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設有室內監控的智能行車記錄儀,包括有記錄儀本體,所述記錄儀本體靠近前擋風玻璃的一側為斜面,所述記錄儀本體內設有電路腔、電池腔、通信腔;所述電路腔內設有智能電路,所述智能電路包括有主控器以及分別與主控器信號連接的行車記錄系統、觸摸顯示屏、通信裝置;所述觸摸顯示屏設于記錄儀本體遠離前擋風玻璃的一側;所述通信裝置包括有天線,所述天線設于通信腔內,所述電池腔內設有電池,所述電池用于給智能電路供電;通過設置通信系統及觸摸顯示屏,實現智能控制,方便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設有室內監控的智能行車記錄儀。
技術介紹
目前,行車記錄儀已經成為汽車的必須配置,可以有效防止碰瓷以及規避可能造成的自身損失,為交通事故等提供有力的證據;但目前行車記錄儀功能比較單一,不能支持無線通信、不能智能化控制,因此這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點,提供一種設有室內監控的智能行車記錄儀。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具體方案如下:一種設有室內監控的智能行車記錄儀,包括有記錄儀本體,所述記錄儀本體靠近前擋風玻璃的一側為斜面,所述記錄儀本體內設有電路腔、電池腔、通信腔;所述電路腔內設有智能電路,所述智能電路包括有主控器以及分別與主控器信號連接的行車記錄系統、觸摸顯示屏、通信裝置;所述觸摸顯示屏設于記錄儀本體遠離前擋風玻璃的一側;所述行車記錄系統包括有存儲器以及行車攝像頭,所述行車攝像頭設于記錄儀本體靠近前擋風玻璃的一側;所述通信裝置包括有天線,所述天線設于通信腔內,所述電池腔內設有電池,所述電池用于給智能電路供電。其中,所述天線包括有包括有矩形的PCB反射板,所述PCB反射板上設有微帶天線;所述微帶天線包括有上下對稱、形狀相同的第一微帶單元以及第二微帶單元;所述第一微帶單元及第二微帶單元均包括有第一微帶線、從第一微帶線向PCB反射板中心延伸出的第二微帶線、從第二微帶線向PCB反射板中心延伸出的第三微帶線;所述第一微帶線的一端、第二微帶線的一端、第三微帶線的一端三者對齊,所述第一微帶線的另一端、第二微帶線的另一端、第三微帶線的另一端三者呈階梯狀;所述第三微帶線向PCB反射板中心延伸出有多個拱橋形輻射環臂;每個輻射環臂內均設有一端為弧形另一端為矩形的去耦開窗;所述第一微帶線遠離PCB反射板中心的一側設有多個矩形凹坑;還包括有用于饋電的第一饋電片和第二饋電片,第一饋電片和第二饋電片設于PCB反射板同側,所述第一饋電片與第一微帶單元的第一微帶線電性連接;所述第二饋電片與第二微帶單元的第三微帶線通過一饋電細帶電性連接。其中,每個第三微帶線的去耦開窗數量為九個,且中間的去耦開窗的長度最長,從中間的去耦開窗至兩邊的去耦開窗的長度依次減少。其中,每個第一微帶線的矩形凹坑數量為29-35個。其中,設每個第三微帶線的去耦開窗數量為N個,矩形凹坑的寬度設為K,則第二微帶線的長度L為9.5N*K。其中,所述第一微帶單元以及第二微帶單元中間設有一條隔離槽,所述隔離槽內填充有半導體,所述半導體為二氧化硅。其中,還包括有設于PCB反射板遠離設有第一饋電片和第二饋電片的一側的寄生振子單元,所述寄生振子單元包括有第一矩形臂和從第一矩形臂向第一微帶單元一側延伸出的第二矩形臂。其中,PCB反射板的外圍還設有一圈隔離微帶圈。其中,還包括有與主控器電性連接的驅動器單元以及與驅動器單元電性連接的應急LED燈,所述應急LED燈設于記錄儀本體下側;其中,還包括有用于監控車內情況的室內攝像頭,所述室內攝像頭與主控器信號連接,所述室內攝像頭設于記錄儀本體下側;其中,還包括有設于記錄儀本體上的溫度測量器,所述溫度測量器與主控器信號連接,所述溫度測量器用于探測車內溫度;其中,還包括有GPS定位裝置,GPS定位裝置與主控器信號連接,所述GPS定位裝置用于實時定位車輛位置;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通過設置通信系統及觸摸顯示屏,實現智能控制,方便使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智能電路的原理框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天線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第一微帶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第二微帶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的天線的頻率范圍測試圖;圖7是本專利技術的天線在特定參數下的頻率范圍測試圖;圖8是本專利技術的天線的方向圖;圖1至圖8中的附圖標記說明:1-記錄儀本體;2-行車攝像頭;3-觸摸顯示屏;4-電路腔;5-通信腔;6-電池腔;7-室內攝像頭;8-溫度測量器;G1-PCB反射板;G2-寄生振子單元;G3-隔離微帶圈;G4-隔離槽;G51-第一饋電片;G52-第二饋電片;G61-第一微帶線;G62-第二微帶線;G63-第三微帶線;G64-去耦開窗;G65-輻射環臂;G66-矩形凹坑。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并不是把本專利技術的實施范圍局限于此。如圖1至圖8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設有室內監控的智能行車記錄儀,包括有記錄儀本體1,所述記錄儀本體1靠近前擋風玻璃的一側為斜面,所述記錄儀本體1內設有電路腔4、電池腔6、通信腔5;所述電路腔4內設有智能電路,所述智能電路包括有主控器以及分別與主控器信號連接的行車記錄系統、觸摸顯示屏3、通信裝置;所述觸摸顯示屏3設于記錄儀本體1遠離前擋風玻璃的一側;所述行車記錄系統包括有存儲器以及行車攝像頭2,所述行車攝像頭2設于記錄儀本體1靠近前擋風玻璃的一側;所述通信裝置包括有天線,所述天線設于通信腔5內,所述電池腔6內設有電池,所述電池用于給智能電路供電;通過設置通信系統及觸摸顯示屏3,實現智能控制,方便使用。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設有室內監控的智能行車記錄儀,所述天線包括有包括有矩形的PCB反射板G1,所述PCB反射板G1上設有微帶天線;所述微帶天線包括有上下對稱、形狀相同的第一微帶單元以及第二微帶單元;所述第一微帶單元及第二微帶單元均包括有第一微帶線G61、從第一微帶線G61向PCB反射板G1中心延伸出的第二微帶線G62、從第二微帶線G62向PCB反射板G1中心延伸出的第三微帶線G63;所述第一微帶線G61的一端、第二微帶線G62的一端、第三微帶線G63的一端三者對齊,所述第一微帶線G61的另一端、第二微帶線G62的另一端、第三微帶線G63的另一端三者呈階梯狀;所述第三微帶線G63向PCB反射板G1中心延伸出有多個拱橋形輻射環臂G65;每個輻射環臂G65內均設有一端為弧形另一端為矩形的去耦開窗G64;所述第一微帶線G61遠離PCB反射板G1中心的一側設有多個矩形凹坑G66;還包括有用于饋電的第一饋電片G51和第二饋電片G52,第一饋電片G51和第二饋電片G52設于PCB反射板G1同側,所述第一饋電片G51與第一微帶單元的第一微帶線G61電性連接;所述第二饋電片G52與第二微帶單元的第三微帶線G63通過一饋電細帶電性連接。通過不小于550次的微帶電路結構設計,以及通過不低于500次仿真試驗和參數調整下,最終確定了上述天線結構,該天線具備較寬的頻率范圍以及較好的隔離度和方向性以及增益性能。如圖6,該天線帶寬可用頻率范圍高達1.7GHz至2.65GHz;基本滿足通信頻段的要求,其增益也較高,頻帶內平均增益大于8.952dBi;滿足實際使用需要。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設有室內監控的智能行車記錄儀,每個第三微帶線G63的去耦開窗G64數量為九個,且中間的去耦開窗G64的長度最長,從中間的去耦開窗G64至兩邊的去耦開窗G64的長度依次減少。當滿足該數量的時候,其數據如圖7。該整體天線系統帶寬可用頻率范圍達到了1.6GHz至2.85GHz;其增益也明顯增加,頻帶內平均增益大于9.4dBi,相比上升0.3dBi左右;另外其隔離度如果圖頻帶內隔離度,隔離度表現較好,如圖7,在S3中可以看出在頻率范圍內隔離度大于25.5dB。其方向性也好,如圖8所述,其為全向性天線。本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設有室內監控的智能行車記錄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記錄儀本體(1),所述記錄儀本體(1)靠近前擋風玻璃的一側為斜面,所述記錄儀本體(1)內設有電路腔(4)、電池腔(6)、通信腔(5);所述電路腔(4)內設有智能電路,所述智能電路包括有主控器以及分別與主控器信號連接的行車記錄系統、觸摸顯示屏(3)、通信裝置;所述觸摸顯示屏(3)設于記錄儀本體(1)遠離前擋風玻璃的一側;所述行車記錄系統包括有存儲器以及行車攝像頭(2),所述行車攝像頭(2)設于記錄儀本體(1)靠近前擋風玻璃的一側;所述通信裝置包括有天線,所述天線設于通信腔(5)內,所述電池腔(6)內設有電池,所述電池用于給智能電路供電;還包括有用于監控車內情況的室內攝像頭(7),所述室內攝像頭(7)與主控器信號連接,所述室內攝像頭(7)設于記錄儀本體(1)下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設有室內監控的智能行車記錄儀,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記錄儀本體(1),所述記錄儀本體(1)靠近前擋風玻璃的一側為斜面,所述記錄儀本體(1)內設有電路腔(4)、電池腔(6)、通信腔(5);所述電路腔(4)內設有智能電路,所述智能電路包括有主控器以及分別與主控器信號連接的行車記錄系統、觸摸顯示屏(3)、通信裝置;所述觸摸顯示屏(3)設于記錄儀本體(1)遠離前擋風玻璃的一側;所述行車記錄系統包括有存儲器以及行車攝像頭(2),所述行車攝像頭(2)設于記錄儀本體(1)靠近前擋風玻璃的一側;所述通信裝置包括有天線,所述天線設于通信腔(5)內,所述電池腔(6)內設有電池,所述電池用于給智能電路供電;還包括有用于監控車內情況的室內攝像頭(7),所述室內攝像頭(7)與主控器信號連接,所述室內攝像頭(7)設于記錄儀本體(1)下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設有室內監控的智能行車記錄儀,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包括有包括有矩形的PCB反射板(G1),所述PCB反射板(G1)上設有微帶天線;所述微帶天線包括有上下對稱、形狀相同的第一微帶單元以及第二微帶單元;所述第一微帶單元及第二微帶單元均包括有第一微帶線(G61)、從第一微帶線(G61)向PCB反射板(G1)中心延伸出的第二微帶線(G62)、從第二微帶線(G62)向PCB反射板(G1)中心延伸出的第三微帶線(G63);所述第一微帶線(G61)的一端、第二微帶線(G62)的一端、第三微帶線(G63)的一端三者對齊,所述第一微帶線(G61)的另一端、第二微帶線(G62)的另一端、第三微帶線(G63)的另一端三者呈階梯狀;所述第三微帶線(G63)向PCB反射板(G1)中心延伸出有多個拱橋形輻射環臂(G65);每個輻射環臂(G65)內均設有一端為弧形另一端為矩形的去耦開窗(G6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斯琴,
申請(專利權)人:斯琴,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