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自行車,尤其是一種靠背可調角度的二輪童車。
技術介紹
目前二輪童車的靠背角度不可調。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靠背的角度不合適后,造成騎行不舒服,因此,設計一種靠背可調角度的二輪童車,是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靠背可調角度的二輪童車。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靠背可調角度的二輪童車,由車架、前叉、車把、鞍座、椅架、腳蹬、曲柄、鏈盒(內有飛輪、鏈盤、鏈條)、前輪、后輪、輔助輪和靠背組成,靠背固定在桿的上端,桿的下端固定在角度調節組件上,角度調節組件固定在車架的立管上。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的角度調節組件由兩個抱管件和角度調節件構成,抱管件為中間帶孔的短圓柱體,在短圓柱體的一個端面上加工有放射狀凹槽,在短圓柱體的另一個端面上加工有圓弧,角度調節件為U型卡,U型卡的端部為半圓型,在U型卡的端部加工有與上述放射狀凹槽匹配的內凸,在U型卡的端部加工有與抱管件中間的孔相同直徑的孔,在車架的立管上也加工有與抱管件中間的孔相同直徑的孔,角度調節組件用螺栓固定在車架的立管上。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方案,U型卡端部的內凸為沖模沖壓的放射狀凹凸。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靠背的角度可調,隨著兒童的生長,隨時能夠將靠背的角度調整到最佳。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向剖視圖;圖3是圖2的俯視圖;圖4是圖2中件4-0-1的主視圖;圖5是圖4的俯視圖;圖6是圖4的左視圖;圖7是圖2中件4-0-1的主視圖;圖8是圖7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靠背可調角度的二輪童車,由車架8、前叉7、車把6、 ...
【技術保護點】
靠背可調角度的二輪童車,由車架(8)、前叉(7)、車把(6)、鞍座(5)、椅架(3)、腳蹬(10)、曲柄(11)、鏈盒(12)、前輪(9)、后輪(2)、輔助輪(1)和靠背(4)組成,其特征在于,靠背(4)固定在桿(4?1)的上端,桿(4?1)的下端固定在角度調節組件(4?0)上,角度調節組件(4?0)固定在車架(8)的立管上。
【技術特征摘要】
1.靠背可調角度的二輪童車,由車架(8)、前叉(7)、車把(6)、鞍座(5)、椅架(3)、腳蹬(10)、曲柄(11)、鏈盒(12)、前輪(9)、后輪(2)、輔助輪(1)和靠背(4)組成,其特征在于,靠背(4)固定在桿(4-1)的上端,桿(4-1)的下端固定在角度調節組件(4-0)上,角度調節組件(4-0)固定在車架(8)的立管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靠背可調角度的二輪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調節組件(4-0)由兩個抱管件(4-0-1)和角度調節件(4-0-2)構成,抱管件(4-0-1)為中間帶孔(4-0-1-0)的短圓柱體,在短圓柱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玉峰,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億豐童車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