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彈性扣合構件,其用于結合在第一對象,例如電路板卡等,其包括:扣合構件,扣合構件具有扣合部;彈性組件固定件,其設置在該扣合構件的定點或滑孔;彈性組件,其彈性作用扣合構件與彈性組件固定件,使該扣合構件或扣合部在扣合位置與解扣位置之間彈性活動。借此,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彈性扣合構件,能應用成為電路板卡等物品的扣合及頂出構件,使電路板卡能夠進行快速扣合與分離者。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彈性扣合構件,尤其涉及一種應用在快速扣合及頂出電路板卡等物品的快拆彈性扣合構件設計。
技術介紹
一般的電路板卡與機架組合,為了方便電路板卡與機架進行組扣,同時當電路板卡要拆離機架時,能夠讓電路板卡容易拆卸,通常會選擇在電路板卡或機架設有快拆結構。現有的快拆結構設計種類繁多,每一種電路板卡都會有相對應的快拆退卡結構,例如中國臺灣公告第366144號及第291986號等所示。為提供電路板卡與機架等物體能夠反復組扣,并能在分離時輔助頂推出電路板卡,本專利技術積極提出一種彈性扣合構件的設計。
技術實現思路
介于上述現有技術的缺憾,專利技術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于是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憑其從事該項產業多年的累積經驗,進而研發出一種彈性扣合構件,希望達到電路板卡等物品能與其他物體反復快速組扣與分離的目的。為達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彈性扣合構件,用于結合在第一對象,其包括扣合構件;彈性組件固定件,其設置在該扣合構件;彈性組件,其彈性作用使該扣合構件在扣合位置與解扣位置之間彈性活動。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該扣合構件具有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滑孔,該彈性組件固定件活動地設置在該第一滑孔,該彈性組件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彈性組件固定件,另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扣合構件的固定部。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該第一滑孔為提供該彈性組件固定件活動空間的條形孔,該彈性組件固定件一端用于結合在該第一對象。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該扣合構件具有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滑孔,該彈性組件固定件活動地設置在該第二滑孔,該彈性組件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彈性組件固定件,另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扣合構件的固定部。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該第二滑孔為提供該彈性組件固定件活動空間的條形孔,該彈性組件固定件一端用于結合在該第一對象。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該固定部為設置在該扣合構件的孔洞或凸部或柱體。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該彈性組件為拉伸彈性組件或扭轉彈性組件或彈片。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該扣合構件具有身部及活動的扣合部,該彈性組件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身部的固定部,該彈性組件另一端結合或抵頂在活動的扣合部的固定部;或該彈性組件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彈性組件固定件,另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活動的扣合部;或該彈性組件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彈性組件固定件,另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扣合構件。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該彈性組件固定件結合在該身部,該活動的扣合部轉動地結合在該彈性組件固定件,該彈性組件設置在該彈性組件固定件。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該彈性組件設置在該彈性組件固定件,該彈性組件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扣合構件的固定部,該彈性組件另一端結合或抵頂在第三對象的固定部;或該彈性組件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扣合構件,而另一端結合或抵頂在彈性組件固定件;或該彈性組件一端結合或抵頂在第三對象的固定部,另一端組合或抵頂在該彈性組件固定件。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該固定部為孔洞或擋頂凸部或柱體。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該彈性組件為拉伸彈性組件或扭轉彈性組件或彈片。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該扣合構件具有組合部結合在該第一對象。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該扣合構件具有扣合部。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該扣合構件具有用于施力的致動部。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該扣合構件一端具有用于卡合或施加杠桿作用力于第三對象的抵頂結構。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該抵頂結構包括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抵頂凸部;或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抵頂凸部;或同時具有該第一抵頂凸部與該第二抵頂凸部,及位于該第一抵頂凸部與該第二抵頂凸部之間的卡扣部。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包括兩個扣合構件,及連接在該兩個扣合構件的間的握把。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彈性扣合構件,其包括:活動的扣合部、身部及抵頂結構,該抵頂結構用以抵頂或卡扣第三對象,該身部的一端樞接于該活動的扣合部,另一端樞接于該抵頂結構。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該抵頂結構的另一端具有第一抵頂凸部或第二抵頂凸部,及位于該第一抵頂凸部或該第二抵頂凸部的卡扣部以用以抵頂或卡扣該第三對象的固定部。上述彈性扣合構件中,更包括至少一個彈性組件,該活動的扣合部的一端用以樞接于第一對象,該彈性組件位于該活動的扣合部的樞接處且一端設置或抵頂于該活動的扣合部,另一端用以設置或抵頂于該第一對象;或,該彈性組件位于該活動的扣合部及扳動部的樞接處且一端設置或抵頂于該活動的扣合部,另一端設置或抵頂于該扳動部。借此,本專利技術的彈性扣合構件,可利用彈性組件固定件或組合部結合在第一對象(例如電路板卡),再通過扣合構件的扣合部結構及彈性組件的作用,使扣合構件的扣合部扣合于第二對象(例如機殼、基架或其他電路板卡的構件);反之,要進行分離時可反向推動扣合構件,使扣合部解扣第二對象,再利用扣合構件使第二對象輕易地與第一對象分離,進而達到快速組扣與分離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具體實施例的組合及扣合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圖1的第一具體實施例的俯視剖面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圖1中解扣第二對象的動作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中圖1中扣合第二對象的動作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具體實施例的組合及扣合示意圖一;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具體實施例的組合及扣合示意圖二;圖7為本專利技術中圖5中抵頂部抵頂在第三對象的動作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中圖5中第二具體實施例的俯視剖面示意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滑孔的具體實施例的示意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三具體實施例的組合及扣合示意圖;圖11為本專利技術的圖10中活動扣合部及孔洞的俯視剖面示意圖;圖12為本專利技術的圖10中活動扣合部及凸部的俯視剖面示意圖;圖13為本專利技術的圖10中活動扣合部解扣第二對象的動作示意圖;圖14為本專利技術的圖10中活動扣合部扣合第二對象的動作示意圖;圖15為本專利技術的圖10中彈性組件組合構造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16為本專利技術的圖10中彈性組件組合構造又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17為本專利技術的第四具體實施例的組合及扣合示意圖;圖18為本專利技術的圖17中局部放大仰視示意圖;圖19為本專利技術的圖17中彈性組件組合構造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0為本專利技術的圖17中彈性組件組合構造又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1為本專利技術的圖17中解扣第二對象的動作示意圖;圖22為本專利技術的圖17中扣合第二對象的動作示意圖;圖23為本專利技術的兩個扣合構件及握把的第一具體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4為本專利技術的兩個扣合構件及握把的第二具體實施例的示意圖;圖25為本專利技術的彈性組件固定件實施為螺合結構的示意圖;圖26為本專利技術的彈性組件固定件實施為鉚接結構的示意圖;圖27為本專利技術的彈性組件固定件實施為柱接結構的示意圖;圖28為本專利技術的彈性組件固定件實施為擴接結構的示意圖;圖29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五具體實施例的組合及扣合示意圖;圖30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五具體實施例的抵頂及滑移示意圖。【符號說明】10第一對象20第二對象30第三對象301固定部1扣合構件11身部12扣合部12a活動的扣合部121a樞軸122a扳動部121固定部1211孔洞1212凸部13致動部14固定部141孔洞142凸部15第一滑孔16第二滑孔17組合部18抵頂結構181第一抵頂凸部182第二抵頂凸部183卡扣部2彈性組件固定件21螺合結構22鉚接結構23柱接結構24擴接結構3彈性組件301固定部4握把A扣合位置B解扣位置具體實施方式為充分了解本專利技術的目的、特征和功效,現通過下述具體的實施例,并配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彈性扣合構件,其特征在于,用于結合在第一對象,包括:扣合構件;彈性組件固定件,其設置在該扣合構件;彈性組件,其彈性作用使該扣合構件在扣合位置與解扣位置之間彈性活動。
【技術特征摘要】
2015.07.03 TW 1042107401.一種彈性扣合構件,其特征在于,用于結合在第一對象,包括:扣合構件;彈性組件固定件,其設置在該扣合構件;彈性組件,其彈性作用使該扣合構件在扣合位置與解扣位置之間彈性活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扣合構件,其特征在于,該扣合構件具有位于第一位置的第一滑孔,該彈性組件固定件活動地設置在該第一滑孔,該彈性組件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彈性組件固定件,另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扣合構件的固定部。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彈性扣合構件,其特征在于,該第一滑孔為提供該彈性組件固定件活動空間的條形孔,該彈性組件固定件一端用于結合在該第一對象。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扣合構件,其特征在于,該扣合構件具有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二滑孔,該彈性組件固定件活動地設置在該第二滑孔,該彈性組件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彈性組件固定件,另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扣合構件的固定部。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彈性扣合構件,其特征在于,該第二滑孔為提供該彈性組件固定件活動空間的條形孔,該彈性組件固定件一端用于結合在該第一對象。6.如權利要求2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彈性扣合構件,其特征在于,該固定部為設置在該扣合構件的孔洞或凸部或柱體。7.如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彈性扣合構件,其特征在于,該彈性組件為拉伸彈性組件或扭轉彈性組件或彈片。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扣合構件,其特征在于,該扣合構件具有身部及活動的扣合部,該彈性組件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身部的固定部,該彈性組件另一端結合或抵頂在活動的扣合部的固定部;或該彈性組件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彈性組件固定件,另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活動的扣合部;或該彈性組件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彈性組件固定件,另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扣合構件。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彈性扣合構件,其特征在于,該彈性組件固定件結合在該身部,該活動的扣合部轉動地結合在該彈性組件固定件,該彈性組件設置在該彈性組件固定件。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彈性扣合構件,其特征在于,該彈性組件設置在該彈性組件固定件,該彈性組件一端結合或抵頂在該扣合構件的固定部,該彈性組件另一端結合或抵頂在第三對象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鼎瑞,
申請(專利權)人:達霆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