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藥物領域,具體涉及具有抑制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減輕抑郁癥狀的多肽。其序列為全新的序列,其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專利技術多肽能顯著抑制大鼠海馬神經元細胞NMDA受體電流,其IC50?值為3.81±0.72?μM。在體藥理結果顯示,本發明專利技術多肽能改善急性和慢性抑郁癥模型動物的抑郁癥狀。可作為臨床抑郁癥有效的候選治療方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多肽及其應用,具體涉及具有抑制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減輕抑郁癥狀的多肽。
技術介紹
抑郁癥是近年來最受人們關注的精神疾病。盡管抑郁癥就在我們的身邊,但病人接受治療的比例并不高,中國的抑郁癥治療率不到10%,即使在發達國家,也還不到一半。很多人把抑郁癥僅僅當作是一種精神狀態,而這種想法也往往導致患者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由于現代社會的壓力和生活方式改變,在20歲以上的成人中,抑郁癥的發病率正以每年11.3%的速度增長。而在青少年當中,抑郁癥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抑郁癥將僅次于缺血性心臟病,成為人類殘疾和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最新研究提出,抑郁癥的谷氨酸受體異常假說,并認為藥物治療新靶點。離子型谷氨酸受體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體和α-氨基-3-羥基-5-甲基-4-異惡唑丙酸(AMPA)受體是與抑郁癥發生最為相關的兩種谷氨酸受體,該類受體在激活時可允許Na+、Ca2+等陽離子通過。此外,NMDA受體的膜外側端存在甘氨酸(glycine)的結合位點,通道內則有Mg2+結合位點,這些都是NMDA受體功能調節的關鍵位點。在生理條件下,突觸后膜的AMPA受體和NMDA受體(主要為NR2A受體亞型)的激活是突觸可塑性和學習記憶能力增強的重要電生理機制;而在谷氨酸興奮性毒性損傷等病理過程中,突觸外NMDA受體(主要為NR2B受體亞型)的激活則會導致Ca2+超載、氧化應激損傷和細胞凋亡或退行性變等抑郁癥狀。因此,NMDA受體抑制劑成為抑郁癥治療的新靶點和研究的熱點。但是,現階段的NMDA受體抑制劑有氯胺酮、苯環利定,未用于治療抑郁癥。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全新的序列,該序列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多肽,對抑郁癥具有很好的療效。技術方案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多肽,其特征在于其序列為SEQ ID NO:1。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多肽在治療抑郁癥藥物中的應用。有益效果利用固相合成法化學合成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多肽,該多肽具有全新的序列,該多肽可用于治療抑郁癥。分子結果顯示,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多肽能顯著抑制大鼠海馬神經元細胞NMDA受體電流,其IC50值為3.81±0.72μM。在體藥理結果顯示,本專利技術的多肽能夠減少小鼠懸尾實驗中應激絕望模型小鼠的懸尾時間;也能減少小鼠強迫游泳實驗中應激絕望模型小鼠的強迫游泳時間;同時,本專利技術多肽能夠減少慢性不可預測應激模型大鼠的覓食潛伏期,提高其在糖水實驗中對糖水的攝取,與模型組相比,具有統計學差異。覓食潛伏期主要檢測的是大鼠焦慮樣行為,大鼠糖水偏好表明了大鼠的興趣缺失傾向。由此可見,本專利技術多肽能改善急性和慢性抑郁癥模型動物的抑郁癥狀。可作為臨床抑郁癥有效的候選治療方法。具體實施方式多肽由上海生工吉爾合成。實施例1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多肽對大鼠海馬神經元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電流抑制作用。采用全細胞膜片技術記錄培養大鼠海馬神經元NMDA受體電流。從生24h內的SD大鼠腦內提取、培養海馬神經元,37℃、5%CO2的培養箱內培養8-13天進行膜片鉗實驗。全細胞膜片鉗記錄所用儀器為CEZ-2400膜片鉗放大器(日本Nihon Kohden),玻璃微電極所充內液成分(mmol/L):KCl 140,CaCl2 1,MgCl2 2,HEPES 10,EGTA 11,ATP 4,用1M KOH將pH值調至7.2,用蔗糖將滲透壓調至310mOsm/L,電極電阻3-5MΩ。灌流用外液成分(mmol/L):NaCl 150,KCl 5,CaCl2 2.5,HEPES 10,D-葡萄糖10,河鲀毒素0.0002,用1M NaOH將pH值調至7.4,用蔗糖將滲透壓調至340mOsm/L。將微電極在細胞膜上,在電極與細胞膜之間形成高阻(1-5GΩ)封接后,進一步將膜吸穿,調節電容和串聯電阻補償,膜電位鉗制于-50mV,膜電流應用低通濾波(1Hz,-3dB),記錄實驗結果。本專利技術多肽用細胞外液配制不同梯度濃度的終溶液,pH調至7.4。給藥方式通過微操縱器移動自制的快速換液裝置的排管給藥,每管的直徑(O.D/I.D)為500/200μm,管口距離記錄細胞約100μm。實驗在室溫22-25℃范圍內進行。記錄不同梯度濃度多肽對大鼠海馬神經元NMDA受體電流數據。在大鼠海馬神經元NMDA受體電流結果顯示,本專利技術多肽可以抑制陽離子內流,其IC50值為3.81±0.72μM。實施例2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多肽對小鼠強迫游泳應激絕望模型的影響。采用ICR小鼠作為受試動物,取50只小鼠,雌雄各半,體重為18-22g,隨機分為5組:高劑量組、中劑量組、低劑量組,陽性對照組,空白組,每組l0只。治療組皮下注射本專利技術多肽,劑量分別為20、10、5mg/Kg,對照組氟西汀,劑量為10mg/Kg,空白組給予生理鹽水,連續給藥7天。第7天給藥后1h,小鼠進行強迫游泳實驗,小鼠在20-25℃水中強迫游泳6min,記錄后4min內不動時間,不動時間,即為小鼠在水中停止掙扎,僅將頭露出水面漂浮的時間,以此評價本專利技術多肽對小鼠強迫游泳應激絕望模型的影響。表1本專利技術多肽對小鼠強迫游泳應激絕望模型的影響*p<0.05,**p<0.01與空白組相比本專利技術多肽對小鼠強迫游泳應激絕望模型結果如表1顯示:本專利技術多肽能夠減少小鼠強迫游泳時間,在劑量在5-20mg/Kg時呈劑量依賴性,與空白組相比,具有統計學差異。實施例3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多肽對小鼠懸尾應激絕望模型的影響。采用ICR小鼠作為受試動物,取50只小鼠,雌雄各半,體重為18-22g,隨機分為5組:高劑量組、中劑量組、低劑量組,陽性對照組,空白組,每組l0只。治療組皮下注射本專利技術多肽,劑量分別為20、10、5mg/Kg,對照組氟西汀,劑量為10mg/Kg,空白組給予生理鹽水,連續給藥7天。第7天給藥后1h,小鼠進行懸尾實驗,將小鼠用膠帶固定在其尾部距末端約1cm處,使小鼠保持懸掛狀態6min,記錄后4min的不動時間,以此評價本專利技術多肽對小鼠懸尾應激絕望模型的影響。表2本專利技術多肽對小鼠懸尾應激絕望模型的影響*p<0.05,**p<0.01與空白組相比本專利技術多肽對小鼠懸尾應激絕望模型結果如表2顯示:本專利技術多肽能夠減少小鼠懸尾時間,在劑量在5-20mg/Kg時呈劑量依賴性,與空白組相比,具有統計學差異。實施例4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多肽對大鼠慢性不可預測應激模型的影響。采用SD大鼠作為受試動物,取60只大鼠,雌雄各半,體重為180-220g,隨機分為6組,高劑量組、中劑量組、低劑量組、陽性對照組、模型組、空白組,每組l0只。建立大鼠慢性不可預測應激模型:應激內容為:束縛4h;濕墊料過夜;搖晃1h(160r/min);禁食12h;冰水游泳4℃,10min;飼養籠傾斜45°過夜;夾尾1min;擁擠過夜(8只/籠)。白天使用兩種應激,夜晚使用一種應激,連續應激4周。最后一次刺激后給藥。給藥方案:治療組皮下注射本專利技術多肽,劑量分別為20、10、5mg/Kg,對照組氟西汀,劑量為10mg\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多肽,其特征在于其序列為SEQ?ID?NO:1。
【技術特征摘要】
1.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拮抗劑多肽,其特征在于其序列為SEQ ID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瑞雪,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普羅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