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雙向雙作用減震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4255150 閱讀: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17:34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雙向雙作用減震裝置,屬于減震器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包括減震外筒Ⅰ、減震內筒、減震導向柱、內筒端蓋、外筒彈簧、內筒彈簧、內筒密封墊、固定螺栓、減震外筒Ⅱ;外筒彈簧分別安裝在減震外筒Ⅰ、減震外筒Ⅱ內,減震導向柱分別安裝在減震外筒Ⅰ、減震外筒Ⅱ內,內筒端蓋分別安裝在減震內筒兩端,減震內筒一端安置在減震外筒Ⅰ內,減震內筒另一端安置在減震外筒Ⅱ內,內筒密封墊安置在減震內筒內,內筒彈簧安裝在減震內筒內,內筒彈簧一端與內筒端蓋連接,內筒彈簧另一端與內筒密封墊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該裝置減震結構簡單緊湊、便于安裝、應用范圍廣;該裝置減震行程長、可調節、減震效果明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雙向雙作用減震裝置,屬于減震器

    技術介紹
    減震器主要用來抑制彈簧吸震后反彈時的震蕩及來自路面的沖擊。減震器太軟,車身就會上下跳躍,減震器太硬就會帶來太大的阻力。汽車上使用的減震器有雙向作用筒式減震器、充氣式減震器和阻尼可調式減震器。但是現有減震由于結構的限制,圓柱形螺旋彈簧容易壓縮到極限,失去減震功能,行程短且減震器硬度不可調節,減震效果不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行程長且可調節的雙向雙作用減震裝置,以克服目前減震器行程短、不可調節等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向雙作用減震裝置,包括減震外筒Ⅰ1、減震內筒2、減震導向柱3、內筒端蓋4、外筒彈簧5、內筒彈簧6、內筒密封墊7、固定螺栓8、減震外筒Ⅱ11;減震外筒Ⅰ1與減震外筒Ⅱ11結構相同,外筒彈簧5分別安裝在減震外筒Ⅰ1、減震外筒Ⅱ11內,減震導向柱3分別安裝在減震外筒Ⅰ1、減震外筒Ⅱ11內,內筒端蓋4分別安裝在減震內筒2兩端,減震內筒2一端安置在減震外筒Ⅰ1內與外筒彈簧5一端連接,減震內筒2另一端安置在減震外筒Ⅱ11內與外筒彈簧5一端連接,內筒密封墊7安置在減震內筒2內,內筒彈簧6安裝在減震內筒2內,內筒彈簧6一端與內筒端蓋4連接,內筒彈簧6另一端與內筒密封墊7連接,減震導向柱3一端通過固定螺栓8安置在減震外筒Ⅰ1、減震外筒Ⅱ11端部,減震導向柱3另一端穿過內筒端蓋4通過固定螺栓8與內筒密封墊7連接,減震內筒2內通過內筒密封墊7與減震導向柱3形成內筒氣室10,減震內筒2上設有內筒氣嘴9,內筒氣嘴9位于內筒氣室10處。一種雙向雙作用減震裝置的工作原理為:減震裝置受壓縮時,首先一端的減震外筒Ⅰ1做往復運動,壓縮與其相連的外筒彈簧5,被壓縮的外筒彈簧5推動與其另一端接觸的內筒端蓋4帶動減震內筒2做往復運動,減震內筒2的往復運動帶動了減震裝置另一端外筒彈簧5的壓縮,實現了雙向減震作用;與此同時,減震外筒Ⅰ1的往復運動帶動與其固定的減震導向柱3在減震內筒2內的往復運動,內筒密封墊7往復壓縮氣室10,壓縮的氣體可作為彈性介質,實現雙作用減震的效果;內筒彈簧6起保護作用防止打底。另外,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預先調節固定螺栓8的位置調節外筒彈簧5的預緊力、調節氣室10的氣室壓強改變減震裝置的硬度。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該裝置減震結構簡單緊湊、便于安裝、應用范圍廣;2、該裝置減震行程長、可調節、減震效果明顯。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剖視圖。圖中各標號為:1:減震外筒、2:減震內筒、3:減震導向柱、4:內筒端蓋、5:內筒彈簧、6:內筒彈簧、7:內筒密封墊、8:固定螺栓、9:內筒氣嘴、10:內筒氣室、11:減震外筒Ⅱ。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所述內容。實施例:如圖1所示,一種雙向雙作用減震裝置,包括減震外筒Ⅰ1、減震內筒2、減震導向柱3、內筒端蓋4、外筒彈簧5、內筒彈簧6、內筒密封墊7、固定螺栓8、減震外筒Ⅱ11;減震外筒Ⅰ1與減震外筒Ⅱ11結構相同,外筒彈簧5分別安裝在減震外筒Ⅰ1、減震外筒Ⅱ11內,減震導向柱3分別安裝在減震外筒Ⅰ1、減震外筒Ⅱ11內,內筒端蓋4分別安裝在減震內筒2兩端,減震內筒2一端安置在減震外筒Ⅰ1內與外筒彈簧5一端連接,減震內筒2另一端安置在減震外筒Ⅱ11內與外筒彈簧5一端連接,內筒密封墊7安置在減震內筒2內,內筒彈簧6安裝在減震內筒2內,內筒彈簧6一端與內筒端蓋4連接,內筒彈簧6另一端與內筒密封墊7連接,減震導向柱3一端通過固定螺栓8安置在減震外筒Ⅰ1、減震外筒Ⅱ11端部,減震導向柱3另一端穿過內筒端蓋4通過固定螺栓8與內筒密封墊7連接,減震內筒2內通過內筒密封墊7與減震導向柱3形成內筒氣室10,減震內筒2上設有內筒氣嘴9,內筒氣嘴9位于內筒氣室10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向雙作用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減震外筒Ⅰ(1)、減震內筒(2)、減震導向柱(3)、內筒端蓋(4)、外筒彈簧(5)、內筒彈簧(6)、內筒密封墊(7)、固定螺栓(8)、減震外筒Ⅱ(11);減震外筒Ⅰ(1)與減震外筒Ⅱ(11)結構相同,外筒彈簧(5)分別安裝在減震外筒Ⅰ(1)、減震外筒Ⅱ(11)內,減震導向柱(3)分別安裝在減震外筒Ⅰ(1)、減震外筒Ⅱ(11)內,內筒端蓋(4)分別安裝在減震內筒(2)兩端,減震內筒(2)一端安置在減震外筒Ⅰ(1)內與外筒彈簧(5)一端連接,減震內筒(2)另一端安置在減震外筒Ⅱ(11)內與外筒彈簧(5)一端連接,內筒密封墊(7)安置在減震內筒(2)內,內筒彈簧(6)安裝在減震內筒(2)內,內筒彈簧(6)一端與內筒端蓋(4)連接,內筒彈簧(6)另一端與內筒密封墊(7)連接,減震導向柱(3)一端通過固定螺栓(8)安置在減震外筒Ⅰ(1)、減震外筒Ⅱ(11)端部,減震導向柱(3)另一端穿過內筒端蓋(4)通過固定螺栓(8)與內筒密封墊(7)連接,減震內筒(2)內通過內筒密封墊(7)與減震導向柱(3)形成內筒氣室(10),減震內筒(2)上設有內筒氣嘴(9),內筒氣嘴(9)位于內筒氣室(10)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向雙作用減震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減震外筒Ⅰ(1)、減震內筒(2)、減震導向柱(3)、內筒端蓋(4)、外筒彈簧(5)、內筒彈簧(6)、內筒密封墊(7)、固定螺栓(8)、減震外筒Ⅱ(11);減震外筒Ⅰ(1)與減震外筒Ⅱ(11)結構相同,外筒彈簧(5)分別安裝在減震外筒Ⅰ(1)、減震外筒Ⅱ(11)內,減震導向柱(3)分別安裝在減震外筒Ⅰ(1)、減震外筒Ⅱ(11)內,內筒端蓋(4)分別安裝在減震內筒(2)兩端,減震內筒(2)一端安置在減震外筒Ⅰ(1)內與外筒彈簧(5)一端連接,減震內筒(2)另一端安置在減震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田碩劉美紅
    申請(專利權)人:昆明理工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云南;5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中文字幕韩国三级理论无码 |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无码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V|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久久久久久99av无码免费网站|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性色av无码不卡中文字幕 |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一区|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18禁成年无码免费网站无遮挡| 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成人无码区免费A片视频WWW|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av片无码免费天天看| 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精品无码黑人又粗又大又长|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人妻丰满熟妞av无码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性色AV|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亚洲熟妇无码乱子AV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久久老子午夜精品无码怎么打|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