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紅外線銅材質量檢測裝置,包括主體、控制器、紅外發射器以及紅外接收器,主體的前端設置有電機,主體的上方安裝有傳送帶,傳送帶的前端連接有傳動輪,傳送帶通過傳動輪連接電機,傳送帶外表面安裝有固定塊,主體的中間位置安裝有右擋板和左擋板,右擋板的內側安裝有紅外接收器,左擋板的內側安裝有紅外發射器;主體的前端還設置有控制器,控制器的內表面安裝有顯示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可以有效的檢測銅材的長度是否處于要求的范圍內,檢測效果好,檢測速度快,設計巧妙,提高了市場競爭力,達到了結構簡單和設計合理的目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一種紅外線銅材質量檢測裝置,屬于銅材檢測設備領域。
技術介紹
人類應用銅己有數千年的歷史,墓葬考古發現,早在6000年前的史前時期,埃及人就使用銅器,銅是人類祖先最早應用的金屬。它具有許多優異的特性和奇妙的功能,不但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且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不斷開發出新的用途。銅既是一個古老的金屬,又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現代工程材料。當前人類步入了豐富多彩的,以電氣化和電子信息為特征的,高度文明的社會,為銅的應,用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大地。銅以品種繁多的金屬、合金和化合物的形式被人們利用,業已深深地滲入了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成為人類跨入、21世紀取得飛速發展的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金屬。以純銅或銅合金制成各種形狀包括棒、線、板、帶、條、管、箔等統稱銅材。銅材的加工有軋制、擠制及拉制等方法,銅材中板材和條材有熱軋的和冷軋的;而帶材和箔材都是冷軋的;管材和棒材則分為擠制品和拉制品;線材都是拉制的,銅材有銅板,銅棒,銅管,銅帶,銅線,銅排,銅材料。其中銅棒或銅管等對長度有要求的銅材,在生產結束后,需要對其長度進行測量,查看其是否符合要求,現有技術中,都是通過手動進行測量,不僅效率低下,而且檢測效果不好。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紅外線銅材質量檢測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本技術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穩定性好,可靠性高。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紅外線銅材質量檢測裝置,包括主體、控制器、紅外發射器以及紅外接收器,所述主體的前端設置有電機,所述主體的上方安裝有傳送帶,所述傳送帶的前端連接有傳動輪,所述傳送帶通過傳動輪連接電機,所述傳送帶外表面安裝有固定塊,所述主體的中間位置安裝有右擋板和左擋板,所述右擋板的內側安裝有紅外接收器,所述左擋板的內側安裝有紅外發射器;所述主體的前端還設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內表面安裝有顯示屏,所述顯示屏的內部設置有印制電路板,所述印制電路板上焊接有單片機、儲存器、信息傳輸芯片以及DC-DC電源模塊,所述單片機通過數據線與紅外接收器以及紅外發射器數據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右擋板和左擋板對稱的安裝在主體的中間位置。進一步地,所述紅外接收器和紅外發射器的水平位置相同,所述紅外接收器和紅外發射器的垂直高度相同。進一步地,紅外發射器和紅外接收器至少設置有兩個,其中兩個紅外發射器安裝在左擋板的內側,兩個紅外接收器安裝在右擋板的內側。進一步地,所述固定塊呈圓柱形,所述固定塊的中間位置開有孔洞,孔洞的直徑為銅材直徑的1.05倍,所述固定塊設有多個。進一步地,所述單片機的輸入端與紅外發射器的輸出端以及紅外接收器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單片機的輸出端與信息傳輸芯片的輸入端連接,所述信息傳輸芯片的輸出端與顯示屏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單片機與儲存器雙向數據連接。進一步地,所述DC-DC電源模塊與單片機、儲存器、信息傳輸芯片以及
顯示屏電性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的一種紅外線銅材質量檢測裝置,可以有效的檢測銅材的長度是否處于要求的范圍內,檢測效果好,檢測速度快,設計巧妙,提高了市場競爭力,達到了結構簡單和設計合理的目的。附圖說明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圖1為本技術一種紅外線銅材質量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紅外線銅材質量檢測裝置的印制電路板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一種紅外線銅材質量檢測裝置的檢測原理框圖圖;圖中:1-主體、2-控制器、11-電機、12-傳動輪、13-傳送帶、14-固定塊、15-右擋板、16-左擋板、17-紅外發射器、18-數據線、19-紅外接收器、21-顯示屏、22-印制電路板、23-單片機、24-儲存器、25-信息傳輸芯片、26-DC-DC電源模塊。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請參閱圖1、圖2和圖3,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紅外線銅材質量檢測裝置,包括主體1、控制器2、紅外發射器17以及紅外接收器19,主體1的前端設置有電機11,主體1的上方安裝有傳送帶13,傳送帶13的前端連接有傳動輪12,傳送帶13通過傳動輪12連接電機11,傳送帶13外表面安裝有固定塊14,主體1的中間位置安裝有右擋板15和左擋板16,右
擋板15的內側安裝有紅外接收器19,左擋板16的內側安裝有紅外發射器17。主體1的前端還設置有控制器2,控制器2的內表面安裝有顯示屏21,顯示屏21的內部設置有印制電路板22,印制電路板22上焊接有單片機23、儲存器24、信息傳輸芯片25以及DC-DC電源模塊26,單片機23通過數據線18與紅外接收器19以及紅外發射器17數據連接。右擋板15和左擋板16對稱的安裝在主體1的中間位置,紅外接收器19和紅外發射器17的水平位置相同,紅外接收器19和紅外發射器17的垂直高度相同,紅外發射器17和紅外接收器19至少設置有兩個,其中兩個紅外發射器17安裝在左擋板16的內側,兩個紅外接收器19安裝在右擋板15的內側。固定塊14呈圓柱形,固定塊14的中間位置開有孔洞,孔洞的直徑為銅材直徑的1.05倍,固定塊14設有多個。單片機23的輸入端與紅外發射器17的輸出端以及紅外接收器19的輸出端連接,單片機23的輸出端與信息傳輸芯片25的輸入端連接,信息傳輸芯片25的輸出端與顯示屏21的輸入端連接,單片機23與儲存器24雙向數據連接。DC-DC電源模塊26與單片機23、儲存器24、信息傳輸芯片25以及顯示屏21電性連接,DC-DC電源模塊26用于單片機23、儲存器24、信息傳輸芯片25以及顯示屏21工作時的供電。做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通過設置兩個紅外發射器17和紅外接收器19,兩個紅外發射器17和紅外接收器19之間的距離便為銅材可以產生的誤差范圍,其中垂直高度低的紅外發射器17和紅外接收器19所處的位置,應為銅材的最短長度,垂直高度高的紅外發射器17和紅外接收器19所處的位置,應為銅材的最長長度。在實際使用的時候,兩個紅外發射器17會不停的發送紅外光線,而紅外接收器19會接收這個紅外光線,這個接收的過程為一種正常的傳輸步驟,在實際使用的時候,工作人員可將銅材插入固定塊14中,使銅材隨著傳送帶13的移動而移動。每當固定桿移動至紅外發射器17和紅外接收器19中間的時候,都會阻擋紅外光線的接收,這個接收和阻擋的信息會傳輸至單片機23中,單片機23根據信號的阻擋和接收,繼而判斷銅材的長度是否合格。例如,銅材阻擋了垂直高度低的紅外發射器17和紅外接收器19信息傳輸,同時沒有阻擋垂直高度高的紅外發射器17和紅外接收器19信息傳輸,則說明銅材質量合格。若銅材沒有阻擋垂直高度低的紅外發射器17和紅外接收器19信息傳輸,則說明銅材長度不合格。若銅材阻擋了垂直高度高的紅外發射器17和紅外接收器19信息傳輸,則說明銅材長度不合格。這些檢測信息,在單片機23處理后,通過信息傳輸芯片25將這些信息傳輸至顯示屏21中,工作人員可觀看顯示屏21繼而了解銅材的長度是否合格。本實用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紅外線銅材質量檢測裝置,包括主體、控制器、紅外發射器以及紅外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的前端設置有電機,所述主體的上方安裝有傳送帶,所述傳送帶的前端連接有傳動輪,所述傳送帶通過傳動輪連接電機,所述傳送帶外表面安裝有固定塊,所述主體的中間位置安裝有右擋板和左擋板,所述右擋板的內側安裝有紅外接收器,所述左擋板的內側安裝有紅外發射器;所述主體的前端還設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內表面安裝有顯示屏,所述顯示屏的內部設置有印制電路板,所述印制電路板上焊接有單片機、儲存器、信息傳輸芯片以及DC?DC電源模塊,所述單片機通過數據線與紅外接收器以及紅外發射器數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紅外線銅材質量檢測裝置,包括主體、控制器、紅外發射器以及紅外接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的前端設置有電機,所述主體的上方安裝有傳送帶,所述傳送帶的前端連接有傳動輪,所述傳送帶通過傳動輪連接電機,所述傳送帶外表面安裝有固定塊,所述主體的中間位置安裝有右擋板和左擋板,所述右擋板的內側安裝有紅外接收器,所述左擋板的內側安裝有紅外發射器;所述主體的前端還設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內表面安裝有顯示屏,所述顯示屏的內部設置有印制電路板,所述印制電路板上焊接有單片機、儲存器、信息傳輸芯片以及DC-DC電源模塊,所述單片機通過數據線與紅外接收器以及紅外發射器數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紅外線銅材質量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擋板和左擋板對稱的安裝在主體的中間位置。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紅外線銅材質量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接收器和紅外發射器的水平位置相同,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柏明,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鑫佳銅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