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雙進料機,包括:順次連接的第一進料機和第二進料機,第一進料機與第二進料機內分別安裝有升降平臺,第一進料機與第二進料機上分別安裝有探測裝置,探測裝置用來檢測第一進料機升降平臺或者第二進料機升降平臺上鐵皮厚度并與第一設定值進行比較。根據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進料機由兩臺單個進料機組成,具有兩套升降平臺,其中一臺機器的升降平臺在進鐵生產,另一臺機器的升降平臺在做準備,通過探測裝置檢測每臺進料機中升降平臺上的鐵皮厚度,當正在工作的進料機上的鐵皮用完,立即切換到另一臺進料機開始鐵皮的輸送,切換間隔較短甚至沒有間隔時間,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印刷、涂料的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公開一般涉及印刷機械,尤其涉及一種雙進料機。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產品包裝的精美要求也越來越高,消費領域紙質包裝向金屬包裝轉化的趨勢十分顯現,因此,金屬薄板印刷和涂料裝備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據我國包裝技術聯合會金屬容器委員會2010年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金屬包裝使用的罐、盒、蓋的耗量只有歐美發達國家的1/40,是世界平均耗量的1/7,我國罐、盒、蓋的需求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預計每年新建生產線200多條。進料機是生產線的必要配套設備,它的效率直接關系到整條線的生產率,因此,國內外公司對提高進料機的效率作為產品開發中的大事來抓。國際上有德國的高寶、日本的富士公司目前開發出了減少切換時間的進料機輔助機構,但是還是不夠理想,切換中斷的鐵皮在20至30張左右,這樣的切換時間對印刷機的水墨傳遞、涂料機的涂料的穩定性均有一定影響。因此開發出切換時間更短的進料機就顯得十分重要。如圖1所示為現有技術中進料機的結構示意圖,現有技術換鐵切換是采用輔助小車加輔助升降臂實現的,工作原理:進料機工作過程中當鐵皮剩下100張左右時,人工將輔助小車從空閑位置開到工作位置,極限位置設限位開關,控制輔助小車停止,這時輔助升降臂準好對準木腳的空檔中,提升輔助升降臂至托住木腳,并自動切換到間隙上升模式,升降平臺下降到底,送入第二包鐵,待第一包鐵全部輸送完畢,將輔助小車從工作位置開到空閑位置,同時升降平臺上升,將第二包鐵升至工作位置,開氣送鐵,這樣便完成了整個切換工作,其中,切換過程約需要20秒鐘、大約中斷20到30張鐵。從上面的工作原理分析,現有技術的切換時間長,切換中斷20到30張鐵,這么長的時間切換,對印刷、涂料質量均有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現有技術中的上述進料機切換時間長,影響印刷、涂料的質量等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種雙進料機。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雙進料機,包括:順次連接的第一進料機和第二進料機,所述第一進料機與所述第二進料機內分別安裝有升降平臺,所述第一進料機與所述第二進料機上分別安裝有探測裝置,所述探測裝置用來檢測所述第一進料機升降平臺或者所述第二進料機升降平臺上鐵皮厚度并與第一設定值進行比較。根據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進料機由兩臺單個進料機組成,具有兩套升降平臺,其中一臺機器的升降平臺在進鐵生產,另一臺機器的升降平臺在做準備,通過探測裝置檢測每臺進料機中升降平臺上的鐵皮厚度,當正在工作的進料機上的鐵皮用完,立即切換到另一臺進料機開始鐵皮的輸送,切換間隔較短甚至沒有間隔時間,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印刷、涂料的質量。附圖說明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所作的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申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圖1為現有技術中進料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雙進料機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進料機雙進料控制方法流程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探測裝置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探測裝置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申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相關專利技術,而非對該專利技術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專利技術相關的部分。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請參考圖2,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雙進料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順次連接的第一進料機和第二進料機,所述第一進料機與所述第二進料機內分別安裝有升降平臺,所述第一進料機與所述第二進料機上分別安裝有探測裝置,所述探測裝置用來檢測所述第一進料機升降平臺或者所述第二進料機升降平臺上鐵皮厚度并與第一設定值進行比較。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雙進料機中包括兩臺單個進料機,具有兩套升降平臺,其控制方法參考圖3,其中一臺機器的升降平臺在進鐵生產,另一臺機器的升降平臺在做準備,通過探測裝置檢測每臺進料機中升降平臺上的鐵皮厚度,當正在工作的進料機上的鐵皮用完,立即切換到另一臺進料機開始鐵皮的輸送,切換間隔較短甚至沒有間隔時間,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印刷、涂料的質量。進一步的,第一設定值為1張鐵皮厚度。如圖2所示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雙進料機結構示意圖,其中相連接的第一進料機1和第二進料機2分別有升降平臺,第一進料機1的升降平臺和第二進料機2的升降平臺上分別放置有鐵皮,任一進料機的升降平臺上升至第一位置即工作位置,圖3中第一進料機1的升降平臺上升至工作位置,第一進料機1升降平臺上的鐵皮經過連接升降平臺對應的第一輸送帶3向前輸送鐵皮,第一進料機1的升降平臺上的鐵皮厚度由控制器進行檢測,當探測裝置檢測到第一進料機1的升降平臺上鐵皮只有1張時,切換到第二進料機2開始工作,第一進料機1的升降平臺下降至初始位置,在該升降平臺上放上另一包鐵皮;第二進料機2升降平臺上的鐵皮經過連接升降平臺對應的第二輸送帶4向前輸送鐵皮,第二進料機2的升降平臺上的鐵皮高度由控制器進行檢測,當探測裝置檢測到第二進料機2的升降平臺上鐵皮只有1張時,調自動切換到第一進料機1工作,升降平臺上的鐵皮經第一輸送帶3向前輸送鐵皮,第二進料機2的升降平臺下降至初始位置,在該升降平臺上放另一包鐵皮;上述工作過程循環實現換鐵時間大大縮短,進一步提高了印刷和涂料的質量。上述探測裝置對當前工作位置的升降平臺上的鐵皮厚度進行檢測,當工作位置的升降平臺上的鐵皮運輸完之前進行升降平臺的切換,將切換升降平臺的鐵皮設置為一張,當工作的升降平臺上的鐵皮只剩一張時,切換另一臺進料機送鐵和當前升降平臺下降,因此換鐵時間短,生產效率高。進一步的,探測裝置還用來檢測第一進料機升降平臺或者第二進料機升降平臺上鐵皮高度連續減小值是否為第二設定值。在升降平臺上放置的鐵皮較多,當進行傳輸一段時間之后工作位置的升降平臺上鐵皮高度會減少,為了保證輸送帶能夠順利進行鐵皮傳輸,不會出現鐵皮傳送不到輸送帶上的情況,當工作位置的升降平臺上的鐵皮連續減少一定高度,工作位置的升降平臺會自動上升一段距離,使得升降平臺和對應的輸送帶之間順利工作。進一步的,第二設定值為2~3mm鐵皮高度。通常將第二設定值設定為2~3mm鐵皮高度,工作位置的升降平臺輸送近十張鐵皮之后,升降平臺上升一固定值,一般為九或十張鐵皮厚度。進一步的,第一進料機連接第一輸送帶,所述第二進料機連接第二輸送帶,所述第一輸送帶用于輸送所述第一進料機升降平臺上的鐵皮,所述第二輸送帶用來輸送第二進料機升降平臺上的鐵皮。如圖2所示,在第一進料機1和第二進料機2上分別連接有輸送帶,通過輸送帶3、4帶動鐵皮進行傳輸。進一步的,探測裝置包括連接桿10,所述連接桿10上安裝有擋板9,所述擋板9上安裝有可移動感應塊5,所述感應塊5下端通過軸連接有探測腳7和高度感應開關6,所述感應塊5隨著所述探測腳7的升降而升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提供一種探測裝置的結構,參考圖4、圖5,其也可為其他能夠實現對升降平臺上的鐵皮高度進行檢測的機構;其中感應塊可移動安裝在擋板上,感應塊與探測腳的升降一致,通過探測腳知曉鐵皮高度減少的情況并反映到感應塊上,當鐵皮減少高度為第二設定值時,感應塊;在軸上還安裝有高度感應開關,通過該高度感應開關實現對升降平臺上鐵皮的整體高度進行監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進料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順次連接的第一進料機和第二進料機,所述第一進料機與所述第二進料機內分別安裝有升降平臺,所述第一進料機與所述第二進料機上分別安裝有探測裝置,所述探測裝置用來檢測所述第一進料機升降平臺或者所述第二進料機升降平臺上鐵皮厚度并與第一設定值進行比較。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進料機,其特征在于,包括:順次連接的第一進料機和第二進料機,所述第一進料機與所述第二進料機內分別安裝有升降平臺,所述第一進料機與所述第二進料機上分別安裝有探測裝置,所述探測裝置用來檢測所述第一進料機升降平臺或者所述第二進料機升降平臺上鐵皮厚度并與第一設定值進行比較。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進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設定值為1張鐵皮厚度。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進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測裝置還用來檢測第一進料機升降平臺或者第二進料機升降平臺上鐵皮高度度連續減小值是否為第二設定值。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進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設定值為2~3mm鐵皮高度。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進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進料機連接第一輸送帶,所述第二進料機連接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施勝新,陳忠兵,沈惠峰,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華宇印涂設備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