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拆卷機卷筒傳動連接結構,包括依次連接的電機、減速器、漲縮徑液壓缸、卷筒和軸頭支撐裝置,所述減速器輸出軸上設油孔一和油孔二,油孔一和油孔二一端從減速器輸出軸軸端引出,通過旋轉接頭連接外部油路,另一端分別從減速器輸出軸側壁引出,通過油管一和油管二分別連接漲縮徑液壓缸上的無桿腔油口和有桿腔油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漲縮徑液壓缸的無桿腔油口和有桿腔油口分別從減速器二級輸出軸中的油孔引到軸端,通過旋轉接頭連接外部油路,漲縮徑液壓缸兩端通過法蘭盤結構與同軸安裝的旋轉部件連接傳遞扭矩;其結構簡單,可增加卷筒漲縮徑動作的靈敏性和可靠性,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拆卷機,尤其涉及一種拆卷機卷筒傳動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帶張力卷筒的卷取機安裝在可逆式或不可逆式冷軋鋼板或帶鋼軋制線上,不僅用于卷取或展開軋件(展開時稱拆卷機),同時還使軋件產生張力,目的是為了使軋制過程保持穩定,使板卷卷得更緊,并使軋件在喂入軋輥和從軋輥中軋出時有正確的方向。在單機座可逆冷軋機上,軋機前后都裝有帶張力卷筒的卷取機,它們交替地成為主動的或從動的;即一個卷取而另一個展開。在連續式或不可逆單機座的冷軋機上,僅在軋機后部裝有卷取機,軋機前裝有拆卷機。拆卷機卷筒的漲縮徑通過漲縮徑液壓缸完成,其帶動拉桿前后移動,拉動多個下斜楔做軸向移動,下斜楔與上斜楔斜面配合移動,多個上斜楔做垂直移動,使卷筒直徑實現脹徑和縮徑。在設有減速裝置的拆卷機卷筒傳動機構中,漲縮徑液壓缸不僅要在旋轉過程中完成卷筒漲縮徑動作,還要傳遞扭矩;而現有結構中因漲縮徑液壓缸設置形式的問題容易出現卷筒不漲縮、缸體漏油等故障,每次故障排除均需耗時6~15小時,嚴重制約著生產的正常連續運行,造成生產制造成本高,工人勞動強度大,同時對產品成材率產生很大的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拆卷機卷筒傳動連接結構,漲縮徑液壓缸的無桿腔油口和有桿腔油口分別從減速器二級輸出軸中的油孔引到軸端,通過旋轉接頭連接外部油路,漲縮徑液壓缸兩端通過法蘭盤結構與同軸安裝的旋轉部件連接傳遞扭矩;其結構簡單,可增加卷筒漲縮徑動作的靈敏性和可靠性,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拆卷機卷筒傳動連接結構,包括依次連接的電機、減速器、漲縮徑液壓缸、卷筒和軸頭支撐裝置,所述減速器輸出軸上設油孔一和油孔二,油孔一和油孔二一端從減速器 輸出軸軸端引出,通過旋轉接頭連接外部油路,另一端分別從減速器輸出軸側壁引出,通過油管一和油管二分別連接漲縮徑液壓缸上的無桿腔油口和有桿腔油口。所述漲縮徑液壓缸包括缸體、活塞桿、前端蓋和后端蓋,活塞桿將由缸體、前端蓋和后端蓋組成的密封腔體分隔為有桿腔和無桿腔;無桿腔油口開設于后端蓋上并沿徑向延伸至缸體一側,有桿腔油口徑向開設于有桿腔缸體一側。所述前端蓋和后端蓋分別通過螺栓可拆卸地與缸體連接,缸體兩側設法蘭盤結構,分別通過聯軸器與減速器輸出軸連接,通過半聯軸器與卷筒連接;前端蓋與活塞桿之間設有滑套,滑套外側通過擋蓋固定,擋蓋與滑套之間設密封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漲縮徑液壓缸的無桿腔油口和有桿腔油口分別從減速器二級輸出軸中的油孔引到軸端,通過旋轉接頭連接外部油路;2)漲縮徑液壓缸兩端通過法蘭盤結構與同軸安裝的旋轉部件連接傳遞扭矩;3)結構簡單,可增加卷筒漲縮徑動作的靈敏性和可靠性,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所述漲縮徑液壓缸與卷筒連接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所述漲縮徑液壓缸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所述二級輸出軸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中的M向視圖。圖6是圖4中的N-N剖視圖。圖中:1.電機 2.減速器 3.漲縮徑液壓缸 31.缸體 32.活塞桿 33.前端蓋 34.后端蓋 35.擋蓋 36.滑套 37.密封件 38.無桿腔油口 39.有桿腔油口 4.芯軸 5.卷筒 6.軸頭支撐裝置 7.減速器輸出軸 71.油孔一 72.油孔二 8.聯軸器 9.油管一 10.油管二 11.半聯軸器 12.旋轉接頭 13.拉桿 14.下斜楔 15.上斜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見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本技術一種拆卷機卷筒傳動連接結構,包括依次連接的電機1、減速器2、漲縮徑液壓缸3、卷筒4和軸頭支撐裝置5,所述減速器輸出軸7上設油孔一71和油孔二72(如圖4-圖6所示),油孔一71和油孔二72一端從減速器輸出軸7軸端引出,通過旋轉接頭12連接外部油路,另一端分別從減速器輸出軸 7側壁引出,通過油管一9和油管二10分別連接漲縮徑液壓缸3上的無桿腔油口38和有桿腔油口39。如圖3所示,所述漲縮徑液壓缸3包括缸體31、活塞桿32、前端蓋33和后端蓋34,活塞桿32將由缸體31、前端蓋33和后端蓋34組成的密封腔體分隔為有桿腔和無桿腔;無桿腔油口38開設于后端蓋34上并沿徑向延伸至缸體31一側,有桿腔油口39徑向開設于有桿腔缸體31一側。所述前端蓋33和后端蓋34分別通過螺栓可拆卸地與缸體31連接,缸體31兩側設法蘭盤結構,分別通過聯軸器8與減速器輸出軸7連接,通過半聯軸器11與卷筒5連接;前端蓋33與活塞桿32之間設有滑套36,滑套36外側通過擋蓋35固定,擋蓋35與滑套36之間設密封件37。如圖2所示,減速器輸出軸7通過聯軸器8與漲縮徑液壓缸3一端相連,漲縮徑液壓缸3另一端(有桿腔一端)通過半聯軸器11與卷筒5相連并帶動卷筒5同步轉動;轉動的同時,漲縮徑液壓缸活塞桿32帶動拉桿13拉動多個下斜楔14做軸向移動,下斜楔14與上斜楔15斜面配合移動,多個上斜楔15做徑向垂直移動,使卷筒5直徑實現脹徑和縮徑;拉桿13外套裝有芯軸4,芯軸4另一端通過軸頭支撐裝置6固定在可移動支架上。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技術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及其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拆卷機卷筒傳動連接結構,包括依次連接的電機、減速器、漲縮徑液壓缸、卷筒和軸頭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器輸出軸上設油孔一和油孔二,油孔一和油孔二一端從減速器輸出軸軸端引出,通過旋轉接頭連接外部油路,另一端分別從減速器輸出軸側壁引出,通過油管一和油管二分別連接漲縮徑液壓缸上的無桿腔油口和有桿腔油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拆卷機卷筒傳動連接結構,包括依次連接的電機、減速器、漲縮徑液壓缸、卷筒和軸頭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速器輸出軸上設油孔一和油孔二,油孔一和油孔二一端從減速器輸出軸軸端引出,通過旋轉接頭連接外部油路,另一端分別從減速器輸出軸側壁引出,通過油管一和油管二分別連接漲縮徑液壓缸上的無桿腔油口和有桿腔油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拆卷機卷筒傳動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漲縮徑液壓缸包括缸體、活塞桿、前端蓋和后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志新,劉曉豐,周敬忠,林樹華,姜海生,王榮,李紅雨,孟昭平,
申請(專利權)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