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混凝土預制件生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預制涵洞涵節的模板。
技術介紹
涵洞是在公路、鐵路建設中,為了使路基順利跨過水渠,在路基下修筑的排水孔道。涵洞的主體結構是由多個預制的混凝土涵節拼裝而成。傳統的涵節預制施工是采用組合鋼模分段、分塊施工,如中國期刊《鐵道建筑》1998年第7期中篇名為“拼裝式涵洞鋼模板的設計和使用”中公開的一種方式,澆筑混凝土時,四塊內模板圍合成“口”字形,內模板外側再設置四塊外模板,內外模板整體呈“回”型,開口朝上,使預制涵節的中心軸線與水平面垂直。此種方式,一次只能澆筑一個涵節,對涵洞工程數量大、涵節數量多、工期緊的工程,采用此種方式效率較低,會影響工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預制拼裝涵節生產的模板,一次能澆筑多個涵節,從而提高施工效率。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預制拼裝涵節生產的模板,包括內模板和外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模板包括一水平設置的內模頂模板,以及兩內模側模板,所述內模頂模板的兩側分別與兩內模側模板的上邊鉸接,內模頂模板的中部分別與兩內模側模板的中部通過調節絲桿連接;所述外模板包括兩塊外模側模板,兩外模側模板分別位于兩內模側模板的外側,兩外模側模板分別與兩內模側模板間通過水平設置的拉桿連接。本技術一次可預制多個涵節,在本技術的一個應用實施例中,一次可澆筑5個涵節,在工程數量大、工期緊的情況下,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涵洞的施工質量、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工期,經濟效益顯著。本技術的外模板可只設兩個外模側模板,直接利用預制臺座頂面作為外模底模,混凝土自上而下澆筑,可不設外模頂模板,因此比傳統方式可節省兩塊 ...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預制拼裝涵節生產的模板,包括內模板和外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模板包括一水平設置的內模頂模板,以及兩內模側模板,所述內模頂模板的兩側分別與兩內模側模板的上邊鉸接,內模頂模板的中部分別與兩內模側模板的中部通過調節絲桿連接;所述外模板包括兩塊外模側模板,兩外模側模板分別位于兩內模側模板的外側,兩外模側模板分別與兩內模側模板間通過水平設置的拉桿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預制拼裝涵節生產的模板,包括內模板和外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模板包括一水平設置的內模頂模板,以及兩內模側模板,所述內模頂模板的兩側分別與兩內模側模板的上邊鉸接,內模頂模板的中部分別與兩內模側模板的中部通過調節絲桿連接;所述外模板包括兩塊外模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明城,錢江,田連民,王俊偉,田宏達,劉峰峰,葛紀平,
申請(專利權)人: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中交路橋華北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