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機器人充電座,其包括上蓋、下蓋和充電模塊,所述上蓋與所述下蓋連接,所述上蓋包括用于容置充電模塊的容置腔,該容置腔具有一側面,該側面的底部具有一水平設置的充電板,所述充電板上設置有與充電模塊電連接、用于對機器人進行充電的充電彈片或線圈。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公開一種機器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機器人充電座通過水平設置的充電板,可以插入到機器人底部進行充電,改變了充電連接方式,提高了連接穩定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器人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機器人充電座及機器人。
技術介紹
機器人采用可充自帶式電蓄電池組供電,電量只能維持幾個小時,一旦電量耗盡,須給予機器人充電。目前,一些機器人與充電座采用插接方式進行充電,即,在機器人一端設置插頭或者插座,在充電座一端設置插座或插頭。需要充電時,機器人自行移動至充電座位置,將插頭和插座兩者對接后進行充電。對接過程中,由于插接常產生沖擊力或過大的震動而造成連接不穩定。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器人充電座,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連接不穩定的技術問題。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機器人充電座,其包括上蓋、下蓋和充電模塊,所述上蓋與所述下蓋連接,所述上蓋包括用于容置充電模塊的容置腔,該容置腔具有一側面,該側面的底部具有一水平設置的充電板,所述充電板上設置有與充電模塊電連接、用于對機器人進行充電的充電彈片或線圈。優選地,所述容置腔內還設置有用于對機器人進行導航的導航裝置。優選地,所述導航裝置為透光片,該透光片設置在所述側面上。優選地,所述充電板兩邊設有充電槽,該充電槽內設置有充電彈片。優選地,上述機器人充電座還包括配重塊,該配重塊設置在所述下蓋上。優選地,上述機器人充電座還包括防滑墊,該防滑墊設置在所述下蓋的外部。優選地,所述容置腔包括半圓弧面以及位于半圓弧面兩側的兩個側面,所述半圓弧面和兩個側面合圍成底部開口的半圓形開口腔體。本技術還提供一種機器人,包括用于控制機器人整體進行運動的底座和前述機器人充電座,所述底座的底平面上設有所述機器人充電座對接的充電機構。優選地,所述機器人上設置有用于對位的紅外傳感器。本技術機器人充電座通過水平設置的充電板,可以插入到機器人底部進行充電,改變了充電連接方式,提高了連接穩定性。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技術一實施例中機器人充電座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機器人充電座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一實施例中機器人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參照圖1和圖2,本技術提供一種機器人充電座,其包括上蓋10、下蓋20和充電模塊30。其中,上蓋10與下蓋20連接,上蓋10包括用于容置充電模塊的容置腔11。該容置腔11具有一側面12,該側面12的底部具有一水平設置的充電板13,充電板13上設置有與充電模塊30電連接、用于對機器人進行充電的充電彈片131或充電線圈(圖未示出)。本技術實施例中,充電板13呈水平設置,由側面12的底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其目的在于插入到機器人的底部,利用充電彈片131或充電線圈 與機器人對接,實現對機器人進行接觸式充電或者非接觸式充電。所謂接觸式充電,即利用充電彈片13與機器人底部的充電片接觸,實現充電。所謂非接觸式充電,即利用充電線圈與機器人底部的無線充電機構對接,實現無線充電。考慮到組裝和成型的便利性,本技術實施例中,將充電板13設置成由容置腔11的一側面延伸,使得上蓋10可以通過模具一體成型(例如塑膠模具一體成型),可以節省成型工序,安裝也非常方便。當然,也可以將容置腔11設置為分體結構,這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由上述文字描述以及附圖可以很容易想到的技術,在此不再贅述。本技術實施例中,當機器人需要充電時,機器人可自行或借助人工移動至充電座位置,充電板13插入機器人的底部,充電彈片13或充電線圈與機器人底部的充電機構對接,從而實現充電。本技術機器人充電座通過水平設置的充電板13,可以插入到機器人底部進行充電,改變了充電連接方式,相對于現有技術插接充電的方式,提高了連接穩定性。在一實施例中,容置腔11內還設置有用于對機器人進行導航的導航裝置。本實施例中,導航裝置有多種實施方式,可以在容置腔11內設置信號發射模塊,通過其發射導航信號,使機器人移動至充電位置;也可以通過機械的方式設置感光結構,在機器人中設置感光裝置,通過光感導航。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導航裝置為一可透光的透光片14,該透光片14設置在側面12上。參照圖2所示,本技術實施例中,充電板13兩邊設有充電槽132,該充電槽132內設置有充電彈片131。本實施例中,充電彈片131分開設置,結構簡單,方便安裝。為了使充電座不易移動,本技術一實施例中,機器人充電座還包括配重塊21,該配重塊21設置在下蓋20上。進一步的,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機器人充電座還包括防滑墊22,該防滑墊22設置在下蓋20的外部。本實施例通過防滑墊22的設置,使得充電座更不易移動,連接可靠。本技術實施例中,容置腔11用于容置充電模塊30,其形狀和構造有多種方式,參照圖2所示,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包括半圓弧面111以及位于半圓弧面兩側的兩個側面12,半圓弧面111和兩個側面12合圍成底部開口的 半圓形開口腔體。該半圓形開口腔體的開口朝下,裝配時,先將充電模塊30從該開口裝設到容置腔11內,然后將下蓋20蓋合到該開口上。參照圖3,本技術還提供一種機器人,本技術實施例中,該機器人具有底座101,底座101主要用于控制機器人整體進行運動。其關鍵之處在于,其底平面上設有充電機構102,該充電機構102與前述機器人充電座對接。本技術實施例中,充電機構102適配前述充電彈片131或者充電線圈。本技術機器人由于設置與前述機器人充電座對接的底座101,充電過程簡單方便,可以提高充電穩定性。本技術實施例中,機器人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移動至充電座處完成充電,例如,可以在其內設置信號接收裝置,接收前述導航信號從而移動至充電座處,也可以設置感光裝置,通過光感導航。例如,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在充電座的一側設置有可透光的透光片14,該透光片14設置在側面12上,而機器人上設置有紅外傳感器103,通過紅外傳感器103感應透光信號,從而準確判斷充電座的位置。其他實現對位的方式還有多種,例如,不設置透光片14而在充電座上設置透光孔,通過紅外傳感器103,也可以實現對位。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技術的專利技術構思下,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機器人充電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蓋、下蓋和充電模塊,所述上蓋與所述下蓋連接,所述上蓋包括用于容置充電模塊的容置腔,該容置腔具有一側面,該側面的底部具有一水平設置的充電板,所述充電板上設置有與充電模塊電連接、用于對機器人進行充電的充電彈片或線圈。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機器人充電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蓋、下蓋和充電模塊,所述上蓋與所述下蓋連接,所述上蓋包括用于容置充電模塊的容置腔,該容置腔具有一側面,該側面的底部具有一水平設置的充電板,所述充電板上設置有與充電模塊電連接、用于對機器人進行充電的充電彈片或線圈。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器人充電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內還設置有用于對機器人進行導航的導航裝置。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機器人充電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導航裝置為透光片,該透光片設置在所述側面上。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器人充電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板兩邊設有充電槽,該充電槽內設置有充電彈片。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永昌,盛閣,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鼎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