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省力高集成高效的育苗室,其包括一組以上苗床組和外棚(2),每組苗床組由一個以上的苗床組成;外棚(2)位于苗床組的外周;苗床包括苗床架和托盤(115),苗床架包括軌道架、軌道和連接架(113);軌道架為兩個以上,連接架(113)將兩個以上的軌道架相連接;軌道包括三副以上的軌道對,多副軌道對之間形成上下多層式結構;托盤(115)為多個,其分別活動安裝在各軌道對上;同一軌道架上的各軌道的同一側呈上部與下部的軌道的端部均向外突出而中間軌道的端部向內縮進的“X”或“)(”形式結構。其可以充分利用空間,集成度高,效率高;各層苗床光照效果好;移動方便,省工省時。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育苗設備及育苗場地,特別是一種省力高集成高效的苗床及育苗室,其主要用于機插秧苗的培育。
技術介紹
目前,育苗場地各種各樣,但基本存在以下不足之處:1.沒有多層設計,或者多層設計結構不合理,占空間大,空間利用率不高,空間利用不好,場地利用效率不高。2.針對苗床光照不均,扣層布局不合理,各盤光線不均勻,光線利用率不高。3.搬動苗床麻煩,費工費時。4.無法根據(jù)太陽光情況,機動靈活而方便快捷去移動苗盤,以接受或者交替接受陽光充足照射。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省力高集成高效的苗床及育苗室,其可以充分利用空間,集成度高,效率高;多層式結構合理,能使每層苗床充分而基本均勻得到光照,陽光利用充分而合理,各層苗床光照效果好;移動方便,省工省時;場地布設合理,工作人員工作方便。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省力高集成高效的苗床,其包括苗床架和托盤,苗床架包括軌道架、軌道和連接架;軌道架為兩個以上,連接架將兩個以上的軌道架相連接;軌道包括三副以上的軌道對,每副軌道對包括與軌道架個數(shù)相應個數(shù)的軌道,每副軌道對的各軌道分別對應地安裝在各軌道架的相應高度位置上,多副軌道對之間形成上下多層式結構;托盤為多個,其分別活動安裝在各軌道對上;同一軌道架上的各軌道的同一側呈上部與下部的軌道的端部均向外突出而中間軌道的端部向內縮進的“X” 或“) (”形式結構。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位于各軌道架的同一端上的軌道對的各軌道中心對齊從下至上安裝在相應軌道架上,所謂中心對齊是指上下布置的各軌道的中間位置位于同一鉛垂線上;上下布置的各軌道對的軌道不等長,上部與下部的軌道長,中間位置的軌道短。本專利技術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苗床架包括兩個軌道架,即左軌道架和右軌道架;兩個軌道架分別包括四根以上立柱和兩根以上的橫梁,中間兩根立柱比兩側的立柱高;同一軌道架上的立柱之間通過兩根以上的橫梁相連接;連接架包括兩根以上的連接桿,兩根以上的連接桿將左軌道架和右軌道架平行豎立固定連接。本專利技術再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左軌道架和右軌道架上設有對應的六副軌道對,即底層軌道對、中下層軌道對、中層軌道對、中上層軌道對、上層軌道對和頂層軌道對;各軌道對分別包括兩根軌道,各軌道對的兩根軌道分別對應安裝在左軌道架和右軌道架上的同一高度位置。本專利技術還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軌道對的各軌道與對應的橫梁為一體式結構。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托盤為一長方形框架,其包括邊框、縱板和橫板;縱板和橫板為數(shù)塊,其縱橫交叉成網(wǎng)狀;托盤的邊框底部兩端頭分別設有與軌道對相對應的推行輪子;托盤的長度與軌道架的長度相適應,即與連接架的連接桿的長度相適應。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底層軌道對的前后兩端分別活動安放有托盤;中下層軌道對和中層軌道對上分別安裝有一個托盤;中上層軌道對、上層軌道對和頂層軌道對上分別安裝有兩個托盤;各托盤上的推行輪子分別位于相應的軌道上。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從下至上各軌道對上下之間依次分別相距330±62mm、190±38mm、300±60mm、340±68mm、300±60mm;從下至上各軌道對的軌道長度分別為2300±460mm、2100±420mm、2100±420mm、1900±380mm、1500±300mm、1800±360mm;托盤115為兩種規(guī)格,即小托盤和大托盤;小托盤的長寬規(guī)格為2432±486mm×640±128 mm;大托盤的長寬規(guī)格為2432±486 mm×940±188 mm;小托盤安裝在上層軌道對1145和頂層軌道對1146上,大托盤安裝在靠下的其他軌道對上。本專利技術另一技術方案是:所述的一種省力高集成高效的育苗室,其包括一組以上苗床組和外棚,每組苗床組由一個以上的苗床組成,同一組的各苗床依次鄰接;外棚位于苗床組的外周,其包括棚架和棚罩,棚架包括立柱和支架,覆蓋在棚架上。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另一技術方案是:苗床組為兩組以上,兩組以上的苗床組平行排列,其相間一定距離,形成間隙地,相鄰苗床組之間的間距L與托盤的寬度相適應;棚罩為透明塑料或者玻璃制作而成,其覆蓋在棚架的頂部和/或四周,棚罩為方便拆卸方式與棚架相連接。本專利技術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特點:1.本專利技術設計了多層托盤,節(jié)約了空間,提高了集成度;2.各托盤可移動式安裝在苗床架上,可前后推進推出,方便硬盤取放,以方便整個托盤移動與取放,同時可以節(jié)約工作人員搬動的體力。3. 間隙地的設計,方便工作人員行走,并可以用于放置托盤,可將苗床架上的托盤移動到間隙地中,特別是底層軌道對與地面基本相平,其上的托盤可以很方便直接推行至間隙地,接受更好的陽光,更加充分利用好場地內的陽光及空間。4.多層托盤縱向可呈“X”形結構或者是“) (”(即雙括號反靠)形結構位于苗床架上,這一結構有利于各層托盤能分享到太陽光,而不會因為上面的托盤擋住了太陽而使下部托盤曬不到太陽光,形成了各層托盤能充分分享太陽光的構架。5.中間層(及中下層)只安裝一個托盤,可方便托盤在相應軌道上移動至前后邊沿處,使托盤前后分別交替處于陽光充足處,實現(xiàn)“陽光均勻全覆蓋”的效果。6. 軌道對的各軌道與對應的橫梁為一體式結構,使得制作更加方便,苗床結構更加穩(wěn)定。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的詳細結構作進一步描述。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育苗室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育苗室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即透視圖,下同);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苗床組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俯視圖;圖5為圖3的右視圖;圖6為圖3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也即為本專利技術的苗床組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苗床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的右視圖;圖9為圖8沿A線范圍內的局部放大圖;圖10為圖7的俯視圖;圖11為圖7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也即為本專利技術的苗床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2為圖7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3為本專利技術的苗床架的結構示意圖;圖14為圖13的俯視圖;圖15為圖13的左視圖;圖16為圖13的右視圖;圖17為本專利技術的苗床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8為本專利技術的苗床架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9為本專利技術的托盤的結構示意圖;圖20為圖19的后視圖;圖21為圖19的仰視圖;圖22為圖19的左視圖;圖23為本專利技術的托盤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4為本專利技術的托盤的另一視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5為本專利技術的托盤的另一種規(guī)格的結構示意圖(從底部往上看)。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如圖1-2 所示:一種省力高集成高效的育苗室,其包括一組以上(圖1-3 示出的為三組)苗床組和外棚2,兩組以上的苗床組平行排列,其相間一定距離,形成間隙地,相鄰苗床組之間的間距L(的間隙地的寬度)與托盤115的寬度相適應(如圖4所示,間距L一般是比托盤115稍寬),間隙地的設計,主要用于工作人員行走,并可以用于放置托盤115,在方便時,可將苗床架上的托盤115移動到間隙地中,接受更好的陽光,更加充分利用好場地內(即育苗室內)的陽光及空間,適當時又可推回軌道上。每組苗床組由一個以上的苗床(一個苗床就是育苗室的一個育苗單元,圖2 、4-6示出的每組苗床組包括三個苗床)組成,同一組的各苗床11依次鄰接(如圖4、5、6所示,即同一組苗床的相鄰兩個苗床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省力高集成高效的苗床,其包括苗床架和托盤(115),其特征是:苗床架包括軌道架、軌道和連接架(113);軌道架為兩個以上,連接架(113)將兩個以上的軌道架相連接;軌道包括三副以上的軌道對,每副軌道對包括與軌道架個數(shù)相應個數(shù)的軌道,每副軌道對的各軌道分別對應地安裝在各軌道架的相應高度位置上,多副軌道對之間形成上下多層式結構;托盤(115)為多個,其分別活動安裝在各軌道對上;同一軌道架上的各軌道的同一側呈上部與下部的軌道的端部均向外突出而中間軌道的端部向內縮進的“X”?或“)?(”形式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省力高集成高效的苗床,其包括苗床架和托盤(115),其特征是:苗床架包括軌道架、軌道和連接架(113);軌道架為兩個以上,連接架(113)將兩個以上的軌道架相連接;軌道包括三副以上的軌道對,每副軌道對包括與軌道架個數(shù)相應個數(shù)的軌道,每副軌道對的各軌道分別對應地安裝在各軌道架的相應高度位置上,多副軌道對之間形成上下多層式結構;托盤(115)為多個,其分別活動安裝在各軌道對上;同一軌道架上的各軌道的同一側呈上部與下部的軌道的端部均向外突出而中間軌道的端部向內縮進的“X” 或“) (”形式結構。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高集成高效的苗床,其特征是:所述的位于各軌道架的同一端上的軌道對的各軌道中心對齊從下至上安裝在相應軌道架上,所謂中心對齊是指上下布置的各軌道的中間位置位于同一鉛垂線上;上下布置的各軌道對的軌道不等長,上部與下部的軌道長,中間位置的軌道短。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省力高集成高效的苗床,其特征是:所述的苗床架包括兩個軌道架,即左軌道架(111)和右軌道架(112);兩個軌道架分別包括四根以上立柱(1111、1121)和兩根以上的橫梁(1112、1122),中間兩根立柱比兩側的立柱高;同一軌道架上的立柱之間通過兩根以上的橫梁(1112、1122)相連接;連接架(113)包括兩根以上的連接桿,兩根以上的連接桿將左軌道架(111)和右軌道架(112)平行豎立固定連接。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省力高集成高效的苗床,其特征是:所述的左軌道架(111)和右軌道架(112)上設有對應的六副軌道對,即底層軌道對(1141)、中下層軌道對(1142)、中層軌道對(1143)、中上層軌道對(1144)、上層軌道對(1145)和頂層軌道對(1146);各軌道對分別包括兩根軌道,各軌道對的兩根軌道分別對應安裝在左軌道架(111)和右軌道架(112)上的同一高度位置。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省力高集成高效的苗床,其特征是:所述的軌道對(1141、1142、1143、1144、1145、1146)的各軌道與對應的橫梁(1112、1122)為一體式結構。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省力高集成高效的苗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托盤(115)為一長方形框架,其包...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劉金生,肖華,張家華,蔣受仲,段紅波,
申請(專利權)人:衡南縣農業(yè)機械化技術推廣站,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