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采用含氨基酸螯合鈣營養土對濱海鹽堿土進行原土綠化的方法,包括農田整理步驟,所述農田整理步驟,包括鋪設營養土,所述營養土包括以下組分:黃泥、荷塘淤泥、氮磷鉀復合肥、巖土微礦粉、刺玫果提取物、醋酸、豇豆皮粉、金針菇菌渣、玉米粕、馬蒂肉泥、氨基酸螯合鈣、魚鱗粉、保水劑、微量元素;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所述營養土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原土綠化方法,省去了搬運客土的費用,降低成本,節約人工費26%,具有降低土壤TDS、降低土壤堿化度的作用,所種植的無花果,果實保質期延長,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6.8?18.6%。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采用有機質對含碳酸鹽的鹽堿地進行原土綠化的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采用含氨基酸螯合鈣營養土對濱海鹽堿土進行原土綠化的方法,屬于鹽堿地原土綠化
技術介紹
隨著人口的急劇增加和氣候條件的日益惡化,我國土地鹽堿化程度呈現明顯的上升趨勢,土壤的鹽堿化己經成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限制因素。為了保障我國的糧食生產安全,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加快鹽堿地改良技術的發展迫在眉睫。全世界鹽堿地的面積為9.5438億公頃,其中我國為9913萬公頃。我國堿地和堿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與土壤中碳酸鹽的累計有關,因而堿化度普遍較高,嚴重的鹽堿地地區植物幾乎不能生存。土地的鹽堿化已經是世界范圍內的生態問題,目前全球范圍內的土地鹽堿化程度呈明顯上升趨勢,土地的鹽堿化已經成為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限制因素。目前,對于鹽堿地的改良,常用的治理技術主要是通過淋洗降低鹽、堿成分、客土栽培、施用有機肥提高土壤營養成分,現有的在鹽堿地上種植植物進行原土綠化的方法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現有的在鹽堿地上進行原土綠化的方法,對改良鹽堿地,土壤TDS、土壤孔隙率和土壤堿化度的降低效果不明顯;(2)現有的在鹽堿地上進行原土綠化的方法,不能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3)現有的在鹽堿地上進行原土綠化的方法,經種植后,植物果實保質期以及單果重、果實營養品質不會得到提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采用含氨基酸螯合鈣營養土對濱海鹽堿土進行原土綠化的方法,以實現以下專利技術目的:(1)對鹽堿地進行原土綠化,省去了搬運客土的費用,降低綠化成本,節約費用26%;(2)經過原土綠化改良一年的鹽堿地,降低土壤TDS值;(3)降低土壤孔隙率;(4)提高土壤酶活性;(5)降低土壤堿化度ESP;在該鹽堿地種植一年后:(6)提高幼苗成活率;(7)延長果實保質期;(8)提高單果重量;(9)提高果實的營養品質。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采用含氨基酸螯合鈣營養土對濱海鹽堿土進行原土綠化的方法,包括農田整理步驟。以下是對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一種采用含氨基酸螯合鈣營養土對濱海鹽堿土進行原土綠化的方法,所述農田整理步驟,包括鋪設營養土,所述營養土包括以下組分:黃泥、荷塘淤泥、氮磷鉀復合肥、巖土微礦粉、刺玫果提取物、醋酸、豇豆皮粉、金針菇菌渣、玉米粕、馬蒂肉泥、氨基酸螯合鈣、魚鱗粉、保水劑、微量元素。所述營養土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黃泥36-41份、荷塘淤泥35-47份、氮磷鉀復合肥11-17份、巖土微礦粉13-28份、刺玫果提取物5-11份、醋酸1-5份、豇豆皮粉13-26份、金針菇菌渣6-13份、玉米粕8-14份、馬蒂肉泥4-9份、氨基酸螯合鈣2.5-7.5份、魚鱗粉3.2-7份、保水劑1-5.5份、微量元素0.4-1.7份。所述營養土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黃泥40份、荷塘淤泥45份、氮磷鉀復合肥15份、巖土微礦粉18份、刺玫果提取物10份、醋酸3.2份、豇豆皮粉16份、金針菇菌渣12份、玉米粕12份、馬蒂肉泥5.6份、氨基酸螯合鈣5.3份、魚鱗粉5.1份、保水劑4.5份、微量元素1.2份。所述的刺玫果提取物,干燥失重5.1%,灰份<5%,多酚總含量為11%。所述氮磷鉀復合肥,氮、磷和鉀的有效百分比為20%-33%氮,7%-18%磷,7%-15%鉀。所述馬蒂肉泥,馬蒂去雜去外皮、切碎,干燥,研磨成粉,分別以體積比為1:5-9倍量的水、1%鹽酸溶液、95%乙醇、0.1%鹽酸乙醇溶液為溶媒在80KHz的超聲波發生器中提取兩次,每次45分鐘,合并提取液,過濾收集濾液,濾液濃縮后蒸干。所述魚鱗粉,膠原蛋白含量≥78.6%,甲殼素含量2.8-3.7%。所述營養土,其制備方法,包括堆垛發酵,所述堆垛發酵,含水量30-35%,溫度60-70℃,并每隔35-40天翻拋一次。一種采用含氨基酸螯合鈣營養土對濱海鹽堿土進行原土綠化的方法,還包括施藥步驟。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1)對鹽堿地進行原土綠化,省去了搬運客土的費用,降低綠化成本,節約費用26%;(2)經過原土綠化改良一年的鹽堿地,降低了土壤TDS值,土壤TDS為10.01-11.02g/kg;(3)降低了土壤孔隙率,土壤孔隙率降低為35.4-38.2%;(4)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土壤酶活性提高率為2.3-5.2%;(5)降低了土壤堿化度ESP,堿化度ESP為9.7-12.4%;在該鹽堿地種植一年后:(6)提高了幼苗成活率,幼苗成活率高達91.2-93.5%;(7)延長了果實保質期, 20℃下,無花果果實的保質期延長至7.8-10.2天;(8)提高了單果重量,單果重為72.3-78.3 g;(9)提高了果實的營養品質,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6.8-18.6%。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一種采用含氨基酸螯合鈣營養土對濱海鹽堿土進行原土綠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農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結構疏松、含腐殖質多、排水優良的農田土壤。(2)農田整理a、施肥施藥:在秋季,將農田土壤深翻20cm;第二年春天淺翻細耙,同時每畝施入腐熟的豬糞2000公斤,將防治病蟲害藥劑均勻翻耕入土;b、制作苗床:農田平整后作苗床,床面寬度1米,高度20cm,中溝深度10cm,邊溝深度20cm;c、挖穴:穴腔規格為60×60×35立方cm,每畝800個穴;d、鋪設隔離材料:在所述穴腔的底部鋪設可以隔離鹽堿入侵的隔離材料,所述隔離材料為無紡布;e、鋪設蓄水層:在鋪設了隔離材料的穴腔底部鋪設蓄水層,所述蓄水層為25cm厚的碎石層;f、鋪設營養土:在所述碎石層的上面鋪設10-12cm的營養土。其中,所述營養土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黃泥36份、荷塘淤泥35份、氮磷鉀復合肥11份、巖土微礦粉13份、刺玫果提取物5份、醋酸1份、豇豆皮粉13份、金針菇菌渣6份、玉米粕8份、馬蒂肉泥4份、氨基酸螯合鈣2.5份、魚鱗粉3.2份、保水劑1份、微量元素0.4份。所述的刺玫果提取物,細度為110目,干燥失重5.1%,灰份<5%,多酚總含量為11%;所述氮磷鉀復合肥,氮、磷和鉀的有效百分比為20%-33%氮,7%-18%磷,7%-15%鉀;所述馬蒂肉泥,馬蒂去雜去外皮、切碎,干燥,研磨成粉,分別以體積比為1:5-9倍量的水、1%鹽酸溶液、95%乙醇、0.1%鹽酸乙醇溶液為溶媒在80KHz的超聲波發生器中提取兩次,每次45分鐘,合并提取液,過濾收集濾液,濾液濃縮后蒸干;所述魚鱗粉,膠原蛋白含量≥78.6%,甲殼素含量2.8-3.7%。所述營養土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按照配方稱取各原料;B、堆垛發酵:將黃泥、荷塘淤泥、氮磷鉀復合肥、巖土微礦粉、刺玫果提取物、醋酸、豇豆皮粉、金針菇菌渣、玉米粕、馬蒂肉泥、氨基酸螯合鈣、魚鱗粉、保水劑和微量元素按配方比例混合粉碎,將粉碎后的粉末進行堆垛翻拋發酵,保證含水量在30-35%,溫度60℃-70℃,并每隔35-40天翻拋一次;C、翻拋發酵后向發酵產物添加肥料進行熟發,得到本專利技術的營養土。(3)種植:取無花果的苗,在1-2月份期間,栽植;自栽植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采用含氨基酸螯合鈣營養土對濱海鹽堿土進行原土綠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農田整理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采用含氨基酸螯合鈣營養土對濱海鹽堿土進行原土綠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農田整理步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含氨基酸螯合鈣營養土對濱海鹽堿土進行原土綠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農田整理步驟,包括鋪設營養土,所述營養土包括以下組分:黃泥、荷塘淤泥、氮磷鉀復合肥、巖土微礦粉、刺玫果提取物、醋酸、豇豆皮粉、金針菇菌渣、玉米粕、馬蒂肉泥、氨基酸螯合鈣、魚鱗粉、保水劑、微量元素。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采用含氨基酸螯合鈣營養土對濱海鹽堿土進行原土綠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營養土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黃泥36-41份、荷塘淤泥35-47份、氮磷鉀復合肥11-17份、巖土微礦粉13-28份、刺玫果提取物5-11份、醋酸1-5份、豇豆皮粉13-26份、金針菇菌渣6-13份、玉米粕8-14份、馬蒂肉泥4-9份、氨基酸螯合鈣2.5-7.5份、魚鱗粉3.2-7份、保水劑1-5.5份、微量元素0.4-1.7份。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采用含氨基酸螯合鈣營養土對濱海鹽堿土進行原土綠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營養土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黃泥40份、荷塘淤泥45份、氮磷鉀復合肥15份、巖土微礦粉18份、刺玫果提取物10份、醋酸3.2份、豇豆皮粉16份、金針菇菌渣12份、玉米粕12份、馬蒂肉泥5.6份、氨基酸螯合鈣5.3份、魚鱗粉5.1份、保水劑4.5份、微量元素...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勝,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勝偉園林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