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電磁道岔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4212912 閱讀: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22:54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電磁道岔,包括:第一單永磁軌道L1、第二單永磁軌道L2、道岔軌道L3、第一雙永磁軌道L4和第二雙永磁軌道L5;L1和L2均包括一個永磁軌道組;永磁軌道組包括N塊永磁體,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L3至少包括3塊電磁鐵,并根據控制指令切換為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L4包括P塊永磁體,從左至右第1~N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第(P?N+1)~P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L5包括兩個永磁軌道組,兩個永磁軌道組之間間隔一塊磁體大小的空位;L1、L2、L3、L4和L5按順序依次排列,且各個軌道的中心點在同一條直線上。通過使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提供的電磁道岔,可以無需進行機械移動即可實現道岔換向的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高溫超導磁浮車道岔技術,特別涉及一種電磁道岔
    技術介紹
    道岔是有軌交通實現線路轉換不可或缺的設備。目前,關于高溫超導磁懸浮列車道岔設備的研究較少,且為機械式,主要通過強力移動磁軌來實現軌道換向的目的,故稱為機械式道岔。然而,與常規的鐵路道岔類似,現有的機械式道岔存在以下缺點:(1)不經濟:A、機械式道岔需要大量輔助設備,如移動平臺、推動裝置等;B、磁懸浮系統中軌道由無數永磁段組成,永磁段間的強磁力作用將導致移動軌道需要非常大的機械力,因此耗能大;C、為了保證軌道能夠順利移動,機械式道岔需要留足夠的空間;D、頻繁的機械移動將導致軌道磨損較大。(2)響應時間長:機械式道岔在移動軌道時,由于需要一系列機械運動,因此需要一定的響應時間,實時性差,不能應用于對實時性要求高的應用場合。綜上所述,現有技術中所提出的機械式道岔經濟性和實時性都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一種電磁道岔,從而無需進行機械移動即可實現道岔的功能,具有體積小、響應時間快等優點。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具體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電磁道岔,該電磁道岔包括:第一單永磁軌道(L1)、第二單永磁軌道(L2)、道岔軌道(L3)、第一雙永磁軌道(L4)和第二雙永磁軌道(L5);所述第一單永磁軌道和第二單永磁軌道均包括一個永磁軌道組;所述永磁軌道組包括N塊永磁體,所述永磁軌道組中的N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均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道岔軌道包括M塊磁體,所述M塊磁體包括3塊電磁鐵和(M-3)塊永磁體;所述3塊電磁鐵位于所述道岔軌道的中部,各塊電磁鐵的磁極嵌入永磁軌道內,且各塊電磁鐵垂直于道岔軌道;所述(M-3)塊永磁體平均設置在所述3塊電磁鐵的兩側;所述3塊電磁鐵根據控制指令切換為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當所述3塊電磁鐵處于第一狀態時,所述道岔軌道從左至右第1~N塊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當所述3塊電磁鐵處于第二狀態時,所述道岔軌道從左至右第(M-N+1)~M塊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第一雙永磁軌道包括P塊永磁體;所述P塊永磁體中的從左至右第1~N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第(P-N+1)~P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第二雙永磁軌道包括兩個永磁軌道組,兩個永磁軌道組之間間隔一塊磁體大小的空位;所述第一單永磁軌道、第二單永磁軌道、道岔軌道、第一雙永磁軌道和第二雙永磁軌道按順序依次排列,且各個軌道的中心點在同一條直線上;其中,所述N、M和P均為自然數,且N<M<P<(2N+1)。較佳的,所述N的取值為2或5。較佳的,當所述N、M和P的取值分別為5、7和9時:所述永磁軌道組包括5塊永磁體;所述第一磁化方式為:所述永磁軌道組中各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從左至右分別為:向下、向右、向上、向左、向下;所述道岔軌道包括4塊永磁體和3塊電磁鐵;其中,2塊永磁體位于所述道岔軌道的左端,另外2塊永磁體位于道岔軌道的右端,所述3塊電磁鐵位于所述道岔軌道的中部;當所述3塊電磁鐵處于第一狀態時,所述道岔軌 道從左至右第1~5塊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當所述3塊電磁鐵處于第二狀態時,所述道岔軌道從左至右第3~7塊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第一雙永磁軌道包括9塊永磁體;所述9塊永磁體中的從左至右第1~5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第5~9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第二雙永磁軌道包括兩個永磁軌道組,每個永磁軌道組包括5塊永磁體,每個永磁軌道組中的5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均為第一磁化方式。較佳的,當所述N、M和P的取值分別為2、3和4時:所述永磁軌道組包括2塊永磁體;所述第一磁化方式為:所述永磁軌道組中各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從左至右分別為:向下、向上;所述道岔軌道包括3塊電磁鐵;當所述3塊電磁鐵處于第一狀態時,各電磁鐵從左至右的磁化方向分別為向下、向上、向下;當所述3塊電磁鐵處于第二狀態時,各電磁鐵從左至右的磁化方向分別為向上、向下、向上;所述第一雙永磁軌道包括4塊永磁體;各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從左至右分別為:向下、向上、向下、向上;所述第二雙永磁軌道包括兩個永磁軌道組,每個永磁軌道組包括2塊永磁體,每個永磁軌道組中的2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均為第一磁化方式。如上可見,在本技術所提供的電磁道岔中,由于利用了電磁鐵可改變磁極磁化方向、消磁勵磁快和高溫超導磁浮車總是沿磁場均勻的方向運行的特點,在需要道岔的軌道處設置一定數量的電磁鐵,通過簡單的改變電磁鐵通電方向(例如,通過控制指令進行改變),即可使得所述電磁鐵切換為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在目的軌道的運行方向產生均勻磁場,使得列車可以根據需要沿左轉軌道或右轉軌道運行,因此可以很好地實現道岔的功能且無需進行機械移動,從而避免了機械道岔空間需求大的缺陷,節省了相應的基礎建設費用、移動永磁軌道的運行費用和機械磨損帶來的維護費用,經濟性好;同時,由于上述電磁道岔不需要機械移動任何一個部件,只需簡單的改變電磁鐵的通電方向即可完 成道岔的功能,因此大大縮短了道岔的響應時間,實時性好,從而可以應用于對實時性要求高的應用場合。附圖說明圖1(a)為本技術具體實施例一中的電磁道岔的俯視結構示意圖一。圖1(b)為本技術具體實施例一中的電磁道岔的俯視結構示意圖二。圖2為本技術具體實施例一中的電磁道岔的前視結構示意圖。圖3(a)為本技術具體實施例二中的電磁道岔的俯視結構示意圖一。圖3(b)為本技術具體實施例二中的電磁道岔的俯視結構示意圖二。圖4為本技術具體實施例二中的電磁道岔的前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中,提出了一種電磁道岔,可以用于高溫超導磁浮車。該電磁道岔包括:第一單永磁軌道L1、第二單永磁軌道L2、道岔軌道L3、第一雙永磁軌道L4和第二雙永磁軌道L5;所述L1和L2均包括一個永磁軌道組;所述永磁軌道組包括N塊永磁體,所述永磁軌道組中的N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均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L3包括M塊磁體,所述M塊磁體包括3塊電磁鐵和(M-3)塊永磁體;所述3塊電磁鐵位于所述L3的中部,各塊電磁鐵的磁極嵌入永磁軌道內,且各塊電磁鐵垂直于L3;所述(M-3)塊永磁體平均設置在所述3塊電磁鐵的兩側;所述3塊電磁鐵根據控制指令切換為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當所述3塊電磁鐵處于第一狀態時,所述L3從左至右第1~N塊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當所述3塊電磁鐵處于第二狀態時,所述L3從左至右第(M-N+1)~M塊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L4包括P塊永磁體;所述P塊永磁體中的從左至右第1~N塊永磁 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第(P-N+1)~P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L5包括兩個永磁軌道組,兩個永磁軌道組之間間隔一塊磁體大小的空位;所述L1、L2、L3、L4和L5按順序依次排列,且各個軌道的中心點在同一條直線上;其中,所述N、M和P均為自然數,且N<M<P<(2N+1)。在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中,上述N、M和P的具體取值可以根據實際應用環境的需要預先進行設置。例如,在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中,所述N的取值可以是2或5,也可以是其它的合適的取值,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電磁道岔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磁道岔,其特征在于,該電磁道岔包括:第一單永磁軌道(L1)、第二單永磁軌道(L2)、道岔軌道(L3)、第一雙永磁軌道(L4)和第二雙永磁軌道(L5);所述第一單永磁軌道和第二單永磁軌道均包括一個永磁軌道組;所述永磁軌道組包括N塊永磁體,所述永磁軌道組中的N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均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道岔軌道包括M塊磁體,所述M塊磁體包括3塊電磁鐵和(M?3)塊永磁體;所述3塊電磁鐵位于所述道岔軌道的中部,各塊電磁鐵的磁極嵌入永磁軌道內,且各塊電磁鐵垂直于道岔軌道;所述(M?3)塊永磁體平均設置在所述3塊電磁鐵的兩側;所述3塊電磁鐵根據控制指令切換為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當所述3塊電磁鐵處于第一狀態時,所述道岔軌道從左至右第1~N塊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當所述3塊電磁鐵處于第二狀態時,所述道岔軌道從左至右第(M?N+1)~M塊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第一雙永磁軌道包括P塊永磁體;所述P塊永磁體中的從左至右第1~N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第(P?N+1)~P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第二雙永磁軌道包括兩個永磁軌道組,兩個永磁軌道組之間間隔一塊磁體大小的空位;所述第一單永磁軌道、第二單永磁軌道、道岔軌道、第一雙永磁軌道和第二雙永磁軌道按順序依次排列,且各個軌道的中心點在同一條直線上;其中,所述N、M和P均為自然數,且N<M<P<(2N+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磁道岔,其特征在于,該電磁道岔包括:第一單永磁軌道(L1)、第二單永磁軌道(L2)、道岔軌道(L3)、第一雙永磁軌道(L4)和第二雙永磁軌道(L5);所述第一單永磁軌道和第二單永磁軌道均包括一個永磁軌道組;所述永磁軌道組包括N塊永磁體,所述永磁軌道組中的N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均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道岔軌道包括M塊磁體,所述M塊磁體包括3塊電磁鐵和(M-3)塊永磁體;所述3塊電磁鐵位于所述道岔軌道的中部,各塊電磁鐵的磁極嵌入永磁軌道內,且各塊電磁鐵垂直于道岔軌道;所述(M-3)塊永磁體平均設置在所述3塊電磁鐵的兩側;所述3塊電磁鐵根據控制指令切換為第一狀態或第二狀態;當所述3塊電磁鐵處于第一狀態時,所述道岔軌道從左至右第1~N塊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當所述3塊電磁鐵處于第二狀態時,所述道岔軌道從左至右第(M-N+1)~M塊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第一雙永磁軌道包括P塊永磁體;所述P塊永磁體中的從左至右第1~N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第(P-N+1)~P塊永磁體的磁化方向為第一磁化方式;所述第二雙永磁軌道包括兩個永磁軌道組,兩個永磁軌道組之間間隔一塊磁體大小的空位;所述第一單永磁軌道、第二單永磁軌道、道岔軌道、第一雙永磁軌道和第二雙永磁軌道按順序依次排列,且各個軌道的中心點在同一條直線上;其中,所述N、M和P均為自然數,且N<M<P<(2N+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磁道岔,其特征在于:所述N的取值為2或5。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磁道岔,其特征在于,當所述N、M和P的取值分別為5、7和9...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燕杰鄧自剛張婭鄭珺
    申請(專利權)人:西南交通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h人动漫无遮挡 |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夜夜添无码试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人妻丝袜无码专区视频网站|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AV一二区二区三区|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137片内射在线影院|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人妻中文无码AV在线|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午夜无码熟熟妇丰满人妻|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国产在线无码制服丝袜无码|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东京热av人妻无码|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aⅴ|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伦as| 免费无码国产V片在线观看| 人妻av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 无码人妻精品丰满熟妇区| 99国产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表情包|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