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孫小平專利>正文

    一種活性焦再生塔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4251333 閱讀: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22 13:46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活性焦再生塔,該活性焦再生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密封連接且設置在殼體內的裝料段、加熱段、冷卻段、下料段,加熱段內豎直設置多根過料管;加熱段內還分布有多個套設在各過料管上的折流板,折流板的至少一側與加熱段的殼體內壁之間留有間隙,用作空氣出口,以使300?450℃的熱空氣在加熱段的殼體內經多次轉向后流出,對過料管內的活性焦進行加熱,折流板的設置,延長了換熱的空氣在加熱段內的流通路徑,同等條件下增加了熱交換效率,使得換熱更為充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對已吸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重金屬的活性焦進行脫附,恢復活性焦性能的裝置,特別是一種活性焦再生塔。
    技術介紹
    我國一次能源以煤炭為主,燃煤電廠、金屬冶煉廠、燃煤鍋爐廠、垃圾焚燒等工業爐窯排放的煙氣和廢氣中含有SO2、SO3、NO、重金屬離子、有害煙塵污染物,從而形成嚴重污染,影響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形勢非常嚴峻;自20世紀70年代起,鋼鐵廠的燒結煙氣脫硫脫硝技術逐漸在日本、歐洲部分發達國家進入工業化應用。活性焦脫硫是以物理一化學吸附原理為基礎的干法脫硫、脫硝技術,通過活性焦的吸附作用進行脫硫脫硝,吸附過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重金屬的活性焦炭再生后可重復使用,具有良好的環保性能,所產生的廢棄物極少,不會對環境產生二次污染,在國內外已經得到廣泛應用。中國技術專利CN201520162500.5公開了一種活性焦/炭連續活化再生系統,包括活化再生塔,所述活化再生塔從上至下依次設有裝料段、分配段、活化再生段、分離段、冷卻段和卸料段;活化再生段和冷卻段內均設有多個套裝的活性焦/炭通道,每一活性焦/炭通道為兩環形側壁套設形成的套筒結構;相鄰活性焦/炭通道的相鄰側壁之間形成熱交換氣體通道;上述活化再生系統使用過程中存在換熱效率較低、換熱不充分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效率、易于操作的活性焦再生塔。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活性焦再生塔,所述活性焦再生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密封連接且設置在殼體內的裝料段、加熱段、冷卻段、下料段,所述加熱段內豎直設置多根過料管,各過料管頂端套設在第一管板內,各過料管底端套設在第二管板內,以使所述第一管板、第二管板之間密封設置;所述殼體上、于所述第一管板、第二管板的內側分別設有換熱氣進口和換熱氣出口,
    以使300-450℃的熱空氣在加熱段內形成自下而上的對流,對過料管內的焦炭進行加熱活化;所述加熱段的殼體內分布有多個套設在各過料管上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至少一側與所述加熱段的殼體內壁之間留有間隙,用作空氣出口,以使進入所述換熱氣進口的熱空氣在加熱段的殼體內經多次轉向后流出換熱氣出口,折流板的設置,延長了換熱的空氣在加熱段內的流通路徑,同等條件下增加了熱交換效率,使得換熱更為充分。進一步,所述冷卻段內豎直設置多根下料管,各下料管頂端套設在第三管板內,各下料管底端套設在第四管板內,以使所述第三管板、第四管板之間密封設置;所述殼體上、于所述第三管板、第四管板的內側分別設有冷卻空氣進口和冷卻空氣出口,以使冷卻段內形成自下而上的對流,對下料管內的活化后焦炭進行冷卻;所述冷卻段的殼體內分布有多個套設在各下料管上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至少一側與所述冷卻段的殼體內壁之間留有間隙,用作空氣出口,以使進入所述冷卻空氣進口的空氣在冷卻段的殼體內經多次轉向后流出冷卻空氣出口,折流板的設置,延長了冷卻的空氣在冷卻段內的流通路徑,同等條件下增加了熱交換效率,使得冷卻更為充分。進一步,所述折流板與所述過料管、下料管垂直或傾斜設置,所述同一殼體內的相鄰兩折流板的空氣出口設置在殼體內的相對兩側,以使空氣在殼體內的橫向傳播距離最長,以延長空氣在殼體內經過的路徑。進一步,所述裝料段的底端內豎直設置多根豎管,裝料段的殼體上設有進氣口,各進氣口與豎管相連,所述過料管穿過所述第一管板設置,以使所述過料管頂端的開口設置在裝料段內,各豎管的底端開口處于所述各過料管頂端開口的上方,且通過所述進氣口通入所述裝料段內的氣體為氮氣,用于對所述裝料段底部進行吹掃,以使待活化的焦炭進入過料管內;同時對裝料段內的氧氣進行清除,防止溫度過高時造成焦炭自燃。進一步,所述加熱段底端的第二管板與所述冷卻段頂端的第三管板之間構成密封腔,所述過料管的底端穿過所述第二管板設置,以使所述過料管底端的開口設置在密封腔內,該密封腔與用于回收二氧化硫氣體的二氧化硫引出氣泵相連,對焦炭活化時釋放出的二氧化硫進行回收利用。進一步,所述裝料段呈錐形,裝料段頂端的截面積小于其底端的截面積;裝
    料段頂端的加料口呈漏斗形,便于焦炭進入裝料段。進一步,所述下料段呈倒錐形,下料段底端的截面積小于其頂端的截面積;出料口設置在下料段的底端,便于將焦炭引出。進一步,所述過料管頂端的開口與所述第一管板的上端面齊平設置,利于待活化的焦炭進入過料管;所述下料管頂端的開口與所述第四管板的上端面齊平設置,利于活化后的焦炭進入下料管。技術的技術效果:(1)本技術的活性焦再生塔,相對于現有技術,加熱段和冷卻段內設有折流板,延長了空氣在殼體內的流通路徑,同等條件下增加了熱交換效率,使得熱交換更為充分;(2)使用氮氣對裝料段進行吹掃,利于焦炭進入過料管,同時防止溫度過高時造成焦炭自燃。伸出第二管板24的過料管有導出SO2氣的功能。進氣口導入氮氣,使之分布均勻并進入上料管13。附圖說明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是本技術活性焦再生塔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側視圖;圖3是活性焦再生塔過料管設置的剖面示意圖;圖4圖1中A區域的局部放大圖;圖5是本技術的裝料段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技術的加熱段與冷卻段連接處的結構示意圖。圖中:裝料段1,加料口11,進氣口12,上料管13,第一管板16,加熱段2,換熱氣出口21,換熱氣進口22,二氧化硫引出氣泵23,第二管板24,第三管板25,過料管26,冷卻段3,冷卻空氣出口31,冷卻空氣進口32,下料管33,下料段4,出料口42,折流板5。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活性焦再生塔包括設置在殼體內的裝料段1、加熱段2、冷卻段3、下料段4,裝料段1呈錐形設置,裝料段1頂端的截面積小于其底端的截面積;裝料段1頂端的加料口11呈漏斗形,用于將待活化的焦炭加入活性焦再生塔;加熱段2內豎直設置多根過料管26,各過料管26頂端套設在具有與過料管26相適配網孔的第一管板16內,各過料管26
    底端套設在具有與過料管26相適配網孔的第二管板24內,以使第一管板16、第二管板24與殼體之間密封設置,同時用于將過料管26進行固定;殼體上、于第一管板16、第二管板24的內側分別設有換熱氣進口22和換熱氣出口21,加熱段2的殼體內分布有多個套設在各過料管26上的折流板5,折流板5與過料管26垂直設置(其他實施例可以傾斜設置),各折流板5的一側與加熱段2的殼體內壁之間留有間隙,用作空氣出口,相鄰兩折流板5的空氣出口設置在殼體內的相對兩側,以使進入換熱氣進口22的空氣在加熱段2的殼體內經多次轉向后流出換熱氣出口21,使得換熱空氣在殼體內的橫向傳播距離最長,延長空氣在殼體內經過的路徑。伸出第二管板24的過料管有導出SO2氣的功能。冷卻段3內豎直設置多根下料管33,各下料管33頂端套設在具有與下料管33相適配網孔的第三管板25內,各下料管33底端套設在具有與下料管33相適配網孔的第四管板內,以使第三管板25、第四管板與殼體之間密封設置;殼體上、于第三管板25、第四管板的內側分別設有冷卻空氣進口32和冷卻空氣出口31;冷卻段3的殼體內分布有多個套設在各下料管33上的折流板5,折流板5與下料管33垂直設置(其他實施例可以傾斜設置),折流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活性焦再生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密封連接且設置在殼體內的裝料段(1)、加熱段(2)、冷卻段(3)、下料段(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段(2)內豎直設置多根過料管(26),各過料管(26)的頂端套設在第一管板(16)內,各過料管(26)的底端套設在第二管板(24)內,所述殼體上、于所述第一、第二管板的內側分別設有換熱氣進口(22)和換熱氣出口(21);所述加熱段(2)的殼體內分布有多個套設在各過料管(26)上的折流板(5),所述折流板(5)的至少一側與所述加熱段(2)的殼體內壁之間留有間隙,用作空氣出口,以使進入所述換熱氣進口(22)的空氣在加熱段(2)的殼體內經多次轉向后流出換熱氣出口(2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活性焦再生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密封連接且設置在殼體內的裝料段(1)、加熱段(2)、冷卻段(3)、下料段(4),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段(2)內豎直設置多根過料管(26),各過料管(26)的頂端套設在第一管板(16)內,各過料管(26)的底端套設在第二管板(24)內,所述殼體上、于所述第一、第二管板的內側分別設有換熱氣進口(22)和換熱氣出口(21);所述加熱段(2)的殼體內分布有多個套設在各過料管(26)上的折流板(5),所述折流板(5)的至少一側與所述加熱段(2)的殼體內壁之間留有間隙,用作空氣出口,以使進入所述換熱氣進口(22)的空氣在加熱段(2)的殼體內經多次轉向后流出換熱氣出口(2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焦再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段(3)內豎直設置多根下料管(33),各下料管(33)的頂端套設在第三管板(25)內,各下料管(33)的底端套設在第四管板內;所述殼體上、于所述第三、第四管板的內側分別設有冷卻空氣進口(32)和冷卻空氣出口(31);所述冷卻段(3)的殼體內分布有多個套設在各下料管(33)上的折流板(5),折流板(5)的至少一側與所述冷卻段(3)的殼體內壁之間留有間隙。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焦再生塔,其特征在于,同一殼體內的相鄰兩折流板(5)的空氣出口設置在殼體內的相對兩側。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焦再生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小平
    申請(專利權)人:孫小平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成人麻豆日韩在无码视频|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无码| 无码少妇丰满熟妇一区二区| 狠狠躁狠狠爱免费视频无码| 99热门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码专区| 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伊人天堂av无码av日韩av|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人妻无码不卡中文字幕系|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性饥渴少妇AV无码毛片|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东京热av人妻无码专区|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 亚洲最大天堂无码精品区| 日本无码WWW在线视频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人妻斩 |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