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子元器件用封裝膜的制備方法,屬于電子元器件領域,原料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硅烷偶聯劑、松香樹脂、草木灰、伊利石、硬脂酸、沸石粉和脂肪酸聚乙二醇酯組成,然后經過粉碎、熔融反應、制膜或涂覆制得;本發明專利技術制得的膜,以200℃×1小時進行處理后的30℃下的拉伸強度達到56MPa以上、伸長率為在4.5%以下,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用于封裝電子元器件后可以對電子元器件形成強有力的保護,使其不受外界或者周圍其他元器件的物理和電子損失;其其水蒸氣透過度低于0.03g/m2/24h,具有優異的防水防潮功能,用于封裝電子元器件后可以保護電子元器件在儲藏、運輸、使用過程中免受水的侵害,從而大幅降低其被氧化腐蝕的速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為中國專利:申請號2016104352884;專利技術名稱:電子元器件用封裝膜;申請日:2016.06.18的分案申請。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子元器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子元器件用封裝膜。
技術介紹
電子元器件是構成電子設備或者機電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元器件的種類繁多,而且體積相對較小,在電子設備中常常較為零散地分布。但是,由于電子元器件在使用過程中,常常受環境(比如水、熱等因素)和周圍元器件的影響而產生變形、被氧化或其他理化損傷,從而影響現在設備的正常使用。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一般采用橡膠膜等進行保護固定,比如中國專利申請CN103773257A,其公開了一種封裝電子元件的膠膜,雖然該膠膜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問題,但是,該膜的機械強度仍然較差,而且且阻水防潮性能也較差,時間長了會造成電子元器件的氧化腐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子元器件用封裝膜,這種封裝膜同時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和防水性能,以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電子元器件用封裝膜,由下述重量百分比計的組分組成: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5-50%硅烷偶聯劑3-5%松香樹脂15-20%草木灰2-5%伊利石12-15%硬脂酸3-5%沸石粉2-5%脂肪酸聚乙二醇酯1-3%;上述組分總計為100%。上述組分中,草木灰是草本和木本植物充分燃燒后的殘余物,其中含有大量無機離子和微量元素,本專利技術的草木灰優選粉碎至粒徑小于30μm;伊利石,又被稱為水白云母,是一種富鉀的硅酸鹽云母類黏土礦物,其理想的化學組成是K0.75(Al1.75R)[Si3.5Al0.5O10](OH)2,即其主要化學成分為SiO2、Al2O3、K2O以及Na2O,本申請的伊利石來自四川,本申請主要利用其中的SiO2、Al2O3、K2O、Na2O及其中的微量其他元素及其特殊的配比,以及利用其特殊的晶體結構,本申請將伊利石粉碎至粒徑小于10μm后,并篩選出適宜的有機聚合物,與其他成分協同,得到的膠料可以制成薄膜,或者將膠料涂覆在電子元器件表面,可以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和防水防潮性能,同時,也對現有技術中浪費的草木灰、伊利石礦等資源進行了有效地回收利用,具有重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專利技術的電子元器件用封裝膜的制備方法為,包括以下步驟:(1)稱量:按所述比例進行稱量;(2)粉碎:將草木灰粉碎至粒徑小于30μm,將伊利石粉碎至粒徑小于10μm;(3)熔融反應: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硅烷偶聯劑、松香樹脂、草木灰、硬脂酸和脂肪酸聚乙二醇酯按所述比例混合,650r/min攪拌15min,然后加熱至熔融狀態,并在195℃下攪拌20min,然后加入所述比例的伊利石和沸石粉,在175℃下反應20min,得到膠料;(4)制膜或涂覆:將步驟(3)得到的膠料,采用吹塑等工藝制成厚度為10-100μm的薄膜,或者采用噴涂的方式,得到厚度為30-100μm的薄膜。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硅烷偶聯劑為異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具有更佳的機械性能和防水防潮性能。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制得的厚度為10-100μm的薄膜或者厚度為30-100μm的涂覆膜,以200℃×1小時進行處理后的30℃下的拉伸強度達到56MPa以上、伸長率為在4.5%以下,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用于封裝電子元器件后可以對電子元器件形成強有力的保護,使其不受外界或者周圍其他元器件的物理和電子損失;其其水蒸氣透過度低于0.03g/m2/24h,具有優異的防水防潮功能,用于封裝電子元器件后可以保護電子元器件在儲藏、運輸、使用過程中免受水的侵害,從而大幅降低其被氧化腐蝕的速度。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本專利技術作詳細的說明。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一種電子元器件用封裝膜,由下述重量份的組分組成: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5%異丁基三乙氧基硅烷5%松香樹脂20%草木灰5%伊利石15%硬脂酸5%沸石粉3%脂肪酸聚乙二醇酯2%上述電子元器件用封裝膜的制備方法為,包括以下步驟:(1)稱量:按所述比例進行稱量;(2)粉碎:將草木灰粉碎至粒徑小于30μm,將伊利石粉碎至粒徑小于10μm;(3)熔融反應: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硅烷偶聯劑、松香樹脂、草木灰、硬脂酸和脂肪酸聚乙二醇酯按所述比例混合,650r/min攪拌15min,然后加熱至熔融狀態,并在195℃下攪拌20min,然后加入所述比例的伊利石和沸石粉,在175℃下反應20min,得到膠料;(4)制膜或涂覆:將步驟(3)得到的膠料,采用吹塑等工藝制成厚度為10-100μm的薄膜,或者采用噴涂的方式,得到厚度為30-100μm的“封裝膜A”;性能測試:A、機械性能測試:將“封裝膜A”(1*10cm)以200℃×1小時進行處理后的30℃下的拉伸強度為63.8MPa、伸長率為在3.1%;B、防水性能測試:采用濟南思克的WVTR-9001水蒸氣透過量測定儀進行水蒸氣透過量測試,按照其操作手冊進行操作,連續測試10次,求平均值,最終“封裝膜A”的水蒸氣透過量為0.026g/m2/24h;從上述性能測試結果看,“封裝膜A”尤其具有更優異的機械性能。實施例2一種電子元器件用封裝膜,由下述重量百分比計的組分組成: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50%丁二烯基三乙氧基硅3%松香樹脂17%草木灰5%伊利石12%硬脂酸5%沸石粉5%脂肪酸聚乙二醇酯3%上述電子元器件用封裝膜的制備方法為,包括以下步驟:(1)稱量:按所述比例進行稱量;(2)粉碎:將草木灰粉碎至粒徑小于30μm,將伊利石粉碎至粒徑小于10μm;(3)熔融反應: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硅烷偶聯劑、松香樹脂、草木灰、硬脂酸和脂肪酸聚乙二醇酯按所述比例混合,650r/min攪拌15min,然后加熱至熔融狀態,并在195℃下攪拌20min,然后加入所述比例的伊利石和沸石粉,在175℃下反應20min,得到膠料;(4)制膜或涂覆:將步驟(3)得到的膠料,采用吹塑等工藝制成厚度為10-100μm的薄膜,或者采用噴涂的方式,得到厚度為30-100μm的“封裝膜B”;性能測試:A、機械性能測試:將“封裝膜B”(1*10cm)以200℃×1小時進行處理后的30℃下的拉伸強度為56.6MPa、伸長率為在4.1%;B、防水性能測試:采用濟南思克的WVTR-9001水蒸氣透過量測定儀進行水蒸氣透過量測試,按照其操作手冊進行操作,連續測試10次,求平均值,最終“封裝膜A”的水蒸氣透過量為0.012g/m2/24h;從上述性能測試結果看,“封裝膜B”尤其具有優異的防水性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子元器件用封裝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稱量:按下述質量百分比例進行稱量原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5?50%硅烷偶聯劑????????????3?5%松香樹脂??????????????15?20%草木灰????????????????2?5%伊利石????????????????12?15%硬脂酸????????????????3?5%沸石粉????????????????2?5%脂肪酸聚乙二醇酯??????1?3%;上述組分總計為100%;(2)粉碎:將草木灰粉碎至粒徑小于30μm,將伊利石粉碎至粒徑小于10μm;(3)熔融反應: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硅烷偶聯劑、松香樹脂、草木灰、硬脂酸和脂肪酸聚乙二醇酯按所述比例混合,650r/min攪拌15min,然后加熱至熔融狀態,并在195℃下攪拌20min,然后加入所述比例的伊利石和沸石粉,在175℃下反應20min,得到膠料;(4)制膜或涂覆:將步驟(3)得到的膠料,采用吹塑等工藝制成厚度為10?100μm的薄膜,或者采用噴涂的方式,得到厚度為30?100μm的薄膜。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子元器件用封裝膜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稱量:按下述質量百分比例進行稱量原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45-50%硅烷偶聯劑3-5%松香樹脂15-20%草木灰2-5%伊利石12-15%硬脂酸3-5%沸石粉2-5%脂肪酸聚乙二醇酯1-3%;上述組分總計為100%;(2)粉碎:將草木灰粉碎至粒徑小于30μm,將伊利石粉碎至粒徑小于10μm;(3)熔融反應:將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硅烷偶聯劑、松香樹脂、草木灰、硬脂...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專利權)人:趙月,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