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家用多功能恒溫箱,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和設置在底座上的箱體,箱體是由各單元層按層疊的方式設置為多層結構,各單元層之間在功能和結構上相互獨立,單元層層疊的數量可增減,相鄰單元層之間在側壁上設置有卡扣進行卡固連接;各單元層是以內箱體為容腔,以外箱體為外殼,在內箱體與外箱體之間的夾層中設置保溫層;在各單元層的側壁上,處在保溫層中嵌裝有加熱片,在各單元層的頂部分別設置溫度傳感器和紫外線燈;在各單元層的底部設置用于加水增濕的盛水容器;加熱片是采用通過改變電流方向能夠在加熱和制冷兩種不同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TEC半導體器件。本發明專利技術將加熱、保溫、制冷和消毒等功能集一體,滿足普通家庭日常多功能需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家用多功能恒溫箱,尤其是在家庭中用于人們日常生活中食品保溫。
技術介紹
目前人們普遍使用微波爐對飯菜和水果等進行加熱,但微波爐加熱會使食物水分散失,影響口感;實驗表明,微波爐加熱的食品營養價值會減少50-80%;不可忽視的是微波爐的輻射泄漏問題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會危害人體健康。日常生活中,普通家庭對于加熱、保溫、制冷和消毒等功能種類要求很多,按使用功能進行配置則導致電器種類太多,利用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家用多功能恒溫箱,使加熱、保溫、制冷和消毒等功能于一體,滿足普通家庭日常的多功能需求,減少常規電器的配置,提高利用率,并方便使用。本專利技術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家用多功能恒溫箱的結構特點是:所述恒溫箱包括底座和設置在底座上的箱體,所述箱體是由各單元層按層疊的方式設置為多層結構,各單元層之間在功能和結構上相互獨立,單元層層疊的數量可增減,相鄰單元層之間在側壁上設置有卡扣進行卡固連接;所述各單元層是以內箱體為容腔,以外箱體為外殼,在內箱體與外箱體之間的夾層中設置保溫層;在各單元層的側壁上,處在保溫層中嵌裝有加熱片,在各單元層的頂板上分別設置溫度傳感器和紫外線燈;各單元層的底部設置為能夠加水增濕的盛水容器;所述加熱片是采用通過改變電流方向能夠在加熱和制冷兩種不同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TEC半導體器件。本專利技術家用多功能恒溫箱的結構特點也在于:在所述底座中設置控制電路,與控制電路電連接的鍵盤和液晶顯示屏設置在底座的表面,所述控制電路與各單元層之間的工作電源和控制信號通過分別設置在底座與最底層單元層之間,以及設置在相鄰單元元層之間的接插口進行電連接,利用所述鍵盤設定各單元層的工作模式,利用液晶顯示屏顯示各單元層的工作模式和當前工作狀況。本專利技術家用多功能恒溫箱的結構特點也在于:所述加熱片貼于內箱體的背部,并沿內箱體的側壁均勻分布,所述內箱體采用良導熱材料。本專利技術家用多功能恒溫箱的結構特點也在于:所述溫度傳感器包括用于測定內箱箱中空氣溫度的數字式溫度傳感器和用于測定食物表面溫度的紅外溫度傳感器。本專利技術家用多功能恒溫箱的結構特點也在于:所述卡扣為繼電器式卡扣,在上層單元層中,卡扣中的卡扣桿鉸接在撐桿上,以撐桿為支點,以卡扣桿為杠桿,卡扣桿的上端利用拉簧與外箱體相連接,卡扣桿的另一端與外箱體之間設置有電磁吸合器,卡扣桿前端的鉤頭朝向下層單元層延伸;與所述鉤頭進行配合的扣口設置在下層單元層上;所述上層單元層和下層單元層為上下相鄰的單元層。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體現在:1、本專利技術集保溫、加熱、保濕、冰鎮、消毒等功能于一體,且在加熱過程中不改變飯菜、水果、饅頭類面食等食物的口感和味道。2、本專利技術由各單元層層疊構成,各單元層在功能上和結構上相互獨立,用戶根據自已的需求將各單元層設置為所需要的功能,可同時實現各種不同的功能,其效率高、配置簡單,使用方便。3、本專利技術采用TEC半導體器件,通過改變電流方向即可在加熱和制冷兩種不同模式之間進行切換,大大減化了結構。4、本專利技術中將加熱片沿內箱體的側壁均勻分布,實現立體式加熱,較大地提高了熱效率。5、本專利技術在底座中設置控制電路,通過接插口以接插的形式實現底座與最底層單元層之間,以及在相鄰單元元層之間的電連接,結構可靠,接插方便,利于拆裝。6、本專利技術中紫外線燈的設置使恒溫箱具備了紫外消毒的功能,一方面彌補了普通家庭在消毒設備上的缺失,另一方面可實現在保溫過程中的消毒殺菌,使保溫飯菜的衛生得到保證。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外形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中各單元層頂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中底座俯視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中卡扣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1外箱體,2保溫層,3內箱體,4加熱片,5底座,6手柄,7卡扣,8液晶顯示屏,9鍵盤,10紫外線燈,11紅外溫度傳感器,12數字式溫度傳感器,13接插口,71卡扣桿,72撐桿,73拉簧,74電磁吸合器,75鉤頭,76扣口。具體實施方式參見圖1、圖2、圖3、圖4和圖5,本實施例中家用多功能恒溫箱的結構形式是:恒溫箱包括底座5和設置在底座5上的箱體,箱體是由各單元層按層疊的方式設置為多層結構,各單元層之間在功能和結構上相互獨立,單元層層疊的數量可增減,相鄰單元層之間在側壁上設置有卡扣7進行卡固連接。各單元層是以內箱體3為容腔,以外箱體1為外殼,在內箱體3與外箱體1之間的夾層中設置保溫層2;在各單元層的側壁上,處在保溫層2中嵌裝有加熱片4,在各單元層的頂板上分別設置溫度傳感器和紫外線燈10;各單元層的底部設置為能夠加水增濕的盛水容器。加熱片4是采用通過改變電流方向能夠在加熱和制冷兩種不同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TEC半導體器件。具體實施中,相應的結構設置也包括:在底座5中設置控制電路,與控制電路電連接的鍵盤9和液晶顯示屏8設置在底座5的表面,控制電路與各單元層之間的工作電源和控制信號通過分別設置在底座5與最底層單元層之間,以及設置在相鄰單元元層之間的接插口13進行電連接,利用鍵盤9設定各單元層的工作模式,利用液晶顯示屏8顯示各單元層的工作模式和當前工作狀況。加熱片4貼于內箱體3的背部,并沿內箱體3的側壁均勻分布,內箱體3采用良導熱材料。溫度傳感器包括用于測定內箱箱13中空氣溫度的數字式溫度傳感器12和用于測定食物表面溫度的紅外溫度傳感器11。利用紅外溫度傳感器直接測定待加熱物品的溫度,兩路溫度輸出送至控制電路,經控制電路中單片機的運算后輸出相應控制電流,節能高效。如圖4和圖5所示,本實施例中,在每個單元層中的卡扣7按120°間隔設置,每層共有三只卡扣7,卡扣7為繼電器式卡扣,在上層單元層中,卡扣中的卡扣桿71鉸接在撐桿72上,以撐桿72為支點,以卡扣桿71為杠桿,卡扣桿71的上端利用拉簧73與外箱體1相連接,卡扣桿71的另一端與外箱體1之間設置有電磁吸合器74,卡扣桿前端的鉤頭75朝向下層單元層延伸;與鉤頭75進行配合的扣口76設置在下層單元層上;上層單元層和下層單元層為上下相鄰的單元層。此外,為了降低整體高度,進一步減化結構,可以將下層單元層的頂板設置為上層單元層的底部,并將下層單元層的頂板設置為能夠加水為上層單元層增濕的盛水容器。本實施例中各單元層中分別設置手柄6,以便于操作;可以將處在最底層的單元層設置為層高最高,以便于放置湯羹、奶瓶等較高物品。本專利技術可實現的功能包括:冬季熱菜保溫、饅頭水果加熱、酸奶制作、冰鎮水果飲料、碗筷消毒等家庭常規需求。使用時,根據需要放置相應層數的單元層,各單元層利用接插口實現電連接;在底座5的鍵盤9上設置各單元層的工作模式,并利用液晶顯示屏8顯示各單元層的工作模式和當前工作狀況;對于需要加熱的面包類食品,可以在各單元層的底部加水增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家用多功能恒溫箱,其特征是:所述恒溫箱包括底座(5)和設置在底座(5)上的箱體,所述箱體是由各單元層按層疊的方式設置為多層結構,各單元層之間在功能和結構上相互獨立,單元層層疊的數量可增減,相鄰單元層之間在側壁上設置有卡扣(7)進行卡固連接;所述各單元層是以內箱體(3)為容腔,以外箱體(1)為外殼,在內箱體(3)與外箱體(1)之間的夾層中設置保溫層(2);在各單元層的側壁上,處在保溫層(2)中嵌裝有加熱片(4),在各單元層的頂板上分別設置溫度傳感器和紫外線燈(10);各單元層的底部設置為能夠加水增濕的盛水容器;所述加熱片(4)是采用通過改變電流方向能夠在加熱和制冷兩種不同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TEC半導體器件。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家用多功能恒溫箱,其特征是:所述恒溫箱包括底座(5)和設置在底座(5)上的箱體,所述箱體是由各單元層按層疊的方式設置為多層結構,各單元層之間在功能和結構上相互獨立,單元層層疊的數量可增減,相鄰單元層之間在側壁上設置有卡扣(7)進行卡固連接;所述各單元層是以內箱體(3)為容腔,以外箱體(1)為外殼,在內箱體(3)與外箱體(1)之間的夾層中設置保溫層(2);在各單元層的側壁上,處在保溫層(2)中嵌裝有加熱片(4),在各單元層的頂板上分別設置溫度傳感器和紫外線燈(10);各單元層的底部設置為能夠加水增濕的盛水容器;所述加熱片(4)是采用通過改變電流方向能夠在加熱和制冷兩種不同模式之間進行切換的TEC半導體器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多功能恒溫箱,其特征是:在所述底座(5)中設置控制電路,與控制電路電連接的鍵盤(9)和液晶顯示屏(8)設置在底座(5)的表面,所述控制電路與各單元層之間的工作電源和控制信號通過分別設置在底座(5)與最底層單元層之間,以及設置在相鄰單元元層之間的接插口(1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真英,宋瑩,王黎琰,王樂,馬曉松,李瑞君,
申請(專利權)人:合肥工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