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智能化工程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智能化工程墻面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由于城市人口眾多,樓房每平米的價格各有不同,對于城市人口,房間的空間布局總是由于各種雜物或是桌椅而被占據,人的可活動空間相對較小,降低的樓宇房間的舒適度,在樓宇建筑以及房間墻面設計中,需要進行一個有效的改進,以便于人們的生活起居。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節省空間、便于使用的智能化工程墻面結構。本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智能化工程墻面結構,包括墻體、設于墻體上的第一容納槽、安裝于容納槽內的活動面板,所述活動面板靠近地面的一側與墻體鉸接并嵌裝在第一容納槽內,所述活動面板的背部設有用以支撐活動面板另一側的支架結構。通過上述設置,活動面板可以隱藏于墻體內,因此,活動面板被墻體收納之后不會占用墻面外的空間,而需要使用的時候,活動面板通過鉸接轉動,然后通過背部的支架結構,一側由鉸接的位置限定住,另一側由支架結構支撐,從而確保活動面板可以平放支撐,此時活動面板可以用作桌子、可以放置一些臨時擺放的物品,或用作餐桌,使用完之后可以進行收納,為樓宇建筑的房間空間布局提供了更多的通道,提高舒適度。作為本技術的具體方案可以優選為:所述支架結構包括開設于面板背部的第二容納槽、鉸接于第二容納槽上且嵌裝于第二容納槽內的支桿組件。通過上述設置,第二容納槽的設置,使得支桿組件也可以隱藏,從而避免了支架凸出墻面,確保墻面的平整。作為本技術的具體方案可以優選為:所述支桿組件包括一端鉸接于第二容納槽內的第一支桿、套裝于第一支桿且沿其長度方向滑移伸縮的第二支桿、徑向穿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智能化工程墻面結構,包括墻體(1)、設于墻體(1)上的第一容納槽(2)、安裝于容納槽內的活動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面板(3)靠近地面的一側與墻體(1)鉸接并嵌裝在第一容納槽(2)內,所述活動面板(3)的背部設有用以支撐活動面板(3)另一側的支架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化工程墻面結構,包括墻體(1)、設于墻體(1)上的第一容納槽(2)、安裝于容納槽內的活動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面板(3)靠近地面的一側與墻體(1)鉸接并嵌裝在第一容納槽(2)內,所述活動面板(3)的背部設有用以支撐活動面板(3)另一側的支架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工程墻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結構包括開設于面板背部的第二容納槽(4)、鉸接于第二容納槽(4)上且嵌裝于第二容納槽(4)內的支桿組件(5)。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工程墻面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桿組件(5)包括一端鉸接于第二容納槽(4)內的第一支桿(51)、套裝于第一支桿(51)且沿其長度方向滑移伸縮的第二支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敏,詹姣姣,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華錦建筑裝飾設計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