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防松墊圈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4421736 閱讀: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3 00:09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防松墊圈,其包括第一碟形齒面墊圈和第二碟形齒面墊圈;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一上鋸齒,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一下鋸齒;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二上鋸齒,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二下鋸齒;所述第一下鋸齒與所述第二上鋸齒相配合。本發明專利技術可以有效防止由于振動、沖擊載荷導致螺紋緊固件的自旋松動,或者由于材料松弛、變形導致螺紋緊固件聯接失效。相比傳統的螺紋防松措施,其結構簡單、拆裝方便、防松可靠、可重復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螺紋緊固件防松設計的
    ,尤其涉及一種防松墊圈
    技術介紹
    螺紋緊固件是通過保持一定的軸力來夾緊被聯接件,但是由于振動、沖擊載荷導致螺紋緊固件的自旋松動,或者由于材料松弛、變形導致螺紋緊固件軸力下降,從而導致螺紋聯接失效。目前,針對螺紋自旋松動的問題,效果較好的有齒面防松墊圈、防松螺母等;關于材料松弛、變形導致螺紋緊固件軸力下降的措施有開口彈簧墊圈、錐面彈性墊圈等。但是現有技術中還不存在針對上述兩種情況而設計的防松墊圈。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松墊圈,其同時具備彈性墊圈和齒面防松墊圈的作用,可重復拆卸使用,當上述兩種情況同時出現時,可以有效防止螺紋緊固件軸向的下降和松動。本專利技術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防松墊圈,其包括第一碟形齒面墊圈和第二碟形齒面墊圈;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為錐面;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與水平面之間均具有一第一角度,且該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中心均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為錐面;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與水平面之間均具有一第二角度,且該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中心均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一上鋸齒,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一下鋸齒;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二上鋸齒,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二下鋸齒;所述第一下鋸齒與所述第二上鋸齒相配合。可選的,所述第一上鋸齒的個數多于第一下鋸齒的個數,所述第一下鋸齒與所述第二上鋸齒個數相同,所述第二下鋸齒的個數多于第二上鋸齒的個數。可選的,所述第一上鋸齒沿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均勻分布,所述第一上鋸齒包括第一側表面和第二側表面,在面向所述第一上鋸齒時,所述第一上鋸齒的第一側表面沿逆時針方向逐漸下降,所述第一上鋸齒的第二側表面為豎直狀態;所述第一上鋸齒的第一側表面和第一上鋸齒的第二側表面的交線為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的母線。可選的,所述第一下鋸齒沿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下表面均勻分布,所述第一下鋸齒包括第一側表面和第二側表面,在面向所述第一下鋸齒時,所述第一下鋸齒的第一側表面沿逆時針方向逐漸上升,所述第一下鋸齒的第二側表面為豎直狀態,且所述第一下鋸齒的第一側表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大于與所述防松墊圈配套使用的螺栓或螺母的螺紋升角;所述第一下鋸齒的第一側表面和第一下鋸齒的第二側表面的交線為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下表面的母線。可選的,所述第二上鋸齒沿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均勻分布,所述第二上鋸齒包括第一側表面和第二側表面,在面向所述第二上鋸齒時,所述第二上鋸齒的第一側表面沿逆時針方向逐漸上升,所述第二上鋸齒的第二側表面為豎直狀態;所述第二上鋸齒的第一側表面和第二上鋸齒的第二側表面的交線為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的母線,且所述第二上鋸齒的第一側表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大于與所述防松墊圈配套使用的螺栓或螺母的螺紋升角。可選的,所述第二下鋸齒沿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下表面均勻分布,所述第二下鋸齒包括第一側表面和第二側表面,在面向所述第二下鋸齒時,所述第二下鋸齒的第一側表面沿逆時針方向逐漸下降,所述第二下鋸齒的第二側表面為豎直狀態;所述第二下鋸齒的第一側表面和第二下鋸齒的第二側表面的交線為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下表面的母線。可選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直徑相同。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可以有效防止由于振動、沖擊載荷導致螺紋緊固件的自旋松動,或者由于材料松弛、變形導致螺紋緊固件聯接失效。相比傳統的螺紋防松措施,其結構簡單、拆裝方便、防松可靠、可重復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防松墊圈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防松墊圈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防松墊圈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防松墊圈使用狀態示意圖。圖中標記示意為:1-第一碟形齒面墊圈;2-第二碟形齒面墊圈;3-基準平面(水平面);4-斜面;5-螺栓;6-螺母;7-被夾緊件;8-第一上鋸齒;9-第一下鋸齒;10-第二上鋸齒;11-第二下鋸齒。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闡述。實施例1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防松墊圈,具體地,其可以為碟形彈性組合防松墊圈,其包括第一碟形齒面墊圈和第二碟形齒面墊圈。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和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為圓碟形片狀,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為錐面;該錐面與水平面之間具有一第一角度A,所述第一角度A可以為4°-30°,且該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中心均形成有第一通孔,該第一通孔的大小與與所述防松墊圈配合使用的螺栓相匹配。即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中心向上凸起,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一上鋸齒,例如,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上鋸齒的個數可以為48-90個;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一下鋸齒,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下鋸齒的個數可以為16-30個,且所述第一上鋸齒的個數多于第一下鋸齒的個數,以使得所述第一上鋸齒從形狀上比第一下鋸齒小。相應地,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為錐面;該錐面與水平面之間具有一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可以為4°-30°,且該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中心均形成有第二通孔,該第二通孔的大小與與所述防松墊圈配合使用的螺栓相匹配;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角度可以與第一角度的大小相同;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具有相同的直徑。即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中心向上凸起,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二上鋸齒,例如,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上鋸齒的個數可以為16-30個;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二下鋸齒,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下鋸齒的個數可以為48-90個,且所述第二上鋸齒的個數少于第二下鋸齒的個數,以使得所述第二上鋸齒從形狀上比第二下鋸齒更大。更具體地,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上鋸齒個數可以與所述第二下鋸齒的個數相同,所述第一下鋸齒的個數與所述第二上鋸齒的個數相同,當本實施例的防松墊圈在使用時,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位于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下部,所述第一下鋸齒和第二上鋸齒之間相互配合。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上鋸齒沿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均勻分布,且所述第一下鋸齒沿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下表面均勻分布,所述第一上鋸齒包括第一側表面和第二側表面,在面向所述第一上鋸齒時,所述第一上鋸齒的第一側表面沿逆時針方向逐漸下降(參見圖1,從上往下看的逆時針方向),所述第一上鋸齒的第二側表面可以為豎直狀態;所述第一上鋸齒的第一側表面和第一上鋸齒的第二側表面的交線為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的母線。同樣地,所述第一下鋸齒也包括第一側表面和第二側表面,在面向所述第一下鋸齒時,所述第一下鋸齒的第一側表面沿逆時針方向逐漸上升(參見附圖1,從下往上看的逆時針方向),所述第一下鋸齒的第二側表面可以為豎直狀態,且所述第一下鋸齒的第一側表面與水平面之間的夾角大于與所述防松墊圈配套使用的螺栓或螺母的螺紋升角;所述第一下鋸齒的第一側表面和第一下鋸齒的第二側表面的交線為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下表面的母線。同時,所述第二上鋸齒沿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均勻分布,且所述第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防松墊圈

    【技術保護點】
    一種防松墊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碟形齒面墊圈和第二碟形齒面墊圈;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為錐面;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與水平面之間均具有一第一角度,且該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中心均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為錐面;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與水平面之間均具有一第二角度,且該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中心均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一上鋸齒,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一下鋸齒;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二上鋸齒,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二下鋸齒;所述第一下鋸齒與所述第二上鋸齒相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2016.07.07 CN 20161053258461.一種防松墊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碟形齒面墊圈和第二碟形齒面墊圈;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為錐面;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與水平面之間均具有一第一角度,且該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中心均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為錐面;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與水平面之間均具有一第二角度,且該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中心均形成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一上鋸齒,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一下鋸齒;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二上鋸齒,所述第二碟形齒面墊圈的下表面上形成有放射狀的第二下鋸齒;所述第一下鋸齒與所述第二上鋸齒相配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墊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鋸齒的個數多于第一下鋸齒的個數,所述第一下鋸齒與所述第二上鋸齒個數相同,所述第二下鋸齒的個數多于第二上鋸齒的個數。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松墊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鋸齒沿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均勻分布,所述第一上鋸齒包括第一側表面和第二側表面,在面向所述第一上鋸齒時,所述第一上鋸齒的第一側表面沿逆時針方向逐漸下降,所述第一上鋸齒的第二側表面為豎直狀態;所述第一上鋸齒的第一側表面和第一上鋸齒的第二側表面的交線為所述第一碟形齒面墊圈的上表面的母線。4.根據權利要求3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兆友王莉趙浩興吳曉濤李躍偉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吉林;2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无遮挡 | 夜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免|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加勒比☆|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无码av最新无码av专区|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网站下载| 成人免费无码H在线观看不卡| 色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18禁超污无遮挡无码免费网站|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YY111111少妇无码理论片|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中文无码mv|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男人的天堂无码动漫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