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睡枕枕芯以及睡枕,屬于枕頭技術領域,解決了睡枕枕芯不能兼顧透氣性、舒適度以及保證兒童正確睡眠姿勢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睡枕枕芯包括具有容置空間的枕芯皮以及置于容置空間內的填充物,枕芯皮包括上枕芯皮和下枕芯皮,容置空間分為仰睡區以及位于所述仰睡區兩側的側睡區,仰睡區與側睡區之間都通過分隔布實現彼此隔離,仰睡區的中央區域設有至少一條縫合于上枕芯皮和下枕芯皮之間的仰睡隔斷布,形成凹陷的頭窩區。睡枕包括如上所述的枕芯以及包覆于枕芯外圍的枕套。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睡枕枕芯達到了透氣性好、軟硬度適中且能使孩子保持正常睡眠姿勢的技術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枕頭
,尤其涉及一種睡枕枕芯以及睡枕。
技術介紹
兒童時期是人體發育的關鍵時期,睡枕的合適程度直接關系到孩子脊柱的生長發育情況,而很多處于成長期的孩子在睡覺時都存在亂動、不踏實的現象,普通的睡枕一般都是中間隆起一較高表面用于支撐頭部,孩子若睡覺不踏實就會導致其頭部偏離枕頭中間或者直接脫離枕頭,這樣就使其脊柱處于不正常的彎曲狀態,對孩子脊柱的發育造成極大地不良影響。現有技術中,有人提出在枕頭中間設置凹部以用于對孩子的頭部進行限位,如申請號為201420657244.2、名稱為“嬰兒枕頭”的中國專利文獻就公開了一種嬰兒枕頭,其枕頭本體包括在中間區域設有的平枕部以及在平枕部兩側設置的側枕部,平枕部的中間設有凹部,枕頭本體采用柔軟有彈性的橡膠材料或者記憶棉材料制成。這種睡枕盡管能夠起到對頭部的限位作用,但缺點很明顯,橡膠材質或記憶棉材質的透氣性較差,若孩子在睡覺時采用下趴的姿勢,就會對孩子的呼吸造成阻礙,甚至會產生危險;而且,不同的孩子對這種彈性材料的軟硬度的適應情況也不盡相同,可能會由于枕頭過硬或過軟導致孩子睡眠質量不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透氣性好、軟硬度適中且能使孩子保持正常睡眠姿勢的睡枕枕芯以及睡枕。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睡枕枕芯,包括具有容置空間的枕芯皮以及置于所述容置空間內的填充物,所述枕芯皮包括相互縫合形成所述容置空間的上枕芯皮和下枕芯皮,所述容置空間分為位于中間位置的仰睡區以及位于所述仰睡區兩側的側睡區,所述仰睡區與所述側睡區之間都通過分隔布實現彼此隔離,所述仰睡區的中央區域設有至少一條縫合于所述上枕芯皮和下枕芯皮之間的仰睡隔斷布,形成凹陷的頭窩區。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仰睡隔斷布為橫向或縱向或橫縱交錯設置。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兩側的所述側睡區內都設有至少一條縫合于所述上枕芯皮和下枕芯皮之間的側睡隔斷布。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側睡隔斷布為橫向或縱向或橫縱交錯設置。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枕芯皮的表面在對應仰睡區和側睡區的位置都縫有或印有標識條。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仰睡區和側睡區都設有填充開口,所述填充開口都縫有阻擋布,所述填充開口由拉鏈控制其封閉或開啟。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三個填充開口的封閉或開啟由一條拉鏈控制。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枕芯皮靠近人體肩部的側面具有呈流線、弧形的外凸部。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填充物為軟管或決明子或蕎麥殼或蠶沙。一種睡枕,包括枕套,所述枕套內放置有如上所述的睡枕枕芯。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睡枕枕芯將內部空間分隔為彼此隔離的仰睡區和側睡區,仰睡區內通過仰睡隔斷布的拉力作用形成用于容置頭部的頭窩區,這樣就可以在容置空間內填充透氣性好、支撐力度適中的填充物,而且通過控制填充物的多少也可以控制睡枕的高度;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具有矯正睡姿功能睡枕不能兼顧良好透氣性和適中的軟硬度的技術問題,達到了透氣性好、軟硬度適中且能使孩子保持正常睡眠姿勢的技術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睡枕枕芯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睡枕枕芯的拆分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術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技術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另外,專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聯接/連接關系,并非單指構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據具體實施情況,通過添加或減少聯接輔件,來組成更優的聯接結構。本技術中的各個技術特征,在不互相矛盾沖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組合。請一并參照圖1和圖2,本技術睡枕枕芯包括具有容置空間的枕芯皮以及置于容置空間內的填充物,枕芯皮包括相互縫合形成容置空間的上枕芯皮1和下枕芯皮2,填充物采用舒適、透氣、軟硬度適中、且有足夠支撐力的軟管、決明子、蕎麥殼、蠶沙中的一種或幾種,通過控制填充物的多少可以實現枕頭高度的靈活調整。容置空間分為位于中間位置的仰睡區31以及位于仰睡區31兩側的側睡區32,仰睡區31與側睡區32之間都通過分隔布4實現彼此隔離,仰睡區31的中央區域設有至少一條縫合于上枕芯皮1和下枕芯皮2之間的仰睡隔斷布5,形成凹陷的頭窩區33。頭窩區33能夠實現對人體頭部的支撐,使孩子保持正常的睡眠姿勢。優選地,枕芯皮靠近人體肩部的側面具有呈流線、弧形的外凸部21,外凸部21設于側睡區32處,用于對人體的頸部抵靠支撐。仰睡隔斷布5用于提供拉力將上枕芯皮1和/或下枕芯皮2拉出頭窩區33,仰睡隔斷布5的布置方向可以靈活設置,可以設置為橫向、縱向或橫縱交錯。為了保證兩側的側睡區32內的填充物不隨意跑動,兩側的側睡區32內都設有至少一條縫合于上枕芯皮1和下枕芯皮2之間的側睡隔斷布6,同樣地,側睡隔斷布6為橫向、縱向或橫縱交錯設置。由于兒童在不同年齡的身高、肩寬不同,枕芯皮的表面在對應仰睡區31和側睡區32的位置都縫有或印有標識條8,往枕芯皮內部裝填充物時,枕芯皮的填充開口朝上,將填充物填充至不同的標識條8所示位置,就能實現睡枕高度的調整,標識條8的位置可以根據同一年齡的兒童的平均身高、肩寬來設定。仰睡區31和側睡區32都設有填充開口,填充開口都由拉鏈7控制其封閉或開啟,拉鏈7可以在三個填充開口設置一條長拉鏈,也可以在每個填充開口分別設置一條拉鏈,填充開口都向內縫有舌狀的阻擋布(圖中未繪出),當填充物填充完畢時,將阻擋布繞卷就可以實現填充開口的封堵,避免填充物的外溢。本技術睡枕包括如上所述的睡枕枕芯以及包覆于枕芯外表面的枕套。以上是對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技術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技術精神的前提下還可做出種種的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形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睡枕枕芯,包括具有容置空間的枕芯皮以及置于所述容置空間內的填充物,所述枕芯皮包括相互縫合形成所述容置空間的上枕芯皮和下枕芯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間分為位于中間位置的仰睡區以及位于所述仰睡區兩側的側睡區,所述仰睡區與所述側睡區之間都通過分隔布實現彼此隔離,所述仰睡區的中央區域設有至少一條縫合于所述上枕芯皮和下枕芯皮之間的仰睡隔斷布,形成凹陷的頭窩區。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睡枕枕芯,包括具有容置空間的枕芯皮以及置于所述容置空間內的填充物,所述枕芯皮包括相互縫合形成所述容置空間的上枕芯皮和下枕芯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間分為位于中間位置的仰睡區以及位于所述仰睡區兩側的側睡區,所述仰睡區與所述側睡區之間都通過分隔布實現彼此隔離,所述仰睡區的中央區域設有至少一條縫合于所述上枕芯皮和下枕芯皮之間的仰睡隔斷布,形成凹陷的頭窩區。2.如權利要求1所述睡枕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仰睡隔斷布為橫向或縱向或橫縱交錯設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睡枕枕芯,其特征在于:兩側的所述側睡區內都設有至少一條縫合于所述上枕芯皮和下枕芯皮之間的側睡隔斷布。4.如權利要求3所述睡枕枕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側睡隔斷布...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鄧秀,翁建軍,
申請(專利權)人:鄧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