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3C產品玻璃屏切割加工用的可堿溶的UV涂料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油墨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計算的組分:25~40%雙官聚酯丙烯酸酯、25~40%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樹脂、2~5%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2~5%三官磷酸酯密著劑、3~5%丙烯酸酯偶聯劑、10~20%滑石粉、1~2%聚四氟乙烯蠟粉、1~2%酞青藍、4~6%184、3~5%TPO、0.5~2%助劑。本發明專利技術所制備的UV油墨應用于3C產品玻璃屏上時,現場施工無需添加密著劑,褪膜時膜會溶成粒狀沉淀到堿溶池底部,對玻璃加工后段清洗方便,快捷,不會因為褪膜太大掛在玻璃上造成清洗的麻煩。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油墨領域,具體地,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3C產品玻璃屏切割加工用的可堿溶的UV絲印油墨。
技術介紹
UV固化涂料是二十世紀末流行于歐美、日本等地的一個新型涂料品種,最早應用于家具、地板、手機、隨身聽外殼的表面涂裝處理。UV固化涂料因具有不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對環境污染小,固化速度快,節省能源、固化產物性能好、適合于高速自動化生產等優點而發展迅速,其應用領域現進一步擴展到化妝品容器、電視機及電腦等家用電器領域和摩托車及罩光等其他領域。傳統涂料易揮發、固化速度慢,不利于環境保護,因此,UV涂料是傳統涂料的主要替代品。然而,目前用于手機玻璃屏起保護作用的主要有烘烤型玻璃保護油墨和UV型保護油墨,烘烤型保護油墨在使用時,還必須現場添加1~3%玻璃密著劑,一面印好后必須先在150度烘烤15分鐘,干后、涼后才能印刷另一面,再一次烤干,效率低下,浪費能源,還污染環境。現有的UV涂料需要在施工現場添加密著劑增加其附著力;且當玻璃切割或打孔后,堿水超聲褪膜時,UV膜會成片脫落,對玻璃屏后續清洗工段產生困難,效果還不是很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3C產品玻璃屏切割加工用的可堿溶的UV絲印油墨,該UV油墨具有較強的附著力,且切割或打孔時不容易開裂,耐切削液性能好,具有好的完整保護效果。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所述3C產品玻璃屏切割加工用的可堿溶的UV絲印油墨的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玻璃屏切割加工用的可堿溶的UV油墨,所述油墨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計算的組分:雙官聚酯丙烯酸酯25~40%;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樹脂(SMA)25~40%;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2~5%;三官磷酸酯密著劑2~5%;丙烯酸酯偶聯劑3~5%;滑石粉10~20%;聚四氟乙烯蠟粉1~2%;酞青藍1~2%;1844~6%;TPO3~5%;助劑0.5~2%;其中,所述雙官聚酯丙烯酸酯的酸值為35~45,所述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樹脂酸值為360~370。本專利技術采用特定酸值的雙官聚酯丙烯酸酯作為主體樹脂之一,其在玻璃上附著力好,固化速度快,耐酸性好,硬度高,耐切削液浸泡不掉的優點;采用高酸值的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樹脂作為另一主體樹脂,其不溶于水,易溶于熱堿水,能調節UV膜在堿水中溶解性能;DPHA為六官能度丙烯酸酯單體,干燥速度,耐水性,并賦予油墨較高的硬度;所述三官磷酸酯密著劑提高UV膜固化時的附著力;丙烯酸酯偶聯劑提高了UV膜耐水性,防止CNC工藝過程中耐水性差,遇水起泡,脫落問題。本專利技術所制備的單組份UV油墨,現場施工無需添加密著劑,褪膜時膜會溶成粒狀沉淀到堿溶池底部,對玻璃加工后段清洗方便,快捷,不會因為褪膜太大掛在玻璃上造成清洗的麻煩。優選地,所述油墨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計算的組分:雙官聚酯丙烯酸酯30~33%;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樹脂30~33%;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2~3%;三官磷酸酯密著劑2~3%;丙烯酸酯偶聯劑3~5%;滑石粉14~16%;聚四氟乙烯蠟粉1~2%;酞青藍1~2%;消泡劑0.3~1%;流平劑0.5~1%;1844~6%;TPO3~5%;其中,所述雙官聚酯丙烯酸酯的酸值為35~45,所述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樹脂酸值為360~370。優選地,所述酞青藍為P.B15:3,用于提供顏色,吸收UV光,保護玻璃,防止UV照射玻璃黃變。酞青藍P.B15:3,由酞青藍顏料粉制備成的為酞青藍色油墨,酞青藍顏料。優選地,所述消泡劑為德謙公司6800消泡劑,不含溶劑。優選地,所述流平劑為迪高公司410流平劑,不含溶劑。所述聚四氟乙烯蠟粉用于提高表面硬度,抗劃傷性。所述184為1-羥基環己基苯基甲酮,常規表層引發劑,價廉,快干,表干,耐黃變等特點。所述TPO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膦酸乙酯,常規深層引發劑,快干,耐黃變等特點。所述UV油墨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將雙官聚酯丙烯酸酯、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樹脂、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助劑混合,在800~1000轉/分鐘的轉速下攪拌5~10分鐘;S2、將滑石粉、聚四氟乙烯蠟粉和酞青藍加入上述混合物中,在800~1000轉/分鐘的轉速下攪拌5~10分鐘,轉為高速1400~1600轉/分鐘的轉速下攪拌40~60分鐘,至原料分散細度≤15um;S3、降低攪拌速度至800~1000轉/分鐘,加入TPO和184,并攪拌5~10分鐘,降溫至常溫;S4、再加入三官磷酸酯密著劑,丙烯酸酯偶聯劑,在800~1000轉/分鐘的轉速下攪拌5~10分鐘至攪拌均勻,用200目網過濾包裝。本專利技術還公開了所述UV油墨在3C產品玻璃屏切割加工上的應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3C產品玻璃屏切割加工用的可堿溶的UV絲印油墨,綠色無污染,不含有揮發性溶劑,且提高了生產效率;在3C產品玻璃屏上固化后進行CNC工藝切割玻璃或打孔時不容易開裂,脫落,具有好的成膜效果、耐磨性及耐刮擦性;采用5%氫氧化鈉水溶液70~80度超聲清洗2~3分鐘,該UV固化膜即可溶解性脫落,不會成大片脫落,對玻璃加工后段清洗方便,快捷。附圖說明圖1為堿溶后膜溶解成小米粒的效果圖。圖2為堿溶后殘渣的過濾圖。圖3為堿溶后膜成片脫落的效果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進行說明,以下實施例所用原料如下:雙官聚酯丙烯酸酯:潤奧化工有限公司的LuCure5215;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樹脂(SMA):潤奧化工有限公司的SZ33030;三官磷酸酯密著劑:美國沙多瑪的CD9051;丙烯酸酯偶聯劑:廣州雙桃精細化工有限公司KH570;酞青藍:P.B15:3:深圳市恒河貿易有限公司的酞青藍預分散顏料。消泡劑:德謙公司6800消泡劑;流平劑:迪高公司410流平劑。其他未特別指明型號的均為普通市售產品。實施例1油墨的組份及其重量百分比為:雙官聚酯丙烯酸酯30%;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樹脂30%;DPHA2%;三官磷酸酯密著劑2%;丙烯酸酯偶聯劑3%;滑石粉16%;聚四氟乙烯蠟粉2%;酞青藍2%;消泡劑1%;流平劑1%;1846%;TPO5%;制備過程:S1、將雙官聚酯丙烯酸酯、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樹脂、DPHA、消泡劑及流平劑投入攪拌桶中,在800轉/分鐘的轉速下攪拌10分鐘;S2、將滑石粉、聚四氟乙烯蠟粉和酞青藍加入上述攪拌桶中,在800轉/分鐘的轉速下攪拌10分鐘,轉為高速1400轉/分鐘的轉速下攪拌60分鐘,至原料分散細度≤15um;S3、降低攪拌速度至800轉/分鐘,加入TPO和184,并攪拌10分鐘,停機降溫至常溫;S4、再加入三官磷酸酯密著劑,丙烯酸酯偶聯劑,在800轉/分鐘的轉速下攪拌10分鐘至攪拌均勻,停機,取樣檢驗,合格后用200目網過濾包裝。實施例2油墨的組份及其重量百分比為:雙官聚酯丙烯酸酯33%;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樹脂33%;6官單體DPHA3%;三官磷酸酯密著劑3%;丙烯酸酯偶聯劑4.2%;滑石粉14%;聚四氟乙烯蠟粉1%;酞青藍1%;消泡劑0.3%;流平劑0.5%;1844%;TPO3%;制備過程:S1、將雙官聚酯丙烯酸酯、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樹脂、DPHA、消泡劑及流平劑投入攪拌桶中,在1000轉/分鐘的轉速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堿溶的UV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計算的組分:雙官聚酯丙烯酸酯?25~40%;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樹脂?25~40%;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2~5%;三官磷酸酯密著劑?2~5%;丙烯酸酯偶聯劑?3~5%;滑石粉?10~20%;聚四氟乙烯蠟粉?1~2%;酞青藍?1~2%;184?4~6%;TPO?3~5%;助劑?0.5~2%;其中,所述雙官聚酯丙烯酸酯的酸值為35~45,所述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樹脂酸值為360~37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堿溶的UV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計算的組分:雙官聚酯丙烯酸酯25~40%;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樹脂25~40%;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2~5%;三官磷酸酯密著劑2~5%;丙烯酸酯偶聯劑3~5%;滑石粉10~20%;聚四氟乙烯蠟粉1~2%;酞青藍1~2%;1844~6%;TPO3~5%;助劑0.5~2%;其中,所述雙官聚酯丙烯酸酯的酸值為35~45,所述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樹脂酸值為360~37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UV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計算的組分:雙官聚酯丙烯酸酯30~33%;苯乙烯馬來酸酐共聚樹脂30~33%;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2~3%;三官磷酸酯密著劑2~3%;丙烯酸酯偶聯劑3~5%;滑石粉14~16%;聚四氟乙烯蠟粉1~2%;酞青藍1~2%;消泡劑0.3~1%;流平劑0.5~1%;1844~6%;TPO3~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柏躍松,
申請(專利權)人:惠州市至上新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