絲狀體,體長200-500μm,寬5-10μm,圓柱形,呈疏松或緊密的有規則的螺旋旋形彎曲,形如鐘表發條,故而得名。具有減輕癌癥放療、化療的毒副反應,提高免疫功能,降低血脂等功效。現有的螺旋藻甩干機不能在甩干后很好地將干燥的螺旋藻排出。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螺旋藻甩干機,能夠解決上述的問題。本技術為實現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螺旋藻甩干機,包括底座,底座的上部安裝支架和推桿電機,支架的上部安裝旋轉電機,旋轉電機的輸出軸安裝十字軸萬向聯軸器,十字軸萬向聯軸器的固定端與旋轉電機連接,推桿電機的推拉桿上端安裝軸承,軸承的外圈與推桿電機鉸接,十字軸萬向聯軸器與軸承之間安裝甩干裝置,甩干裝置包括網籠,網籠的兩側分別安裝第一轉軸和第二轉軸,十字軸萬向聯軸器的活動端連接第一轉軸,軸承的內圈連接第二轉軸,網籠呈柱形結構,第一轉軸所在直線和第二轉軸所在直線位于同一直線上,第一轉軸所在直線和第二轉軸所在直線與水平面之間有夾角,夾角為銳角,網籠距離第一轉軸較近一側高于另一側,網籠較高的一側安裝進料口,網籠較低的另一側安裝出料口。為了進一步實現本技術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所述第二轉軸的端部安裝指針,底座上安裝固定架,固定架的上部安裝量角器,指針與量角器配合。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裝防護墊。所述網籠的側周安裝數個加強桿。所述網籠為五棱柱形結構。本技術的優點在于:本技術的第一轉軸所在直線和第二轉軸所在直線與水平面之間有 ...
【技術保護點】
螺旋藻甩干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6),底座(16)的上部安裝支架(2)和推桿電機(15),支架(2)的上部安裝旋轉電機(1),旋轉電機(1)的輸出軸安裝十字軸萬向聯軸器(3),十字軸萬向聯軸器(3)的固定端與旋轉電機(1)連接,推桿電機(15)的推拉桿上端安裝軸承(10),軸承(10)的外圈與推桿電機(15)鉸接,十字軸萬向聯軸器(3)與軸承(10)之間安裝甩干裝置,甩干裝置包括網籠(6),網籠(6)的兩側分別安裝第一轉軸(5)和第二轉軸(9),十字軸萬向聯軸器(3)的活動端連接第一轉軸(5),軸承(10)的內圈連接第二轉軸(9),網籠(6)呈柱形結構,第一轉軸(5)所在直線和第二轉軸(9)所在直線位于同一直線上,第一轉軸(5)所在直線和第二轉軸(9)所在直線與水平面之間有夾角,夾角為銳角,網籠(6)距離第一轉軸(5)較近一側高于另一側,網籠(6)較高的一側安裝進料口(4),網籠(6)較低的另一側安裝出料口(8)。
【技術特征摘要】
1.螺旋藻甩干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6),底座(16)的上部安裝支架(2)和推桿電機(15),支架(2)的上部安裝旋轉電機(1),旋轉電機(1)的輸出軸安裝十字軸萬向聯軸器(3),十字軸萬向聯軸器(3)的固定端與旋轉電機(1)連接,推桿電機(15)的推拉桿上端安裝軸承(10),軸承(10)的外圈與推桿電機(15)鉸接,十字軸萬向聯軸器(3)與軸承(10)之間安裝甩干裝置,甩干裝置包括網籠(6),網籠(6)的兩側分別安裝第一轉軸(5)和第二轉軸(9),十字軸萬向聯軸器(3)的活動端連接第一轉軸(5),軸承(10)的內圈連接第二轉軸(9),網籠(6)呈柱形結構,第一轉軸(5)所在直線和第二轉軸(9)所在直線位于同一直線上,第一轉軸(5)所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淑龍,曾耀軍,
申請(專利權)人:海南藍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海南;4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