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低溶殘姜黃浸膏的生產方案,向待處理姜黃浸膏粗提物中加入酸液,經過脫溶殘操作后,得到低溶殘姜黃浸膏。本發明專利技術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得到的姜黃浸膏總溶劑殘留有效脫除至10ppm以下,提高了姜黃浸膏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天然提取物
,具體涉及一種低溶殘姜黃浸膏的生產方法。
技術介紹
姜黃是姜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傳統藥材,姜黃中含有的姜黃素,不僅可以作為一種天然色素食用,而且具有抗炎、抗癌、抗氧化、抑菌、抗病毒等生理功能,對多種疾病的治療有明顯的功效。目前,主要采用有機溶劑提取法從姜黃中提取有效成份,一般選擇甲醇或乙醇等提取溶劑,首先將姜黃磨成粉,然后加入溶劑浸提,再過濾、濃縮提取液,得到富含姜黃素等有效成份的姜黃浸膏,姜黃浸膏中姜黃素較容易形成結晶,并且對溶劑形成包裹狀態,導致溶劑去除困難。采用常規的溶劑脫除方法很難將姜黃浸膏中溶劑殘留進一步降低,目前行業內的姜黃浸膏的總溶劑殘留(包括乙醇和丙酮等可以檢測的所有溶劑殘留)在1000-5000ppm左右,有些甚至更高,較高溶劑殘留的姜黃浸膏作為食品添加劑對人體健康造成潛在危害。同時由于姜黃浸膏中的溶劑殘留量高,導致以其為原料精制出的姜黃素的溶殘也較高,直接影響姜黃素作為食品添加劑的正常使用。目前,關于降低姜黃浸膏中溶劑殘留的文獻基本未見報道,因此,行業內亟待開發一種低溶殘的姜黃浸膏生產方法,提高姜黃素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低溶殘姜黃浸膏的生產方法,本方法得到的產品溶劑殘留量低,操作簡單,易于實現工業化。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低溶殘姜黃浸膏的生產方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向待處理姜黃浸膏粗提物中加入酸液,經過脫溶殘操作后,得到低溶殘姜黃浸膏。本專利技術所述脫溶殘操作過程中,物料中持續通入80-100℃的氮氣。本專利技術所述酸液是指質量濃度為0.5-1%鹽酸或醋酸的水溶液,加入量為姜黃素粗提物重量的3%。本專利技術所述步驟(4)中,脫溶殘條件為真空度≥0.09Mpa,脫溶殘溫度85-95℃,脫溶殘時間1-3小時。本專利技術所述姜黃浸膏粗提物的生產方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將姜黃原料去除雜質,然后粉碎得到姜黃粉;(2)將姜黃粉浸泡到丙酮溶液中,提取過濾得到姜黃提取液;(3)提取液蒸發濃縮得到姜黃浸膏粗提物。本專利技術所述步驟(1)中,姜黃原料去除雜質后,粉碎過20目篩,得到姜黃粉。本專利技術所述步驟(2)中,單次提取姜黃粉質量與丙酮體積比為1:5-10,所述質量單位為kg,所述體積單位為L。本專利技術所述步驟(2)中,提取溫度為40-45℃,提取次數5-7次,每次提取時間0.5-1小時。本專利技術所述步驟(3)中,提取液蒸發真空度0.05±0.005Mpa,蒸發溫度70±1℃,將提取液蒸發至冷凝管無凝液為止。本專利技術中姜黃浸膏的溶劑殘留檢測方法參考《GB1886.60-2015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姜黃》中規定的溶劑殘留檢測方法,但檢測數據包括乙醇和丙酮等可以檢測的所有溶劑殘留,目前行業內姜黃浸膏中,除正己烷、異丙醇、乙酸乙酯外的溶劑殘留主要是乙醇和丙酮。由于姜黃素分子具有酮式和烯醇式兩種互變異構體,分子內或與溶劑分子之間易形成氫鍵,本專利技術利用姜黃浸膏的上述理化性質,在濃縮過程加入酸液,降低姜黃素分子與溶劑分子之間的氫鍵強度,同時優化真空脫溶殘技術,加快溶劑的脫除過程,成功將姜黃浸膏的溶殘降至10ppm以下,在提高姜黃浸膏食用安全性的同時,最大限度保存姜黃浸膏中原有的一些生理活性物質,使產品兼有安全性、營養性和功能性。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姜黃浸膏的溶劑殘留有效脫除至10ppm以下,大大提高了姜黃浸膏作為一種食品添加色素的食用安全性。(2)本專利技術通入高溫氮氣,可以降低姜黃素的結晶速度,同時加快溶劑的脫除過程,脫溶殘時間短,有效保護姜黃浸膏中的有效成份,姜黃浸膏中的姜黃素得率98%以上。(3)操作簡單,易于實現工業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通過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選取的姜黃原料均經過如下處理:去除泥土等機械雜質后,粉碎過20目篩,得到姜黃粉原料。實施例1(1)取1kg姜黃粉原料(姜黃素含量7.0%),加丙酮提取,提取溫度45℃,每次加5L丙酮、浸泡1h,提取7次。將提取液合并、過濾。(2)將過濾后提取液在真空0.05Mpa、溫度70℃條件下,蒸發回收溶劑,當冷凝管無凝液時,停止蒸發,得到姜黃浸膏粗提物0.37kg。(3)向姜黃浸膏粗提物中加入質量濃度為0.5%的鹽酸水溶液11.1g。(4)在真空度0.09Mpa、溫度95℃的脫溶殘條件下,物料中需通入100℃的氮氣,脫溶殘時間1小時,得到總溶殘8ppm的姜黃浸膏0.25kg(姜黃素含量27.5%),含量得率98.2%。實施例2(1)取1kg姜黃粉原料(姜黃素含量7.0%),加丙酮提取,提取溫度40℃,每次加10L丙酮、浸泡0.75h,提取5次。將提取液合并、過濾。(2)將過濾后提取液在真空0.05Mpa、溫度69℃條件下,蒸發回收溶劑,當冷凝管無凝液時,停止蒸發,得到姜黃浸膏粗提物0.42kg。(3)向姜黃浸膏粗提物中加入質量濃度為1%的醋酸水溶液12.6g。(4)在真空度0.095Mpa、溫度85℃的脫溶殘條件下,物料中需通入80℃的氮氣,脫溶殘時間3小時,得到總溶殘5ppm的姜黃浸膏0.28kg(姜黃素含量24.6%),含量得率98.4%。實施例3(1)取1kg姜黃粉原料(姜黃素含量6%),加丙酮提取,提取溫度42℃,每次加8L丙酮、浸泡0.5h,提取6次。將提取液合并、過濾。(2)將過濾后提取液在真空0.055Mpa、溫度69℃條件下,蒸發回收溶劑,當冷凝管無凝液時,停止蒸發,得到姜黃浸膏粗提物0.38kg。(3)向姜黃浸膏粗提物中加入質量濃度為0.7%的鹽酸水溶液11.4g。(4)在真空度0.093Mpa、溫度90℃的脫溶殘條件下,物料中需通入90℃的氮氣,脫溶殘時間2小時,得到總溶殘9ppm的姜黃浸膏0.25kg(姜黃素含量23.7%),含量得率98.75%。實施例4(1)取1kg姜黃粉原料(姜黃素含量6%),加丙酮提取,提取溫度43℃,每次加7L丙酮、浸泡1h,提取6次。將提取液合并、過濾。(2)將過濾后提取液在真空0.045Mpa、溫度71℃條件下,蒸發回收溶劑,當冷凝管無凝液時,停止蒸發,得到姜黃浸膏粗提物0.39kg。(3)向姜黃浸膏粗提物中加入質量濃度為0.7%的醋酸水溶液11.7g。(4)在真空度0.095Mpa、溫度92℃的脫溶殘條件下,物料中需通入95℃的氮氣,脫溶殘時間1.5小時,得到總溶殘9ppm的姜黃浸膏0.26kg(姜黃素含量22.8%),含量得率98.8%。實施例5(1)取1kg姜黃粉原料(姜黃素含量6.5%),加丙酮提取,提取溫度40℃,每次加9L丙酮、浸泡0.5h,提取7次。將提取液合并、過濾。(2)將過濾后提取液在真空0.05Mpa、溫度71℃條件下,蒸發回收溶劑,當冷凝管無凝液時,停止蒸發,得到姜黃浸膏粗提物0.40kg。(3)向姜黃浸膏粗提物中加入質量濃度為0.8%的鹽酸水溶液12g。(4)在真空度0.094Mpa、溫度90℃的脫溶殘條件下,物料中需通入85℃的氮氣,脫溶殘時間2.5小時,得到總溶殘9ppm的姜黃浸膏0.27kg(姜黃素含量23.9%),含量得率99.3%。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而非限制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盡管參照上述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低溶殘姜黃浸膏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待處理姜黃浸膏粗提物中加入酸液,經過脫溶殘操作后,得到低溶殘姜黃浸膏。
【技術特征摘要】
1.低溶殘姜黃浸膏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待處理姜黃浸膏粗提物中加入酸液,經過脫溶殘操作后,得到低溶殘姜黃浸膏。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溶殘姜黃浸膏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溶殘操作過程中,物料中持續通入80-100℃的氮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溶殘姜黃浸膏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液是指質量濃度為0.5-1%鹽酸或醋酸的水溶液,加入量為姜黃素粗提物重量的3%。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溶殘姜黃浸膏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脫溶殘條件為真空度≥0.09Mpa,脫溶殘溫度85-95℃,脫溶殘時間1-3小時。5.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低溶殘姜黃浸膏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姜黃浸膏粗提物的生產方法,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將姜黃原料去除雜質,然后粉碎得到姜黃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齊立軍,褚延偉,魏占姣,季紹東,邊媛媛,
申請(專利權)人:晨光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