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耐腐蝕且匯流效果佳的鉛蓄電池板柵,包括四邊框筋條構成的邊框、邊框內交錯形成網狀結構的橫向筋條和縱向筋條,以及位于上邊框外側的極耳,所述板柵分為上下兩部分,其中,所述板柵上部位于靠近極耳一側,占所述邊框高度的1/3~1/2,板柵上部的縱向筋條的數量大于板柵下部。板柵上部的縱向筋條數量比板柵下部多,增加導電截面,使得電子傳導更暢通,提高匯流效果。板柵筋條的截面積由底部到頂部逐漸增大,其變化大小與電流的變化大小相吻合,板柵內阻減小,有效降低板柵腐蝕速率,延長蓄電池的使用壽命。加強橫筋和輔加筋的設置增加板柵強度,避免損壞,節約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鉛蓄電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耐腐蝕且匯流效果佳的鉛蓄電池板柵。
技術介紹
鉛蓄電池的充放電主要靠板柵完成。傳統網格式極板板柵,包括四邊形邊框、邊框內縱橫交錯形成網狀結構的橫向筋條和豎向筋條,以及極耳。在雙面涂上鉛膏以后經過固化處理成為極板,極板在與蓄電池槽內部的電解液發生化學反應后產生電流,其中,底部的電流需經過板柵上的邊框和筋條進行匯聚,然后輸出到上方凸出的極耳上輸出,這種網格式極板板柵的制造工藝簡單,在蓄電池的生產中比較常用。現有板柵的筋條一般采用上下粗細一致的設計,由于電流從極板底部向頂部匯集,電流逐步增大,而筋條上下粗細一致,導致內阻增大,板柵導電能力減弱。對于在正常失效的鉛酸電池的解剖中發現,往往在正極板上部分的板柵與活性物質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蝕與軟化。因此,為延緩板柵腐蝕,需對板柵進行優化設計。申請公布號為CN 104115317 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電池板柵。所述電池板柵包括板柵柵絲的圖案。所述圖案包括具有第一節段和第二節段的板柵柵絲,所述第一節段具有第一耐腐蝕性,所述第二節段具有比第一耐腐蝕性差的第二耐腐蝕性。在電池板柵的使用壽命期間,第二節段以快于第一節段的腐蝕速率的速率發生腐蝕,以便動態地釋放其內應力并控制板柵增長。授權公告號為CN 203746975 U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耐腐蝕的蓄電池板柵,包括極耳、由邊框筋條圍成的邊框以及邊框內交叉形成網狀結構的縱向筋條和橫向筋條,在交叉點處橫向筋條或/和縱向筋條具有在邊框所在平面內徑向增粗的膨脹節。該技術的蓄電池板柵中在橫向筋條和縱向筋條的交叉處設有膨脹節,從而使橫向筋條與縱向筋條兩者的接觸面積增大,降低內應力以及兩者的接觸電阻,從而達到降低板柵腐蝕的速率,延長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授權公告號為CN 203707252 U的專利文獻一種鉛酸蓄電池板柵,包括四邊形板柵邊框和板耳,板耳設置在板柵邊框的上方,板耳為梯形且在板耳上開設有V型的槽口,板柵邊框的上邊框和下邊框的尺寸沿板耳方向由粗到細設置,板柵邊框的左邊框和右邊框的尺寸從上到下由粗到細設置,在板柵內部均勻設置有沿上下邊框方向的橫筋和沿左右邊框方向豎筋,本技術簡單實用,有效的提高了蓄電池板柵的強度,使得電流載荷在極板內分布的更加均勻,提高了蓄電池極板的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耐腐蝕且匯流效果佳的鉛蓄電池板柵,對傳統網格式極板板柵縱向筋條的數量及尺寸進行優化,有效降低板柵腐蝕速率,提升板柵匯流效果,從而延長電池使用壽命。一種耐腐蝕且匯流效果佳的鉛蓄電池板柵,包括四邊框筋條構成的邊框、邊框內交錯形成網狀結構的橫向筋條和縱向筋條,以及位于上邊框外側的極耳,所述板柵分為上下兩部分,其中,所述板柵上部位于靠近極耳一側,占所述邊框高度的1/3~1/2,板柵上部的縱向筋條的數量大于板柵下部。由于電流從遠離極耳的一端向靠近極耳的一端沿縱向筋條流經,電流遞增,本技術在靠近極耳的板柵上部多設置縱向筋條,增加導電截面,使得電子傳導更暢通,提升匯流效果。作為優選,所述板柵上部的縱向筋條的數量比板柵下部多1條。除多余的縱向筋條,其余板柵上部的縱向筋條與板柵下部的縱向筋條一一連接。縱向筋條由底部貫通頂部,利于電流的傳導。板柵作為鉛膏活性物質的載體,防止活性物質的脫落,需保證活性物質與筋條之間具有一定的接觸面積,作為優選,所述縱向筋條與橫向筋條組成的柵格面積不大于90mm2。橫向筋條和縱向筋條的數量以此為設計依據。所述邊框及橫縱向筋條的截面為菱形,邊框的截面積大于橫向和縱向筋條。所述縱向筋條為上粗下細,其截面積由底部到頂部逐漸增大。作為優選,所述縱向筋條的頂部截面積與底部截面積之比為1.2-1.35。橫向筋條的分布,板柵上部采用粗筋條,板柵下部采用細筋條,作為優選,所述板柵上部橫向筋條的截面積與板柵下部橫向筋條的截面積之比為1.05-1.15。本技術的橫向筋條及縱向筋條的設置,電流流經的筋條截面的變化大小與電流的變化大小相吻合,使得電流在極板內均勻分布,板柵內阻減小,降低板柵的腐蝕速率,提高了蓄電池的使用壽命。作為優選,所述板柵上部與板柵下部之間設有加強橫筋。加強橫筋的截面積與縱向筋條頂部的截面積相等,確保板柵的強度。作為優選,所述鉛蓄電池板柵靠近極耳的區域及底部設有連接邊框筋條的輔加筋。極群在裝配入電池槽時,其底部最先受到擠壓,在此處設置輔加筋增加機械強度,避免損壞。更為優選,在板柵底部的兩角部各增加一根輔加筋,該處輔助筋的截面積與縱向筋條底部的截面積相等。蓄電池生產過程中,在澆鑄匯流排之前會對極耳部進行擠壓,在極耳下方設置輔加筋增加極耳下方活性物質與板柵結合強度,避免掉膏。極耳下方是電流匯集點,設置輔加筋有利于電流的疏導。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備的有益效果:(1)本技術的板柵上部的縱向筋條數量比板柵下部多,增加導電截面,使得電子傳導更暢通,提高匯流效果。(2)板柵筋條的截面積由底部到頂部逐漸增大,其變化大小與電流的變化大小相吻合,板柵內阻減小,有效降低板柵腐蝕速率,延長蓄電池的使用壽命。(3)加強橫筋和輔加筋的設置增加板柵強度,避免損壞,節約生產成本。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鉛蓄電池板柵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但下述實施例僅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實施方式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耐腐蝕且匯流效果佳的鉛蓄電池板柵,包括四邊框筋條構成的邊框1、邊框內交錯形成網狀結構的橫向筋條2和縱向筋條3,以及位于上邊框外側的極耳4。邊框1、橫向筋條2和縱向筋條3的截面為菱形,邊框1的截面積大于橫向筋條2和縱向筋條3。板柵分為上下兩部分,其中板柵上部位于靠近極耳一側,占邊框1高度的1/2,板柵上部的縱向筋條為5條,則板柵下部縱向筋條為4條。除多余的縱向筋條,其余板柵上部的縱向筋條與板柵下部的縱向筋條一一連接。縱向筋條與橫向筋條組成的柵格面積不大于90mm2。縱向筋條3為上粗下細,其截面積由底部到頂部逐漸增大,其頂部截面積與底部截面積之比為1.2。板柵上部的橫向筋條采用粗筋條,板柵下部采用細筋條,板柵上部橫向筋條的截面積與板柵下部橫向筋條的截面積之比為1.05。電流流經的筋條截面的變化大小與電流的變化大小相吻合,使得電流在極板內均勻分布,板柵內阻減小,降低板柵的腐蝕速率,提高了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板柵上部與板柵下部之間設有加強橫筋5。加強橫筋5的截面積與縱向筋條3頂部的截面積相等,確保板柵的強度。板柵底部的兩角部各設有一根連接下邊框筋條的第一輔加筋6,第一輔加筋6位于左右邊框筋條和縱向筋條之間,跨接一根橫向筋條,第一輔助筋6的截面積與縱向筋條底部的截面積相等。第一輔助筋6增加板柵底部強度,避免極群在裝配入電池槽時,因擠壓變形造成極群損壞。板柵靠近極耳的區域設有連接上邊框筋條的第二輔加筋7,第二輔加筋7位于相鄰的兩根縱向筋條之間,跨接兩根橫向筋條,增加極耳下方活性物質與板柵結合強度,避免掉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耐腐蝕且匯流效果佳的鉛蓄電池板柵,包括四邊框筋條構成的邊框、邊框內交錯形成網狀結構的橫向筋條和縱向筋條,以及位于上邊框外側的極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柵分為上下兩部分,其中,所述板柵上部位于靠近極耳一側,占所述邊框高度的1/3~1/2,板柵上部的縱向筋條的數量大于板柵下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耐腐蝕且匯流效果佳的鉛蓄電池板柵,包括四邊框筋條構成的邊框、邊框內交錯形成網狀結構的橫向筋條和縱向筋條,以及位于上邊框外側的極耳,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柵分為上下兩部分,其中,所述板柵上部位于靠近極耳一側,占所述邊框高度的1/3~1/2,板柵上部的縱向筋條的數量大于板柵下部。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鉛蓄電池板柵,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柵上部的縱向筋條的數量比板柵下部多1條。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鉛蓄電池板柵,其特征在于,除多余的縱向筋條,其余板柵上部的縱向筋條與板柵下部的縱向筋條一一連接。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鉛蓄電池板柵,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筋條與橫向筋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桂發,郭志剛,劉玉,鄧成智,方廣民,陳躍武,梅園,孔春鳳,
申請(專利權)人:天能電池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