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一種合金鋼的新型熱處理裝置,涉及合金鋼熱處理技術領域,包括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所述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均為圓筒形結構,頂部和底部開口,且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的軸線重合,所述第二加熱槽位于所述第一加熱槽內,還包括若干第一加熱器和若干第二加熱器,所述若干第一加熱器和若干第二加熱器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和第二加熱槽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和第二加熱槽的外壁之間形成環形的加熱間,用于將環形的加熱間內的待加熱物料進行加熱,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對物料的加熱效果和效率非常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合金鋼熱處理
,具體涉及一種合金鋼的新型熱處理裝置。
技術介紹
熱處理裝置是對物料進行加熱處理的裝置,目前現有的熱處理裝置,大多加熱效率不高,加熱效果差,不能對物料進行高效的加熱,且大部分結構復雜,結構成本高,且加熱功能單一。鑒于此,需要對現有的加熱裝置進行進一步的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合金鋼的新型熱處理裝置,可以大大提高對物料的加熱效果和加熱效率。為實現以上目的,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合金鋼的新型熱處理裝置,包括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所述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均為圓筒形結構,頂部和底部開口,且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的軸線重合,所述第二加熱槽位于所述第一加熱槽內,還包括若干第一加熱器和若干第二加熱器,所述若干第一加熱器和若干第二加熱器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和第二加熱槽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和第二加熱槽的外壁之間形成環形的加熱間,用于將環形的加熱間內的待加熱物料進行加熱,所述加熱間上還設有頂蓋,所述頂蓋可開合的安裝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頂部,所述頂蓋底面還安裝設有若干第四加熱器,所述頂蓋上表面還設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和所述位于所述頂蓋底部的加熱絲通過電線連接;所述頂蓋上設有一對通風口,所述一對通風口分別可拆卸插入有進風管和出風管,所述進風管的出風管口通入加熱間的底部,所述出風管的進風管口通入加熱間的頂部,位于所述頂蓋下方;還包括環形的吸水網,所述吸水網的外圈邊連接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側壁上,內圈邊連接在所述第二加熱槽的外側壁上。進一步的,所述第四加熱器包括若干第四環形筒體和加熱絲,所述加熱絲螺旋放置于所述第四加熱筒體的內部,還包括環形安裝筒,所述環形安裝筒為環形結構,且所述環形安裝筒的截面為倒Ω型,所述環形安裝筒的倒Ω型結構的兩端通過螺栓固定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頂蓋的底面,所述第四環形筒體通過環形安裝筒安裝在所述頂蓋的底面。進一步的,所述第四加熱器包括第四環形筒體和加熱絲,所述加熱絲螺旋放置于所述第四加熱筒體的內部,且所述第四環形筒體是嵌入在所述頂蓋的底面。進一步的,所述吸水網上設有鋪有硅膠干燥劑顆粒或生石灰。進一步的,還包括若干第一環形支撐板,所述第一環形支撐板的外圈邊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上,所述若干第一環形支撐板包括多個,從下到上依次分布設置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上,所述第一加熱器包括第一環形筒體和加熱絲,所述加熱絲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一環形筒體內,所述第一加熱器包括多個,所述每一個第一環形支撐板上放置有一個第一環形筒體。進一步的,還包括若干第二環形支撐板,所述第二環形支撐板的內圈邊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二加熱槽的外壁上,所述若干第二環形支撐板包括多個,從下到上依次分布設置在所述第二加熱槽的內壁上,所述第二加熱器包括第二環形筒體和加熱絲,所述加熱絲螺旋放置于所述第二環形筒體內,所述第二加熱器包括多個,所述每一個第二環形支撐板上放置有一個第二環形筒體。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環形筒體朝向加熱間的一側為網狀結構,朝向第一加熱槽的內側壁的一側密封;所述第二環形筒體朝向加熱間的一側為網狀結構,朝向第二加熱槽的外側壁的一側密封。進一步的,所述頂蓋底部還有溫控探頭。進一步的,還包括滑動裝置,所述滑動裝置包括一對滑槽和一對滑軌,所述一對滑槽平行分布,所述第一加熱槽的頂部開口位于所述一對滑槽之間,所述一對滑軌的底部分布設置在所述一對滑槽內進行滑動連接,所述一對滑軌的頂部安裝在所述頂蓋底部,所述頂蓋通過滑軌在滑槽上滑動,對第一加熱槽的頂部進行開合。本技術的優點在于: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形成的環形的加熱間可以對物料進行全面的加熱,加熱效率高;可以從頂部對物料進行加熱;通風口可以將加熱間內的進行通風,除濕和除灰塵;干燥網可以對淬火后帶水的物料進行除濕;第一環形支撐板和第二環形支撐板可以用于方便的放置第一加熱器和第二加熱器,方便安裝和拆卸;加熱間的一側為網狀結構,朝向第二加熱槽的外側壁的一側密封,使得熱量可以高效的對物料進行加熱;溫控探頭便于檢測溫度;在滑動裝置的作用下,頂蓋可以在第一加熱槽頂部滑動進行開合,便于打開和關閉頂蓋;本技術總體結構設計合理,對物料的加熱效果和效率非常高。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技術加熱室的俯視圖;圖2為圖1的主視圖;圖3為本技術頂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結合附圖1、圖2和圖3,一種合金鋼的新型熱處理裝置,包括第一加熱槽101和第二加熱槽201,所述第一加熱槽101和第二加熱槽201均為圓筒形結構,頂部和底部開口,且第一加熱槽101和第二加熱槽201的軸線重合,所述第二加熱槽201位于所述第一加熱槽101內,還包括若干第一加熱器和若干第二加熱器,所述若干第一加熱器和若干第二加熱器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和第二加熱槽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和第二加熱槽的外壁之間形成環形的加熱間301,用于將環形的加熱間301內的待加熱物料進行加熱;所述加熱間上還設有頂蓋70,所述頂蓋70可開合的安裝在所述第一加熱槽101的頂部,所述頂蓋70底面還安裝設有若干第四加熱器,所述頂蓋70上表面還設有太陽能電池板705,所述太陽能電池板705和所述位于所述頂蓋70底部的加熱絲40通過電線連接;所述頂蓋70上設有一對通風口,所述一對通風口分別可拆卸插入有進風管808和出風管809,所述進風管808的出風管口通入加熱間301的底部,所述出風管809的進風管口通入加熱間301的頂部,位于所述頂蓋70下方;還包括環形的吸水網80,所述吸水網80的外圈邊連接在所述第一加熱槽101的內側壁上,內圈邊連接在所述第二加熱槽201的外側壁上,所述吸水網80上設有鋪有硅膠干燥劑顆粒或生石灰。進一步的,所述第四加熱器包括若干第四環形筒體703和加熱絲40,所述加熱絲40螺旋放置于所述第四加熱筒體703的內部,還包括環形安裝筒701,所述環形安裝筒701為環形結構,且所述環形安裝筒701的截面為倒Ω型,所述環形安裝筒701的倒Ω型結構的兩端通過螺栓固定裝置702固定安裝在所述頂蓋70的底面,所述第四環形筒體703通過環形安裝筒701安裝在所述頂蓋的底面。進一步的,第四加熱器包括第四環形筒體703和加熱絲40,所述加熱絲40螺旋放置于所述第四加熱筒體703的內部,且所述第四環形筒體703是嵌入在所述頂蓋70的底面。進一步的,所述吸水網80上設有鋪有硅膠干燥劑顆粒或生石灰。進一步的,還包括若干第一環形支撐板102,所述第一環形支撐板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合金鋼的新型熱處理裝置,包括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所述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均為圓筒形結構,頂部和底部開口,且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的軸線重合,所述第二加熱槽位于所述第一加熱槽內,還包括若干第一加熱器和若干第二加熱器,所述若干第一加熱器和若干第二加熱器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和第二加熱槽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和第二加熱槽的外壁之間形成環形的加熱間,用于將環形的加熱間內的待加熱物料進行加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間上還設有頂蓋,所述頂蓋可開合的安裝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頂部,所述頂蓋底面還安裝設有若干第四加熱器,所述頂蓋上表面還設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和所述位于所述頂蓋底部的加熱絲通過電線連接;所述頂蓋上設有一對通風口,所述一對通風口分別可拆卸插入有進風管和出風管,所述進風管的出風管口通入加熱間的底部,所述出風管的進風管口通入加熱間的頂部,位于所述頂蓋下方;還包括環形的吸水網,所述吸水網的外圈邊連接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側壁上,內圈邊連接在所述第二加熱槽的外側壁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合金鋼的新型熱處理裝置,包括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所述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均為圓筒形結構,頂部和底部開口,且第一加熱槽和第二加熱槽的軸線重合,所述第二加熱槽位于所述第一加熱槽內,還包括若干第一加熱器和若干第二加熱器,所述若干第一加熱器和若干第二加熱器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和第二加熱槽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壁和第二加熱槽的外壁之間形成環形的加熱間,用于將環形的加熱間內的待加熱物料進行加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間上還設有頂蓋,所述頂蓋可開合的安裝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頂部,所述頂蓋底面還安裝設有若干第四加熱器,所述頂蓋上表面還設有太陽能電池板,所述太陽能電池板和所述位于所述頂蓋底部的加熱絲通過電線連接;所述頂蓋上設有一對通風口,所述一對通風口分別可拆卸插入有進風管和出風管,所述進風管的出風管口通入加熱間的底部,所述出風管的進風管口通入加熱間的頂部,位于所述頂蓋下方;還包括環形的吸水網,所述吸水網的外圈邊連接在所述第一加熱槽的內側壁上,內圈邊連接在所述第二加熱槽的外側壁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鋼的新型熱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加熱器包括若干第四環形筒體和加熱絲,所述加熱絲螺旋放置于所述第四加熱筒體的內部,還包括環形安裝筒,所述環形安裝筒為環形結構,且所述環形安裝筒的截面為倒Ω型,所述環形安裝筒的倒Ω型結構的兩端通過螺栓固定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頂蓋的底面,所述第四環形筒體通過環形安裝筒安裝在所述頂蓋的底面。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鋼的新型熱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加熱器包括第四環形筒體和加熱絲,所述加熱絲螺旋放置于所述第四加熱筒體的內部,且所述第四環形筒體是嵌入在所述頂蓋的底面。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偉,
申請(專利權)人:安慶市慶華精工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