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線束插接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4448979 閱讀: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8 09:38
    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線束插接裝置,其中,包括:第一插件、第二插件、中間插件、設置在第一插件內的第一內聯端子以及設置在第二插件內的第二內聯端子;所述中間插件的內部設置有多個插接孔,所述第一內聯端子和所述第二內聯端子在所述插接孔內相互插接配合。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提供的線束插接裝置。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提供的線束插接裝置通過設置第一插件、第二插件和中間插件,將第一插件上的第一內聯端子和第二插件上的第二內聯端子在中間插件內配合,實現電流的傳遞,有效解決了傳統內聯工藝造成的線束制作工藝復雜、易出錯、安全可靠性差,線束檢修難度大,線束狀態(tài)一致性差等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汽車線束的固定結構,尤其涉及一種線束插接裝置。
    技術介紹
    汽車線束是汽車的重要組成零件,整車所有用電設備均通過線束進行連接。汽車線束的總電源從蓄電池的正極引出,整車中用電設備眾多,每個用電設備都需要有電源或負極,為了將一路總電源分成若干路分電源供給用電設備,整車線束通常是通過內聯端子壓接的形式實現內聯,如圖1所示,總導線A通過內聯端子1'與分導線A1、A2壓接在一起,連接處稱為內聯點,當總電源使總導線A帶電后,分導線A1、A2也分別帶電,從而輸出電流供用電設備使用。上述汽車線束的內聯結構存在以下缺點:1、整車中線束眾多,需要設置幾百個內聯點,導致線束內聯工藝復雜,容易出錯;2、安全性差,特別是在壓接處,內聯端子1'自身極易損傷附近其它回路導線的絕緣皮,同時,壓接處的導線銅絲極易外露,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3、檢修難度大,特別是短路的情況下,由于分導線回路與總導線回路始終保持連接狀態(tài),無法人為斷開,因此判斷故障點的難度較大;4、各個線束的狀態(tài)一致性較差,每個分導線的內聯點位置不固定。因此,亟需提供一種新型的汽車線束內聯結構,以解決現有汽車線束內聯結構所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線束插接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線束內聯結構的安全性和通用性,并且使得線束內聯制作工藝簡單不易出錯、便于故障檢修。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線束插接裝置,其中,包括:第一插件、第二插件、中間插件、設置在第一插件內的第一內聯端子以及設置在第二插件內的第二內聯端子;所述中間插件的內部設置有多個插接孔,所述第一內聯端子和所述第二內聯端子在所述插接孔內相互插接配合。如上所述的線束插接裝置,其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第一內聯端子和所述第二內聯端子的結構相同,均為H形內聯端子。如上所述的線束插接裝置,其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第一內聯端子和/或所述第二內聯端子包括二連發(fā)內聯端子、三連發(fā)內聯端子和四連發(fā)內聯端子。如上所述的線束插接裝置,其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第一插件和所述第二插件的結構相同。如上所述的線束插接裝置,其中,優(yōu)選的是,還包括導線,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插件和/或第二插件的外端。如上所述的線束插接裝置,其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插接孔為方形通孔。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線束插接裝置通過設置第一插件、第二插件和中間插件,將第一插件上的第一內聯端子和第二插件上的第二內聯端子在中間插件內配合,實現電流的傳遞,有效解決了傳統內聯工藝造成的線束制作工藝復雜、易出錯、安全可靠性差,線束檢修難度大,線束狀態(tài)一致性差等問題。附圖說明圖1為現有技術中線束的固定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線束插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中間插接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L1方向的視圖;圖5為圖4的局部放大圖;圖6為圖3中L2方向的視圖;圖7為一種內聯端子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另一種內聯端子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內聯端子A–總導線A1、A2-分導線1-中間插件2-第一插件3-第二插件4-內聯端子41-二連發(fā)內聯端子42-三連發(fā)內聯端子43-四連發(fā)內聯端子5-導線6-插接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而不能解釋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線束插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線束插接裝置,包括:第一插件2、第二插件3、中間插件1、設置在第一插件2內的第一內聯端子以及設置在第二插件3內的第二內聯端子。圖3為中間插接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L1方向的視圖,圖5為圖4的局部放大圖,圖6為圖3中L2方向的視圖。參照圖3至圖6所示,所述中間插件1的內部設置有多個插接孔6,插接孔6的形狀與內聯端子相匹配,本實施例中,該插接孔6為方形通孔,通孔在中間插件1內對稱排布。所述第一內聯端子和所述第二內聯端子在所述插接孔6內相互插接配合,從而實現電流的傳遞。優(yōu)選的是,所述第一內聯端子和所述第二內聯端子的結構相同,均為H形內聯端子。圖7為一種內聯端子4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另一種內聯端子4的結構示意圖。如圖7和圖8所示,所述第一內聯端子和/或所述第二內聯端子(統稱為內聯端子4)包括二連發(fā)內聯端子41、三連發(fā)內聯端子42和四連發(fā)內聯端子43。這些內聯端子可以根據需要自由組合。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插件2和所述第二插件3的結構相同,從而方便加工。在所述第一插件2和/或第二插件3的外端還分別設置有導線5,根據不同的電流傳遞需求,可以設置導線5的數量,本實施例中,第一插件2的外端設置有4根導線,第二插件3的外端設置有1根導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線束插接裝置具有如下優(yōu)點:1、通過新型的內聯端子與中間插件配合,當需要內聯時,使用二連發(fā)內聯端子或三連發(fā)內聯端子或四連發(fā)內聯端子在中間插件的內部自由組合,可實現一路電源進入,流出多路分電源。簡單方便、制作不易出錯。2、本專利技術設計取代內聯端子,利用插件的對配,實現對于內聯工藝的取代,插件安裝,安全可靠。3、整車內聯回路出現故障時,可直接斷開插件,檢修方便,容易判斷出故障點位置。4、插件可以安裝固定,無需像傳統內聯工藝一樣,包裹于線束內部。5、通用化優(yōu),在設計線束時,3個插件可應用于任何線束控制回路設計中,應用范圍廣。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專利技術的構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但本專利技術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范圍,凡是依照本專利技術的構想所作的改變,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線束插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件、第二插件、中間插件、設置在第一插件內的第一內聯端子以及設置在第二插件內的第二內聯端子;所述中間插件的內部設置有多個插接孔,所述第一內聯端子和所述第二內聯端子在所述插接孔內相互插接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線束插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插件、第二插件、中間插件、設置在第一插件內的第一內聯端子以及設置在第二插件內的第二內聯端子;所述中間插件的內部設置有多個插接孔,所述第一內聯端子和所述第二內聯端子在所述插接孔內相互插接配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束插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內聯端子和所述第二內聯端子的結構相同,均為H形內聯端子。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線束插接裝置,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孫豐超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国产毛片一区二区无码| 无码粉嫩小泬无套在线观看| 狠狠躁狠狠躁东京热无码专区 |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专区精东影业| 欧洲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av三级|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线|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片|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亚洲v国产v天堂a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 人妻无码αv中文字幕久久琪琪布 人妻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芒果 |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