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包裝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入料轉向緩沖裝置,它主要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物料下落轉向容易震碎或者彈起影響其他物料的下落的問題,包括進料筒、第一出料筒、第二出料筒,所述進料筒、第一出料筒、第二出料筒相互連通形成具有Y形通道的管體,所述管體外設有氣缸,所述第一出料筒與第二出料筒的連接部上可轉動地設有轉軸,所述轉軸上位于管體外設有連桿,所述連桿的自由端與氣缸活塞桿的自由端鉸接相連,所述轉軸上位于管體內設有伸入進料筒的擋板,所述進料筒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用于緩沖擋板的緩沖桿,所述緩沖桿伸出進料筒外,所述管體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緩沖套筒,緩沖桿伸入緩沖套筒內,所述緩沖桿與緩沖套筒之間連接設有彈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包裝定量分道機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入料轉向緩沖裝置。
技術介紹
食品自動包裝機械可大量節約勞動力,包裝效率高,同時還能保證包裝的重量和質量,在食品加工類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自動包裝機械通??稍谝慌_設備上實現送膜、成型、填料、熱合、分袋等多道工序。但由于包裝機械的高效率,特別是迷你型的小包裝設備,可在短時間內完成較多袋的食品包裝。然而,包裝后大量袋裝食品仍然需要人工進行分揀、計數以及裝大袋或裝箱,增加了人力成本和勞動量。為改善這種情況,一些自動包裝設備上安裝了傳感器來實現對包裝袋的計數,但到達大袋裝或箱裝的數目后,需要停機并將袋裝食品運送到下一工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包裝機的效率。中國專利號:201520602259.3公開了一種袋裝食品定量分道機構,包括呈倒Y字形的導料槽,在倒Y字形導料槽交界處設置有一個能夠轉動的擋板,該擋板轉動時,使向下的兩個通道中的一個暢通,另一個封閉,所述擋板由動力機構控制,所述擋板固定于倒Y字形的導料槽交界處的鉸接軸上,鉸接軸與導料槽背部的連桿連接,連桿與氣缸相連,所述氣缸安裝于所述導料槽背部,且氣缸由自動包裝機的控制系統控制。該裝置通過控制氣缸的活塞運動控制連桿,從而控制擋板的左右運動,以實現定量分道的作用,但是,物料落下后撞擊到擋板,不僅會使物料與擋板沖擊下遭到破壞,而且撞擊后彈開會對其他物料產生影響,使得下落速度變慢。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入料轉向緩沖裝置,它主要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物料下落轉向容易震碎或者彈起影響其他物料的下落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入料轉向緩沖裝置,包括進料筒、第一出料筒、第二出料筒,所述進料筒、第一出料筒、第二出料筒相互連通形成具有Y形通道的管體,所述管體外設有氣缸,所述第一出料筒與第二出料筒的連接部上可轉動地設有轉軸,所述轉軸上位于管體外設有連桿,所述連桿的自由端與氣缸活塞桿的自由端鉸接相連,所述轉軸上位于管體內設有伸入進料筒的擋板,當擋板轉動時可實現第一出料筒或第二出料筒的封閉,所述進料筒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用于緩沖擋板的緩沖桿,所述緩沖桿伸出進料筒外,所述管體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緩沖套筒,緩沖桿伸入緩沖套筒內,所述緩沖桿與緩沖套筒之間連接設有彈簧,所述轉軸與管體之間設置有彈性套。進一步的,所述緩沖桿上與擋板接觸的一端設置有承接板。進一步的,所述緩沖套筒的側壁上設置有凹槽,所述緩沖桿的外側面上設置有可沿凹槽滑動的凸塊。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入料轉向緩沖裝置,通過設置擋板使得物料在Y性導料槽內實現轉向下料,轉軸與管體之間設置的彈性套使得物料與擋板接觸后產生緩沖作用,通過擋板的另一端壓在緩沖桿上,緩沖桿壓住彈簧,一方面可以使得擋板在運動中與緩沖桿接觸起到緩沖作用,保護擋板,另一方面,物料下落與擋板接觸,同時也起到緩沖效果,防止物料掉落與擋板接觸震碎,或者彈起影響其他物料的下落;進一步的,壓桿上與擋板接觸的一端設置有承接板,增加擋板與承接板的接觸面積,使得擋板的緩沖性能更好;進一步的,緩沖套筒的側壁上設置有凹槽,緩沖桿的外側面上設置有在凹槽內滑動的凸塊,凸塊在凹槽內滑動,防止壓桿受力過大,被彈出緩沖套筒。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剖視圖;圖3是圖2中A處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為:參考圖1、圖2與圖3,一種入料轉向緩沖裝置,包括進料筒11、第一出料筒12、第二出料筒13,所述進料筒11、第一出料筒12、第二出料筒13相互連通形成具有Y形通道的管體1,所述管體1外設有氣缸2,所述第一出料筒12與第二出料筒13的連接部上可轉動地設有轉軸5,所述轉軸5上位于管體1外設有連桿3,所述連桿3的自由端與氣缸2活塞桿的自由端鉸接相連,所述轉軸5上位于管體1內設有伸入進料筒11的擋板6,當擋板6轉動時可實現第一出料筒12或第二出料筒13的封閉,所述進料筒11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用于緩沖擋板6的緩沖桿73,所述緩沖桿73伸出進料筒11外,所述管體1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緩沖套筒71,緩沖桿73伸入緩沖套筒71內,所述緩沖桿73上與擋板6接觸的一端設置有承接板10,所述緩沖桿73與緩沖套筒71之間連接設有彈簧72,所述轉軸5與管體1之間設置有彈性套4,所述彈性套4為管狀軟性材料制成用于減緩轉軸5振動,所述緩沖套筒71的側壁上設置有凹槽8,所述緩沖桿73的外側面上設置有可沿凹槽8滑動的凸塊9。上述所述彈性套4為公知產品,在此不予以贅述。本技術的工作方式是:本入料轉向緩沖裝置,通過設置擋板6使得物料在Y性導料槽的管體1內實現轉向下料,轉軸5與管體1之間設置的彈性套4使得物料與擋板6接觸后產生緩沖作用,通過擋板6的另一端壓在緩沖桿73上,緩沖桿73壓住彈簧72,一方面可以使得擋板6在運動中與緩沖桿73接觸起到緩沖作用,保護擋板6,另一方面,物料下落與擋板6接觸,同時也起到緩沖效果,防止物料掉落與擋板6接觸震碎,或者彈起影響其他物料的下落。盡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技術,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技術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入料轉向緩沖裝置,包括進料筒、第一出料筒、第二出料筒,所述進料筒、第一出料筒、第二出料筒相互連通形成具有Y形通道的管體,所述管體外設有氣缸,所述第一出料筒與第二出料筒的連接部上可轉動地設有轉軸,所述轉軸上位于管體外設有連桿,所述連桿的自由端與氣缸活塞桿的自由端鉸接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上位于管體內設有伸入進料筒的擋板,當擋板轉動時可實現第一出料筒或第二出料筒的封閉,所述進料筒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用于緩沖擋板的緩沖桿,所述緩沖桿伸出進料筒外,所述管體的左右兩端分別設有緩沖套筒,緩沖桿伸入緩沖套筒內,所述緩沖桿與緩沖套筒之間連接設有彈簧,所述轉軸與管體之間設置有彈性套。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入料轉向緩沖裝置,包括進料筒、第一出料筒、第二出料筒,所述進料筒、第一出料筒、第二出料筒相互連通形成具有Y形通道的管體,所述管體外設有氣缸,所述第一出料筒與第二出料筒的連接部上可轉動地設有轉軸,所述轉軸上位于管體外設有連桿,所述連桿的自由端與氣缸活塞桿的自由端鉸接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上位于管體內設有伸入進料筒的擋板,當擋板轉動時可實現第一出料筒或第二出料筒的封閉,所述進料筒的左右兩端分別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涼生,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建民食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