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通道閘機的扇門模塊,包括扇門機座、扇葉、連桿機構、電機、扇門控制器和電磁制動器,電磁制動器包括一電剎車和磁鐵塊,磁鐵塊安裝在磁鐵支架上且固定于扇葉上,電剎車通電時吸附定位;磁鐵支架上磁鐵設有用于檢測扇葉所在位置的傳感器,并將檢測結果發送至扇門控制器,由扇門控制器根據檢測結果控制電機運轉,進而帶動連桿機構的運動。其對于不同材質的扇葉和不同寬度的閘機,也能使打開和關閉時間一致。普通無刷電機替代伺服電機,成本降低。并且通過傳感器與無刷電機形成反饋機制,在不同位置,輸出給電機不同的速度進行調速,控制精度高,具有較好的市場前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城市軌道交通、公交、出入口控制設備
,具體地是涉及一種用于通道閘機的扇門模塊。
技術介紹
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日益發展,公交、地鐵等的出入口控制設備的應用需求越來越多,而自動售檢票系統作為軌道交通運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隨之得到快速發展。在自動售檢票系統中,自動檢票機是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通道閘機的扇門模塊更是其核心部件。扇門模塊主要通過是電機轉動使扇葉完成打開或關閉動作,現有技術中普遍都是使用伺服電機,但伺服電機價格比較高,提高了裝置的成本。因此,本技術的專利技術人亟需構思一種新技術以改善其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用于通道閘機的扇門模塊,其可以通過普通無刷電機替代伺服電機,有效降低裝置的成本。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通道閘機的扇門模塊,包括扇門機座、扇葉、連桿機構、電機、扇門控制器和電磁制動器,其中所述連桿機構、所述電機和所述扇門控制器均設置在所述扇門機座上,所述電機為無刷電機。所述電磁制動器包括一電剎車和磁鐵塊,所述電剎車固設于電機尾部,所述磁鐵塊安裝在磁鐵支架上且固定于所述扇葉上,所述電剎車通電時吸附定位;當所述電剎車吸附定位時,所述扇葉與所述扇門機座進而得以固定,此時扇葉完全伸出;當所述電剎車未吸附定位時,所述扇葉與所述扇門機座為滑動連接狀態,此時扇葉可進行打開/關閉動作。所述連桿機構的一端與所述扇葉鉸接,另一端與所述電機連接,用于在所述電機的驅動下帶動所述扇葉運動;所述磁鐵支架定位板上設有一個或者多個用于檢測扇葉所在位置其所在位置的傳感器,并將檢測結果發送至所述扇門控制器,由所述扇門控制器根據檢測結果控制所述電機運轉,進而帶動所述連桿機構的運動。優選地,所述磁鐵支架上設有三個傳感器,分別為第一傳感器、第二傳感器和第三傳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扇葉完全收回時磁鐵塊所在位置,所述第二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磁鐵支架的中部。優選地,所述連桿機構包括一曲柄以及一連桿,其中,所述曲柄的第一端與無刷電機連接,所述曲柄的第二端與所述連桿的第一端鉸接,所述連桿的第二端鉸接于所述扇葉上,所述扇葉的下端相對所述扇門機座鉸接,以此構成一套曲柄搖桿機構以驅動所述扇葉的擺動。優選地,還包括一彈性機構,所述彈性機構與所述曲柄連接,并在所述扇葉與所述扇門機座處于滑動連接狀態時通過彈性作用力迫使所述曲柄運動,收回所述扇葉。優選地,所述連桿的端部設有一第四傳感器。優選地,所述第一傳感器、第二傳感器、第三傳感器和所述磁鐵支架位于所述扇葉相對所述扇門機座的旋轉半徑上。優選地,所述第一傳感器和/或所述第二傳感器和/或所述第三傳感器和/或所述第四傳感器為到位傳感器。優選地,還包括線纜轉接板,設置在所述扇門機座上。優選地,所述彈性機構為儲力彈簧。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本技術所述的用于通道閘機的扇門模塊,對于不同材質的扇葉和不同寬度的閘機,也能使打開和關閉時間一致,同時也可以通過485通訊改變速度參數。普通無刷電機替代伺服電機,成本降低。并且通過傳感器與無刷電機形成反饋機制,在不同位置,輸出給電機不同的速度進行調速,控制精度更高,具有較好的市場應用前景。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所述的用于通道閘機的扇門模塊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所述的用于通道閘機的扇門模塊的后視結構示意圖。其中:1.彈性機構,2.扇門機座,3.第四傳感器,4.扇葉,5.連桿機構,6.線纜轉接板,7.第二傳感器,8.第一傳感器,9.第三傳感器,10.電機,11.扇門控制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至圖2所示,為符合本技術的一種用于通道閘機的扇門模塊,包括扇門機座2、扇葉4、連桿機構5、電機10、扇門控制器11和電磁制動器,其中所述連桿機構5、所述電機10和所述扇門控制器11均設置在所述扇門機座2上,所述電機10為無刷電機10。優選地,所述連桿機構5設置在所述扇門機座2的一側,所述電機10和所述扇門控制器11設置在所述扇門機座2的另一側,其具體設置可以根據實際的使用需求進行調整,本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所述電磁制動器包括一電剎車和磁鐵塊,所述電剎車安裝在電機尾部固設于扇門機座2上,所述磁鐵塊安裝在磁鐵支架上固定于所述扇葉4上,且所述電剎車通電時吸附定位;當所述電剎車吸附定位時,所述扇葉4與所述扇門機座2進而得以固定,此時扇葉4完全伸出;當所述電剎車未吸附定位時,所述扇葉4與所述扇門機座2為滑動連接狀態,此時扇葉4可進行打開/關閉動作。所述連桿機構5的一端與所述扇葉4鉸接,另一端與所述電機10連接,用于在所述電機10的驅動下帶動所述扇葉4運動;所述磁鐵支架上設有一個或者多個用于檢測扇葉4所在位置的傳感器,并將檢測結果發送至所述扇門控制器11,由所述扇門控制器11根據檢測結果控制所述電機10運轉,進而帶動所述連桿機構5的運動。優選地,所述磁鐵支架上設有三個傳感器,分別為第一傳感器8、第二傳感器7和第三傳感器9,其中所述第一傳感器8設置在所述扇葉4完全收回時磁鐵塊所在位置(即所述扇葉4收回時可以運動到的最大位置),所述第二傳感器7設置在所述定位板的中部,所述第三傳感器9設置在參照點下方(即所述扇葉4伸出時運行方向磁鐵支架的后端磁鐵支架的邊緣)。通過三個位置的檢測,可以精準的獲得扇葉4的運動狀態,并實時將位置信息傳送給所述扇門控制器11,通過所述扇門控制器11的分析判斷驅動電機10的運轉。優選地,所述連桿機構5包括一曲柄以及一連桿,其中,所述曲柄的第一端與無刷電機10連接,所述曲柄的第二端與所述連桿的第一端鉸接,所述連桿的第二端鉸接于所述扇葉4上,所述扇葉4的下端相對所述扇門機座2鉸接,以此構成一套曲柄搖桿機構以驅動所述扇葉4的擺動。優選地,還包括一彈性機構1,所述彈性機構1與所述曲柄連接,并在所述扇葉4與所述扇門機座2處于滑動連接狀態時通過彈性作用力迫使所述曲柄運動,收回所述扇葉4。優選地,所述連桿的端部設有一第四傳感器3,用于檢測連桿的位置信息,并將位置信息發送至所述扇門控制器11,進一步保證了控制的精準性。優選地,所述傳感器(包括第一傳感器8、第二傳感器7和第三傳感器9)與所述磁鐵支架位于所述扇葉4相對所述扇門機座2的旋轉半徑上。優選地,所述第一傳感器8和/或所述第二傳感器7和/或所述第三傳感器9和/或所述第四傳感器3為到位傳感器。優選地,還包括一線纜轉接板6,設置在所述扇門機座2上。其不僅可以用于與外部電源連接,同時也用于內部的布線連接。優選地,所述彈性機構1為儲力彈簧。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于:傳感器與電機10形成一個反饋機制,在關閉扇葉4的情況下,在第一傳感器8與第二傳感器7之間,調節電機速度電壓,使電機10加速運行;在第一傳感器8與第二傳感器7之間減速電機10運行,第三傳感器9停止電機10運行,電磁鐵鎖住。在打開扇葉4的情況下,在第三傳感器9與第二傳感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通道閘機的扇門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扇門機座、扇葉、連桿機構、電機、扇門控制器和電磁制動器,其中所述連桿機構、所述電機和所述扇門控制器均設置在所述扇門機座上,所述電機為無刷電機;所述電磁制動器包括一電剎車和磁鐵塊,所述電剎車固設于電機尾部,所述磁鐵塊安裝在磁鐵支架上且固定于所述扇葉上,所述電剎車通電時吸附定位;當所述電剎車吸附定位時,所述扇葉與所述扇門機座進而得以固定,此時扇葉完全伸出;當所述電剎車未吸附定位時,所述扇葉與所述扇門機座為滑動連接狀態,此時扇葉可進行打開/關閉動作;所述連桿機構的一端與所述扇葉鉸接,另一端與所述電機連接,用于在所述電機的驅動下帶動所述扇葉運動;所述磁鐵支架上設有一個或者多個用于檢測扇葉所在位置的傳感器,并將檢測結果發送至所述扇門控制器,由所述扇門控制器根據檢測結果控制所述電機運轉,進而帶動所述連桿機構的運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通道閘機的扇門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扇門機座、扇葉、連桿機構、電機、扇門控制器和電磁制動器,其中所述連桿機構、所述電機和所述扇門控制器均設置在所述扇門機座上,所述電機為無刷電機;所述電磁制動器包括一電剎車和磁鐵塊,所述電剎車固設于電機尾部,所述磁鐵塊安裝在磁鐵支架上且固定于所述扇葉上,所述電剎車通電時吸附定位;當所述電剎車吸附定位時,所述扇葉與所述扇門機座進而得以固定,此時扇葉完全伸出;當所述電剎車未吸附定位時,所述扇葉與所述扇門機座為滑動連接狀態,此時扇葉可進行打開/關閉動作;所述連桿機構的一端與所述扇葉鉸接,另一端與所述電機連接,用于在所述電機的驅動下帶動所述扇葉運動;所述磁鐵支架上設有一個或者多個用于檢測扇葉所在位置的傳感器,并將檢測結果發送至所述扇門控制器,由所述扇門控制器根據檢測結果控制所述電機運轉,進而帶動所述連桿機構的運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通道閘機的扇門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鐵支架上設有三個傳感器,分別為第一傳感器、第二傳感器和第三傳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扇葉完全收回時磁鐵塊所在位置,所述第二傳感器設置在所述磁鐵支架的中部。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通道閘...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歡,王建強,袁鑫,涂雁平,吳章強,王丹丹,趙志剛,唐義軍,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雷格特智能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