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內卡式浮動制動鉗總成。制動鉗總成安裝在制動盤內圈,鉗體包括通過螺栓連接成一體的鉗體卡爪和鉗體缸體,鉗體卡爪支撐臂段內表面的內側圓弧和外表面的外側圓弧均與制動盤內圈圓弧相吻合,支架內側和支架外側兩端端部表面設有和制動盤內圈圓弧相吻合的配合圓弧,梁兩端表面設有和制動盤內圈圓弧相吻合的開檔圓弧,由此形成內凹式結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保證汽車各部件性能不變且大大縮小了制動器的布置空間,制造無需機加,有效減少機加加工工序,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了卡鉗的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到一種制動鉗,尤其是涉及適用于行車制動器中的一種內卡式浮動制動鉗總成。
技術介紹
隨著汽車發展的日新月異,對制動器的布置空間要求越來越高。在保證汽車各部件性能的情況下,研究制動器的布置結構將是一種減少制動器布置空間的有效方法。浮動鉗盤式制動器總成作為一種行車制動系統,越來越多的應用在各類汽車的制動系統中,其相對固定鉗盤式卡鉗具有結構簡單緊湊、便于安裝、重量相對較輕的優點。浮動制動鉗總成包括鉗體、支架、制動塊、活塞、防塵罩、導向銷、定位銷等件,目前傳統的制動鉗總成都屬于外卡式結構,即制動鉗總成安裝在制動盤外圈圓弧側。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內卡式浮動制動鉗總成,即安裝在制動盤內圈圓弧側,既能夠滿足使用性能,又能減少制動器的布置空間。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包括鉗體、支架、活塞、外側制動塊帶消音片總成、內側制動塊帶消音片總成、導向銷和銷軸套,所述的制動鉗總成安裝在制動盤內圈,并在鉗體和支架上設有與制動盤內外圈相吻合的曲面圓弧。所述的鉗體包括通過螺栓連接成一體的鉗體卡爪和鉗體缸體,鉗體卡爪支撐臂段內表面設有內側圓弧,外表面設有外側圓弧,內側圓弧和外側圓弧均與制動盤內圈圓弧相吻合,形成內凹式結構。所述的支架包括支架內側和支架外側以及連接在支架內側和支架外側中部之間的梁,支架內側和支架外側兩端端部表面設有和制動盤外圈圓弧相吻合的配合圓弧,梁兩端表面設有和制動盤內圈圓弧相吻合的開檔圓弧,開檔圓弧介于支架內側和支架外側之間,由此形成內凹式結構。本技術相吻合指的是均為同心圓弧,其弧度相等。本技術與
技術介紹
相比,具有的有效效果是:1、在保證汽車各部件性能的情況下,大大縮小了制動器的布置空間;2、鉗體、支架圓弧通過鑄造保證,無需機加,有效減少機加加工工序,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了卡鉗的生產效率;3、降低了制動器周邊件(如輪輞、轉向節等)的制作成本,降低了整車的制造成本。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零件組成爆炸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鉗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的鉗體正視圖。圖4是本技術的鉗體剖視圖。圖5是本技術的支架正視圖。圖6是本技術的支架剖視圖。圖7是本技術的支架俯視圖。圖8是本技術的制動鉗總成與制動盤配合示意圖。圖9是本技術的制動鉗總成與制動盤配合剖視圖。圖中:1.外側制動塊帶消音片總成,2.制動塊卡簧,3.支架,4.內側制動塊帶消音片總成,5.矩形密封圈,6.銷軸套,7.活塞,8.活塞防塵罩,9.導向銷,10.鉗體,11.放氣螺釘,12.放氣螺釘罩,13.堵頭,14.鉗體卡爪,15.鉗體缸體,16、23、24、25、26.螺栓安裝孔,17、29.銷軸套安裝孔(導向孔),18、19、20、21、22.螺栓,27.進油孔,28,放氣螺釘孔,30、31.缸孔,32、33.勾頭U型口,34、外側圓弧,35.內側圓弧,36、37.導向銷安裝孔,38、39.卡鉗總成安裝孔,40、41.配合圓弧,42、43.開檔圓弧,44.支架外側,45.支架內側,46.梁,47.制動盤,48.制動盤外圈圓弧,49.制動盤內圈圓弧。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示,本技術具體實施中包括鉗體10、支架3、活塞7、外側制動塊帶消音片總成1、內側制動塊帶消音片總成4、導向銷9和銷軸套6,制動鉗總成安裝在制動盤47內圈,鉗體10包括通過螺栓18、19、20、21、22連接成一體的鉗體卡爪14和鉗體缸體15,如圖9所示,鉗體卡爪14支撐臂段內表面的內側圓弧35和外表面的外側圓弧34均與制動盤內圈圓弧49為同心圓弧。如圖2~4所示,鉗體缸體15的兩側延伸設有銷軸套安裝孔17、29,鉗體缸體15上設有進油孔27和放氣螺釘孔28,進油孔27通過堵頭13密封,放氣螺釘孔28安裝放氣螺釘11,放氣螺釘11上安裝有放氣螺釘罩12。鉗體缸體15中部設有兩個用于安裝活塞7的缸孔30、31,鉗體卡爪14的卡爪端設有與缸孔30、31相配合的勾頭U型口32、33,活塞7的兩端分別連接有矩形密封圈5和活塞防塵罩8,活塞7兩端通過矩形密封圈5和活塞防塵罩8安裝在缸孔30、31內。如圖5-6所示,支架上裝有制動塊卡簧、外側制動塊帶消音片總成和內側制動塊帶消音片總成,支架3兩端部設有導向銷安裝孔36、37,中部兩側設有卡鉗總成安裝孔38、39,支架3兩側設有外側制動塊帶消音片總成1和內側制動塊帶消音片總成4,外側制動塊帶消音片總成1和內側制動塊帶消音片總成4均通過制動塊卡簧2固定,兩塊制動塊卡簧2之間卡有消音片總成。在缸孔的兩側對稱布置著銷軸套安裝孔17、29,銷軸套安裝孔17、29安裝在銷軸套安裝孔17、29內,導向銷安裝孔和卡鉗總成安裝孔在支架內側,導向銷9穿過銷軸套6后貫穿導向銷安裝孔36、37和導向銷安裝孔36、37兩側的制動塊卡簧2,通過導向銷9使鉗體與支架關聯在一起,卡鉗總成通過螺栓與轉向節或連接板固定在一起。如圖5-7所示,支架3包括支架內側44和支架外側45以及連接在支架內側44和支架外側45中部之間的梁46,如圖8所示,支架內側44和支架外側45兩端端部表面設有和制動盤外圈圓弧48為同心圓弧的配合圓弧40、41,如圖9所示,梁46兩端表面設有和制動盤內圈圓弧49為同心圓弧的開檔圓弧42、43。本技術的鉗體在具體實施中其內側圓弧無需加工,直接通過鑄造保證即可,保證與制動盤內測圓弧間隙在2.5mm以上。本技術的支架通過卡制動盤的圓弧把支架分成內側和外側,并通過梁把內側和外側連接成一體。支架在具體實施中其開檔圓弧無需加工,直接通過鑄造保證即可,保證與制動盤內測圓弧間隙在2.5mm以上。由此實施可見,本技術在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的情況下,能夠大大縮小了制動器的布置空間,無需機加,有效減少機加加工工序,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了卡鉗的生產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具有其突出顯著的技術效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內卡式浮動制動鉗總成,包括鉗體(10)、支架(3)、活塞(7)、外側制動塊帶消音片總成(1)、內側制動塊帶消音片總成(4)、導向銷(9)和銷軸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動鉗總成安裝在制動盤(47)內圈,并在鉗體(10)和支架(3)上設有與制動盤內外圈相吻合的曲面圓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內卡式浮動制動鉗總成,包括鉗體(10)、支架(3)、活塞(7)、外側制動塊帶消音片總成(1)、內側制動塊帶消音片總成(4)、導向銷(9)和銷軸套(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動鉗總成安裝在制動盤(47)內圈,并在鉗體(10)和支架(3)上設有與制動盤內外圈相吻合的曲面圓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卡式浮動制動鉗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鉗體(10)包括通過螺栓(18、19、20、21、22)連接成一體的鉗體卡爪(14)和鉗體缸體(15),鉗體卡爪(14)支撐臂段內表面設有內側圓弧(35),外表面設有外側圓弧(35),內側圓弧(35)和外側圓弧(35)均與制動盤內圈圓弧(49)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壽灃,楊銀軍,張興龍,黃偉中,凌利峰,張水清,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亞太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