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除草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原料配制、混勻和加壓反應,除草劑成分按照質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異丙甲草胺20?30%、乳化劑10?15%、表面活性劑5?10%,其余部分為溶劑;按照原料成分配比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均勻;待物料均勻一致后,通過蒸汽加壓,保持反應釜內溫度為100?120℃,壓力為4.0?4.5?mPa。本發明專利技術制備的除草劑工藝簡單,以蒸汽代替加壓設備,是一種運行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高效、節能的新方法,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農藥制備
,具體涉及一種除草劑的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農田化學除草的開端可以上溯到19世紀末期,在防治歐洲葡萄霜霉病時,偶爾發現波爾多液能傷害一些十字花科雜草而不傷害禾谷類作物;法國、德國、美國同時發現硫酸和硫酸銅等的除草作用,并用于小麥等地除草。有機化學除草劑時期始于1932年選擇性除草劑二硝酚的發現。20世紀40年代2,4-滴的出現,大大促進了有機除草劑工業的迅速發展。1971年合成的草甘磷,具有殺草譜廣、對環境無污染的特點,是有機磷除草劑的重大突破。加之多種新劑型和新使用技術的出現,使除草效果大為提高。1980年時世界除草劑已占農藥總銷售額的41%,超過殺蟲劑而躍居第一位。除草劑(herbicide)是指可使雜草徹底地或選擇地發生枯死的藥劑。其中的氯酸鈉、硼砂、砒酸鹽、三氯醋酸對于任何種類的植物都有枯死的作用,但由于這些均具有殘留影響,所以不能應用于田地中。選擇性除草劑特別是硝基苯酚、氯苯酚、氨基甲酸的衍生物多數都有效。世界除草劑發展漸趨平穩,主要發展高效、低毒、廣譜、低用量的品種,對環境污染小的一次性處理劑逐漸成為主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除草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原料配制、混勻和加壓反應。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除草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原料配制、混勻和加壓反應,包括以下步驟:(1)原料配制:除草劑成分按照質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異丙甲草胺20-30%、乳化劑10-15%、表面活性劑5-10% ,其余部分為溶劑;(2)混勻:按照原料成分配比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均勻;(3)加壓反應:待物料均勻一致后,通過蒸汽加壓,保持反應釜內溫度為 100-120 ℃,壓力為 4.0-4.5 mPa。優選的,所述步驟(1)中乳化劑為無色或者棕黃色液體。優選的,所述步驟(1)中乳化劑為苯酚衍生物乙氧基丙氧基化物、苯酚衍生物乙氧基化物、烷基酚甲醛樹脂聚氧乙烯醚、 苯酚衍生物乙氧基丙氧基化物中的至少任何一種。優選的,所述步驟(1)中表面活性劑為聚氧乙基烷基苯基醚、聚氧乙基烷基醚或者聚氧乙基脂肪酸醚酯中的至少任何一種。優選的,所述步驟(1)中溶劑為二甲苯、甲醇、二氯甲烷中的至少任何一種。優選的,所述步驟(2)中攪拌速率為1000-2000r/min 。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除草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原料配制、混勻和加壓反應,除草劑成分按照質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異丙甲草胺(20-30%)、乳化劑(10-15%)、表面活性劑(5-10%) 以及其余部分為溶劑;按照原料成分配比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均勻;待物料均勻一致后,通過蒸汽加壓,保持反應釜內溫度為 100-120 ℃,壓力為 4.0-4.5 mPa。本專利技術制備的除草劑工藝簡單,以蒸汽代替加壓設備,是一種運行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高效、節能的新方法,具有很好的實用性。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除草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原料配制、混勻和加壓反應,包括以下步驟:(1)原料配制:除草劑成分按照質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異丙甲草胺20%、乳化劑10%、表面活性劑5% ,其余部分為溶劑;(2)混勻:按照原料成分配比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均勻;(3)加壓反應:待物料均勻一致后,通過蒸汽加壓,保持反應釜內溫度為 100 ℃,壓力為 4.0 mPa。其中,所述步驟(1)中乳化劑為無色液體;所述步驟(1)中乳化劑為苯酚衍生物乙氧基丙氧基化物;所述步驟(1)中表面活性劑為聚氧乙基烷基苯基醚;所述步驟(1)中溶劑為二甲苯;所述步驟(2)中攪拌速率為1000 r/min 。實施例2: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除草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原料配制、混勻和加壓反應,包括以下步驟:(1)原料配制:除草劑成分按照質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異丙甲草胺25%、乳化劑12%、表面活性劑8% ,其余部分為溶劑;(2)混勻:按照原料成分配比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均勻;(3)加壓反應:待物料均勻一致后,通過蒸汽加壓,保持反應釜內溫度為 110 ℃,壓力為 4.2 mPa。其中,所述步驟(1)中乳化劑為無色液體;所述步驟(1)中乳化劑為苯酚衍生物乙氧基丙氧基化物和烷基酚甲醛樹脂聚氧乙烯醚混合物,混合體積比為1:2;所述步驟(1)中表面活性劑為聚氧乙基烷基醚;所述步驟(1)中溶劑為二甲苯和甲醇的混合物,混合體積比為1:2;所述步驟(2)中攪拌速率為1500r/min 。實施例3: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除草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原料配制、混勻和加壓反應,包括以下步驟:(1)原料配制:除草劑成分按照質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異丙甲草胺30%、乳化劑15%、表面活性劑10% ,其余部分為溶劑;(2)混勻:按照原料成分配比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均勻;(3)加壓反應:待物料均勻一致后,通過蒸汽加壓,保持反應釜內溫度為 120 ℃,壓力為 4.5 mPa。其中,所述步驟(1)中乳化劑為棕黃色液體;所述步驟(1)中乳化劑為苯酚衍生物乙氧基丙氧基化物;所述步驟(1)中表面活性劑為聚氧乙基烷基醚和聚氧乙基脂肪酸醚酯混合物,混合體積比為1:3;所述步驟(1)中溶劑為二氯甲烷;所述步驟(2)中攪拌速率為2000 r/min 。根據上述表格數據可知,采用本專利技術除草劑的制備方法和現有的技術參數比較,具有較高的除草率,還具有安全性能和防治效果,以蒸汽代替加壓設備,是一種運行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高效、節能的新方法,具有很好的實用性。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除草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原料配制、混勻和加壓反應,除草劑成分按照質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異丙甲草胺(20-30%)、乳化劑(10-15%)、表面活性劑(5-10%) 以及其余部分為溶劑;按照原料成分配比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均勻;待物料均勻一致后,通過蒸汽加壓,保持反應釜內溫度為 100-120 ℃,壓力為 4.0-4.5 mPa。本專利技術制備的除草劑工藝簡單,以蒸汽代替加壓設備,是一種運行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高效、節能的新方法,具有很好的實用性。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專利技術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專利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除草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原料配制、混勻和加壓反應,包括以下步驟:(1)原料配制:除草劑成分按照質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異丙甲草胺20?30%、乳化劑10?15%、表面活性劑5?10%,其余部分為溶劑;(2)混勻:按照原料成分配比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均勻;(3)加壓反應:待物料均勻一致后,通過蒸汽加壓,保持反應釜內溫度為?100?120?℃,壓力為?4.0?4.5?mPa。
【技術特征摘要】
1.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除草劑的制備方法,包括原料配制、混勻和加壓反應,包括以下步驟:(1)原料配制:除草劑成分按照質量百分比,由以下組分組成:異丙甲草胺20-30%、乳化劑10-15%、表面活性劑5-10%,其余部分為溶劑;(2)混勻:按照原料成分配比加入反應釜中,攪拌均勻;(3)加壓反應:待物料均勻一致后,通過蒸汽加壓,保持反應釜內溫度為 100-120 ℃,壓力為 4.0-4.5 mPa。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乳化劑為無色或者棕黃色液體。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劑的制備方法,其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陸開珍,
申請(專利權)人:陸開珍,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