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跨路放線組合支架,涉及空中電纜或電纜線的架設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跨路放線支架,用金屬桿做成易組合、易安裝的跨路支架,支架的上部設有帶手動曲柄的導線牽引輪組,將導線固定在導線牽引輪組中的導線牽引線上,搖動手動曲柄,即可將導線從路的一側牽引到路的另一側。所述跨路放線組合支架降低了導線跨路施工的勞動強度,減少了施工材料,降低了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空中電纜或電纜線的架設
,尤其涉及一種跨路放線支架。
技術介紹
電力系統中的電能傳輸途徑主要由輸電線路、桿塔、變壓器等設備組成,高壓供電輸電線路是必須使用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電力建設施工中,如何做到安全、快速、減輕施工中的勞動強度是施工中的一個關鍵點。目前,電力線路特別是10千伏以上的輸變電線路在放線架設過程中,需要跨越公路、鐵路,由于放線時間較長,不能在一天內架設完成,因而必須先搭建跨路的支架,以保證公路、鐵路的暢通和安全。搭建跨路支架現用方法是大量使用長木桿,人工組建,不僅施工周期長、拆建繁瑣,還大量一次性使用鐵絲綁扎,浪費嚴重,而且工人勞動強度大,高空作業不安全因素多,工作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跨路放線組合支架,降低了高壓導線跨路施工的勞動強度,減少了施工材料,降低了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提高了工作效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跨路放線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體,架體的寬度與路寬匹配,車能正常通過;還設有導線牽引輪組,由兩個定滑輪、兩個雙滑輪、手搖曲柄和一條導線牽引輪組成一個循環輸送線;導線牽引輪組固定在架體上,電纜一端可連接在導線牽引線上,將電纜從路的一側放線到路的另一側。進一步優化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的架體為可拆裝結構。進一步優化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的架體為若干個立桿、若干個橫桿、若干個縱桿、四個斜支撐桿、兩個滑輪固定桿、若干個底座組成的帶斜支撐桿的長方體結構。進一步優化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的導線牽引輪組固定在架體的滑輪固定桿上,每個滑輪固定桿上固定一個雙滑輪,一個定滑輪,帶有手搖曲柄的定滑輪固定在滑輪固定桿的下半部分。進一步優化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的橫桿的數量大于等于2,縱桿的數量大于等于2,立桿的數量大于等于4。進一步優化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的立桿、橫桿、斜支撐桿、滑輪固定桿具有可伸縮調節結構,其上設有高度調節孔。進一步優化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的橫桿上設有開口槽,縱桿端部設有L型插桿,L型插桿插入開口槽固定橫桿和縱桿,滑輪固定桿和支架兩端的縱桿采用同樣結構固定。進一步優化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立桿頂部設有4個U型固定環槽,橫桿端部設有與U型固定環槽匹配的T型端頭。進一步優化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的所述立桿頂部設有兩個U型固定環槽和螺栓孔,斜支撐桿頂部設有和立桿頂部匹配的螺栓孔,螺栓孔固定斜支撐桿和立桿,立桿和橫桿通過兩個U型環槽和T型端頭固定。進一步優化的技術方案為所述立桿、斜支撐桿、滑輪固定桿插入底座中。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用可重復使用的桿做成易組成、易分解的組合跨路支架,所有支架部分在地面人工組裝,吊車或者人工搭建,避免人工高空作業,沒有易損物品,降低了高壓導線跨路施工的勞動強度,減少了施工材料,降低了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圖。圖2是本技術所述立桿結構圖。圖3是本技術所述橫桿和縱桿組裝圖。圖4是本技術所述立桿和橫桿組裝圖。圖5是本技術所述立桿和橫桿組裝俯視圖。圖6是本技術所述斜支撐桿和立桿組裝圖。圖7是本技術所述導線牽引輪結構圖。圖8是本技術所述雙滑輪結構圖。圖9是本技術所述單滑輪和手搖曲柄結構圖。圖10是本技術所述底座結構圖。圖中:1、斜支撐桿;2、立桿;3、橫桿;4、縱桿;5、導線牽引輪組;51、單定滑輪;52、雙滑輪;53、牽引線;54、手搖曲柄;6、滑輪固定桿;7、高度調節孔8、開口槽;9、L型插桿;10、U型固定環槽;11、T型端頭;12、螺栓孔;13、底座。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是包括架體,架體的寬度與路寬匹配,車能正常通過;還設有導線牽引輪組5,由兩個定滑輪51、兩個雙滑輪52、手搖曲柄54和一條導線牽引線53組成一個循環輸送線;導線牽引輪組5固定在架體上,電纜一端可連接在導線牽引線53上,將電纜從路的一側放線到路的另一側。該跨路放線組合支架易組裝易分解,為可拆裝結構。由立桿2、橫桿3、縱桿4、斜支撐桿1組成一個簡易框架,簡易框架為帶支撐桿的長方體結構,簡易框架兩端的斜支撐桿1中間分別有一個滑輪固定桿6,滑輪固定桿6與框架兩端的縱桿4連接,通過增加或減少橫桿3、縱桿4和立桿2的數量可改變框架的長度使之適應不同寬度的公路或鐵路。橫桿3的數量大于等于2,縱桿4的數量大于等于2,立桿2的數量大于等于4,框架上端設置有導線牽引輪組5將導線從公路的一端牽引到另一端。如圖2所示,立桿2具有可伸縮結構,其上設置有可伸縮調節孔7,立桿調整到理想高度,用螺栓穿入可伸縮調節孔7固定住伸縮結構,斜支撐桿1、橫桿3同樣具有此結構,同樣采用螺栓固定可伸縮結構。如圖3所示,橫桿3上設置有開口槽8,將縱桿4端部的L型插桿9插入橫桿3的開口槽8,橫桿3和縱桿4連接在一起。滑輪固定桿6頂端設有類似縱桿4頂端的L型插桿9,框架兩端的縱桿4中間設有類似橫桿3上的開口槽8,滑輪固定桿6和框架兩端縱桿4可以按照圖3所示的方法組裝在一起。如圖4和圖5所示,支架中間的立桿2頂部設置4個U型固定環槽10,橫桿3端部設置T型端頭11,將橫桿3的T型端頭11卡入立桿2頂部的U型固定環槽10即可將立桿2和縱桿4固定在一起。如圖6所示,支架兩端的立桿2頂部設置有兩個U型固定環槽10,同時頂部設有螺栓孔12,斜支撐桿1頂部設有類似于立桿2頂部的螺栓孔12,用螺栓將斜支撐桿1和支架兩端的立桿2固定在一起,將橫桿3的T型端頭11卡入立桿2頂部的U型固定環槽10將斜支撐桿1、立桿2、橫桿3三者固定在一起。如圖7、圖8、圖9所示,導線牽引輪組5由兩個定滑輪51、兩個雙滑輪52、手搖曲柄54和導線牽引線53組成,其中一個定滑輪51帶有手搖曲柄54,四個定滑輪分別固定在支架兩端的滑輪固定桿6上,帶手搖曲柄54的定滑輪51固定在滑輪固定桿6的下半部分方便人員操作,導線牽引線長度可根據支架長度調節。如圖10所示,所有接地的桿插入底座13固定到底面。跨路放線支架組裝完成后,將導線用扎線帶固定在導線牽引線53上,搖動手搖曲柄54,帶手搖曲柄54的定滑輪51轉動,同時帶動導線牽引線53轉動,將導線從路的一側牽引到路的另一側。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搭建跨路支架大量使用長木桿,人工組建,不僅施工周期長、拆建繁瑣,還大量一次性使用鐵絲綁扎,浪費嚴重,而且工人勞動強度大,高空作業不安全因素多,工作效率低。降低了高壓導線跨路施工的勞動強度,減少了施工材料,降低了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跨路放線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體,架體的寬度與路寬匹配,車能正常通過;還設有導線牽引輪組(5),由兩個定滑輪(51)、兩個雙滑輪(52)、手搖曲柄(54)和一條導線牽引輪組(5)成一個循環輸送線;導線牽引輪組(5)固定在架體上,電纜一端可連接在導線牽引線(53)上,將電纜從路的一側放線到路的另一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跨路放線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體,架體的寬度與路寬匹配,車能正常通過;還設有導線牽引輪組(5),由兩個定滑輪(51)、兩個雙滑輪(52)、手搖曲柄(54)和一條導線牽引輪組(5)成一個循環輸送線;導線牽引輪組(5)固定在架體上,電纜一端可連接在導線牽引線(53)上,將電纜從路的一側放線到路的另一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跨路放線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為可拆裝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跨路放線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為若干個立桿(2)、若干個橫桿(3)、若干個縱桿(4)、四個斜支撐桿(1)、兩個滑輪固定桿(6)、若干個底座(13)組成的帶斜支撐桿(1)的長方體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跨路放線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線牽引輪組(5)固定在架體的滑輪固定桿(6)上,每個滑輪固定桿上固定一個雙滑輪(52),一個定滑輪(51),帶有手搖曲柄(54)的定滑輪(51)固定在滑輪固定桿(6)的下半部分。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跨路放線組合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桿(3)的數量大于等于2,縱桿(4)的數量大于等于2,立桿(2)的數量大于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崔少華,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邢臺供電分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平鄉縣供電分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